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哪些物质可以触发化学变化

哪些物质可以触发化学变化

发布时间:2022-07-22 23:22:39

Ⅰ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可能有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颜色改变,发光、放热,有沉淀生成,有气体放出等现象,但是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反之不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Ⅱ 生活中产生化学变化的东西有哪些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如物质的燃烧,食物变质,钢铁生锈。食物消化,等。

Ⅲ 在生活中哪些物质放在一起会发生颜色变化是什么反应6条以上加分

一氧化氮和氧气,它们都是无色,如果一接触,会变成棕红色气体,即生成二氧化氮,是化学反应

1、红墨水中加入一定量木炭,红墨水褪色 (墨水是胶体,加木炭褪色是因为木炭吸附分散质,物理变化)

2、淀粉遇I2变蓝(形成了一种络合物,物理变化)

3、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变质,化学变化)

4、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特殊反应,化学变化)

5、SO2、Cl2使品红溶液褪色(物质反应了,化学变化)

6、NO在空气中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生产二氧化氮了,化学变化)

(3)哪些物质可以触发化学变化扩展阅读: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数量进行划分,可以把化学变化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S+O2=点燃=SO2;

(2)分解反应:2H2O=通电=2H2↑+O2↑;

(3)置换反应:H2+CuO=高温=Cu+H2O;

(4)复分解反应:HCl+AgNO3=AgCl↓+HNO3。

Ⅳ 物体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还发生化学变化的有哪些

比如说炒菜时锅里的油,物理变化: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化学变化:油经高温生成了许多致癌物质、油烟等。 再比如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中水的变化,物理变化:温度升高、发生汽化现象等。化学变化:与氧化钙反应。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的。

Ⅳ 物理变化什么情况伴随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例如,铁水铸铁锅,通常伴随着铁和碳生成Fe₃C的反应。还有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到水中这个过程,先有物理变化,再有化学变化。

所以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可能)会伴随着化学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物理变化中主要是物质形态的变化,无明显的发光、发热现象,而化学变化中物质的颜色、状态可能变化,同时还有发光、发热等现象。

如水结冰是物理变化,氢气燃烧是化学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5)哪些物质可以触发化学变化扩展阅读

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仅仅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

例如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利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取新的物质。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

按照原子碰撞理论,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是通过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发生反应的分子需满足两个条件:具有足够的能量;正确的取向。

因为反应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垒,所以须具有较高的能量来克服分子能垒。两个相碰撞的分子须有正确的取向才能发生旧键断裂。

Ⅵ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有哪些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实例 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能有 Fe(OH)3胶体 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口诀:失升氧,得降还,若是剂,两相反。

求采纳

阅读全文

与哪些物质可以触发化学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