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有关阿司匹林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哪些

有关阿司匹林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17 09:32:44

A. 阿司匹林的化学性质

对阿司匹林的几点分析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系
张宁
阿司匹林(Aspirin),化学名称乙酰水杨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一种解热镇痛药。它自从1882年在德国拜尔公司诞生起至今,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经久不衰,始终是临床治疗发热、风湿的良药。结合中学化学课上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了一些有关阿司匹林的结论。
阿司匹林的物理性质
阿司匹林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味或微带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氯仿,微溶于乙醚。
【实验一】粗略验证阿司匹林在水中的溶解性
将片剂阿司匹林充分研磨,投入到盛有2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5分钟后,可以看到阿司匹林几乎没有被溶解。
阿司匹林的结构和分析
阿司匹林的分子式是C8H8O4,分子量是152,结构简式是
。在一个阿司匹林分子中,有一个苯环,一个羧基,一个酯基,并且羧基和酯基连接在苯环的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
阿司匹林结构中含有羧基,因此阿司匹林具有酸的通性。阿司匹林分子中又有一个酯基,因而它又可以在无机酸或碱的催化并微热(水浴)条件下,水解生成水杨酸
和乙酸CH3COOH。生成的水杨酸结构中由于有游离的酚羟基,因而可以和起显色反应。有的阿司匹林片有醋酸臭味,就是因为阿司匹林在保存过程中,贮存不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缓慢发生水解作用,生成了醋酸CH3COOH。
阿司匹林的化学性质
酸性
阿司匹林的酸性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验证:
与KI溶液的反应
【实验二】鉴定阿司匹林的酸性(1)
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I溶液。
向KI
溶液中,加入阿司匹林粉末,并加热。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
现象:溶液立即变为蓝色。
解释:KI可与酸性物质(下面以H2CO3为例)发生下列反应:
向KI中通入CO2或久置KI溶液,有下面反应:
KI
+
H2O
+
CO2
KHCO3
+
HI
HI具有强的还原性,发生反应:4HI+O2
=
====
2H2O+2I2
由于HI不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总的反应向生成碘单质的方向发生。
KI和阿司匹林的反应方程式是:

+
K
I
+
H
I

4HI+O2
==
==
2H2O+2I2
(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
【实验三】鉴定阿司匹林的酸性(2)
向一试管Na2CO3溶液中加入阿司匹林粉末,并加热。
现象:产生无色气体。
解释:由于阿司匹林结构中有羧基(-COOH),在水中可电离出H+,H+与反应生成CO2
释放出来。
2.
水解反应
因为阿司匹林结构中不含有游离的酚羟基,所以阿司匹林不与Fe3+起显色反应。但是阿司匹林水解的产物水杨酸中含有酚羟基,可以与Fe3+起显色反应。
【实验四】验证阿司匹林的水解反应
将阿司匹林溶于适量NaOH溶液中,加热直至溶液沸腾。
向试管中滴入稀HCl,直至溶液显酸性。
这一步的目的是使在第①步中NaOH溶液中生成的
转化为水杨酸钠

现象:溶液中有白色晶体析出。
向一试管
FeCl3溶液中加入该白色晶体,溶液呈紫色。
解释:阿司匹林在NaOH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了有游离的酚羟基的物质,即生成了白色晶体水杨酸钠
,它与Fe3+反应,使溶液呈紫色。
长效缓释阿司匹林
这些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阿司匹林家族又增添了许多新成员,如:肠溶阿司匹林,水溶阿司匹林(巴米尔片),小剂量阿司匹林等等。其中有一种是长效缓释阿司匹林,它的结构简式是:
长效缓释阿司匹林能够在人体内通过水解作用缓慢地释放出阿司匹林。它利用就是酯在胃酸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原理。化学方程式为:
+
nH2O
+
以上就是我参考资料,对常用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从物理、化学性质及作用原理几方面做出的几点浅显的分析。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阿司匹林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于阿司匹林以及各种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必将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前进。近些年,人们在阿司匹林治疗肝炎、癌症等疾病上又有了新的研究和突破。我相信: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会发挥出我们更多的聪明才智,那时,阿司匹林将更加焕发出青春,造福于人类。

B. 阿司匹林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阿司匹林(Aspirin,2-(乙酰氧基)苯甲酸,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溶于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本品为水杨酸的衍生物,经近百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对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及痛经效果较好,亦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治疗风湿痛等。近年来发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临床上用于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人工心脏瓣膜和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血栓的形成。理化性质
性状: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带酸味。
分子化学式为:C9H8O4
分子结构式为:CH3COOC6H4COOH
分子相对质量:180.16
CAS号:50-78-2熔点:136-140℃
沸点:321.4°C at 760 mmHg
闪点: 131.1°C
水溶性:3.3 g/L(20℃)
蒸汽压:0.000124mmHg at 25°C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也溶于较强的碱性溶液,同时分解。
安全说明: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危险品标志: Xn:有害物质
危险类别码: R22:吞咽有害;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1851
InChI编码:1/C9H8O4/c1-6(10)13-8-5-3-2-4-7(8)9(11)12/h2-5H,1H3,(H,11,12)

C. 阿司匹林的药用历史、与酸碱的反应机理(要有化学方程式的

药用历史:
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它诞生于1899年3月6日。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生成的减少有关。 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近年来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为长效。
根据文献记载,都说阿司匹林的发明人是德国的费利克斯·霍夫曼,但这项发明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还有一位犹太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 阿图尔·艾兴格林的辛酸故事发生在1934年至1949年间。1934年,费利克斯·霍夫曼宣称是他本人发明了阿司匹林。当时的德国正处在纳粹统治的黑暗时期,对犹太人的迫害已经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狂妄的纳粹统治者更不愿意承认阿司匹林的发明者有犹太人这个事实,于是便将错就错把发明家的桂冠戴到了费利克斯·霍夫曼一个人的头上,为他们的“大日耳曼民族优越论”贴金。纳粹统治者为了堵住阿图尔·艾兴格林的嘴,还把他关进了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约在1949年前后,阿图尔·艾兴格林又提出这个问题,但不久他就去世了。从此这事便石沉大海。 英国医学家、史学家瓦尔特·斯尼德几经周折获得德国拜尔公司的特许,查阅了拜尔公司实验室的全部档案,终于以确凿的事实恢复了这项发明的历史真面目。他指出:在阿司匹林的发明中,阿图尔·艾兴格林功不可没。事实是在1897年,费利克斯·霍夫曼的确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质,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并且完全采用艾兴格林提出的技术路线才获得成功的。

反应机理:阿司匹林是苯环上的相邻的两个H被羧基和酯基。与碱溶液(如氢氧化钠)反映是酯基先水解后会称为一个带有一个羧基的苯酚。再消耗2MOL的氢氧化钠~~~而阿司匹林是乙酰水杨酸。应该不会再和酸反应了。只有水杨酸和乙酸苷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嘿嘿~~~

希望对你有帮助~~共同进步。。

D. 阿司匹林化学性质

有毒,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缓水解成水杨酸和乙酸。在乙醇中易溶,在乙醚和氯仿溶解,微溶于水,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能溶解,但同时分解。该品1g能溶于300ml水5ml醇10-15ml醚或17ml氯仿。

E. 合成阿司匹林本反应是什么类型反应

反应就是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醋酸(或者醋酸酐乙酰氯都行)的酯化反应啊 酯化反应一般都比较干净 酯化反应的难点就是是个可以反应 要想办法是平衡向右移动 一般是除去体系中的水分(可以加入少了浓硫酸吸水) 主要的副产物估计就是 水杨酸。

F. 阿司匹林在体内进行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阿司匹林是最早被应用于抗栓治疗的抗血小板药物,已经被确立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心绞痛及心肌梗死(MI)二期预防的经典用药。
作用原理是阿司匹林通过与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中的COX-1活性部位多肽链530位丝氨酸残基的羟基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导致COX失活,继而阻断了AA转化为血栓烷A2(TXA2)的途径,抑制PLT聚集。

G. 有关阿司匹林的化学问题

水杨酸具有与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相近的结构与药效,同时会造成类似的副作用,刺激胃黏膜造成胃部出血,但因为水杨酸是直接由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同等剂量下的刺激性,要比经过水解后才产生的乙酰水杨酸更为强烈,而副作用情况更加明显。而乙酰水杨酸本身就是通过合成水杨酸而取得的,另外作为阿司匹林片剂时剂量小,又将这一药效降到危害人体最低,又能发生效果的地步,但即使如此,因为乙酰水杨酸还是作为有强烈刺激性物质,不能长时间服用,更对此敏感的人禁用。

H. 有关阿司匹林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有什么

B
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AD都是物态变化,不是新物质生成。C是外形的改变,只有B生成了新物质(燃烧都是化学变化)

I. 有关于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

C9H8O4

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粉末。熔点135℃。无气味,微带酸味。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缓水解成水杨酸和乙酸。能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微溶于水,在氢氧化碱溶液或碳酸碱溶液中能溶解,但同时分解。该品1g能溶于300ml水5ml醇10-15ml醚或17ml氯仿。

阅读全文

与有关阿司匹林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