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化学的几种平衡常数的区分及使用方法
人教版要求化学平衡常数K
还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或Kb(科学视野,不要求,但一般讲,为了好理解)
、水的离子积Kw(要求)
水解平衡常数(科学视野,不要求)、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溶度积,即溶度积规则,不要求,但一般讲,为了好理解)
注意:化学平衡常数K是本,理解K,其他的几个常数就好理解了
化学平衡常数K=生成物的平衡浓度的幂之积/反应物的平衡浓度的幂之积(固体、纯液体不计入K中)
(一元弱酸HA为例)电离平衡常数Ka=C(A-)*C(H+)/C(HA)
Kw=C(H+)*C(OH-)
常温下,Kw=1*10^-14
水解平衡常数有点复杂,跟对应的弱酸和弱碱的平衡常数还有关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以AgCl为例)KSP=C(Ag+)*C(Cl-)
⑵ 平衡常数数量级有小数怎么看
这个你要回归科学记数法的定义是一个大于0小于10的数乘上10的n次方,
这个n即为数量级。
⑶ 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怎么看 就是10^-7.3为什么数量级是10的^-8
(1)10^-7.3== 10^-8 * 10^0.7 == 5.0*10^-8
(2)10^-7.3数量级是10的^-8 !
⑷ 化学平衡常数的数量级比如十的3.6次方和十的3.9次方是否是一个是十的三次方一个是十的四次方
不是的,数量级不是这样估算的。是精确的计算的。
⑸ 一般化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量级是多少啊请各位帮我
直接用吉布斯自由能来判断啊,用-G=nRTlnK这个方程,k是平衡常数。如果G>0一般就是不可自发发生的反应了,当然,如果真要说我个人认为是10-5这数量级或以下吧希望能帮到你
⑹ 化学平衡常数(Kc、Kp、Ksp、Ka、Kb 、Kw)及其表达式
Kc是平衡浓度;Kp是平衡压强。这两个化学平衡常数是没有表达式的;
Ksp是沉淀溶解平衡常数,表达式即为等于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例如Ksp(AgCl)=[Ag+][Cl-]
;
Ka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HAc)=[H+][Ac-]/[HAc]
;
Kb是碱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b(OHAc)=[OH-]/[OHAc];
Kw是水的离子积常数,表达式:Kw=[H+][OH-]
。
(6)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怎么看扩展阅读:
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应用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稀溶液中的水分子浓度可不写。
2、在反应中,固体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没有影响,所以就不用写固体的浓度。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有关。同一个化学反响,因为书写的方法不同,各反响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平衡常数就不同。可是这些平衡常数可以彼此换算。
4、平衡常数大,说明生成物的平衡浓度较大,反应物的平衡浓度相对较小,即表明反应进行得较完全。
5、一般认为K>10^5反应较完全(即不可逆反应),K<10^(-5)反应很难进行(即不反应)。
参考资料:网络—化学平衡常数
⑺ 化学中K、Q的计算公式及相关的平衡变化
1、K: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考虑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
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一般有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mA+nB⇋pC+qD
K=( (C)^p * (D)^q )/( (A)^m * (B)^n );其中:(A)、(B)、(C)、(D)等表示 物质A、B、C、D的平衡时的浓度。
2、Q:浓度商,表示反应进程。任意时刻都有浓度商Q,但仅平衡时为K。
计算公式与K相同,式中(A)、(B)、(C)、(D)等表示 物质A、B、C、D在该时刻下的浓度。
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怎么看扩展阅读
一、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相反。
2、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二、影响因素
在中学阶段,通常认为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吸热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放热反应则相反。但是严格说来,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是温度与压力的函数,对于不同的化学平衡常数,其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气相反应中,所有的标准平衡常数都只是温度的函数。如果气体是理想气体,那么此时其经验平衡常数也只是温度的函数。但对于非理想气体,平衡常数受温度和压力的共同影响。
理论上,只要有凝聚相(固体或者液体)参与的反应,都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但是,在压力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忽略压力对凝聚相体积变化的影响,即可以忽略压力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⑻ 化学平衡常数K的计算公式
对于可逆化学反应mA+nB⇋pC+qD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8)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怎么看扩展阅读
平衡常数的单位比较复杂,有标准平衡常数和非标准平衡常数之分,前者的量纲为一,后者的量纲取决于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根据标准热力学函数算得的平衡常数是标准平衡常数,记作K,又称之为热力学平衡常数;用平衡时生成物对反应物的压力商或浓度商表示的平衡常数是经验平衡常数(Kp或Kc),或称作非标准平衡常数。中学教材中涉及的平衡常数是经验平衡常数。
所谓标准状态是指在温度T和标准压力 (100kPa)下物质的特定状态,简称标准态。热力学数据表中的标准态,国际上都已有明确规定。
⑼ 一般化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量级是多少
引入化学平衡常数(常用字母K表示)来量化可逆反应的平衡点。
K有2种计算方法。
1 经验平衡常数(简单版)
可逆反应:aA + bB cC + dD达到平衡后,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摩尔浓度是[A]、[B、[C]、[D],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比例系数分别是a、b、c、d。
这时K可以有上述数据计算出来:
[C]^c · [D]^d
---------------- = K
[A]^a · [B]^b
*例如:碘单质的氢化:H2(g) + I2(g) 2HI(g)(g表示反应物为气体)
K = [HI]^2 / { [H2] · [I2] }。
2标准平衡常数
由于事实上,一个混合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是非常难以测得的,所以上述计算实际中难以运用,只作为入门学者辅助理解的案例。
化学平衡点事实上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更确切地说是反应能量决定的。化学反应总是趋向于减少反应物的内能。
燃烧反应就是典型例子:通过燃烧,燃料把自身储存的内能释放出去,自己达到了稳定状态。可逆反应也一样,正逆反应能量释放速度一样时,反应就平衡了。
因此,我们需要用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量 ΔG 算出反应物内能的吸收、释放量,然后借助范特霍夫等温式将 ΔG 与 K 联系起来,从而算出更一般的 K。
扩资资料
温度一定时,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定值:
温度一定时 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定值,前提是,“一个化学反应”始终不变。2 SO2 + O2 = 2 SO3。
把它写成 SO2 + 1/2 O2 = SO3,这就不是同一个反应了,计量数变了化学平衡常数也就变了。
⑽ 化学沉淀的溶解平衡常数的数量级怎么看。为什么10^-9.5=10^0.5*10^-10
上面是一个等式,你也可以取10的-9次方乘以10的-0.5次方,只不过算10的0.5次方更简单一点,就是根号10,算负的还要算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