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求锌钉加入哪种化学元素能使它的熔点降低大概在400度左右熔化!告知答案者,重金酬谢!
熔点是他的物理性质,在标准大气压下似乎无法改变他的物理性质,要想是他熔点降低我建议采用高压,也许可以办得到~~!!
㈡ 合金如何改变硬度和熔点
合金的生成常会改善元素单质的性质,例如,钢的强度大于其主要组成元素铁。合金的物理性质,例如密度、反应性、杨氏模量、导电性和导热性可能与合金的组成元素尚有类似之处,但是合金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却通常与组成元素的性质有很大不同。这是由于合金与单质中的原子排列有很大差异。少量的某种元素可能会对合金的性质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铁磁性合金中的杂质会使合金的性质发生变化。不同于纯净金属的是,多数合金没有固定的熔点,温度处在熔化温度范围间时,混合物为固液并存状态。因此可以说,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低。综上所述:合金和纯金属比较,熔点和沸点降低;硬度增大;密度界与合金不同元素之间。
㈢ 怎样降低PE材料的熔点
可以加一些无机填充剂降低PE材料的熔点。聚乙烯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
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C,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
简介
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加工条。聚乙烯可用一般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加工。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来制造薄膜包装材料容器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用品等,并可作为电视雷达等的高频绝缘材料。
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聚乙烯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1/4。1983年世界聚乙烯总生产能力为24.65 Mt,在建装置能力为3.16 Mt。2011年最新统计结果,全球产能达到96 Mt,聚乙烯生产的发展趋势显示,生产消费逐步向亚洲地区转移,中国日渐成为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㈣ 有机化学 熔点的变化
CH3(CH2)16COOH
分子量 204.49
白色略带光泽的蜡状小片结晶体。密度0.9408g/cm3。熔点71.5-72℃。沸点360℃(分解)。闪点220.6℃。自燃点444.3℃。折射率1.4299。不溶于水。稍溶于冷乙醇。溶于丙酮、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二氧化硫、热乙醇。是一种混合脂肪酸,主要成分为。十八碳烷酸,也有部分十六碳烷酸等其他脂肪酸。具有一般有机羧酸的化学通性。
熔点变高,分子间作用力变强
㈤ 塑料熔点如何降低
可以添加降温母粒。是一种固体的塑料颗粒。可以添加在HDPE、LDPE、PP、ABS、AS、PC、PEO、PVE、PA、SMA、橡胶、等塑料,可以有效的降低塑料的熔点,用于要求低熔点的特殊场合。例如;在HDPE中添加5%的本品,HDPE的熔点可以降低10%
添加后有以下特点:
强度等物理 指标下降小,基本保持不变
添加容易,混合后即可注塑或挤出
POLYMSJ的降温母粒,长期有现-货
㈥ 如何增加熔点
1、提升物质的熔点可以通过增加压强的方式来实现。
2、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要升高。
3、物质的熔点(melting point),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纯物质固态体系(纳米体系)来说,表面部分不能忽视,其化学势则不仅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而且还与固体颗粒的粒径有关,属于热力学一级相变过程。
㈦ 熔铜在不影响铜的材质下加什么化学材料能使熔点变低
冰晶石降低熔点是用在电解氧化铝制铝上的,在这里是不可以的。
熔点是物质的属性,不能改变的。
加入别的物质,该物质就会和铜混合,改变铜的原有性质。
铜形成合金后熔点可以降低,比如加入锌、铅,这些对铜原有的影响不是很大,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㈧ 物质的熔点和着火点可以改变吗
除非这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物质的熔点和着火点不可以改变,因为这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一种物质的熔点和着火点是不可能发生改变的、物理性质,变成其他物质了
㈨ 求高人指点 高中化学熔沸点 有什么变化规律 越全面越好
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题目:
下列物质按熔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萘 B、钠、钾、铯
C、干冰,氧化镁, 磷酸 D、C2H6,C(CH3)4,CH3(CH2)3CH3
在我们现行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完整总结物质的熔沸点的文字,在中学阶段的解题过程中,具体比较物质的熔点、沸点的规律主要有如下:
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
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
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① 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 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4. 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①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
键长: 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 (Si-Si)。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②在离子晶体中,化学式与结构相似时,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KF>KCl>KBr>KI,CaO>KCl。
③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 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C2H5OH>CH3-O-CH3)。对于分子晶体而言又与极性大小有关,其判断思路大体是:
ⅰ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CH4<SiH4<GeH4<SnH4。
ⅱ 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 CO>N2,CH3OH>CH3-CH3。
ⅲ 在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熔沸点越低。如: C17H35COOH(硬脂酸)>C17H33COOH(油酸);
ⅳ 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如C2H6>CH4, C2H5Cl>CH3Cl,CH3COOH>HCOOH。
ⅴ 同分异构体:链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随着支链增多,熔沸点降低。如:CH3(CH2)3CH3 (正)>CH3CH2CH(CH3)2(异)>(CH3)4C(新)。芳香烃的异构体有两个取代基时,熔点按对、邻、 间位降低。(沸点按邻、间、对位降低)
④ 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如钨、铂等(但也有低的如汞、铯等)。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静电作用越强,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如:Na<Mg<Al。
合金的熔沸点一般说比它各组份纯金属的熔沸点低。如铝硅合金<纯铝(或纯硅)。
5. 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
① 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 Li<Be,Na<Mg<Al
②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化物显着高,所以氧化镁、氧化铝是常用的耐火材料。
③ 卤化钠(离子型卤化物)熔点随卤素的非金属性渐弱而降低。如NaF>NaCl>NaBr>NaI。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影响物质熔沸点的有关因素有:①化学键,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氢键 ;②晶体结构,有晶体类型、三维结构等,好象石墨跟金刚石就有点不一样 ;③晶体成分,例如分子筛的桂铝比 ;④杂质影响:一般纯物质的熔点等都比较高。但是,分子间力又与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有关,所以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不是一句话可以讲清的。我们在中学阶段只需掌握以上的比较规律。
㈩ 物质的熔点 是什么因素决定的
化学的显着是任何性质都决定与结构。
首先对于纯铁纯铜都是单种物质,且同为金属化合物,并且说明一点,他们不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事金属盐、碱等。
对于金属化合物的熔沸点判定,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及原子半径,这影响范德瓦尔兹力。这是主要影响,另外还有金属离解出电子的能力。
对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但是任何物质的熔沸点都与范德瓦尔兹力、化学键等分子间的作用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