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学高中课本有多少本,人教版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共有8本,2本必修,6本选修。
必修:必修1、必修2
选修:《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
(1)高中化学都有哪些章节扩展阅读:
1、必修1目录
引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归纳与整理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后记
2、必修2目录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归纳与整理
结束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⑵ 高中化学基本各章知识结构要点
⑴基本概念和原理主要包括:
①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
②化学量及化学用语;
③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⑤电解质溶液。
⑵元素及其化合物主要包括:
①金属部分:碱金属、镁铝、铁铜等。
②非金属部分:氢、卤素、氧族、氮族、碳族等。
⑶有机化学主要包括:
①烃: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等。
②烃的衍生物:醇、酚、醛、羧酸、酯、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等。
③有机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新型材料等。
⑷化学实验主要包括:
①常用仪器的使用与用途;
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③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④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⑤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基本实验的设计等。
⑸化学计算主要包括:
①基本计算:常用量的计算、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②综合计算: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计算的综合应用。
二、能力结构:
⒈观察能力测试要点:
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
①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由此获得化学抽象概念,如化学原理的实验分析。
②实物及其模型的观察:由此思考实物结构特征,如化学物质的结构分析。
③化学图形图表的审视:由此捕捉化学隐含信息,如化学规律的函数分析。
④化学自然现象的观察:由此把握自然现象内涵,如自然现象的实验分析。
⑤化学生产现象的观察:由此理解化学技术价值,如生产原理的观察分析。
⒉实验能力测试要点:
①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能力。
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③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④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⑤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⒊思维能力测试要点:
①对中学化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②解析实际问题(包括对化学微观结构的三维想象),调用(分解、迁移、转换、重组)相关知识予以解决的能力。
③处理信息并总结成规律,并用以推理、想象的创造能力。
④选择解决问题最佳方案的评价能力。
⑤化学问题数学处理的创造能力。
思维品质的层次:
①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深刻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和流畅性(敏捷性)。
②思维的整体性(广阔性、有序性和综合性)。
③思维的创造性(变通性、独特性)。
⒋自学能力测试要点:
①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
②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跟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在上述四种能力中,观察是入门,实验是手段,思维是核心,自学是方式。这样,往往一个试题可以测试多种能力或是一种能力中的多个层次。
1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钝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Al2O3+3Fe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Fe+3Br2===2FeBr3
Fe+I2===FeI2
Fe+S===FeS
3Fe+4H2O(g)===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
(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
还原为单质锡 Fe+SnCl2==FeCl2+Sn)
三, 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
1,还原性: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4HCl(g)+O2===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2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2N2+6H2O
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O(用氨清除NO)
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
2NH3+2Na==2NaNH2+H2
(NaNH2+H2O===NaOH+NH3)
3,碱性: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4,不稳定性:
2HF===H2+F2
2HCl===H2+Cl2
2H2O===2H2+O2
2H2O2===2H2O+O2
H2S===H2+S
2NH3===N2+3H2
四,非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O2===2SO3
2SO2+O2+2H2O===2H2SO4
(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
SO2+NO2===SO3+NO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
(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2CO+O2===2CO2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CO+H2O===CO2+H2
2,氧化性:
SO2+2H2S===3S+2H2O
SO3+2KI===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
(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
4NO2+H2S===4NO+SO3+H2O
2NO2+Cu===4CuO+N2
CO2+2Mg===2MgO+C
(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2H2===Si+2H2O
SiO2+2Mg===2MgO+Si
3,与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N2O5+H2O===2HNO3
P2O5+H2O===2HPO3
P2O5+3H2O===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P2O5+3H2SO4(浓)===2H3PO4+3SO3)
CO2+H2O===H2CO3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
(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
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SiO2+Na2CO3===Na2SiO3+CO2
SiO2+CaCO3===CaSiO3+CO2
五,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
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六,含氧酸
作者: 灭绝001 2005-10-23 13:36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仅供参考)
1,氧化性:
4HClO3+3H2S===3H2SO4+4HCl
HClO3+HI===HIO3+HCl
3HClO+HI===HIO3+3HCl
HClO+H2SO3===H2SO4+HCl
HClO+H2O2===HCl+H2O+O2
(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
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
2H2SO4(浓)+C===CO2+2SO2+2H2O
2H2SO4(浓)+S===3SO2+2H2O
H2SO4+Fe(Al) 室温下钝化
6H2SO4(浓)+2Fe===Fe2(SO4)3+3SO2+6H2O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H2SO4(浓)+2HBr===SO2+Br2+2H2O
H2SO4(浓)+2HI===SO2+I2+2H2O
H2SO4(稀)+Fe===FeSO4+H2
2H2SO3+2H2S===3S+2H2O
4HNO3(浓)+C===CO2+4NO2+2H2O
6HNO3(浓)+S===H2SO4+6NO2+2H2O
5HNO3(浓)+P===H3PO4+5NO2+H2O
6HNO3+Fe===Fe(NO3)3+3NO2+3H2O
4HNO3+Fe===Fe(NO3)3+NO+2H2O
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
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
2,还原性:
H2SO3+X2+H2O===H2SO4+2HX
(X表示Cl2,Br2,I2)
2H2SO3+O2===2H2SO4
H2SO3+H2O2===H2SO4+H2O
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
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
3,酸性:
H2SO4(浓) +CaF2===CaSO4+2HF
H2SO4(浓)+NaCl===NaHSO4+HCl
H2SO4(浓) +2NaCl===Na2SO4+2HCl
H2SO4(浓)+NaNO3===NaHSO4+HNO3
3H2SO4(浓)+Ca3(PO4)2===3CaSO4+2H3PO4
2H2SO4(浓)+Ca3(PO4)2===2CaSO4+Ca(H2PO4)2
3HNO3+Ag3PO4===H3PO4+3AgNO3
2HNO3+CaCO3===Ca(NO3)2+H2O+CO2
(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备H2S,HI,HBr,(SO2)
等还原性气体)
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钙)
H3PO4(浓)+NaBr===NaH2PO4+HBr
H3PO4(浓)+NaI===NaH2PO4+HI
4,不稳定性:
2HClO===2HCl+O2
4HNO3===4NO2+O2+2H2O
H2SO3===H2O+SO2
H2CO3===H2O+CO2
H4SiO4===H2SiO3+H2O
七,碱
1,低价态的还原性:
4Fe(OH)2+O2+2H2O===4Fe(OH)3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1,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2NaOH+SiO2===NaSiO3+H2O
2NaOH+Al2O3===2NaAlO2+H2O
2NaOH+Cl2===NaCl+NaClO+H2O
NaOH+HCl===NaCl+H2O
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3NaOH+AlCl3===Al(OH)3+3NaCl
NaOH+Al(OH)3===NaAlO2+2H2O
(AlCl3和Al(OH)3哪个酸性强?)
NaOH+NH4Cl===NaCl+NH3+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Al(OH)3+NH4Cl 不溶解
3,不稳定性:
Mg(OH)2===MgO+H2O
2Al(OH)3===Al2O3+3H2O
2Fe(OH)3===Fe2O3+3H2O
Cu(OH)2===CuO+H2O
八,盐
1,氧化性: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2FeCl3+Zn===2FeCl2+ZnCl2
FeCl3+Ag===FeCl2+AgC
Fe2(SO4)3+2Ag===FeSO4+Ag2SO4(较难反应)
Fe(NO3)3+Ag 不反应
2FeCl3+H2S===2FeCl2+2HCl+S
2FeCl3+2KI===2FeCl2+2KCl+I2
FeCl2+Mg===Fe+MgCl2
2,还原性:
2FeCl2+Cl2===2FeCl3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
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MgCl2+2NH3.H2O===Mg(OH)2+NH4Cl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3PO4+HCl===Na2HPO4+NaCl
Na2HPO4+HCl===NaH2PO4+NaCl
NaH2PO4+HCl===H3PO4+NaCl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3CO2
3NaHCO3+FeCl3===Fe(OH)3+3CO2
3Na2S+Al2(SO4)3+6H2O===2Al(OH)3+3H2S
3NaAlO2+AlCl3+6H2O===4Al(OH)3
5,不稳定性: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2KNO3===2KNO2+O2
2Cu(NO3)3===2CuO+4NO2+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NaHCO3===Na2CO3+H2O+CO2
Ca(HCO3)2===CaCO3+H2O+CO2
CaCO3===CaO+CO2
MgCO3===MgO+CO2
⑶ 高中化学人教版(09年新高一用)教材共几册每册有哪几章 帮忙详细列出来
必修1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 合金
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 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 垃圾资源化
化学与技术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第二单元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
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第三单元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材料
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第四单元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课题1 化肥和农药
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 金属晶体
第四节 离子晶体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三节 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第二节 芳香烃
第三节 卤代烃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酚
第二节 醛
第三节 羧酸 酯
第四节 有机合成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 油脂
第二节 糖类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第三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
实验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
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
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第二单元 物质的获取
课题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课题二 物质的制备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
课题一 物质的检验
课题二 物质含量的测定
第四单元 研究型实验
课题一 物质性质的研究
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课题三 综合实验设计
附录I 化学实验规则
附录II 化学实验种的一些常用仪器
附录III 部分盐、氧化物、碱融解性表
附录IV 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
附录V 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方法
附录VI 一些酸、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密度
附录VII 几种仪器分析方法简介
后记
⑷ 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 谢谢
人教版高中化学分为必修两本,选修6本
高一基本就是学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前两章
目录如下:
必修1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重点是蒸馏和萃取操作)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高中化学的基本计量方式,很多人就是这里不适应的,多做题,是高中化学的第一道槛)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胶体,内容比较独立,可以上课的时候再听,影响不大)
第二节 离子反应 (高考必考一个选择,重点)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绝对重点,重点中的重点!记住后面学习第三章第四章具体物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时候都基本都需要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来考)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主要是四种金属:钠、镁、铝、铁)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如果你是暑假自学的话我建议到第三章就差不多了,贪多嚼不烂,这一章非金属涉及到的性质更多,计算也多,结合前面的也多,前面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贸然接触容易产生挫败感)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归纳与整理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归纳与整理
希望对 你有帮助
⑸ 高中化学主要分为哪几部分
按大类分可以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主要包括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微观粒子的构成,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元素知识,化学反应原理,热化学等内容
⑹ 高中化学的重点在哪一个章节哦
高中化学大致可分10个模块:1物质的分类和无机反应类型;2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3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4电解质溶液;5电化学原理;6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7重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8有机物结构组成和性质;9化学实验10化学计算
高考有机无机的推断是重点一般都是大题,分值较重,偶尔会有一到选择,但难度不大。其次化学实验是重点,也需要重点关注,也容易出大题。有机化学只要掌握重点物质的性质,读懂信息,就没问题。
化学注重记忆,一定要从平时积累,关键还是回归课本,在多加练习
⑺ 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都有哪几章
化学反应热效应;化学平衡模块(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模块(原电池与电解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即电离平衡模块(弱电解质电离、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物质结构模块(分为必修“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与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两块内容)。
⑻ 人教版高一化学有哪些章节
上学期必修一共有四章。
1从实验学化学,
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3金属及其化合物,
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下学期必修二共有四章。
1物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
2化学反应与能量,
3有机化合物,
4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⑼ 求…高中化学所有章节目录!!!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⑽ 化学高中的无机和有机都包括什么章节
新版教材必修1
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本章小结 复习题 第二章 碱金属
第一节 钠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第三章 物质的量
第一节 物质的量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第四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第二节 卤族元素 第三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复习题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第四节 化学键 第三节 硫酸 第四节 环境保护 本章小结 复习题 第七章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一节 碳族元素 第二节 硅和二氧化硅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必修2 第一章 氮和氮的化合物 第一节 氮气 第二节 氨 铵盐 第三节 硝酸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电离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化学平衡 第三节 电离平衡 第四节 盐类的水解 本章小结 复习题 第三章 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节 铝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第二节 铁 第三节 金属的冶炼 第四节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本章小结 复习题 第四章 烃 第一节 甲烷 第二节 烷烃 第三节 乙烯 烯烃 第四节 乙炔 炔烃 第五节 苯 第六节 石油的分馏 本章小结 复习题 第五章 烃的衍生物 第一节 乙醇 苯酚 第二节 乙醛 第三节 乙酸 本章小结 复习题 第六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第一节 葡萄糖 蔗糖 第二节 淀粉 纤维素 第三节 油脂 第四节 蛋白质 本章小结 复习题 第七章 合成材料 第一节 合成材料 第二节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选修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 金属晶体 第四节 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选修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选修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1脂肪烃 2芳香烃 3卤代烃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1醇酚 2醛 3羧酸酯 4有机合成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1油脂 2糖类 3蛋白质和核酸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3功能高分子材料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后记 致谢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第二节 芳香烃 第三节 卤代烃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酚 第二节 醛 第三节 羧酸 酯 第四节 有机合成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 油脂 第二节 糖类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简单解释一下:
必修1为基础,承接初中
必修2主要讲无机化学,元素周期表为重点
选修1特别简单,一般文科生选
选修2是化工生产的实例,工厂操作知识
选修3是物质结构,晶体结构,电子排布,理论知识偏多
选修4是化学反应原理,也是纯理论
选修5是有机化学
选修6是实验
化学选必是《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各地一般选修一本,一般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或《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使用全国卷的地区选用《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有的地区选用3本:《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这些地区《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自选模块,计入学分。
一般文科选1,4
理科选3,4,5或3,5或4,5
很少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