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学中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溶于另一种物质。
就是看三点:第一这两种物质的结构是否相似,如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一般不能互溶。(有时要看看有没有溶剂化作用,如溴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但溴可以溶解于水中,除了反应还有溶剂化作用。)第二是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化学键是否相同,如氯化钠不溶于乙醇(前者为离子键,后者是共价键)第三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某些气体的溶解。(一般而言,气体的溶解性都很小。)
㈡ 化学 怎么判断两种物质会不会互溶
就是看三点:
第一这两种物质的结构是否相似,如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一般不能互溶。(有时要看看有没有溶剂化作用,如溴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但溴可以溶解于水中,除了反应还有溶剂化作用。)
第二是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化学键是否相同,如氯化钠不溶于乙醇(前者为离子键,后者是共价键)
第三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某些气体的溶解。(一般而言,气体的溶解性都很小。)
㈢ 【初中化学】如何判断一种化学物质是否溶于水方法。
初中物质溶解性基本靠记忆
K.Na.铵根盐全部可溶,特殊沉淀记忆
白色:BaSO4、BaCO3、CaCO3、AgCl、Ag2CO3、Mg(OH)2、Fe(OH)2、Al(OH)3、ZnCO3、MnCO3、Zn(OH)2、Fe(OH)2
蓝色:Cu(OH)2、CuCO3
浅黄色:AgBr
红褐色:Fe(OH)3
一般溶解放热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油滴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
NaCl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
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NaOH溶于时放出热量.
㈣ 化学学科里怎么判断物质溶于水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
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CO3 等。
3、硅酸不溶,其他酸都溶。
4、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
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口诀:
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硫酸盐难容硫酸钡,碳酸盐除三沉水中。
钾钠铵盐水中容,氯化物难容银(亚汞)硅酸不溶,其他酸都溶。
(4)如何判断化学物质溶与不溶扩展阅读:
如果一种溶质能够很好地溶解在溶剂里,我们就说这种物质是可溶的。如果溶解的程度不多,称这种物质是微溶的。如果很难溶解,则称这种物质是不溶或难溶的。
实际上,溶解度往往取决于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常数。这是平衡常数的一种,反映溶质的溶解-沉淀平衡关系,当然它也可以用于沉淀过程(那时它叫溶度积)。因此,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很大,也就不难解释了。
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当然,其他溶质仍能溶解),我们称之为饱和溶液。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况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
利用溶解性可有以下应用:
a、判断气体收集方法
可溶(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取气法
如:CO2
而H2,O2溶解性不好,可用排水取气法。
b、判断混合物分离方法
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明显不同时,可用过滤法分离。
如:KNO3(易溶)与CaCO3(难溶)可用过滤法分离;
而C与MnO2二者均不溶NaCl、KNO3均易溶,都不能用过滤法分离。
溶解度算法: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通常为水)
单位: g/100g水
㈤ 如何看化学物质溶不溶于水
告诉你一个规律吧,不知对你有没有用...所有的钾,钠,铵,硝酸盐都是溶于水的,常见的氯化银,硫酸钡,硫酸银百分百不溶,还有碳酸盐中一般含金属离子的都不溶...这些啊常做推断题就不得不会了!加油!
㈥ 初三化学给一个化学式怎么判断溶不溶于水
溶解性口诀一
钾钠铵盐溶水快 , ①
硫酸盐除去钡铅钙。 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
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④
注:
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
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溶解性口诀二
钾、钠、铵盐、硝酸盐;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溶解性口诀三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溶解性口诀四
钾、钠、硝酸溶, (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 (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 (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 (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 (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溶解性口诀五
钾钠铵盐硝酸盐
完全溶解不困难
氯化亚汞氯化银
硫酸钡和硫酸铅
生成沉淀记心间
氢硫酸盐和碱类
碳酸磷酸硝酸盐
可溶只有钾钠铵
㈦ 化学离子方程式中如何判断物质的溶与不溶
在初等化学里只有少数离子反应会产生不可溶解沉淀,比如硫酸根离子和蓓离子,氯离子和银离子,而有些产生可溶解沉淀,如碳算钙,还有很多不沉淀的反应,主要记住几个特殊的沉淀反应就行了,化学老师会提示的!
㈧ 怎样看化学式判断物质可不可溶
钾钠氨硝溶,氯化物中银不溶,硫酸盐中钡不溶,钙微溶
意思就是钾盐,钠盐,氨盐,硝酸盐都是可溶的,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
㈨ 怎样辨别化学物质溶与不容
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
硫酸盐类除钡钙,卤盐除银和亚汞(氟除外)
碳磷酸盐多不溶,醋酸盐类全都溶
淡黄色固体:Na2O2。
红色固体:Cu(紫红色)。
红褐色固体:Fe2O3。
蓝色沉淀:Cu(OH)2。.
黑色固体:碳、氧化铜、铁粉、四氧化三铁。
蓝色溶液:Cu(NO3)2、CuCl2、CuSO4。
浅绿色溶液:Fe(NO3)2、FeCl2、FeSO4。
黄色溶液:Fe(NO3)3、FeCl3、Fe2(SO4)2.
无色液体氧化物:H2O、H2O2。
㈩ 化学要怎么确定物质可溶不可溶
基本上大概是可以记住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是可溶的
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其他可溶
硫酸盐记住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银三个特例,前者不溶,后两者微溶,其他都可溶
然后碳酸盐,氢氧化物都只有上面所说的钾钠铵可溶,还有个氢氧化钡可溶,氢氧化钙微溶,其他都不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