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学中怎么分清原子团
你是不是初中的啊
初中的都很简单的。
酸盐读法:某酸某
比如:碳酸钠
硫酸镁
硝酸银
硅酸钠(高中知识)
氯盐读法:氯化某
比如:氯化镁
氯化钠
氯化氢
碱的读法:氢氧化某
比如:氢氧化钠
氢氧化银
氢氧化铜
氧化物读法:
几氧化几某
比如:三氧化二铁
五氧化二磷
过氧化物读法:
比如:过氧化氢(H2O2)
过氧化钠(Na2O2)
碳酸氢盐读法:
碳酸氢某
比如:碳酸氢钠(Na2HCO3)
碳酸氢钙
还有很多
大多化学式都能看出怎么读
但是有的比如像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这种从化学式看不出来读法的还是蛮多的,主要是靠记
考试如果要是问你一个陌生的化学式怎么读,一般都是很简单的,或者题目已经给你某原子团,只是换一个元素让你读而已,不会出过难的。
㈡ 怎么确定化学式里面有没有原子团
原子团就是原子集团,它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但并不是一定都以整体形式出现.
记住常见的原子团就可以判断了.
如:氢氧根OH,硝酸根NO3,碳酸根CO3,硫酸根SO4,磷酸根PO4,碳酸氢根HC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初中只记它在高锰酸钾KMnO4中),还有铵根NH4.
㈢ 怎样分辨原子团
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原子团又叫做根或基团,如氢氧根OH- 、硝酸根NO3- 、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氯酸根ClO3-、磷酸根PO43-、碳酸氢根HCO3-、铵根NH4+等。值得注意的是:原子团不能独立存在,只是化合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溶液中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各种原子团都有自己的特性反应,如CO32 -遇酸变成CO2, SO 42-遇Ba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OH-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等。利用特性反应可以检验根的存在。注意区分锰酸根MnO42-和高锰酸根MnO4-,两者组成相同,但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所以根价不同。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根内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原子团簇独特的性质源于其结构上的特点,因其尺寸小,处于表面的原子比例极高,而表面原子的几何构型、自旋状态以及原子间作用力都完全不同于体相内的原子。材料的性质与内部单元的表面性质息息相关。例如仅仅通过调节团簇的大小,物质特性就有极大的不同,10 个铁原子的团簇在催化氨合成时要比17个铁原子的团簇效能高出1000倍。
伴随着尺寸而来的另一效应是量子效应,原子团簇的研究即证明了许多量子力学的假设和预言,提出了无数更有趣的新问题。例如在由纯金属原子组成的多面体团簇中,只有当原子数是“幻数系列”,即为2、8、20、28、50、82、126……时,结构才是稳定的,甚至在加热到液态时也不会被破坏。同样的“幻数系列”在元素周期律中早已为人所知,但其理论解释至今仍无定论。
团簇的科学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除去理论上的极大意义之外,原子团簇在声、电、光、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
认识原子团要注意:
(1)原子团是分子中的一部分。在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分子常含有某种原子团。
(2)原子团不是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保持不变。在有些化学反应中,原子团会发生变化,如:反应中,氯酸钾中的氯酸根发生了变化。
(3)原子团通常称作“根”或“根离子”。书写原子团符号时应注明它所带的电荷,如:ClO3-、SO42-、OH-、NH4+等,不要把原子团符号当成化学式,如把硫酸根(SO42-)误认为是四氧化硫。
KMnO4中的原子团MnO42-和K2MnO4中的原子团MnO42-是不同的原子团。前者叫高锰酸根,后者叫锰酸根。
㈣ 如何判断化学式中式否有原子团
一般地:化学式中有三种元素或三种以上元素就有原子团了,除了NH4+在化学式前,其他原子团一般都是在后面。如(加中括号是为了突出原子团的,书写化学式是不能这样的哟)
Na[OH] Na[HS] H2[SO4] [NH4]Cl Na[HCO3] KAl([SO4])2 K[MnO4]
Na2[CO3]等,当然不断的熟记各种常见原子团才是关键的,而记的方法就是多写。
考考你:在下列化学式中用下划线标出原子团
HNO3 KClO3 NaHSO3 NH4HS Na2CrO4
㈤ 怎样判断化学式中是否有原子团举几个例子,谢谢。
初中阶段,无非就几种常见的酸根,根据结构也可以认出啊!
如:
硫酸根——SO4 H2SO4 CuSO4
碳酸根——CO3V H2CO3 CaCO3
硝酸根——NO3 HNO3 AgNO3
盐酸根----Cl- HCl NaCl
磷酸根-----PO4 H3PO4
氯酸根-----KClO3 中的 ClO3
锰酸根——K2MnO4 中的MnO4- 高锰酸根--MnO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