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将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
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2、失电子为负极,得电子为正极
如Zn+ H2SO4=ZnSO4 +H2
负极:Zn 正极:C
溶液为:H2SO4
然后构成加路
Ⅱ 【化学】根据铁与氯化铁的反应原理应该怎样制成原电池比如电解质,正极,负极各是什么
铁作负极,石墨作正极,氯化铁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负极:Fe-2e==Fe2+
正极:2(Fe3+)+2e-==2Fe2+
反应总式:Fe+2Fe3+==3Fe2+
Ⅲ 怎么通过化学反应来发电的呢
用原电池原理呀
一种活泼金属,一种较不活泼金属,在把他们放在电解质溶液中,就可以了
Ⅳ 怎样自己做电池
找一些铜片和铝片,再剪一些比铜片和铝片大一些的纸片在醋里浸一下。在一个铝片的上面放一个纸片,在纸片上放个铜片,一个简易的化学电池就做好了,铜片是正极,铝片是负极,浸湿的纸片就是电解质。不过,这样的一个“电池”产生的电实在太微弱了,只能用灵敏的电表测到。如果把许多这样的“小电池”垒起来,让一个“电池”的铝片放在另一个“电池”的铜片上(这时铝片和铜片之间不要放纸片),这时产生的电流就强了一些,几个“电池”垒起来就能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一种通过很小电流就能发光的半导体元件)。如果很多这样的电池垒起来,电流就会很强了。也可以把铜片和铝片插进一些蔬菜水果里,如插在西红柿、柠檬里,这样就可以做成一个有趣的“水果电池”。
Ⅳ 如何制作简单化学电池材料有氯化铵,二氧化锰,水,淀粉,铜、锌片。只要求令二极管发光。希望尽快回答
找锌锰干电池原理去看看:
锌锰干电池是最常见的化学电源。干电池的外壳(锌)是负极,中间的碳棒是正极,在碳棒的周围是细密的石墨和去极化剂MnO2的混合物,在混合物周围再装入以NH4Cl溶液浸润的ZnCl2,NH4Cl和淀粉或其他填充物(制成糊状物)。为了避免水的蒸发,干电池用蜡封好。干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为 碳极: 2NH4+ + 2e- = 2NH3 + H2 +)H2 + 2MnO2 = 2MnO(OH) (“+)”指将两个反应加在一起) 锌极: Zn - 2e- = Zn2+ 总反应: Zn + 2MnO2 + 2NH4+ = 2MnO(OH) + 2NH3 + Zn2+ 从反应式看出:加MnO2是因为碳极上NH4+ 离子获得电子产生H2,妨碍碳棒与NH4+ 的接触,使电池的内阻增大,即产生“极化作用”。添加MnO2就能与H2反应生成MnO(OH)。这样就能消除电极上氢气的集积现象,使电池畅通。所以MnO2起到消除极化的作用,叫做去极剂。 此外,普通碱性干电池也是用Zn和MnO2或HgO做反应物,但在KOH碱性条件下工作。例如汞电池是最早应用的微型电池,有Zn(负极)和HgO(正极)组成,电解质为KOH浓溶液,电极反应为 负极: Zn(s) + 2OH- —— ZnO(s) + H2O + 2e- 正极: HgO(s) + H2O + 2e- —— Hg(l) + 2OH- 总反应: Zn(s) + HgO(s) ——ZnO(s) + Hg (l) 电动势为1.35V,特点是在有效使用期内电势稳定。另有一种氧化银电池由Zn和Ag2O组成,电解质为碱性溶液,电动势为1.5V。
Ⅵ 如何制化学电源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原电池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得到电流的.原电池的正负极是由电极材料决定的,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及一些氧化物)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在铜和锌浸在稀硫酸中组成的伏打电池中,锌为负极,电极反应式:
Zn-2e→Zn2+;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2H++2e→H2↑.
原电池之二
原电池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有化学能、热能、光能等的相互转化.电池中的化学反应是有电子得失的氧化还原反应,若该反应在烧杯中进行,常表现出吸热、放热或发光等现象,没有电能产生.若将化学反应的氧化部分和还原部分利用装置分割在不同的部位发生,用导线将氧化部分放出的电子传递到还原部分,形成通路后,化学反应就不断进行下去,电子在导线中移动做电功,电池就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电池由正负两个电极和两极间的电解质构成.电池中的化学反应是两个电极反应的总和。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称阳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称阴极.电池内,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叫活性物质,电池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两类.一次电池是指放电到活性物质耗尽时只能废弃而不能再生的电池,如锌锰干电池;二次电池又叫蓄电池,可以放电、充电,反复使用多次.除了干电池和铅酸蓄电池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又有许多新型电池出现,如镍镉蓄电池、银锌蓄电池、燃料电池等,这些电池分别有能量高、体积小、使用寿命长或能大电流放电等特点,在人造地球卫星、宇宙火箭、小型电子仪器和手表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Ⅶ 能否将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 设计电池的原则是什么
理论上讲只要是氧化还原反应就可设计成电池:还原剂作负极,氧化剂作正极!
Ⅷ 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原电池中失电子的物质作负极,根据方程式知,铜作负极,比锌活泼性小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质是反应物中可溶性的、得电子的物质,所以电解质是可溶性的铁盐,可用氯化铁作电解质;故答案为:铜;氧化;氯化铁;
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方程式知,Fe3+得电子,生成Fe2+,故答案为:2Fe3++2e-=2Fe2+
负极上失电子,正极上得电子,所以电子的流向是;从负极沿导线经正极流出故答案为:负极沿导线经正。
(8)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制作电池扩展阅读
工作原理
原电池反应属于放热的反应,一般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区别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电子转移不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有效碰撞完成的,而是还原剂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完成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电子的转移。
两极之间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和外部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构成了闭合回路,使两个电极反应不断进行,发生有序的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电流,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但是,需要注意,非氧化还原反应一样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化学反应角度看,原电池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外接导线传递给氧化剂,使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
Ⅸ 如何将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ppt
如何将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
普通电池常用的一种是碳-锌干电池。
其形成电流的原理是:
负极是锌做的圆筒,内有氯化铵作为电解质,少量氯化锌、惰性填料及水调成的糊状电解质,正极是四周裹以掺有二氧化锰的糊状电解质的一根碳棒。电极反应是:负极处锌原子成为锌离子(Zn++),释出电子,正极处铵离子(NH4+)得到电子而成为氨气与氢气。用二氧化锰驱除氢气以消除极化。电动势约为1.5伏。铅蓄电池最为常用,其极板是用铅合金制成的格栅,电解液为稀硫酸。两极板均覆盖有硫酸铅。但充电后,正极处极板上硫酸铅转变成二氧化铅,负极处硫酸铅转变成金属铅。放电时,则发生反方向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