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氨水的化学式怎么写
氨水化学式:NH₃·H₂0。
氨水又称阿摩尼亚水,是氨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氨气易溶于水、乙醇。易挥发,具有部分碱的通性,氨水由氨气通入水中制得。氨水凝固点与氨水浓度有关,常用的(wt)20%浓度凝固点约为-35℃。
氨水具有碱的通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中常用此法检验NH3的存在;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浓氨水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和浓硝酸)相遇会产生白烟。
工业上,利用氨水的弱碱性来吸收硫酸工业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1)化学氨的化学式怎么写扩展阅读:
氨水的成分:
氨水里主要含有NH₃分子、NH₃·H₂0分子、NH⁴⁺离子、OH⁻离子和水分子。
氨水的溶质是氨NH₃, 氨水是混合物;氨水里最主要的成分是NH₃·H₂0分子,氨水在参加化学反应时通常也认为参加反应的就是NH₃·H₂0分子。
NH₃·H₂0分子中NH₃和H₂0之间是以氢键的形式连接的,结构为H₃N…H-O-H;NH₃·H₂0不能写成NH⁴OH,因为写成NH⁴OH就表示NH₃·H₂0是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的。
Ⅱ 氨气的化学式是什么
氨气的化学式是:NH₃,NH₃不是铵根离子的化学式,铵根离子的化学式是:-NH4+。
氨气是氮和氢的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水溶液又称氨水。
铵根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带正电离子,氨分子得到一个质子(氢离子)就形成铵离子,由于化学性质类似于金属离子,故命名为“铵”,属于原子团,一般被视为金属离子。
(2)化学氨的化学式怎么写扩展阅读:
氨气的性质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对人体的眼、鼻、喉等有刺激作用,吸入大量氨气能造成短时间鼻塞,并造成窒息感,眼部接触易造成流泪,接触时应小心。如果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2、密度比空气小:氨的密度为0.771g/L(标准状况下)。
3、沸点较低:氨极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至-33.5℃或在常温下加压至700KPa至800KPa,气态氨就液化成无色液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氨常作为制冷剂。以前一些老式冰棍就是利用氨制作的。
4、易溶于水:氨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
Ⅲ 氨的化学分子式是啥
化学式:NH3
电子式:如右图
三维模型一、结构:氨分子为三角锥型分子,是极性分子.N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
二、物理性质: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液氨可作致冷剂.
三、主要化学性质:
1、NH3遇Cl2、HCl气体或浓盐酸有白烟产生.
2、氨水可腐蚀许多金属,一般若用铁桶装氨水,铁桶应内涂沥青.
3、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产物是NO,是工业制HNO3的重要反应,NH3也可以被氧化成N2.
4、NH3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四、主要用途:NH3用于制氮肥(尿素、碳铵等)、HNO3、铵盐、纯碱,还用于制合成纤维、塑料、染料等.
Ⅳ 氨的化学式是什么NH3吗
氨的化学式是NH3。
N元素相对于H元素表现为氧化性,而它的电子层为2:5,那么当他和H结合的时候,它就吸引了H的电子,为了达到稳定结构(即2:8),他就成为了-3价,根据电荷平衡,那么就需要3个+1价的H来平衡,所以就是NH3了
Ⅳ 氨气的化学式是什么啊
氨化学式NH3,分子量17.03。分子中氮原子是以不等性sp3杂化的。在四个杂化轨道中有三个轨道和三个氢原子结合形成三个σ键,另一个轨道为不成键的孤电子对占有。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N-H键间的夹角为106.6°,因此氨分子结构是三角锥形,氮原子位于锥顶,三个氢原子位于锥足,又因这一对孤电子对电子云较多地分布在氮原子的上部,因此使氨分子有很大的极性,同时表现出很强的加合性。氨分子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氨分子的特性。液态和固态氨的分子间存在着氢键。氨是无色有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0.7710克/升(标准状况),熔点-77.7℃,沸点-33.35℃,临界温度132.9℃,临界压力11342.3kPa(112.3大气压)。氨在常温下很容易加压成为无色液体,也易凝固为雪状固体。极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可溶解1200体积氨,在20℃时,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溶液显碱性。易溶于乙醇和乙醚。液氨是良好的极性溶剂。液氨有微弱的电离作用。 液氨能溶解碱金属,生成深蓝色溶液,很浓的碱金属氨溶液是强还原剂。氨通常很稳定。高温时可分解为氢气和氮气。有还原性,在纯氧气中燃烧显黄色火焰,生成氮气和水。在铂催化作用下,加热时会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通过加热的氧化铜时,可夺取其中氧。在常温下,氨在水溶液中能被许多强氧化剂(Cl2、H2O2、KMnO4、NaClO等)氧化,如:3Cl2+3NH3=N2+6NH4Cl,氨分子可发生取代反应,氨分子中的氢原子可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生成氨基-NH2,亚氨基=NH和N≡的一系列氨的衍生物。取代反应的另一种形式是氨以氨基或亚氨基取代其它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基团,如: HgCl2+2NH3=Hg(NH2)Cl↓(氨基氯化汞)+NH4Cl 氨还能进行加合反应,氨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能跟其它离子或分子形成共价配位键;氨跟酸反应,生成铵盐,氨跟许多金属离子(Ag+、Cu2+、Cr3+、Zn2+等)及BF3分子形成氨络离子和络合物:[Ag(NH3)2]+、[Cu(NH3)4]2+、[Cr(NH3)6]3+、BF3·NH3。氨有广泛用途,可用于制液氨、氨水、硝酸、尿素、铵盐、塑料、染料、及医药等。氨水和铵盐可作化肥、无水氨可作致冷剂。实验室用铵盐跟熟石灰混和共热制得。工业上用氢氮混合气体在加热、加压、催化剂作用下合成。
Ⅵ 氨气化学式是什么
氨气化学式写为NH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的气体,在常温下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
氨气的化学式是NH3。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等。
氨水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三应用
①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验HCl等气体的存在。
②实验室用它与铝盐溶液反应制氢氧化铝。
③配制银氨溶液检验有机物分子中醛基的存在。
实验室,氨常用铵盐与碱作用或利用氮化物易水解的特性制备:2NH4Cl(固态)+Ca(OH)2(固态)===2NH3↑+CaCl2+2H2O。
Ⅶ 氨气化学式是什么
氨气的化学式是:NH₃。
氨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气体,畜禽舍内氨气的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胃肠道内的氨气,来源于粪尿、胃肠消化物等,尿氮主要是以尿素形式存在,很容易被脲酶水解生成氨气。另一方面是通过堆积的粪尿、饲料残渣和垫草等有机物腐败分解产生的。
在垫料潮湿、酸碱度适宜和温度高、粪便多且空气流通不畅的情况下,氨气产生更快。畜禽舍内氨气的浓度取决于舍内温度、饲养密度、通风情况、地面结构、饲养管理水平、粪污清除等。由于氨气易溶于水,所以在圈舍湿度较大时氨气浓度相对较高。
(7)化学氨的化学式怎么写扩展阅读
一定量的氨气进入呼吸道可引起咳嗽、气管炎、呼吸困难、窒息等,氨的水溶液呈碱性,对黏膜具有刺激性,严重时可发生碱灼伤,故可引起视觉障碍、结膜炎等各种炎症。氨可以由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贫血和组织缺氧,使猪群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随着畜牧业的高速发展,有害气体—氨气严重影响动物机体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生产中,利用保健技术,从日常的饲养管理、饲料配合、体内代谢调控等综合考虑,在养殖中减少疾病的发生,是生产者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Ⅷ 氨分子的化学式
氨气分子的化学式为NH3,一水合氨分子的化学式为NH3·H2O。
Ⅸ 氨气的化学式怎么写
NH3。
氨气,Ammonia, 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 0.7710g/L。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
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
(9)化学氨的化学式怎么写扩展阅读:
氨气的危害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吸入氨气后的中毒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Ⅹ 氨气的化学式是什么
氨气的化学式是NH3。
氨气,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H3,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 0.7710g/L。相对密度0.5971。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
氨气的主要用途:
氨用于制造氨水、氮肥、复合肥料、硝酸、铵盐、纯碱等,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等领域。含氮无机盐及有机物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此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氨还可以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