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种有机化学物质不易被氧化还有脱水反应
羧酸类的物质(-COOH)都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酚类物质(酚羟基-OH)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另外氨基酸或蛋白质能与碱反应(-CO-NH-肽键水解),油脂类物质的皂化反应是氢氧化钠使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钠盐(-COO-酯键水解),高中阶段主要就是这几类
‘贰’ 铁,镍,铬,钛,锌,谁的化学活性强,不锈
不锈钢餐具一般都含有铬和镍,铬是使产品不生锈的材料,而镍是耐腐蚀材料。如果使用劣质不锈钢餐具或者以不恰当的方法使用不锈钢餐具,就有可能造成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保定厨具提醒大家在购买时应该注意看一下上面标明的参数。
在不锈钢餐具上常有“13-0”、“18-0”、“18-8”三种代号,代号前面的数字表示铬含量,后面的数字则代表镍含量。
为防止镍、铬等重金属危害人体,使用不锈钢产品应该注意:
(1)不要长时间使用不锈钢餐具盛放强酸或强碱性食品,以防铬、镍等金属元素溶出。
(2)不用不锈钢器皿煎熬中药。由于中药含有很多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特别是在加热条件下,很难避免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药物失效,甚至生成毒性更大的化学物质。
(3)勿用强碱或强氧化性化学药剂洗涤。
不锈钢餐具材料构成
家庭用的不锈钢餐具可大分为 201、430、304 (18-8)、18-10三个等级。
430不锈钢:
铁+12%以上的铬,可以防止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氧化,称之为不锈钢,在jis的代号为430号,因此又称为430不锈钢。但430不锈钢无法抵抗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所造成的氧化,430不锈钢不常使用一段时间后,仍会因非自然因素而有氧化(生锈) 的情况。
18-8不锈钢:
铁+18%铬+8%镍,可以抗化学性的氧化,这种不锈钢在jis代号中为304号,因此又称为304不锈钢。
18-10不锈钢:
但空气中的化学成分愈来愈多,有些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连304都会有生锈的情况;所以有的高级用品会用10%的镍来制作,以使其更耐用更抗蚀,这种不锈钢称为18-10不锈钢。在有的餐具说明上有类似“采用18-10最先进医用不锈钢材质”的说法。
不锈钢按金相组织可分为三类: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铬、镍合金,此外还含锰、钛、钴、钼和镉等微量元素,这使不锈钢性能稳定,具有不锈性和耐蚀性。奥氏体型不锈钢由于内部分子结构的特殊性,使得不易被磁化。
不锈钢抗菌餐具
不锈钢抗菌餐具是指一种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功能的一类新型不锈钢餐具,其特别之处就在其使用的材料。
抗菌材料更多的是指通过添加一定的抗菌物质 , 从而使材料具有抑制或杀灭表面细菌能力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如抗菌塑料?抗菌纤维和织物?抗菌陶瓷?抗菌金属材料等。在医疗领域、家庭用品、家用电器、食品包装等领域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人们对环境卫生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抗菌材料的应用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而将抗菌不锈钢材料应用到餐具上是国内领先的绿色抗菌不锈钢餐具品牌朗维的首创,其所使用的材料由上海宝钢集团独家供应。朗维抗菌不锈钢餐具整体全部采用抗菌不锈钢原材料打造,具有持久、优良的抗菌性能,即使磨损也能保持良好抗菌性能。
使用注意事项
1、不可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菜汤等,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很多电解质,如果长时间盛放,则不锈钢同样会像其他金属一样,与这些电解质起电化学反应,使有害的金属元素被溶解出来。
2、切忌用不锈钢锅煲中药,因为中药含有多种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特别是在加热条件下,很难避免不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药物失效,甚至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的络合物。
3、切勿用强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如小苏打、漂白粉、次氯酸钠等进行洗涤。因为这些物质都是强电解质,同样会与不锈钢起电化学反应。
4、不能空烧。不锈钢炊具较铁制品、铝制品导热系数低,传热时间慢,空烧会造成炊具表面镀铬层的老化、脱落。
5、要保持炊具的清洁,经常擦洗,特别是存放过醋、酱油等调味品后要及时洗净,保持炊具干燥。
不锈钢餐具选购标准
餐具上印有“13-0”、“18-0”、“18-8”三种代号的是用不锈钢生产的餐具,代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含铬量,后面的 “花束”牌空心柄不锈钢餐具
数字则代表镍含量,铬是使产品不生锈的材料,而镍是耐腐蚀材料。如“13-0”即含铬13%,不含镍。在选购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以下内容:
1、选购不锈钢产品时应认真查看外包装上是否标注所用的材质和钢号;是否注明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电话、容器的卫生标准等字样。
2、可以用磁铁来判断。正规厂家一般会用304(即18-8)和430(即18-0)不锈钢做叉勺,用420(即13-0)做刀子,430和420是带磁的,304是微磁。但是市场还有一种201和202材料做的餐具,也不上磁,但是能否用它来加工餐具,国内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201、202材质含锰高,不属于食品级的不锈钢。
3、一般情况下,同样厚度和造型的不锈钢餐具,高档的餐具会比低档材质的餐具重量会更重些。但是其密度差异很小,304不锈钢是7.93,430和420密度是7.85,凭直观是无法判断的。
4、最好不要买小摊小贩手中的所谓不锈钢制品。街上有很多那种地摊货,老板经常会打着很低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事实上,那种摊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假的,真正的不锈钢制品是不会那么便宜的,因为产品的价格都是根据制作材料的成本高低决定的,那种轻飘飘的“不锈钢”肯定不是可以食用级的不锈钢,所以大家伙千万不要贪图便宜去买那些伪劣产品,会有损身体健康。
不锈钢餐具分辨最简单的分辨方式为:
一、分辨
用磁铁吸底部,吸得住的是430,吸不住的是304与18-10。但304锅子的锅缘、或是汤匙的前后端,有时会吸得住,是因为抛光所产生的磁性。所以最准的方式是吸底部。 国内采用较多的是201混合钢材,材质无磁,钢材比较软!
二、选购
首先,消费者选购不锈钢产品时应认真查看外包装上是否标注所用的材质和钢号,同时可以用磁铁来判断。用于生产餐具的不锈钢主要有“奥氏体型”不锈钢和“马氏体型”不锈钢两种。碗、盘等一般采用“奥氏体型”不锈钢生产,“奥氏体型”不锈钢没有磁性;刀、叉等一般采用“马氏体型”不锈钢生产,“马氏体型”不锈钢有磁性。
不锈钢按内部原子结构排列方式,可分为:体心立方晶格结构(马氏体)、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奥氏体)和密排六方晶格结构(铁素体)。奥氏体本身不带磁,不过机械加工的轻重是导致磁性大小的根本,但不影响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及其它质量。不锈钢以其漂亮的外观、耐腐蚀的特性、不易损坏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锅碗瓢盆、城市雕塑、建筑、装修居室等使用不锈钢的越来越多。
不锈钢的安全问题消费者说
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妈妈们很注重食品安全,喜欢给自己的宝宝使用不锈钢餐具,因为不锈钢餐具不容易滋生细菌,可是也有很多妈妈担心,不锈钢器皿盛放热菜容易烫手,重金属含量不合格的不锈钢餐具会危害宝宝的健康,影响宝宝的大脑和心脏发育。
上海艾荔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经理林正则说,厨房用品制造厂的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主要取决于厂家是否选用合标的材料。即使同为厨房用品,用途不同,选材标准也有差异。不锈钢餐具的制造环节并不繁琐,在把板材拉伸、压制成型后,加以必要的焊接、打磨、抛光即可。这些环节,均无碍食品安全。
不管厂商将不锈钢餐具的优势放大多少倍,它本身的安全隐患是不可否认的,林正则指出,尽管不锈钢比其它金属耐锈蚀,但市民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不锈钢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同样会在人体中慢慢累积,达到一定量就会危害人体健康。林正则表示,不锈钢中的镍就是一种致癌物,如果过多摄入对身体都会有危害。但专家同时表示,其实如果餐具没有腐蚀变质,正常生活中的使用,给人体带来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叁’ 容易被氧化的化学物质有哪些
容易被氧化的化学物质(作还原剂!)
活泼金属单质:Na、Mg、Al、Zn、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C、H2、S
低价金属离子:Fe2+、Sn2+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S2-、H2S、I -、HI、NH3、Cl-、HCl、Br-、HBr
低价含氧化合物:CO、SO2、H2SO3、Na2SO3、Na2S2O3、NaNO2、
H2C2O4、含-CHO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肆’ 为什么黄金不容易被氧化
可以,因为黄金延展性异常的强。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长,其延展性令它易于铸造,是制造首饰的佳选。金是众金属中拉力最强的。
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炼”就是金的化学稳定性很高,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必担心会氧化变色。即使是在熔融状态下也不会氧化变色,冷却后照样金光闪闪。
黄金特性:
1、颜色:
当金被熔化时发出的蒸汽是绿色的;冶炼过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啡色; 若将它铸成薄薄的一片,它更可以传送绿色的光线。
2、延展性:
异常的强。1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长,其延展性令它易于铸造,是制造首饰的佳选。金是众金属中拉力最强的。
3、可锻性:
首屈一指。可以造成极薄易于卷起的金片。1盎司重的金可以锤薄至400万分之1呎厚及100平方呎面积大。古代人将它锤成薄片,来铺成庙宇和皇宫上面做装饰。这些都可以说明黄金极强的柔韧性、可锻性。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在空气中甚至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但在特定条件下纯氧除外)金在高温下都不会和氧气与硫反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比银强(银在1500度会氧化生成氧化银,金即使在3000度以上也不和氧气反应)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金就会被氧化一,
1、位于河流底部,并长年累月地被河底的砂石摩擦,
2、冬季河流结冰时,贴近河底的水为液态,水中氧压比未结冰时高数倍,
3、河流年复一年地冰冻、消融,
4、河底的氧气较纯)二,(4000度,高压,催化剂),不溶于单一的盐酸、硝酸、硫酸等强酸中,只溶于盐酸与硝酸的混合酸(即王水)生成氯金酸H[AuCl4];
在常温下有氧存在时金可溶于含有氰化钾或氰化钠的溶液,形成稳定的络合物M[Au(CN)2] ;金也可溶于含量有硫脲的溶液中;还溶于通有氯气的酸性溶液中。
金不与碱溶液作用,但在熔融状态时可与过氧化钠生成NaAuO2有-1、-2、+1、+2、+3、+5、+7等,氧化物有三氧化二金Au2O3,氯化物有三氯化金AuCl3。
在酸性介质中,氯金酸H[AuCl4]或络合物M[Au(CN)2]可被金属锌(锌粉或锌丝)、亚硫酸钠、水合肼等还原为单质的金粉,碱金属的硫化物会腐蚀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细菌的代谢物也能溶解微量金。
金的电离势高,难以失去外层电子成正离子,也不易接受电子成阴离子,其化学性质稳定,与其他元素的亲和力微弱。因此,在自然界多呈单质即自然金状态存在。
金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约1亿分之1.1(0.0011PPm),在海水中的含量约为1(0.00001PPm),由于几亿年至几十亿年的地壳运动和地质变化使金元素富集成金矿床,一般工业价值的金矿中金的品位在2-3克/吨,富矿有5-50克/吨,特富矿50-500克/吨,还有块金,
单块最小的十几克,最大的几十公斤,罕见的大块金几百公斤,因有的形似狗头,俗称狗头金,印度科学家曾发现过二块近2.5吨的狗头金;贫矿在0.1-1克/吨,选冶技术水平0.5克/吨以上就有工业开采价值。
自然界纯金极少,常含银、铜、铁、钯、铋、铂、镍、碲、硒、锇等伴生元素,自然金中含银15%以上者称银金矿、含铜20%以上者称铜金矿、含钯5-11%者称钯金矿、含铋4%以上者称铋金矿。
金具有亲硫性,常与硫化物如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辉锑矿等密切共生;易与亲硫的银、铜等元素形成金属互化物。
‘伍’ 哪种有机化学物质不易被氧化还有脱水反应
还原反应就是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近的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恰恰相反:物质失电子的作用叫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必定同时存在,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一定伴随另一种物质被还原。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被还原的物质是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氧化剂,氧化剂氧化还原剂,还原剂失电子交给氧化剂,氧化剂从还原剂夺取电子。
例如:2H++Zn=H2+Zn2+
这个反应中,氢离子是氧化剂,锌单质是还原剂。氢离子氧化锌单质为锌离子,锌单质还原氢离子为氢气。氢离子从锌单质夺取电子,锌单质失电子给氢离子。
‘陆’ 初中化学哪些物质溶于水,哪些不溶,哪些易加热分解,哪些不易
初中化学中:
溶于水的物质有: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硫酸钡除外)、氯化物(氯化银除外)、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硫酸、盐酸等。
不溶的物质有:碳酸盐(钾、钠、铵除外)、硫酸钡、氯化银、氢氧化物(钾、钙、钠、钡除外)、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二氧化锰、氢气、氮气等。
易加热分解的物质有:氯酸钾、高锰酸钾、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难溶于水的碱、碱式碳酸铜等。
不易加热分解的物质有:可溶于水的碱、碳酸钠、碳酸钾等。
‘柒’ 不会使高锰酸钾褪色的常见有机物
如果你是个高中学生的话,我建议你记会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常见有机物。
由于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它会与有还原性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然后酸性高锰酸钾就褪色了。而有还原性的有机物意味着它容易得电子,也意味着它含有空轨道。
由此可见,CC双键,CO双键,羟基,氨基等都可能是含有还原性的物质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了。
会使得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有:
1.烯烃,炔烃,二烯烃等含有CC双键或三键的有机物,当然含有苯环的芳烯烃也在此列。
2.醇/酚等含有羟基的有机物,其中醇是被直接氧化成羧酸,而酚不用掌握(我估计是和氧气一样氧化成对本醌)
3.含醛基的有机物,注意是醛基而不是羰基,因为酮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
4.含胺基的有机物,含酰胺的有机物。
5.带有脂肪链的芳烃,如甲苯,乙苯,苯乙烯……
6.酯,先酸性水解成醇和羧酸,再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知道哪些可以褪色那么不褪色的也好弄了。
饱和的脂肪烃(烷烃呗);醚;酮;苯、萘、蒽;羧酸及其衍生物(除了酰胺),如羧酸、酰卤、酸酐等;只含有硝基、磺酸基、卤素等没有空轨道的取代基的脂肪烃或苯、萘、蒽,如硝基苯,苯磺酸,三氯甲烷,溴苯等。
顺带一提,不能褪色不代表不能反应啊,硝基、磺酸基、卤素可是会酸性高锰酸钾里的酸反应的,而酸酐、酰卤也一样,只不过因为没和高锰酸钾反应而不会褪色。
好像很复杂一样,其实你记得第1,2,3,5就已经在高中够花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捌’ 哪些化学试剂易被氧化
一、 防挥发:
1.油封: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易挥发无机液体,在液面上滴10~20滴矿物油,可以防止挥发(不可用植物油)。
2.水封:二硫化碳中加5mL水,便可长期保存。汞上加水,可防汞蒸气进入空气。汞旁放些硫粉,一但失落,散布硫粉使遗汞消灭于化学反应中。
3.腊封:乙醚、乙醇、甲酸等比水轻的或易溶性挥发液体,以及萘、碘等易挥发固体,紧密瓶塞,瓶口涂腊。溴除进行原瓶腊封外,应将原瓶置于具有活性炭的塑料筒内,筒口进行腊封。
二、防潮:
1.漂白粉、过氧化钠应该进行腊封,防止吸水分解或吸水爆炸。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应该进行腊封;硝酸铵、硫酸钠易吸水结状,倒不出来,以至导致试剂瓶破裂,也应严密腊封。
2.碳化钙、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硅胶极易吸水变质,红磷易被氧化,然后吸水生成偏磷酸,以上各物均应存放在干燥器中。
3.浓硫酸虽应密闭,防止吸水,但因常用,故宜放磨口瓶中,磨口瓶塞应该原配,切勿对调。
4.“特殊药品”的地下室,下层布块灰,中层布熟石灰上层布双层柏油纸,方可存放药物。
三、防变质:
1.防氧化: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均易被氧化,瓶口应涂腊。
2.防碳酸化:硅酸钠、过氧化钠、苛性碱均易吸收二氧化碳,应该涂腊。
3.防风化:晶体碳酸钠、晶体硫酸铜应进行腊封,存放在地下室中。
4.防分解:碳酸氢铵、浓硝酸受热易分解,涂腊后,存放在地下室中。
5.活性炭能吸附多种气体而变质,(木炭亦同),应放在干燥器中。
6.黄磷遇空气易自燃,永远保存水中,每15天查水一次:磷试剂瓶中加水、置于有水水糟中,上加钟罩封闭。
7.钾、钠保存在火油中。
8.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几滴稀硫酸,加入过量细铁粉,进行腊封。
9.葡萄糖溶液容易霉变,稍加几滴甲醛即可保存。
10.甲醛易聚合,应开瓶后立即加少量甲醇;乙醛则加乙醇。
四、防光:
1.硝酸银,浓硝酸及大部份有机药品应该放在棕色瓶中。
2.硝酸盐存放在地下室中既防热,又防光、防火还能防震。
3.有机试剂橱窗一律用黑漆涂染。
4.实验室用色布窗帘,内红外黑双层。
五、防毒害:
1.磷、硝酸银、氯酸钾、氯化汞等剧毒物放地下室内,双人双锁,建立档案,呈批取用,使用记载,定期检查。
2.磷化钙、磷化铝吸水后放出剧毒性磷化氢,应放在干燥器中保存,贴上红色标签。
3.由于没有通风橱,经常在地面布石灰,吸附某些毒害气相物质。
4.浓酸,浓碱、溴、酚等腐蚀的药物,使用红色标签,以示警戒。
六、防震:
1.硝酸铵震动易爆炸,放地下室中。
2.自制的大晶体明矾、大晶体硫酸铜,用软纸垫包放大口试剂瓶中,进行缓冲,并按“四位数字”进行编号入厨。
七、防火:
1.在仪器室“大门附近”、“显眼”、“顺手”的地方设置水缸、消防桶、砂缸、泡沫灭火器及四氯化碳一瓶。泡沫灭火器药物,每年更新一次。(如有“CCl4”或“1211”灭火器更好)
2.室内电线一律换成暗线,以防药物熏蒸,短路走火。
八、防鼠:
1.浆糊中适当多调一些苯酚。
2.对“指示剂”一橱药品,放一些易挥发的药物例如甲醛、煤酚皂等。鼠害严重的橱中,可交替存放浓盐酸和浓氨水。用以保护其他药品。
3.用醋酸铅调浆糊涂在鼠洞口四壁,老鼠出入时污染皮肤,舔而毙命(醋酸铅味甜而剧毒)。
1. 中学化学实验室药品保存时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瓶的选择:
固体——广口瓶,液体——细口瓶。
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棕色瓶。如:硝酸、硝酸银、氯水等。
(2)瓶塞的选择:
碱性溶液不能用玻璃塞,应该用橡胶塞。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
强氧化性溶液、有机溶剂不能用橡胶塞,应该用玻璃塞。如:硝酸、高锰酸钾溶液、汽油、苯等。
(3)采用液封法保存的物质:
钠——煤油;白磷——水;液溴——水;四氯化碳——水等。
(4)易与空气中物质反应的物质要密闭保存。如:
与水反应(吸水)的物质:CaCl2、碱石灰等
与CO2反应的物质:NaOH、Ca(OH)2、Na2O2等
与O2反应的物质:FeSO4、Na2SO3、C6H5OH、Na2S等
(5)特殊物质的保存:
HF——保存在塑料瓶中。
‘玖’ 中学阶段常见化学物质氧化性排序
常见的氧化剂有: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X2(卤素)、O2、O3、S等
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Cu²+,Fe3+等或H+
3高价过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KMnO4、K2Cr2O7、HNO3、H2SO4(浓)、KClO3、HClO等
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常见的还原剂有
1活泼或较活泼的的金属,如K,Na,Mg,Al,Zn,Fe等
2低价金属阳离子,如Fe3+,Sn2+等
3非金属阳离子,如Cl-,B-,I-,S2-等
4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
在含可变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即可作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例如Cl2,H2O2,Fe2+,H2SO3等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物质活动顺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金属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金属还原性与溶液有关,如在稀盐酸,稀硫酸中Al比Cu活泼,但在浓硝酸中Cu比Al活泼
2非金属活动顺序
F
Cl
Br
I
S
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剂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例如: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1)
4HCl+MnO2=(加热)MnCl2+2H2O+Cl2(2)
4HCl+O2=(CuCl2,500摄氏度)2H2O+2Cl2(3)
上述三个反应中,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Cl2,而氧化剂分别是KMnO4,MnO2,O2,(1)式中KMnO4常温下就可以把浓盐酸中的氯离子氧化成氯原子,(2)式中MnO2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完成,(3)式中O2不仅需要加热,而且还需要CuCl2做催化剂才能完成,由此可以得出氧化性KMnO4>MnO2>O2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
2Fe+3Cl=(加热)2FeCl3
Fe+S=(加热)FS
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
(5)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F
Cl
Br
I
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Li
Na
K
Rb
Cs
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Na
Mg
Al
Si
P
S
Cl
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6)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的强弱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例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
可判断氧化性:Cl>S>P>C
(7)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两中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2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8)根据物质浓度的大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弱。如氧化性:HNO3(浓)>HNO3(稀),还原性:HCl(浓)>HCl(稀)
‘拾’ 高中化学不稳定的物质有什么
)初中有碳酸H2CO3
2)碱金属章里有Na2O2(易吸收空气中H2O、CO2)
NaHCO3(受热易分解)
3)卤素章有HClO及其盐、有HI(生成同时即分解)
4)氧族有H2O2、亚硫酸及其盐(易被空气氧化)、氢硫酸及其盐(易被空气氧化)
5)碳族里有H4SiO4、H2SiO3(易脱水,最终转化为SiO2)
6)氮族里有NO(极与空气中的O2反应)
7)金属里有亚铁盐(易被空气氧化),如:
4Fe2++O2+4H+=4Fe3++2H2O
说明:亚铁盐溶液一般为酸性,故有H+参加反应
8)有机物中主要有酚、和醛类,都属于易被氧化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