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打造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包场高级中学化学组 秦爱云 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以“教教科书”为主,它存在于着两个方面的缺点。(1)重教材轻学生:这样的课堂缺少活力,尽管学生学的很辛苦,但仅凭记忆学到的知识总是不能用于实际。(2)重结论轻过程:传统的教学设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关注结论的记取,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发展下去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从而使学生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完全充当课堂的主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迫在眉睫的事性。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而且高效,既能解放教师,又能解放学生,更能打造高效课堂,我校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逐渐模索出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两段三步”模式如何运用这种模式去打造化学的高效课堂?“两段”包含学生和教师两个不同角色及课下自学及课堂展示两个时间段。“三步”则是指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点评,当堂达标检测及小结三个课堂步骤。“两段三步”课改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去进行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主参与学习,改变了传统模式下被动学习局面,而且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信、合作、竞争、创新等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利于让学生从高效课堂走向高层次境。通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工作实践,结合个人平时在教学中的所作、所为、所见,浅谈有关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做法。一、课前准 备,为构建高效课堂打造坚实基础。1、加强三级备课:主备课、精备课和细备课。主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单元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精备课则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所带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精备课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细备课是指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和教师自己独有的思考充实教学各个环节的细节。2、精心编写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导学案。导学单的编写并不是对教材的一种简单重复,而是对学生的预习起着引导作用。通过预习让学生应达到怎样的目标和能力。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必须借助工具书,尝试着去解决疑难问题,最终不能解决的内容,就用红色笔标出来,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导学单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应有所不同,因而当堂检测达标应把综合题的档次标着出来。3、做好学情调查——检查学生的导学单完成情况。导学单发放不能走过程,起始阶段通过课前定期检查学生导学单的完成情况,有助于教师课堂上有的放矢,在课堂精讲和小结这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如何掌握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二、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打造学习型课堂1、培训好学生: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开始很陌生也很难适应,因而培训学生是一个重要过程,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发言、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发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个学生实现从羞于发言——敢于发言——正确发言——精彩和有价值性发言的终极目标。可通过早操展示、班会展示、两分钟演讲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培训。2、课堂展示严禁走过场、完成任务等情况出现:对于没有完成导学单面对问题没有深入研究的学生,课堂展示非常肤浅,好像在完成任务,此时带课老师可引导学生质疑问题,防止同类情况的再次发生,对展示好的学生及时激励,让更多的学生敢于展示,乐于展示,参与到课堂展示这个环节中去。3、适时点拨:对于学生展示有困难,模糊不清的知识点及错误的知识及时点拨,并通过学生讨论这一形式加强对错误知识的的认识,增强记忆,严禁点拨无力或无价值的现象出现。4、完善学生的评价机制:课堂展示是该模式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因而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展示显得尤为重要,对展示优秀的学生要进行激励,设立每周每月展示明星,而对展示较差的学生要进行鼓励,不能打击学生勇于展示的心理,让不敢展示羞于展示的学生也参与到其中来,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完善自我、寻找自信。
Ⅱ 如何用有效备课构建高效课堂
杭锦旗中学 高建忠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显的尤其重要,高效课堂的基础是“有效备课”,而“有效备课”是相对无效备课或低效备课而言的。什么是无效或低效备课?是指老师在没有认真研究教材、研究课标、掌握学生学情的情况下,照抄照搬,缺乏思考,没有创新的备课,表现形式有:“现抄现卖式”备课,备课缺乏计划性,课前看看教科书,翻翻参考书,设计一下教学过程,编写一个简单的教案,敷衍了事,以应付学校的检查考核,备课内容与具体教学实际严重脱节。“重复昨天故事式”备课,就是一些相对年长的教师,认为对所教的内容已经教过或者还不止一遍,不去备课而是使用过去的旧教案,“穿新鞋走旧路”,有的甚至仅凭经验与感性认识上课,课堂上缺乏有效控制,教学随意性大。什么是有效备课?有效备课是相对以上无效或低效备课而言的,是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研究课标,备学生、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吸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力争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如何实施有效备课?就我校的实际,我们提出教研组活动要围绕“三个一”展开,即备课小组每周备一节精品课、教研组每周上一堂优质课和研讨一节典型课。结合校本教研活动,我谈几点看法,供老师们参考:一、自主备课是前提自主备课就是教师独立完成的备课,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自备课应该是备精品课,要达到“三个层次”上的要求。首先是基础层次,即第一次备课就是教师拿到教材后,凭着自己的认知水平,凭着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分析和挖掘进行备课。其次是发展层次,即第二次备课,就是查阅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后,对自己的备课进行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真正读懂编者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本学科知识体系,掌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在反思的基础上,再进行修改备课。再次为创新层次,即第三次备课,就是通过课堂上教学的实践认识和亲身体验,总结上课中的成败得失,再反思总结,实现跳出教材教教材,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备精品课、设计精品教案,是教师通过教材,对课标、对自己、对学生的分析,再经过深思、反思后的创造性劳动,对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成长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二、合作备课是关键合作备课即集体备课。将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组成备课小组,一是便于分组讨论互相学习,二是有利于相互检查自主备课情况。这环节要求首先是独立自主备课,然后交流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来明确备课内容在本册、本章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突破关键点的思路,统一设计合理的习题、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合作备课有很大好处,能集中多人的智慧和经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也能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但集体备课组织起来有难度,费时费力,时间一长易流于形式,难长期坚持。为此我们必须要明确做法,要“授之以渔”。(1)选定课例,每一周每一个教研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选定一个典型课例。(2)确定主备人,要求主备人进行精心自主备课。(3)研讨,由主备人先说课(说课标要求,内容特点,学情分析,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资源),全组教师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鼓励人人提出问题和见解,在思想上真正的交锋碰撞,就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最后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最佳的教学方案。(4)执教,小组选定一位教师执教,可以不是主备人,推荐轮渡执教方法。(5)再研讨,在小组教师全体听课的基础上再研讨,总结得与失,成与败,进一步互相切磋、互相启迪、互相提升,让教师真正掌握教材处理方法,教学过程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的创新等,以便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三、反思备课能提升反思备课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应贯穿于备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前所述自主备课中就有两次反思,第一次备课的反思就是第二次备课的基础,课堂教学后的反思结果就是第三次备课。教师要经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操作性进行现场验证,对其成败进行归纳、整理、反思,撰写“备后感”和“教后感”,通过反思、体会、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一套适应学生实际,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本领。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再认识,教学经验的再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能促进自己教学思想、教学特色的生成。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有效备课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备课不能流于形式,应“不拘一格”,要张扬个性、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有效”核心的统领下,发挥集体智慧,强化备课环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了解情况,沟通思想,真正落实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构建有效、高效课堂,不断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Ⅲ 高效课堂之如何有效备课
教师资格证考试为统考,统考笔试考试完,一个月出笔试成绩,教育局官网会有成绩公告,关注当地教育局官网公告。审核后在9月16-18号左右就能知道是否通过了。 您是哪里的户籍,可以看看报考的公告,上面写了审核通过的时间。
Ⅳ 如何实现有效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目标应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以生为本”这一理念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始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化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好的因素,阻碍了化学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如有的教师不能真正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对新课改理念不太适应,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知识结构、教学评价、提问方式等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不能把新课改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提问一问一答,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质疑精神被扼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的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这些都对化学教学的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一、充分备课,督促学生进行预习
成功的化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前的准备活动,化学学科和其学科不同,它需要准备丰富的内容,包括与教材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实验器材、活动方案等。化学教师需要做很多工作,首先要和同学科的教师一起备课,包括教学大纲的研读、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学习进步的分析等。在集体备课后,化学教师还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在二次备课的时候需要准备教材、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达标的布置等。这部分的备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不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根据课堂反馈进行调整,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即便教师再努力,如果学生不进行课前预习,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学会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还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听讲,能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规划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短短的45分钟,争取使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分配等。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只有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到的、得到的才会更多。其实恰恰相反,在经过20分钟左右的理论学习后,学生的精力已经不再充沛,这时候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通过讨论来缓解他们疲劳感,再次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继续研究化学知识。
高效课堂的构建有这几个环节:教师讲解、学生独立思考掌握、课堂达标。教师在讲解一段时间后,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并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构建知识网络。
三、精心设计课堂达标练习
课堂达标区别于课后作业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是教学结束后及时进行的,是课堂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力手段,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把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能为一堂化学课画上完整的句号。这些习题的设置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师讲完某一知识点后就及时给学生出几道相关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新学到的知识。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方法。课堂达标练习的设计应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在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下,还要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课后作业是一个对课堂知识进行强化的过程,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检查力度,避免出现草草了事的现象,一旦发现学生作业不认真,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总之,教师要多关注、多辅导,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
四、注重实验教学,给课堂注入新的生机
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如果教师只是讲解实验,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印象不会深刻,也许很快就遗忘了,这和学生亲自操作、亲眼看到化学现象效果是不同的。动脑动手,亲自体验是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思维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发现现象,获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自主探究,消化吸收,自主发现,驰骋于广阔的天地,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的思维开出绚丽的智慧之花,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品质,并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预习,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使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
Ⅳ 如何开展化学高效课堂模式
2004年秋季山东省作为全国四个试点省区之一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并作为全国第一个正式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省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创建师生双向互动、以探究创新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什么是高效课堂呢?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并且课堂上人人有收获,课堂上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通过高效课堂,学生既能有效掌握知识,又能获得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使学生既能学得愉快,又能学有所成。简单地说:“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堂效率的构建,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高二化学备课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高效课堂:
一、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 实现化学高效课堂
从08年秋天50级新生入学开始,普通高中实施统一的科目及课时设置,化学由原来的5、6课时变为现在的2课时。一时间大家感到手足无措,许多教师感到不会上课了。面对这样的困惑,开学之初,我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也讨论过,争论过,但最终也没有找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通过一些自编提纲或是多媒体来提高课堂容量。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后来,学校多次组织我们去其他的学校参观学习,同时还组织观看了许多相关的教学视频,这些活动在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冲击和启示,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要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经过大家的集体讨论,我们决定首先从新授课入手,利用学案导学,进行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导学案”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思路
“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导学案编写思路要和教材的思路吻合
学生预习的主要载体是教材,这决定了导学案的编写思路要与教材相吻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方法导引”、“活动·探究” 、交流·研讨”等栏目,问题设置要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要体现出本课时的主要学习内容和重点。
2、导学案中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是有效的。
导学案中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预习和学习过程。导学案的内容不能是简单的填空,应该多设置“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新知识在提问中升华和巩固。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梯度等。
3、导学案中要设置一定量的习题。
习题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巩固”、 “反馈练习”,难度不大,紧扣基础知识,用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要求全体学生在预习时完成的;第二个层次是 “典例分析” 、“达标体验”,是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后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的;第三个层次是“衔接高考”,是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完成的。最后还配备了 “随堂练习”等,是新授课后学生课后要完成的,其设置也要体现出层次性。
<二>“导学案”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1、动员学生动脑、动手,在导学案的指引下认真预习。鼓励学生在导学案上做标记,可以是预习知识的重点,可以是相关的已学的知识,也可以提出质疑,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写出类似读书笔记的东西,把本节课在导学案上体现的重点,根据自己的预习进行简单的再现(例如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2、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导学案有的是需要认真批改的,对于不需要批改的,老师要通过检查掌握学生的填写情况,同时可以利用课间时间有意识地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预习情况中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这样上课就会有的放矢的去处理。上课前老师一定要进行提问或小测,尤其是学生通过预习应该掌握的知识。也可以在导学案中留出相应的小练习上课进行即时练习。对于简单的知识不要再重复讲解,可以做“淡化处理”。
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 ,做“导演” ,而不是“主角”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有时候是大家的交流、研讨,也有时侯是各组间的质疑等等。对于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耐心地去“倾听” ,关注学生的想法,但不能急于去解决,要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即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绝对不多说一句话。新授课时,教师只板书提纲,课堂抽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补充具体的重点知识,然后交流,可以以此来代替以往的由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小结。如果需要,最后可以留出五分钟的时间完成几道“当堂检测”题来检查学生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4、对于难点,以往我们总是放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和突破,现在课时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将难点分散在导学案中(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知识支持”等,至少要让中游以上的学生有成就感)。通过批改或课代表的调查收集学生对难点的解决情况或症结所在,最终利用上课集中点拨。
<三>“导学案”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
在我们刚开始使用学案辅助教学时,并未引起学生重视,经常出现还没上课“学案”已经丢失的现象,学生的提问也经常是就题论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道题怎么做或者道题的答案是什么?”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已经体会到“学案”的好处,惊喜的看到了学生的变化、教师的变化以及师生关系的变化。
1、导学案的实施让学生感受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学案的实施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
3、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4、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同学们养成了“课前主动学习、课上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课后反思问题、总结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的好习惯,知识整合能力、质疑答疑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均有提高。
<四>“导学案”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困惑
我们高二化学组,在实行导学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大家坦诚相待,彼此取长补短,只要有问题,大家都会提出来,共同讨论,共同分享。在这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我们的心情是舒畅的,斗志是昂扬的。导学案的设计汇集了集体备课的智慧,体现了新课改所要求的三维目标,但仍有一些困惑,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能给我们一点意见或建议:
1、课堂气氛还不那么活跃,是不是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活跃什么程度才能达到导学案的最佳效果?
2、如何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保证预习效果?
3、考试的评价方式考察的还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何判断我们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比以前的教学方式有优越性?
4、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后,如何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才能体现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 实现化学高效课堂
心理学认为:学生由于先天的遗传素质及后天的教育环境不同,在化学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同一化学活动时具有能力的差异,同一学生在完成不同类型的化学活动中表现的能力也有差异。适度的焦虑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但过度焦虑势必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建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适度焦虑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分层次”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1、学生分层——分层次教学的首要前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分层次教学应用的对象,所以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有效程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按5:4:8比例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学优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层为中等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为学困生,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其次,要注意三层次学生之间的搭配与合作,A层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基础上,能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学生能在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学生在教师和A层和B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最后,分层时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
2、教学过程分层——分层次教学的坚固保障
(1)教学目标分层
完成了学生分层以后,要以实现全体学生发展为原则,以化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化学教学目标,可分三个层次:①识记并领会。②简单的综合应用。③复杂的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层学生要达到全部三个目标;B层学生达到前两个目标;C层学生要达到第一个目标。
(2)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是分层次教学的主阵地,合理的教学设计关系到分层次教学成功与否,而调动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教学中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3)布置作业分层
在教完一个化学概念或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为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作业、略有提高的题目、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
(4)课外辅导分层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这种延伸不是课堂的延时,而是因材施教,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性指导。对于C层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对于A层和B层的学生,则主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帮助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单元考核分层
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完成以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目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部分题目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如附加题)。
<二>“分层次”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
1、课堂气氛比以前明显活跃,各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
A层次学生得到很好的培养,他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化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B层次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他们的弱项给与专题训练,真正做到查漏补缺,不断缩小与A层次学生的差距;C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层次教学,每一个学生个体都能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3、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分层次教学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等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以及兴趣、动机、情感等多种心理素质的提高。从而更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于多规格、高标准的人才的需求。
<三>“分层次”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反思
由于时间问题,高二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尚不够成熟,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课堂教学设计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自身特点方面尚需作进一步的探索;
2、课堂教学安排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并达到较高的效率;
3、在层次变动性方面,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实现层次的
Ⅵ 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化学学科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化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搜集化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教师还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授课紧密联系实际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界的现象、生产技术中的问题、生活经验中的事实等各个方面与化学知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观察自然现象和研究社会生活实际中引出化学问题,把教学与生活问题、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产,认识世界,源源不断地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又通过所学的知识解释分析化学现象,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着化学,化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到实际中去,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结构上的疑点。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到学有所用,进一步理解、掌握化学知识,从而保持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Ⅶ 如何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一、深入备课,吃透教材
备好课,设计好教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教案设计要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体现学科改革时代精神,适应新时期人才素质的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的特点。为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案设计,必须做到: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2、刻苦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要通观全册、全单元教材,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各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弄清单元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单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构建自己的教学思路,编写好教案。
4、教学重点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需要重点教学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的主要困难所在,教师要在教学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深奥为浅显,力求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体现“以学论教、以生为本”的理念。
5、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设计的提问要有价值,问题要少而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二、抓实课堂,落实高效
1、上课时,要时刻充满激情,一名活力四射,激情澎湃的教师,一定会在课堂上尽显风采,一定会感染学生情绪高涨,生机勃勃,高效学习。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尽量防止学生课上走思的情况;适度走动,语调变换以此督促学生课上认真听讲。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2、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体现出“因材施教”。教学全程要用爱心营造学习的氛围。在课堂上用微笑去教学,学生答对了,给予表扬,学生有了错误,给予提醒。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最直接最活跃的取之不尽的内驱动力,如何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可以标新立异地设计好导入环节,使一堂课一开始就收到先发制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化学”,用“化学”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例如学生在判断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原子离子半径时,经常出现问题,我就引用保姆看孩子的事实,假如一个保姆只能抱一个孩子,质子代表保姆,电子代表孩子,若9个保姆看10个孩子,自然有一个孩子要在地上跑,半径自然要大,若11个保姆看10个孩子,则剩下的保姆还可以帮助他人管理的更细致,所以半径的大小自然轻松得知。
4、注重垂炼语言,避免啰嗦。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些理论在高中阶段无法用实验验证,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如果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用生活中常见或易于理解的现象进行恰当的比喻、从而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理解,我们可以这样比喻: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相当于嫁女,孩子转移出去了,但两家却成了亲家,关系更密切了,共价键的形成更像认干亲,孩子成了两家的孩子,两家的关系自然也密切多了。只要我们做有心人,随时可以采撷客观现象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在丰富学生表象的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5、注意课堂的多向交流合作。在课堂上,不妨把时间交给学生,交流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包括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交流。
只要做个有心人,坚持做好各项环节,并且抓好落实,一定能够打造好化学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Ⅷ 如何针对高中化学课堂内容设计高效课堂活动
1 教学内容的背景
本文内容是化学必修(Ⅱ)第四章第一节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近一年化学以后,已经具备了一些常见的基本实验技能。教材安排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资源、珍惜资源,懂得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个全面检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材的地位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教学内容是新教材增加的新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化学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本文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课堂容量大,学生思维活动量大,对实验技能要求高,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教材地位突出,是新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新教育理念的体现和落实,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成就感影响很大。
3 情景的选择
本节课的引入采用情景引入。“你见过大海吗”?以此把学生引入海洋世界。展示课件:“海洋是美丽的,海洋是富饶的,海洋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用广告词:“坚持食用碘盐、你好、我好、宝宝好。”进入主题:非金属元素的提取――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这样引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引人入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的高效开了一个好头。
4 问题驱动式教学
基于教材的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体教学活动以八个主要问题作驱动展开核心的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始终以问题为驱动,学生为主体,进行了课外小组的实验活动,海带的灼烧。
5 实验教学的设计
本节内容涉及的实验有海带的称量、润湿、灼烧、溶解、过滤、酸化、氧化、检验和收集。实验量大、时间长。操作复杂,并存在安全隐患。基于此将海带的称量,润湿和灼烧安排成为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来完成,因为这个过程时间长,有污染,原理简单,不需要也不适合在课堂上完成,并进行了录像,上课时播放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酸化,氧化和检验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操作简洁,学生能比较顺利完成,现象明显,同时,也体现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高效课堂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6 学生活动的设计
本着以人为本,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新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效率,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问题为驱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6.1 实验探究
我将学生的实验活动安排为课外小组活动和课堂分组实验。学生课外小组活动,学生积极性很高,也减轻了课堂的压力,同时又让学生有亲身体验;课堂的分组实验,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想做得更好,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谐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高潮。
6.2 学生讨论交流
关于怎样将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找到了双氧水、氯水、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浓硫酸、浓硝酸等多种氧化剂,自然而然的生成了选哪一种好的新问题?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生从原料的来源、有无污染、原料的成本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流,最后一致认为双氧水价廉、易得、无污染最为合适。
7 课件与板书设计
本课件一共使用了33张PPT和一段视频,呈现了5张图片,1张用于课的引入,碘盐的公益广告,4张用于展示海洋的愤怒,反映海洋污染的危害,很具有震撼力,唤起同学们保护海洋,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和谐自然的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余下21张主要是突出知识线,以显示标题,展示工艺流程,呈现重要的知识点,小结实验原理,总结探究和分析的方法,归纳实验步骤来突出重点;课件能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强化规范,信息传递更快捷、直观,更富有感染力。
7.1 板书设计
非金属元素的提取(见表1)。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问题线,方法线;与课件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给学生美的享受;为高效课堂更添风采。
8 巩固拓宽与教师活动
在师生完成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以后,接着安排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实验设计,进一步熟悉了化工工艺流程的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完成学生能力的生成,并培养了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同时起到了检测和反馈的功能;更加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其间,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不断的制造矛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提出新的问题,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教师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的设计的归纳和小结中,突出了重点;最后,教师以“保护海洋,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和谐自然”结束了这节课,道出本节课的核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只有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性,师生和谐,教与学的和谐,课堂和谐,才能很好的实现三维目标,提升学生能力,才有整个课堂的高效性。
Ⅸ 如何有效进行高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二、师生角色的分配要科学。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提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艺术性强给人的感染力就深,反之就苍白无力。教学艺术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包括老师基本功,诸如普通话、粉笔字等,就语言表达来说,普通话干练流畅,节奏感强,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感染力就深,印象就好。还有导入、过渡、提问、板书设计、教具使用等。总之教学艺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效应。一节好课会使人感到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四、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总之,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充满生命力的,是“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追求高效,减少低效,杜绝无效”的境界。全情的投入,注重研究,于细节处下功夫就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Ⅹ 如何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如何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今天特级教师宁顺德老师为我们大家展示了一堂示范课,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作为“宁顺德名师工作小组”的研修员,我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学习了名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 “作为教师我把高效课堂一直作为我一生的教学追求”是宁顺德老师不断追求的教育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是的,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化学教师不断追求,下面我就特级教师宁顺德老师如何在这堂课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的看法:
一、选择课题的有效性。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科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内容)化学第三册的最后一个单元——第六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属于选学内容,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也属于选修模块《实验化学》,绝大多数省市也将其列为自选内容。因此,我们对本章内容的教学处理都未单独进行,往往在高考复习时附带进行。宁顺德老师选择这个内容一是根据化学学科特色—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二是新课程的要求;三是符合学生实际。因为宁老师教的是先锋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上一本的学生,考试丢分往往就是这部分实验内容。
二、设置问题的有效性。
有效的设置问题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的问题。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的设置问题有效性?怎样的问题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本节课宁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问题的开放程度恰当。如“自主学习”中的“3”、活动1(1)、活动3中“2”、阅读课本实验步骤后的自由提问等都很好地体现了问题的开放性。绝对的开放不容易把控课堂,同时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性也较差。为此很多问题都要有一定的收敛。如活动1(1)中的限制药品、活动3(1)不仅限制药品,而且用文字具体描述让学生来评价。
三、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并落实要到位。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从而把目标落到实处,就更为关键。本节课合理设置了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中用准确的行为动词描述,如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回忆前面所学知识,知道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含义、重要意义、具体的实验方案包括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不仅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还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途径并设计具体实验方案,归纳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或流程和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学会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初步具有分析、综合、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及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进一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并且,用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提醒学生学习时的注意与关注。
四、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本节课宁老师安排了一是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本、查阅资料、思考制备Al(OH)3如何操作;课中安排了阅读教材P72“以铝为原料制备Al(OH) 3”并独立思考你对方案的看法;课后安排了巩固练习,独立完成。二是合作学习活动,先后安排了小组内对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在活动1(1)分组讨论“以铝屑、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可能的制备方法和途径,并比较几种方案的优劣,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在活动2分组总结“从以铝屑为原料制备Al(OH)3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归纳:(1)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或流程;(2)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在此基础上对应地安排了组间进行交流。三是安排了有3个活动元,[分组讨论] [分组总结]两个活动元很好地对应了两个学习目标,第3个活动元【实战演练】为前两个活动元进行了适当的拓展与延伸。
五、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学生的发展是自主的,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为没有指导的学习往往是盲目低效的、狭窄割裂的、缺乏生命力的。教师有效指导的意义在于教师发出的信息是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会对学生产生正效应的影响,而不是背离教学目标,甚至自相矛盾的负效应。高效的化学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宁老师 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充分培植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情景。使学生在化学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化学实验从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自主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体验。
六、方法归纳的有效性
本节课不仅注重了知识本身,而且对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要求、基本思路、一般方法等进行了归纳,很好地使用了归纳建模。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在方法上做了很好的引导。不仅教师归纳24方针,还要求学生总结反思,内化提升,通过本节课的谈谈学习后的收获等。
七、利用资源的有效性。
本节课,宁顺德老师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教材、多媒体等课程物质资源的再度开发和整合,视频展台的使用。宁老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就很好地体现了“用教材教”。学生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其已有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充分合理调动、激发都有利于促进其主动、高效学习,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课堂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课堂上学生困惑的问题、理解的偏差、暴露的错误、创新的思维甚至偶发事件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态教学资源。同时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这些非预见性的教学资源,及时地分析、判断这些动态资源的价值,将其有效并巧妙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就能使之成为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的逻辑起点和生长点,成为教师调整教学进程、促进动态生成、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动力资源。本节课中出现了一些生成性问题,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了处理。如在“以铝屑为原料制备Al(OH)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学生提出了使用CO2,一些同学说要去制备CO2,但有同学说不需要,人体就是CO2制备的“机器”,直接吹气就行。宁老师对该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诠释,首先表扬了该学生,联系了生产生活实际,然后进行了较客观的评价。实验室制取少量的Al(OH)3,吹气是可行的,但制取大量的时就不行。又如在实验步骤的讨论中,有同学问实验用品中剪刀有什么用时,在学生讨论后教师也进行了较合理的说明。
八、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阅读课本第72页 以铝屑为原料制备Al(OH)3 的具体验方案,让学生谈谈对方案的看法或感受。学生自由提问 “若以硫酸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铝,应如何操作?” “5把沉淀转移到烧杯里,用热蒸馏水洗涤3次,-----”中的“为什么沉淀要转移到烧杯中去洗涤?”、“为什么连洗3次,才过滤?”、“为什么要用热蒸馏水去洗涤?”等,让学生充分挖掘教材。同时,将教材中的【示例1】转化成表格的形式,特别是在表格中增加了“操作要求”,便于学生对比、评价、选择。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九、课堂氛围的有效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能够不断的是学生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由提问是本节课最大亮点。宁顺德老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72页 以铝屑为原料制备Al(OH)3 的具体验方案自己提问,在对学生的提问中不仅注重了学生所坐的各个方位,还注重了男、女的比例,又给予学生发言的自由性。还有就是在分组中也注重了学生的层次及男女的比例。
十、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本节课至始至终地把讲解权、思考权、评价权交给了学生。通过视频展台,展示学生的学案,设计方案,几乎每次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尽可能让学生合作解决,教师只是在学生之间无法解决时才进行适当的点拨或归纳。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充分让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只是一些鼓励性评价或对学生的评价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本节课中有充分的体现。有学生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师生互评、个体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自主学习中“若以硫酸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铝,应如何操作?”和实验步骤中“为什么用热蒸馏水洗涤”的两次激烈的学生互评交锋印象尤为深刻,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今天宁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很好的示范课,我仅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这一方面谈谈肤浅的看法。宁老师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相信在他的带领下,龙泉的化学教育教学质量会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