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高中化学竞赛多少分钟

高中化学竞赛多少分钟

发布时间:2022-07-13 00:21:19

❶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的竞赛赛程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为三个阶段:市级预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简称初赛;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简称决赛。
市级预赛,由省级化学教研室命题,面向高一或高二在校生举办的竞赛,根据竞赛成绩分为市级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可以获得参加省级决赛即全国初赛的机会。某些地区不进行市级竞赛,由学校统一选拔直接报名参加省级竞赛,并且竞赛中,进行省级和市级两个级别的评奖。
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全国初赛就是每年的九月份的考试,试题的难度还是很一般的,满分是100,面向所有高中一、二年级在校生,高三应届毕业生,根据成绩以省为单位划定分数线,分为省级一二三等奖,也可说是全国初赛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为50名左右,具有直接保送大学学习的机会(2011级及以后不保送),参加高考的同学,可以在高考分数上加20分(但有些省份如四川省,省级一等奖只能加5分)。全省的一等奖获得者将有资格进行高中竞赛第二块内容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参加省级化学集训,通过多次全方面的考试,即省队选拔考试(简称省选),选取前六名(一般根据各省情况会有变化,但人数大概不变,承办省增加两名,之前一年有队员参加ICHO的省份增加一名)获得参加化学竞赛冬令营即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的机会。
关于省选考试的题目,一般极为保密,各个省份也各不相同。但据部分省份参加过省选的学生称,此考试中一般有机理题,大致都在邢其毅教授等的着作《基础有机化学》中有出现,只需背诵即可 。不过,通常这些题目中涉及苯环,而芳香烃的机理书写又必须使用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凯库勒式 ,所以一名孙姓特级教授相当讨厌命题者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即使难以书写机理也应该使用正确的结构式(即在六边形中画一个圆圈)。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简称冬令营),面向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前几名的选手,根据成绩分为全国金银铜奖,一般金奖的前20名还可以进入全国集训队,争取参加国际竞赛的机会,前30名还可以直接保送北京大学,其他获奖选手的视情况保送,但一般也是只参加摸底性质的大学测试,不需要参加大学保送生的选拔考试。 第四阶段、国际高中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IChO),进入全国集训队的选手通过培训测试选拔出4名国家队选手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高中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竞赛大纲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2008年4月大纲)
大纲说明
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初赛和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本基本要求不涉及国家队选手选拔的要求。
2.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新近发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1-2,B1-6)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公民的常识以及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化学竞赛的内容。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 决赛基本要求是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
4.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 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涉及符合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三个月发出通知。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
1. 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
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2. 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密度。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溶液浓度。溶解度。溶液配制(按浓度的精确度选择仪器)。重结晶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溶剂(包括混合溶剂)。胶体。
4. 容量分析。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酸碱滴定的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分析结果的计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用s、p、d等来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主族与副族。过渡元素。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s、p、d、ds、f-区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原子的电子构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则。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主、副族所有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主要形态。铂系元素的概念。
7. 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电子式)。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预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共价键。键长、键角、键能。σ 键和π 键。离域π 键。共轭(离域)的一般概念。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分子的极性。相似相溶规律。
8. 配合物。路易斯酸碱的概念。配位键。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分子、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螯合物及螯合效应。重要而常见的络合剂及其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定性说明)。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基本概念。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Ti(H2O)63+的颜色。
9.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一般概念。
10.晶体结构。晶胞。原子坐标。晶格能。晶胞中原子数或分子数的计算及与化学式的关系。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配位数。晶体的堆积与填隙模型。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如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硒、冰、干冰、尿素、金红石、钙钛矿、钾、镁、铜等。
11.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转化率。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溶度积。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熵的概念。
12.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3.电化学。氧化态。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的书写与配平。原电池。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电解与电镀。电化学腐蚀。常见化学电源。pH、络合剂、沉淀剂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的定性说明。
14.元素化学。卤素、氧、硫、氮、磷、碳、硅、锡、铅、硼、铝、锑、砷。碱土金属、碱金属、稀有气体。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金、锌、汞、钼、钨。过渡元素的所有氧化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两性。常见难溶盐。氢化物的基本分类和主要性质。常见无机酸碱的形态和基本性质。水溶液中的常见离子的颜色、化学性质、定性检出以及特殊试剂的使用和分离。制备单质的一般方法。
15. 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烷、烯、炔、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酰胺、硝基化合物、磺酸的系统命名、基本性质及相互转化。异构现象。C=C加成。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简称“马氏规则”)。C=O加成。取代反应。芳香烃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则。芳香烃侧链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碳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分子的手性及不对称碳原子的R、S构型判断。糖、脂肪、蛋白质。所有有机反应的机理。
16. 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化学初步知识。
决赛基本要求
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下列内容,不涉及微积分。
1. 原子结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单电子原子轨道能量的计算。s、p、d、f原子轨道图像。
2.分子结构,分子轨道基本概念。定域及多中心键键级。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等少于六原子的常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解释。一、二、三维势箱中粒子能级及对共轭体系吸收光谱的解释。超分子基本概念与超分子结构化学、氢键、疏水作用等常见的次级键。分子点群的基本概念。
3. 晶体结构。点阵的基本概念。晶系。宏观对称元素。十四种空间点阵类型。晶体学点群的判定。空间群的基本概念。
4. 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的概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热化学循环。热力学分解温度(标态与非标态)。相、相律和相图。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不要求微积分)。
5. 稀溶液通性,电解质溶液理论。
6.化学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基本概念。反应级数。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一、二、三级反应积分式及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推断年代等等)。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机理一般概念。推求速率方程。催化剂对反应影响的本质。
7.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 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9. 配合物的配位场理论的初步认识。配合物的磁性。分裂能与稳定化能。利用配合物的平衡常数的计算。络合滴定。软硬酸碱及化学硬度。
10.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三级水平。
11. 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环境污染及治理、生态平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
12. 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三级水平(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
13.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基本概念。DNA与RNA。
14. 糖的基本概念。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糖苷。纤维素与淀粉。
15.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
16.有机立体化学基本概念。构型与构象。顺反异构(trans-、cis-和Z-、E-构型)。手性异构。endo-和exo-。D,L构型。
17. 利用无机和有机的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推断。
18. 有机制备与有机合成的基本操作。电子天平。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包括抽滤)、洗涤、蒸发浓缩、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废弃物处置。仪器洗涤和干燥。实验工作面的安排和整理。原始数据的记录。
19. 常见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应及分析结果的计算。容量分析的误差分析。
20.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

❷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比赛具体流程是什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为两个阶段: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简称初赛;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简称决赛。
1、初赛在每年9月中旬举行,笔试(3小时),全国统一时间在各省市自治区分若干考场同时进行。
2、决赛在来年春节前举办冬令营进行,分理论竞赛(4小时)和实验竞赛(4-5小时)两轮。
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的选手为普通高中学生。年龄在来年国际竞赛前小于20岁。决赛选手名额为每个省、市、自治区5名。
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获一等奖的学生不超过总人数的1%,可获得大学保送生资格。 内容是:高中化学竞赛考试大纲,自己网络一下。这几年都是按照《2008高中化学竞赛考试大纲》的

❸ 求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大纲》
说明:
1.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初赛(分赛区竞赛)和决赛(冬令营)二个阶段。加上冬令营后的国家集训队的培训和出国竞赛总共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水是不平相同的。本大纲旨在界定各级竞赛的试题水平,作为竞赛试题命题的依据。
2.本大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初赛大纲,第二部分是决赛大纲。国家集训队选拔与培训需根据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大纲和竞赛预备题来定,本大纲不涉及。
3.中国化学会原来下发的“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培训大纲”的“几点说明”仍然是这份大纲的指导思想。仍然有效,不再复述。
4.现行中学化学大纲以及考试大纲的内容均属初赛内容。初赛大纲的基本出发点是:在现行中学化学大纲及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在原理水平上大致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读本》的水平相当,但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上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5.决赛大纲则在初赛大纲的基础上对基础化学原理、基础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定量分析原理与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技术等方面作适当补充。
6.本大纲若在试行后认为有必要作出调整.将在1998年11月发出通知。
初赛大纲
1.有效数字的概念。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简、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的精度与测量数据有效数字。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2.理想气体标准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分压定律。气体密度。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气体溶解度。
3.溶液浓度与固体溶解度及其计算。溶溶配制(浓度的不同精确度要求对仪器的选择〕、重结晶法提纯的量的估算。洗涤操作中洗涤液的选择和洗涤方式的选择。重结晶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
4.容量分析的基本概念¬ not;—— 被测物、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分析结果计算。滴定曲线与突跃概念〔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大小的定性关系。不要求滴定曲线定量计算)。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
5.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的可能空间状态数〔能层、能级(亚层)、轨道的概念〕和电子的自旋。s、p、d原子轨道。用s、p、d等来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给出原子序数写出原子的基态电子构型或反之(不要求对能级交错、排布规律作解释;不要求量子数;不要求带正负号的波函数角向分布图像)。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概念。(泡林)电负性概念。金属与非金属电负性的范围。电子跃迁的能量与光子的频率、波长的关系。可见光的波长范围、频率范围与颜色
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 主族与副族、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的性质变化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的性质变化规律;s、d、ds、p、f区的概念;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则;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主、副族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主要形态。
7.路易斯结构式。路易斯结构式正确性与合理性判断。孤对电子对。8电子、缺电子、多电子结构。(主族)元素化合价(价电子数)与路易斯结构式中的单键、双键和三键及孤对电子对数目的关系。〔分子(包括离子、游离基)的〕总价电子数=(分子的)键和电子数+孤电子数。形式电荷。形式电荷与路易斯结构式的合理性。分子真实结构与路易斯结构式。
8.共振论的基本知识。共振体与共振符号。极性极限式与共轭极限式。分子真实结构与共振体关系。
9.价层电子互斥模型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预测〔模型通式;互斥模型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偏离VSEPR理想模型的畸变;斥力顺序;键角的估计〕。
10.杂化—— sp,sp2,sp3,sp3d,sp3d2杂化轨道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解释。杂化模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关系。杂化能。
11.共价键〔p-pп键、(s-s、s-p、p-p)σ键和p-p大π键〕形成条件、键能、键角、饱和性与方向性。共轭或离域的概念、例如对CO2、CO32-、SO32-、CH4、CH2=CH2、CH≡CH、CH2=CH-CH=CH2、C6H6、HCOOH等中的化学键的描述。化学键光解所需的光子频率与波长。d-pπ键的一般概念(不要求图像与名称等)。
12.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
13.络合物(配合物)与络离子(配离子)的基本概念。重要而常见的络离子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位体(水、羟基、卤离子、拟卤离子、氨分子、酸根离子等)重要络合剂与重要络合反应。络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的定向说明(不要求用计算说明)
14.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的数量级(不要求分解为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15.氢键。形成氢键的条件。氢键的键能、方向性和饱和性。氢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6.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晶胞是平行六面体,晶体由晶胞无隙并置堆积而成。单晶、多晶、晶簇。晶态与非晶态。原子在晶胞中位置的定性描述(不要求1/4,1/4,1/4等)。晶胞中原子数目或分子数的计算及与化学式的关系。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几种典型的晶型(金刚石、萤石、岩盐、氯化铯、闪锌矿等)的晶胞的描述。晶胞的选定不作要求。不要求点阵的概念。不要求7大晶系和14种点阵单位。
17.平衡常数的概念。气态反应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用平衡常数(及其计算)来理解温度、浓度、气态混合物总压等对平衡的影响。
18.酸碱平衡常数与酸碱强度的关系。酸、碱、盐水溶液简单体pH值计算。酸式盐溶液pH值的定性说明。不要求离子的形体公式、缓冲溶液、酸式盐pH值的计算等。不要求电中性、物料平衡、质子条件的方程式。
19.溶度积原理。难溶物的溶解和沉淀与溶度积的关系。难溶物的转化。
20.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和配平。
2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的书写和配平(包括氢离子、水等非氧化还原组分的形态和配平)。原电池: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电极电势基本概念及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等。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电解与电镀。电化学氧化与电化学还原。歧化反应发生的条件。常见的化学电源。pH值、络合剂、沉淀剂的影响的定性说明。不要求Nernst方程、氧化还原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
22.常见主族元素的主要氧化态的基本的、重要的化合物(形态或物种)及其重要而常见的反应(国际竞赛大纲一级水平)。常见副族元素的主要氧化态的基本的、重要的化合物(形体或物种)及其重要而常见的反应(国际竞赛大纲一级水平)。常见的酸碱两性氢氧化物(以及氧化物)及其酸碱反应,如铝、锌、锡、铅、铜等。重要而常见的沉淀剂和沉淀反应。重要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它们重要而常见的反应。重要而常见的络合反应。重要而常见的物质对空气、水、溶液不同pH值的稳定性。水溶液中重要而常见的离子的分离和常见化学试剂(包括指示剂)来区分(检出)(国际竞赛大纲一级水平)。
23.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按碳架的分类。按官能团的分类。异构现象。烷、烯、炔、芳环、脂环的立体结构(杂化类型等)(船式、椅式、平伏键、垂直键等构象分析不作要求)。共轭结构。烷、烯、炔、芳烃、脂环烃、卤代烃、胺、醇、酚、醚、醛、酮、酸的重要而常见的物理性质(定性的极性、溶解性、熔沸点等)和氧化、还原、取代、加成、消去等重要而常见的反应。碳正离子重排。氨基酸的基本结构特征。氨基酸的等电点、pH对氨基酸形态的影响。氨基酸和肽、蛋白质的关系。(不要求背出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
24.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单体、聚合、缩聚、解聚、混聚等,不要求聚合反应机理)。
决赛大纲
1.原子结构—— 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波函数的角向分布图像与轨道名称)。
2.分子结构—— 用波函数的角向分布图像说明π键和σ键。分子轨道的基本概念(成键、反键及非键)。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氟化氢的分子轨道能级图。最高占有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有轨道(LUWO)的概念。键级的概念。
分子轨道想论对氧的磁性的解释。
3.晶体结构—— 点阵概念与14种点阵单位、7大晶系。简单点阵单位和带心点阵单位的概念(如点阵单位中点阵点的数目与位置)。结构基元。晶胞中的等同原子。堆积模型和堆积-填隙模型。
4.范德华力—— 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氢键。
5.键能。
6.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能、焓、自由能和熵。热化学计算〔等温过程的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标准熵以及有关计算;假设焓变与熵变不是温度的函数的计算;假设为绝热体系的火焰最高温度计算〕。自由能与反应的方向性。吉布斯一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对反应方向与温度的关系的解释;对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反应方间性的说明;假设焓变与熵变不随温度变化的近似计算)。范特霍夫方程及其应用。标准自由能与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函数关系。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分解温度(标态和非标态——压力对分解温度的影响)。反应熵变的正负号的判断。
7.化学动力学基础—— 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反应级数的概念;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一级反应(的积分式)的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C-14法推断年代等);阿累尼乌斯方程及其有关计算(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的影响的计算等);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机理的基本概念;用稳态近似推求速率方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的本质。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制约和热力学制约。
8.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利用多元酸的平衡常数的计算。盐的水解度和溶液的pH值的计算。溶度积原理以及利用溶度积的计算。氢氧化物沉淀与溶解的pH值。硫化沉淀与溶解的氢离子浓度。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9.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利用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电动势计算平衡常数或反之。pH值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的影响。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滴定分析中的高锰酸钾法、碘量法、重铬酸钾法和铈量法。
10.配合物的化学键的杂化轨道理论。络离子的杂化轨道模型。(平面四边形配位、四面体配位和八面体配位等)。单电子磁矩与杂化类型的关系。立体结构与杂化轨道。配合物的异构问题(包括顺反异构与光学异构)。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滴定分析中的EDTA法及滴定缓冲体系的选择。
11.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
12.常见元素的重要性质、常见而重要的基本化合物以及常见而重要的反应(华沙工作会议确定的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中的第一、二级水平的元素化学知识)。
13.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
14.有机化合物各类官能团的重要而常见的反应与性质(华沙工作会议确定因的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的第一、二级水平的有机化学知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生物化学不作要求(如20种氨基酸的名称、结构和符号;DNA、RNA的碱基的结构、名称、配对;光合、代谢等)。
15.基本有机物命名法。
16.有机化合物的静态立体化学。构型与构象。顺反异构〔cis–,trans–,Z,E〕。手性异构〔R–,S–的判断; D–,L–的判断〕。内消旋。外消旋。费舍投影式、构象的纽曼投影式、哈乌斯结构式。
17.利用基本反应(ICHO大纲第一、二级反应)的有机合成——碳链的增长与缩短;开环与成环;氧化与还原;常见的氨基、羟基、羰基、羧基的保护与脱保护;常见的重排;取代基的添加与消除;不饱和键的形成与加成。有机合成路线选择的基本原则。有机合成的原料来源与经济问题、步骤的多少、副反应与副产物、溶剂、产率、产物的分离等问题。不要求四谱。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的拆分。
18.利用基本反应(ICHO大纲第一、二级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推定。
19.有机反应历程的基本概念。亲电加成、亲核加成、芳环亲电取代、SN1、SN2、烷烃的自由基反应(引发、延续、终止)。用共振论、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讨论反应历程。
20.无机制备与有机合成的基本操作—— 称量、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包括抽滤)、洗涤、蒸发浓缩、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离子交换、萃取等。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值、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运用数据和化学原理以及实验目的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副产物的分离与处理。有害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实验工作面的安排和整理。原始数据的记录。实验报告。
21.利用常见性质对常见纯物质的定性鉴别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22.容量分析基本操作和结果计算。误差分析基本概念。

❹ 高中化学竞赛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08年4月
说明:
1.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本化学竞赛的内容。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决赛基本要求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所涉及的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
1.有效数字 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气体 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常量R。体系标准压力。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溶液 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胶体。分散相和连续相。胶体的形成和破坏。胶体的分类。胶粒的基本结构。
4.容量分析 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分析结果的计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用s、p、d等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 周期。1~18族。主族与副族。过渡元素。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s、p、d、ds、f区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原子的电子构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则。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类金属)。主、副族的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其主要形体。铂系元素的概念。
7.分子结构 路易斯结构式。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共价键。键长、键角、键能。σ键和π键。离域π键。共轭(离域)体系的一般性质。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相似相溶规律。对称性基础(限旋转和旋转轴、反映和镜面、反演和对称中心)。
8.配合物 路易斯酸碱。配位键。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螯合物及螯合效应。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定性说明)。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事实。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配合物的磁性和稳定性。用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说明Ti(H2O)63+的颜色。软硬酸碱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软酸软碱和硬酸硬碱。
9.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0.晶体结构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晶胞(定义、晶胞参数和原子坐标)及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点阵(晶格)能。配位数。晶体的堆积与填隙模型。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硒、冰、干冰、金红石、二氧化硅、钙钛矿、钾、镁、铜等。
11.化学平衡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溶度积。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熵(混乱度)的初步概念及与自发反应方向的关系。
12.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3.电化学 氧化态。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式的书写与配平。原电池。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电解与电镀。电化学腐蚀。常见化学电源。pH、络合剂、沉淀剂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的说明。
14.元素化学 卤素、氧、硫、氮、磷、碳、硅、锡、铅、硼、铝。碱金属、碱土金属、稀有气体。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金、锌、汞、钼、钨。过渡元素氧化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两性。常见难溶物。氢化物的基本分类和主要性质。常见无机酸碱的基本性质。水溶液中的常见离子的颜色、化学性质、定性检出(不包括特殊试剂)和一般分离方法。制备单质的一般方法。
15.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烷、烯、炔、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酰胺、硝基化合物以及磺酸的命名、基本性质及相互转化。异构现象。加成反应。马可尼科夫规则。取代反应。芳环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则。芳香烃侧链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碳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分子的手性及不对称碳原子的R、S构型判断。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通式和典型物质、基本性质、结构特征及结构表达式。
16. 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化学的初步知识(单体、主要合成反应、主要类别、基本性质、主要应用)。
决赛基本要求
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下列内容,数学工具不涉及微积分。
1.原子结构 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计算。s、p、d原子轨道轮廓图及应用。
2.分子结构 分子轨道基本概念。定域键键级。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及应用。一维箱中粒子模型对共轭体系电子吸收光谱的解释。超分子的基本概念。
3.晶体结构 点阵的基本概念。晶系。根据宏观对称元素确定晶系。晶系与晶胞形状的关系。十四种空间点阵类型。点阵的带心(体心、面心、底心)结构的判别。正当晶胞。布拉格方程。
4.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热化学循环。相、相律和单组分相图。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5.稀溶液的通性(不要求化学势)。
6.化学动力学基础 反应速率基本概念。速率方程。反应级数。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一级反应积分式及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断代等)。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反应进程图。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机理一般概念及推求速率方程(速控步骤、平衡假设和稳态假设)。离子反应机理和自由基反应机理基本概念及典型实例。催化剂及对反应的影响(反应进程图)。多相反应的反应分子数和转化数。
7.酸碱质子理论 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典型缓冲体系的配制和pH计算。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用自由能计算电极电势和平衡常数或反之。
9.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化学光谱序列。配合物的磁性。分裂能、电子成对能、稳定化能。利用配合物平衡常数的计算。络合滴定。软硬酸碱。配位场理论对八面体配合物的解释。
10.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
11.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环境污染及治理、生态平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
12.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
13.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基本概念。DNA与RNA。
14.糖的基本概念。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糖苷。纤维素与淀粉。
15.有机立体化学基本概念。构型与构象。顺反异构(trans-、cis-和Z-、E-构型)。对映异构与非对映异构。endo-和exo-。D,L构型。
16.利用有机物的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推断。
17.制备与合成的基本操作 用电子天平称量。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含抽滤)、洗涤、浓缩蒸发、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废弃物处置。仪器洗涤与干燥。实验工作台面的安排和整理。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18.常见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应及分析结果的计算。容量分析的误差分析。
19.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

要看的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重点看前两本.

关于化学竞赛
1、书要多看,广博的知识可以为你提供更大的胜算,就算是爱因斯坦的大脑也无法以高中的知识完成试卷,应付初赛至少要有冬令营的全部知识储备。题要多做,但更重要的是分析,把容易错的地方,提前经历,避免考试栽跟头。一定要记住,题目是做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不做题永远不可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另外,切忌,自己做不出来的,千万不要看答案,把题目留下来,过一阵再来看看,不行就再等等,除非你认定自己的答案是最合理的,否则不要和答案对照,再修改修改。一旦看过解答,就要把题目研究透,看看答案和自己的答案有什么差别,自己所有的错误和标准答案是如何表述要在脑中铭记。

2、要信大纲,又不能完全相信大纲,每年都有超纲,知识多学一点,绝没有坏处。但很多东西不必深入研究,比如薛定谔方程什么的,了解即可,记得深度和广度和理结合。

3、不要畏惧分析、物化等计算型题目,那是你练习计算的最好机会。尤其是物化题目,动力学和热力学的,不要以为初赛不考就可以不做全部跳过,计算的能力和数据处理的细致性就是这些题目练出来的,不练这些题,你就等着有机无机推理计算时候一错一大把,不是这边粗心就是那边粗心。

4、不要小看原子分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溶液酸碱平衡、热力学、动力学这些初赛很少考的东西,它是你解其他题目的基础和后备知识。

5、习惯平时原子量用四位,平时做题就要按有效数字规则处理答案,否则到考试的时候无法迅速适应。

6、学会对知识有自己的总结性理解,不能死记知识,元素性质更多要从结构上来理解,有机反应,更多的理解它的机理。这样新的元素、陌生的有机反应就可以应付自如。

7、平时计算器保持用一个,熟悉的计算器可以保证快速准确的计算。用生疏的计算器,错误率和时间会大大增加。

8、不要以为你题目理解了,做出来的答案和标答差不多就行,你要明白,考试很多时候,答案和标答类似是不得分的,只有几乎完全一致才能得分。要练习力求表达方式和标答一致,越一致越好,能练到完全一样最好,花时间琢磨标答是如何表达的,跟他学表达方法。这一点主要是指以往的正式考卷,模拟题有时候自己的答案也不是很严密,很多时候有效数字处理的都不正确。

9、练习读题准确细致,不要放弃任何细节,有时候看似废话实际是重要条件。题目不会答,就再读一遍题,答案经常在题目里。写答案之前再看一遍题目,理一下思路,写之后再看一遍题,看看有没有不合理或矛盾。

10、为了搞竞赛绝对不要荒废其他学科,学校学习也要抓紧,没有数学物理生物的保障,很难取得好成绩。另外绝对不要有靠竞赛破釜沉舟的想法,高考竞赛两条路都要重视。

11、考试前几天题目不要断,自己模拟考几次,限时计分,调整竞技状态。

12、考试前半小时喝点提神的饮料会后好处。不要早喝,因有抑制思维作用。

13、考试的时候不要估分,不要觉得差不多通过就可以放松,要每分必争。

14、考试的时候,要专注仔细,做题要慢,能得的分都能得到就是高分。遇到简单题,不要兴奋,这里往往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15、写方程式注意化学环境,酸碱环境、水体系还是非水体系、什么条件加热还是什么,有没有催化剂,产生气体还是沉淀,根据反应环境调整底物和产物的存在形式,能写离子方程式写离子方程式,HCl之类在水溶液一定拆成离子形式,有机反应不要光写有机产物忘记无机产物,最后千万配平完要检查。

16、写表述性题能多写就多写,但千万保证没有科学性错误,推理计算性题过程要严密,合理的假设和忽略是必要的,但要说清楚。表述性和计算推理的过程要专门练习。

17、分析题方程式一定要写,基本一个一分,不要写个系数比就算了。

18、看不懂题也要做,不要一个字不写,能写什么写什么,能求什么求什么。分析题不知道反应系数比假设系数也要算,注意硫酸等二元酸的氢离子,不要少一半,还有分析题求浓度不要忘记体积的变化。

19、热力学和分析千万注意单位,有时乘1000有时除1000。

20、有机命名注意主链和位次,官能团命名顺序不要搞错。

21、不要以为你知道的错误就不会犯,考试的时候,很多东西会牵制你的精力,这次考试我因为低级失误丢了7分,全是考前提醒自己不要错的。

22、答案如果荒谬但是你找不出与题目要求矛盾的地方,就要大胆写。但有矛盾,一定要改掉!不管其他如何符合条件。

23、不要有思维定势,相信每个题都是全新的不要不思考拿以前的套,另外,两体类似的题,比如上面问溶解度的变化原因是氢键下面一问问另外东西溶解度原因别想当然写氢键,多想想。

24、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以为题目有错,绝对不可能的!!要不停对自己说,题目这么说,为什么不信呢?

25、另外争取一等奖基本靠实力,后面选拔其他因素太多,不要抱有必胜之类的想法。

❺ 关于高中化学竞赛 考试时间和赛程

考试时间:每年9月的第二周的周六或日。

❻ 高中化学竞赛的过程是怎样的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为两个阶段: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简称初赛;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简称决赛。
1、初赛在每年9月中旬举行,笔试(3小时),全国统一时间在各省市自治区分若干考场同时进行。
2、决赛在来年春节前举办冬令营进行,分理论竞赛(4小时)和实验竞赛(4-5小时)两轮。
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的选手为普通高中学生。年龄在来年国际竞赛前小于20岁。决赛选手名额为每个省、市、自治区5名。
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获一等奖的学生不超过总人数的1%,可获得大学保送生资格。

内容是:高中化学竞赛考试大纲,自己网络一下。这几年都是按照《2008高中化学竞赛考试大纲》的

❼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多少分能拿奖

视试卷难度而定。

化学竞赛试卷很难,江苏最高分也只有69分,有个45分的拿了省一等奖。去年,卷子比较容易,省60分以上是一等奖。建议:去年考到了几年没考的化学平衡,而且在10分以上。今年可能仍会考。近几年推断题占卷子的一半以上。

前年考的配合物有点难,去年的不难,但只要基础扎实,应该可以拿大部份分或全分。有机是送分的。晶体比较难,结构图可放在最后。

(7)高中化学竞赛多少分钟扩展阅读:

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的选手为 普通高中学生。年龄在来年国际竞赛前小于20岁。决赛选手名额为每个省、市、自治区5名。

中国化学会自1984年以来,连续每年组织了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对提高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帮助青少年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对促进化学教学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获一等奖的学生不超过总人数的1%,可获得大学保送生资格。

化学竞赛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重视,每年都有近10万名高中学生报名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激励了那些才华出众的中学生参加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为我国早期发现一批优秀化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并扩大了化学教育思想、化学教材、化学教学方面的国际交流,同时激发了千百万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❽ 高中各种化学竞赛时间

给你网址

你自己看看然后自己猜测一下
东华杯 时间

http://www.eeff.net/viewthread.php?tid=129041
白猫杯 时间

http://xnmf.xhe.sh.cn/cms/data/html/doc/2007-10/31/26176/index.html
全国化学联赛时间

http://fpjy2005.wnfpe.com/newsInfo.aspx?pkId=3832

❾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初赛(分赛区竞赛)和决赛(冬令营)二个阶段。加上冬令营后的国家集训队的培训和出国竞赛总共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水平是不相同的。本大纲旨在界定各级竞赛的试题水平,作为竞赛试题命题的依据。

阅读全文

与高中化学竞赛多少分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