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方程式中的转移电子数怎么算 举几个例子
1知道反应前后的化学价,化学价变化多少。
2升价。降价分开整理,绝对值取公倍数,比如升2降3,就是取6。
例如
Fe+HCl=FeCl+H2。一个铁原子升了2价,一个氢原子降了1价,公倍数就是2.因此转移的电子数是2
O2+H2=H2O,一个氧原子从零价降到-2价,一个氢原子从零价升到+1价。(这里还需要考虑,一个氧分子或者氢分子都是两个原子,不能拆分,后面配平时需要注意。)可以看出1和2之间的公倍数是2,即转移的电子数是2个。但由于是双原子分子,所以是4个电子。
2. 化学怎样计算反应式的转移电子数
转移电子数的计算是根据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数乘以其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例如:2KClO3==2KCl+3O2
中,反应物中,氧元素为-2价,生成物为0价,共有6个氧原子,所以转移电子为12个。如果从氯元素考虑也一样,从+5价到-1价,得6个电子,有两个氯原子,所以,共转移12个电子。
3. 如何计算化学转移电子数
首先存在转移电子,一定存在同种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必然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某1mol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量即是1mol该元素的电子转移数目。我们举几个例子。
1.Zn+2HCl=ZnCl2+H2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置换反应。反应中每1molZn化合价从0上升为+2,失去2mol电子给2molHCl中得+1价的氢,将其还原为氢气,即电子转移为2mol。
2.2H2+O2=2H2O
该反应为典型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H的化合价从0上升为+1,而O从0下降为-2。所以在方程式里面就是每2molH2失去4mol电子转移给O2,即电子转移数目为4mol。
3.Fe+2FeCl3=3FeCl2
该反应为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每1molFe单质由0价失去2mol电子变为+2价,而有2molFe3+分别得到1mol电子使得其化合价同样变为+2价。故电子转移为2mol
4.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该反应为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Cu完全参与氧化还原,而HNO3只有一部分参与氧化还原。可以看成硝酸先将Cu氧化为CuO,然后再同HNO3进行复分解反应。该反应从硝酸看比较繁,而且只有一种还原剂Cu,所以Cu失去的电子数一定就是转移电子数,即是3molCu都升高2价失去2mol电子,即是6mol。
简单地说,化学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氧化剂所失去的电子数=还原剂所得到的电子数
4. 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的计算
观察氧化还原反应每进行一摩尔会转移多少摩尔的电子,然后用这个值乘上这个化学反应进行了几摩尔。
至于第一步具体怎么做,那就请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各个元素的化合价,然后通过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变化来判断转移电子数。
化合价的变化乘以变化的元素的脚码再乘以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
如2H2O2=(MnO2催化剂)=2H2O+O2↑
算转移的电子数,就可以算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转移的,也可以算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转移的。
这个反应中氧元素一部分-1变为-2,一部分-1变为0
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变化的化合价=1
脚码=2
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2
转移电子数=2×2×1=4
而升高和降低各占一半,所以最终转移电子数为4×0.5=2
。
5. 怎么算化学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举个简单的例子
zn+2hcl=zncl2+2h2,只看zn,由反应前后它的价态由0价升高到+2价,这是一个zn的转移的电子数,是失去了2个电子,若是有1mol的zn参加反应(是恰好参加),那就转移2mol电子。
6. 如何计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量
观察氧化还原反应每进行一摩尔会转移多少摩尔的电子,然后用这个值乘上这个化学反应进行了几摩尔。
至于第一步具体怎么做,那就请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各个元素的化合价,然后通过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变化来判断转移电子数。
化合价的变化乘以变化的元素的脚码再乘以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
如2H2O2=(MnO2催化剂)=2H2O+O2↑
算转移的电子数,就可以算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转移的,也可以算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转移的。
这个反应中氧元素一部分-1变为-2,一部分-1变为0
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变化的化合价=1
脚码=2
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2
转移电子数=2×2×1=4
而升高和降低各占一半,所以最终转移电子数为4×0.5=2
。
7. 在化学方程式中什么是电子转移数怎么求转移的电子数我一直没搞明白,请大家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统称电子的转移.电子转移后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就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数如2Cu+O2=2CuO中,一个Cu失2个电子,所以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个.
8. 怎样计算化学式中电子转移数
怎么又是…………
先标出发生变化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找出所有升价(或降价)的元素
逐一的,每个都算出前后的差价,各自乘以各自前面的系数
把所得的各个值相加……
前na2o2中,o为-1价,后全为-2价,降一价,总共6mol氧元素,所以得到1*6=6mol的电子,就是转移6mol电子
或者看fe,前为+3价,后为+6价,升三价,总共2mol铁元素,所以失去3*2=6mol电子,就是转移6mol电子
9. 怎么看转移的电子数是多少
先找出化合价有变化的原子。化合价有升也有降。KClO3中的Cl原子降了6。HCl中的Cl原子升了6。所以转移的电子数是6e-。
转移电子数=还原剂失电子数=氧化剂得电子数
举例说明:
2Al+6HCl====2AlCl3+3H2
比如这个反应,转移电子数=铝失电子数=H+得电子数
铝失电子数:一个铝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变成铝离子,两个铝原子失去六个电子变成两个 铝离子,铝失电子数=6
H+得电子数: 两个氢离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一个氢气分子,六个氢离子得到6个电子变成3个氢气分子,H+得电子数=6
(9)化学方程式的电子转移数怎么算扩展阅读: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之和)-所带电荷数)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n为电子层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向外,排满了L层才排M层。
物质的某些性质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的(“四决定”):
1.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如: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其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和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没有达到稳定结构,故它们的化学性质活泼。
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如硫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其最高正价为+6,最低负价为-2。
3.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如质子数为13的元素为铝元素。
4.中子数影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如钠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则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
10. 如何计算电子转移数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的元素化合价的升高,也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元素化合价升高是因为失去电子,降低是因为得到电子,而失去的那些电子就是转移出去的电子,说,得到那些电子就是转移进来的电子也一样。说个例子铜和稀硝酸反应
Cu+HNO3=Cu(NO3)2+H2O+2NO
先看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比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整理成失去电子和得到电子的两拨
失电子:一个Cu 从0价到Cu2+ 的+2价 失去2电子
得电子:一个HNO3中的N+5价到NO中的N+2价得到3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要守恒,取2和3的公倍数6
这样3Cu失去6电子 2HNO3得到6电子,配平
3Cu+8HNO3=3Cu(NO3)2+4H2O+2NO
这样3mol的Cu与稀硝酸完全反应失去6mol电子,是转移出6mol电子
对应的2mol的稀硝酸得到了那6mol电子,转移进来6mol电子
这个反应就是Cu转移给了N+5价6mol电子。说这个反应转移6mol电子
另外这个反应的6mol的HNO3用作成盐Cu(NO3)2没有化合价升降,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简单就这样
复杂的比如有多个元素化合价升降,但意思也这样。
注意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比如无机中最常见的 Cl2与水或者碱,Na2O2与水或者CO2反应
都是同一元素自身的电子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