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学生化学课总结怎么写

学生化学课总结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2-07-11 18:02:57

❶ 化学实验报告小结怎么写

一、 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报告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七方面展开来写的: 1.实验目的: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下进行,可避免学生无目的的忙碌,所以教师课前检查实验预习是很必要的。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在实验名称下面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这是很重要的实验资料,便于将来查找时进行核对。 3.实验仪器和药品: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此项书写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仪器的用法和用途,药品的作用及其所能发生的具体的化学反应,从而有助于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报告中应该有为完成实验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仪器的规格。因为,所用试剂的浓度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对于仪器的规格,学生也应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大试管”“小烧杯”的阶段。 4.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这是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此项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掌握实验的核心部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此项中还应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实验记录:正确如实的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在记录中,应要求学生即使得到的结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实验结论和解释:对于所进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关现象运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这是实验联系理论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知的理论知识

❷ 大学化学总结怎么写

我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有那么几个朋友告诉我说,我的大学生活真的很精彩,很羡慕我!但是,当我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一下这逝去的四年大学时光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到有很多的遗憾,遗憾自己没有在大学之后多学一点东西、多看一些书,遗憾自己没有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实现。所以,我想结合我个人的经历,给大家大体描述一下大学生活中,我们大体上会遇到哪些困惑,以及我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希望大家从中“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希望大家能因此是你的大学生活更加的精彩、美好。刚刚来到大学的时候,我对我的大学也有点失望,因为这个鱼山校区的宿舍,实在是比我们高中的宿舍还要差。而且,我在军训结束之后就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应聘校学生会实践部被刷,到校外参加兼职工作招聘,先是被刷后来又被老板钦点留下,再后来感觉像是个骗局,我又给辞了!还好,靠着自己脸皮比较厚,最后找到了海鸥剧社和学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他们收留了我。但是,接下来又为学习而苦恼,郁闷。因为不管我上课多么的认真听讲,却怎么也不能把老师讲的东西掌握了,为了做一次作业,通常要花两三个晚上的时间,这可与以前十多年的学习生涯的感受截然不同。后来啊,一次我在去浮山校区的校车上遇见了我的无机化学实验老师黄翔老师,我就跟黄老师谈起了这些困惑,黄老师告诉我,大学本科的教育不同于高中的学习,首先你学习的知识更加专业也更加深入,你要接受的知识量也有了大规模的增加,你是不可能象高中学习那样,对课本上的知识了如指掌,你需要做到的是,抓住知识点的要义,不需要做一个书架,而是要做一个图书检索员。

❸ 求初中化学总结,越全越好

初中化学合集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化学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❹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总结

1. 获准成为正式挂牌的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993年"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体系改革的研究及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西北大学是获奖单位之一。该成果提出"大改"、"中改"和"小改"三种模式,10多年来,"大改"方案一直引领国内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潮流。
1995年西北大学开始推行"大改"方案,所有实验课程独立设课,开设有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等5门实验课。
1996年 "基础化学实验室"被陕西省教委授予"陕西省高校合格实验室"称号。
1997年成立"西北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实验场地、实验设施、实验教学人员和实验教学"四位一体"的统一管理体制。
2005年被授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获准成为西北、西南地区唯一一所正式挂牌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以实验教学改革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成果分别荣获2001年和2003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贰等奖和一等奖。
2. 以课程组建设为依托,建设稳定而优秀的教学队伍,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团队获准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针对在实验教学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① 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教师投入精力少;② 教师基本只是满足于完成实验任务,很少开展教学研究;③ 新任课的青年教师较多,缺乏基本的教学经验等,学院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以达到形成稳定的、一流的实验教师队伍的目的:
① 组建三个层面的教学队伍。
发挥学院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的指导作用,成立三级教学队伍,即实验课程领导小组、课程组和督导评教组,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实验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负责组织开展教学研究。
课程组负责实施和建设课程,负责培养青年教师,负责开展教学研究。
督导组负责监督教学质量,组织"青年教师能力提高讲座",发挥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教学能力。
② 成立课程组,并依托课程组,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
依托"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国家理科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化学特色专业、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所有实验课程成立课程组。
在实际工作中,学院教务委员会依托课程组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建设课程、培养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等。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实行A+B+C岗。A岗为课程主持人,B岗为主讲教师,C岗为辅导教师。A、B两个岗位要求副教授以上人员,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并且一旦接受聘任,必须在岗位至少承担三年以上的教学任务。此项措施确保了实验教学队伍的稳定,避免了部分教师只为获得教学工作量而带实验所带来的实验教师人员流动大的问题。C岗为青年教师,第一次上岗时,必须提前跟随A、B岗位的教师随堂听课并试讲后方可担任教学任务,而且采取新老教师搭班的方式安排实验教学。此项措施保证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坚持集体备课和预作实验制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每月进行一次课程组教研活动,每位教师讲解一堂课,由实验课程领导小组和课程组人员讲评,通过观摩老教师的讲课和对青年教师讲课的点评,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
每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专门设有实验系列,由学院富有经验的老教师评课,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已进行两届比赛。
组织"名师讲课教学观摩系列讲座活动",邀请校内外着名的教学能手来学院讲授示范课,提供优秀教学案例。已成功召开三次。
每学期组织召开"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讲座",邀请学院骨干教师给青年教师讲授教学心得。已成功召开三次讲座。
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实验教材编写工作,在固化教学成果的过程中,帮助青年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正在编写9本实验教材。
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课程网页的建设工作,在搜寻各种教学素材和案例的过程中,帮助青年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讲课水平。已完成所有课程课件的制作。
组织青年教师主持与参加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在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帮助青年教师活跃教学思想,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青年教师主持的与实验有关的教学研究项目6项,其中省级1项、校级5项。
督导组对所有教师的教学过程都进行随机检查,学生评教组对每次课程进行意见反馈。督导组汇总意见,每月向学院汇报一次教学情况,随时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③充分发挥已有教学平台和项目的作用,提供充足经费,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水平。
以国家和省级各类教学平台,以及西北大学"211"重点建设学科、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等为依托,提供充足的经费用于教师培养,主要包括:组织撰写系列实验教材、建设实验课程网站、针对实验教学自主设立教学研究项目、组织一线教师发表教学论文并外出参加国家级教学会议、转化科研成果为学生实验等。
3. 积极探索教学工作管理模式,构建"两层面三体系本科教学管理新模式"。
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是促进教学工作高效优质的基本要素。实验课程一般的管理模式都是由实验主持人聘任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是① 没有专门的机构从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只能完成一般的教学任务;② 不利于开展教学改革,当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缩减课时或调整课程时,各个课程组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接受调整;③ 实验主持人难于独揽培养青年教师的职责,青年教师的培养不能落到实处。
针对这些问题,学院建立"两层面三体系实验教学管理新模式",此研究获准为2009年西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管理新模式见图1。

图1 两层次四体系本科教学管理新模式 两层面图1
第一层面,成立管理机构-学院教务委员会,统管全院的实验课程教学。
这一做法的优点是:
① 可以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在全院范围内,对课程进行调整。
② 组织全院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承担大型教学研究项目。
③ 强化过程管理,使青年教师培养落到实处。
第二层面,成立执行机构,由四个体系构成。
① 本科专业建设体系,由本科专业建设委员会分别负责四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师资培养的总体规划和大型研究项目的组织与实施。该委员会同时承担实验课程领导小组的职责。
② 理论课程实施体系,由学院教务委员会在全学院范围内聘任9门骨干理论课程的课程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组建理论课课程组。课程组将负责课程建设,培养青年教师和开展教学研究等工作。学院以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励的方式提供教学经费。
③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实验课程组的建设和"中心"平台的建设。实验课主持人聘任以及课程组建设与理论课相同。平台的建设将为全系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提供科研条件。
④ 督导与评教体系。由教学名师和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从教师角度,各班3名共60名学生从学生角度监督课堂教学质量。
4. 明确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理念,强化基础、突出创新、体现特色,改革完善实验课程体系。"具有工学和医学背景的化学拔尖创新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获准成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
科学合理、体现学科发展方向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验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也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点内容。为了制定符合上述条件的课程体系,学院首先明确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理念,以此为基础,制订新的课程体系。
① 办学指导思想
育人为本、加强基础、注重交叉、突出创新、提高素质、体现特色。以培养具有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背景的化学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为国家输送优秀的科学研究人员。
②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和一定的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知识背景、实验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得到系统科研训练,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本科生。
③ 实践教学理念
育人为本,以创新人才和复合人才培养为工作核心,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分布,在保证化学优势的前提下掌握一定的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知识背景,注重科研优势对实验教学的带动作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三层次双体系多途径实践教学平台,全面实施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化学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④实验课程新体系
2007年,对原有实验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与建设。原有实验课程主要包括6门,分别为: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等。为了切实落实办学指导思想,即强化基础、突出创新、体现特色,并且实现分级管理,学院对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与建设,具体工作包括:
第一,将实验课程整合为基础化学实验平台、综合化学实验平台、创新研究实验平台三个层次,并明确三个层次的主要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分级管理。
第一层次,基础化学实验平台,包括基础化学实验Ⅰ(大一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Ⅲ(物理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Ⅳ(仪器分析实验)等,主要训练学生单元操作的能力,对基本技能进行训练。
第二层次,综合化学实验平台,主要训练学生连接单元操作、设计实验、分析未知物等能力,对研究方法和思维能力进行训练。
第三层次,创新研究实验平台,主要训练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
第二,三层次课程体系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三项。
一是将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基础化学实验Ⅰ(大一化学实验),并将内容整合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无机合成训练、分析与表征训练和元素实验四个部分,将无机化学实验与分析化学实验进行了全面融合,减少了重复实验,增强了分析表征实验的目的性,将技能训练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实验的兴趣。
二是将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整合为基础化学实验Ⅳ,建立大型仪器实验室,使多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共享大型仪器,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水平。
三是新建两门创新研究实验课程,为所有学生开设体现科研全过程的化学前沿领域实验,强化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新课程体系可以概括为"三层次双体系多途径"实验教学平台,如图2示。

图2 三层次双体系开放式培养模式
第三,三层次课程体系的具体安排和功能如下:
第一层次,基础实验课程,共计468学时,约占总学时的57.8 %,由3/4基础型实验和1/4设计与开放型实验项目组成,包括基础化学实验Ⅰ(大一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Ⅲ(物理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Ⅳ(仪器分析实验)等,主要训练学生单元操作的能力,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二层次,综合实验课程,共计198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4.4 %,由2/6基础型实验、3/6设计与开放型实验和1/6创新研究型实验项目组成,包括综合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等,主要训练学生连接单元操作、设计实验、分析未知物等能力,进行研究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三层次,创新研究实验课程,共计144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7.8 %,全部由创新研究型实验项目组成,包括化学生物学创新研究实验课程(开设与生命科学交叉的化学前沿领域实验)、材料化学创新研究实验课程(开设与材料科学交叉的化学前沿领域实验)等,主要训练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
5. 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为指导,结合学院办学目标,改革实验课程内容。
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实验教学,学院依托"国家理科基地"、"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自主设立教学研究项目"化学学科中课程体系知识点分配研究",由国家教学名师唐宗薰教授挂帅,组织学院核心课课程主持人参加,从两个方面开展课程内容的研究:
第一,重新研究确定各门基础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既要保证"专业规范"所要求的所有内容,又要体现学院特色,高于"专业规范"的要求开设实验内容。
第二,研究考虑各实验课程的相互衔接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研究的关注,在各门基础化学实验中增加了实用型实验和综合开放型实验,并对三个不同层次实验中的综合开放型实验进行了定位:
① 第一层次基础实验中,综合开放型实验侧重于兴趣的提高和实验的延伸,为综合实验奠定基础;
② 第二层次综合实验中,综合开放型实验侧重于二级学科的融合和操作单元的衔接;
③ 第三层次创新研究实验中,综合开放型实验注重学科前沿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
三个层次的整体训练,使得原来在分离的基础化学实验中学到的操作和知识得到整合,训练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了综合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更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6. 固化教学成果,积极进行教材建设。
凝聚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现代化学实验丛书》正在编写之中,已与科学出版社签署出版协议,计划2010年出版6本,2011年出版3本。该丛书包括9本书和1个习题库。9本书分两类:一类与整合后的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相匹配,为实验配套教材,共7本;一类是实验手册,分别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手册》和《常用分析仪器使用手册》,旨在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习题库包括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各项要求。
7. 夯实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所有实验课程通过集体讨论制作课件的方式固化教学要求。
学院坚持15人一个实验班,30人配置2名实验专任指导教师。对于仪分实验,每名教师限定指导人数为8人,实验项目为4个,即每个实验2个学生独立完成。所以每年从事实验课程教学的教师人员众多。为了切实落实教学任务,夯实教学过程管理,学院依托"国家理科基地"、"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教学团队"的建设,自主设立另一个教学研究项目"化学学科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由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主持人高胜利教授挂帅,召集实验中心主管课程建设的副主任和所有实验课程主持人,以课程组为单位,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制作实验课件,并建设网络课程平台,保证所有实验的基本要求都通过ppt课件的教学方式得到保证。
8. 网络资源的建设。
以2009年参加的分别由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牵头的两个教育部项目-"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课程"为契机,将实验中心网络进行了全面重建。除建设了所有课程的网页外,目前正在安装大型仪器网上预约系统和仪器实验室门禁系统,为开辟第二课堂和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实验提供保证。
9. 实验室建设。
依托国家理科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西北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等平台与项目的支持,建设了一流水平的原子光谱、分子光谱、色谱和结构测定仪器室,仪器资产达到1600万元,服务于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和创新研究实验等三个层次的课程。学生单次实验实现大中型仪器2人一台,大大提升了学生实验仪器的占有率,极大地发挥了仪器设施的作用。
10. 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托,2007年承办了"西部高校化学实验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西部32所高校的70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综合化学实验的培训。作为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联席会秘书处单位,2007年组织陕西省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联席会,期间组织"东西部院校手拉手座谈会"和"化学实验教学研讨会",11所陕西省高校和15所国内着名高校派代表参加了会议。2007年主办第二届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2009年组织第三届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接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延安大学、渭南师院等十数所大学参观考察。已成为中国西部化学实验教学的示范与辐射源。

❺ 化学实验报告里的反思总结怎么写啊,学生

可以写写成功的关键,失误的地方,心得体会,收获等等都可以,一定是发自内心的

❻ 化学实验报告 的实验总结怎么写

一般要包括:

1.实验目的: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

3.实验仪器和药品:

4.实验步骤:

5.实验记录:

6.实验结论和解释

----------------------

范例1

----------------------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实验员]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和药品]

[实验内容]

[实验评价与讨论]

这是中学实验报告通常采用的形式,在各种实验报告册中出现的很多。

.......................................................

当然也可以不采用上述表格形式,只需按照实验项目的顺序,罗列成条,完整表述即可。如下所示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实验员]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和药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及结论](以上三步重复书写)

[实验评价与讨论]

----------------------

范例2:论文式实验报告

----------------------

论文式实验报告应包括:


选择该项实验课题的原因,


实验采用的方法,


实验设计依据的原理,


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论,


实验评价和讨论,


实验体会,


实验参考文献。

----------------------------

注意点:

1.以说明为主。

2.必须记实,资料客观。

3.可以尽量用图解辅助。

4.表达准确简明。

❼ 高中化学学习心得怎么写,谁给我一篇

从初中开始,学习化学已经两年了,刚开始还以为它很难学,但后来接触了以后,才知道化学并不是那么的难学,而且认真地学起来还会感到非常容易,这也只是对各种同学而言,那么怎么才能学好化学呢?
以下是我总结了老师和同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要平衡心态。不要过于紧张,虽然高考很重要,但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把平时做题都当成高考,这样高考时就能像平时一样自如。并且适当进行娱乐活动,保持好心情,但不能耽误学习。
第二,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多做习题,查漏补缺,分层次的系统的复习。要保持各科均衡发展,千万不能偏科。
第三,要调整作息时间。不要晚上熬夜到太晚,不然可能会影响白天的学习,得不偿失。
第四,多跟老师同学沟通,不懂就问,既能丰富知识,也能搞好人际关系,为自己减轻心里压力。
第五,要对自己有信心。时常憧憬一下未来,可以增加学习的动力。不妨试试心理暗示。
第六,要有计划的复习。比如为自己定下每次考试的目标,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把时间和知识都分成小块,效率比较高。
如果大家能做到这些的话,我想大家的化学成绩也可以对提高有帮助的!

❽ 如何上好一节化学课心得体会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怎样上好一堂化学课呢?下面收集整理的上好化学课的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1、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培养今后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尤为重要。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总是存在好奇的心。所以,我们想要上好第一节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要设置许多问题“催化”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们主动地学习。例如,绪言课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对于这些疑问,老师可不作答,既而还可以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热天时食物为什么会腐烂?”“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人胃里的胃酸过多可以用什么药治疗?”等等。恰当的设置“问题”,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其永不满足。

2、利用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对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本身对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上他们早已枯燥了书本的理论知识,迫切想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应运时,利用化学实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在认真做好课本上的第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同时,要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例如:在第一节课是可以先避开书本,做几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点灯”等等,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外,课后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思考,去钻研,有利于提拔化学拔尖人才。

3、展现化学实用性

我们生活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人有关,衣食住用样样离不开化学,化学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让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结合,时时给化学提供实用的机会。例如,在绪言部分讲到铜绿时,可以让学生回去找找看家里有没有这种东西,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铜为什么会生成铜绿?什么条件下容易生成铜绿?它与铜是同一种物质吗?加热它看看有什么现象?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讲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有关知识时可以和地球的“温室效应”、“酸雨”和刚刚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飞船结合起来,引导他们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体会化学知识的无所不在和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4、开展兴趣活动

丰富多彩的化学兴趣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和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兴趣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学魔术”可以做“手帕包火”、“魔棒点灯”等等;“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酸雨的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日常生活化学”、“化学故事”等等;“化学课外活动”可以带学生到附近的工厂或生活小区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个“化学晚会”设计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相声、魔术、小品、谜语和笑话等等。



5、强化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等。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不要求学生一天就把它记完,可采取分批分段记忆,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四步走”:一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二配,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三注,注明反应条件及符号;四查,最后检查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不正确。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熔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来源:学科网

❾ 怎么写一个学期的化学总结

时间就像那无情的流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初二的“称号”很快就要离我们而去,只要再过一个来月的时间,我们就从一个初二生“变成”一个初三生了。回忆起初二的学习生活,真是有点舍不得,因为到了初三后,我们的学习生活将会边的更紧张,从此就没有这么自在了。

在初二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例如: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等比证明题、说明的方法、句式的运用……真是非常丰富。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终于学会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可是我并不会骄傲,因为我的英语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是,我回继续努力,直到满意为止!当然,有高兴的事也必定会有不高兴的事了。而最令我不高兴的事就是我对物理越来越搞不懂,在第一学期的时候还好,可是一到了第二个学期,我和物理就好像成为了两个“陌生人”一样,互不相识。不知道为什么的,凡是一到了上物理课的时候,我很自然的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当我集中精神的听的时候,听着听着,就“不由自主”地发起呆来,等我“醒”来后,老师要讲的内容都已经讲完了。就这样,日复一日,我和物理怎么会不变得“陌生”呢?但是,我绝不会放弃物理,因为曾经有人说过:“越搞不懂的地方就要越靠近它。”所以,我会继续努力,为求做的更好!我要在初三的“来临”前,把所有不懂的地方弄懂,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初三的“来临”。

老师们都提过,初二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一个转折点,能否升上好的高中就要看你在这个阶段中学得好不好,知识掌握得牢不牢。所以我决定在正在到来的暑假里发奋!

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努力吧!

❿ 大一工科化学总结论文怎么写

大一化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巩固和提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问题进行了理论的阐述。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兴趣;激发;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化学兴趣,是我们化学老师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催化剂,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会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学生学化学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学习化学。那么,如何根据化学教学内容和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有效地激发、培养、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提倡乐学,主张“寓知于乐,以趣激学”“不兴其趣,不能乐学”。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其内部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发挥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这一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由于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在此阶段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初步动机往往是以感兴趣和满足好奇心为主,这时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以妙趣横生的实验为突破口,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极好契机。例如,在教学中,列举自然界中像雷雨过后空气非常清新使人精神焕发、温室效应等一些神奇的现象;并演示一些集色、态、味、声、光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刺激来诱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演示镁条燃烧、红磷燃烧、清水写红字、玻棒点灯、将浓 H2SO4 慢慢地滴到混

有氯酸钾的蔗糖里产生“火山爆发”现象等实验,采用变魔术似的情景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也可以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比如:学习制作过滤器并过滤混有少量泥沙的氯化钠溶液,看谁用的时间最少,看谁得到的溶液最清澈。通过动手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理解和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深入钻研、主动创造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引领学生关注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强化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单纯靠兴趣容易使学生学习重点飘荡不定,要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顽强的学习毅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2]。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习,朝什么方向努力,从而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意志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恰当的联系生活实际,并适时地插入化学史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结合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

阅读全文

与学生化学课总结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