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原子团的化学式是怎样求出来的例如碳酸根和硝酸根!还有它们的离子数字符号是怎样求出来的
不是这仅是元素符号而已,化学式是表示的一个反应过程。
㈡ 什么是原子团它又叫什么其化合价是如何确定的
原子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原子集团;
③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
④原子团符号不是化学式.
原子团的化合价即根价,是构成该原子团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由于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因而其化合价不可能等于零.如硫酸根SO4中硫元素为+6价,氧元素为-2价,则硫酸根原子团SO4的化合价是:(+6)+(-2×4)=-2
有的原子团,在组成及书写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其名称及化合价却不同,这要看它们存在于什么物质中.
㈢ 通过元素或原子团的什么可以确定相应化合物的化学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领与技巧
(一)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
化学式在化学用语系列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前有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知识,这是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后有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这又是以化学式为基础的,其中如有一个化学式错误,则全式毫无意义,若再以这样的错误化学方程式作依据进行化学计算,则错得更远,真可谓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可见,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直接影响着其他化学用语、其他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初中化学中,出现的不同物质的化学式有一百多个。记忆和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绝不能靠死记硬背,而应掌握其书写要领,只要常写常练,便能较快地达到熟练的程度。
要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一是要熟练记忆元素符号,二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熟练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三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要符合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四是掌握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方法。总起来说,这就是书写化学式的要领。
化学式的一般写法是:
(1)单质的化学式
除H2、O2、N2、F2、Cl2、Br2和I2七种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外,其余单质(惰性气体、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都是以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2)化合物的化学式
书写时一般规律是先读后写,后读先写;排好顺序,写好角号。一般将显正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其书写步骤是:定位、标价、交叉约简和检验四步。
例如:写出氧化铝、磷酸、氢氧化铜和硫酸铁的化学式。
①定位:确定元素或原子团的顺序。
AlO、HPO4、CuOH、FeSO4
②标价:正确地在各元素或原子团的上方标出化合价。
③交叉约简: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在对方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下方,能约简的要约为最简约数。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为1时,通常1省去不写。原子团在2个或2个以上时,应加上括号。
④检验:当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之和为零时,化学式正确。
Al2O3、H3PO4、Cu(OH)2、Fe2(SO4)3
上述步骤是对初学者而言,写得多了,熟练了,便可得心应手一次写出。要注意的是,化学式表示某物质的组成,因此,只有某种物质是确实存在的,表示这种物质的化学式才有意义。不是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都能化合成化合物,所以,我们不能随意写出一种客观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二)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以书写碳在高温时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归纳步骤如下:
①根据反应的事实(该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反应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反应”,生成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并在式子左、右之间划一条短线段。在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写正确,否则,写出的式子无意义!
C+Fe2O3——Fe+CO2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配系数的方法,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即配平),然后将短线段改为等号(等号表示“生成了……”)。应当注意,配平时只能选择适当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
3C+2Fe2O3=4Fe+3CO2
③在等号上、下方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通电、高温、加热(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同时,标明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产物的状态。生成物是气体的在其化学式的右边加上“↑”号(反应物中如有气体,则气态生成物不再标“↑”符号);产物是沉淀的加“↓”号。
3C+2Fe2O34Fe+3CO2↑
概而言之,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符合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不能凭空臆造。书写程序一般是: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体或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
要写好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技能。
2.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完整的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功和重要步骤。这里,结合初中化学的学习,归纳一下两种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初学者配平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着眼点,在于找出反应式中某一物质化学式中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的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
②求出最小公倍数;
③求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将相应的物质化学式前面配上相应的系数。
例如,配平Al+Fe3O4——Fe+Al2O3
解:①从反应式看,最大奇数是Al2O3中的氧原子个数3,相应物质Fe3O4中对应氧原子个数是偶数4;
②最小公倍数为:3×4=12
③求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配平:Al+3Fe3O4——Fe+4Al2O3
上式中4Al2O3在满足3×4=12个氧原子的同时,将Al相应增为8个,3Fe3O4中Fe相应增为9个,则整个方程式配平为:
8Al+3Fe3O4=9Fe+4Al2O3
(2)观察-推理法
这是一种以奇偶法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推理来完成配平的方法。
观察-推理法应用较广泛,通常根据着眼点不同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从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着眼。其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在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且原子个数为最大奇数的元素;
②将含该元素最大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配上适当的偶数系数;
③以此为基础,逐步推理,算出其他物质化学式的系数,将方程式配平。
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
解:①由观察可知,氧元素出现的次数最多,且在Fe2O3中奇数3为最大;
②将Fe2O3配上系数2,则
FeS2+O2—2Fe2O3+SO2
③从2Fe2O3观察可知,其中Fe原子有4个,使两边Fe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FeS2前面配上系数4,则
4FeS2+O2—2Fe2O3+SO2
从4FeS2观察可知,其中S原子有8个,要使两边S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SO2前面配上系数8,则
4FeS2+O2—2Fe2O3+8SO2
从氧元素着眼,再回到氧原子个数的计算上来。右边氧原子数为2×3+ 8×2=22个,因此,在O2前面应配上系数11,化学方程式两边就平衡了,即
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代数法、化合价升降法及新观察法等等,今后,同学们会逐步学习到。
3.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常见错误简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能力的综合运用,因而也是化学用语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和难度较大的部分。
这里,跟同学们谈一谈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避免的几种错误,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乱”。
一是乱套“公式”。一些同学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虽然注意了不能凭空臆造化学式,但又没有掌握典型记忆与类型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加之缺乏化学基础知识,因而把记住的某个熟悉的化学方程式当作为一般公式去套用,犯了乱套“公式”的错误。如:
当然,某些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可以发生一些相似的化学反应,这在典型记忆与类型推导相结合的方法中已叙述过。
由此可见,书写化学方程式不一定象数学、物理上那样,有固定的公式可套,而是要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的条件,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来推测反应能否发生,从而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来。
二是乱写逆反应。如:
产生此类错误的原因是,初中学生把化学方程式与数理方程式混为一谈,随意把化学方程式倒过来写。我们知道,数理方程式可以移项,或将等号左右两端反过来写;而化学方程式与数理方程式是绝然不同的两种概念。虽然有些化学反应是可逆的,但多数化学反应并非如此。至于有些反应,在相同或不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向相反方向进行,也不一定是可逆反应,而是意义完全相反的反应类型。例如:
上述情况,虽在独立场合都正确,但绝不能相互代替。
此外,对于复分解反应中,除注意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析出、放出气体或生成水的条件才能使反应发生外,还应注意在盐与碱、盐与盐的反应中,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性的电解质。否则反应照样不能发生。
三是乱标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如:
四是乱写化学式。例如:
H2+O2H2O2
Na+Cl=NaCl
NaOH+CuSO4=NaSO4+CuOH
Al+H2SO4=AlSO4+H2↑
这类错误较为严重。这是对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不懂或没有入门造成的。克服的办法是:在书写每一个化学式时,都要运用化合价规则去检验校正,在所有化学式都正确的基础上再进行配平。
例6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Fe2O3+ CO--Fe+CO2
(2)FeS2+O2--Fe2O3+ SO2
(3)C2H2+O2-- CO2+ H2O
分析 对于一类比较复杂的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可以采用以下
方法:
观察法
思路:①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物质中推算出有关化学式的
系数和其本身的系数。
②根据求得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题(1)从反应式可知,每个CO分子从Fe2O3中夺取一个氧原
子生成一个CO2分子,一个Fe2O3分子可使三个CO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分子,故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 +3CO=2Fe+3CO2
(2)奇数化偶法
思路: ①找出反应方程式中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②上述元素的原子的两端的总数是一奇一偶时,就选这种远素配
平起点。
③由已求得的系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题(2)从反应式可知,氧元素出现次数较多,且反应式两边
奇偶数,因此,可从氧元素着手,配平顺序从①→②→③→④
4FeO2 +11O2=2Fe2O3+ 8SO2
② ④ ① ③
(3)待定系数法
思路:①以不同的未知数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系数。
②根据在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理列出
相应的方程。
③解各代数方程式,并以最小整数代表其中任一未知数而求出其它未知数的数值。
④将各未知数的数值代入原方程式中。
题(3)从反应式可知,若设上式C2H2、O2、CO2、和H2O的系数
分别是a、b、c、d,则配平的方程式为:
aC2H2+ bO2= cCO2+ dH2O
a= c/2
a=d 解之得a=c/2=2b/5
b= c+ d/2
令b=5,则a=2,c=4,d=5。
则 2C2H2+5O2=4CO2+2H2O
㈣ 原子团知识
原子团是由化学键组成的,一般我们指的原子团比如说:SO4^2-,NO3-,它不一定带电,要看是什么状态了,如果是离子的话,没的说肯定带电,如果是分子形式的话就不带电了,比如说NaNO3中,NO3原子团就带电了,而在HNO3中,NO3就不带电了,而只是有极性的原子团。
原子团跟分子不一样,分子一般的情况是不具有极性的,比如说H2O(在电离下可以具有极性,比如说在水中H2O被电离形成H+和OH-)。离子是带电了,离子也可以是原子团,如:NO3-、NH4+,所以要是问你原子团带电的都是负离子,这个是错的。
原子则只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但惰性气体则又可以叫分子又可以叫原子了。
㈤ 通过元素或原子团的什么可以确定相应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根据前前两行内容照看元素或原团化合价数值往往与相应离所带电荷数相等;故填:电荷; ②通元素或原团化合价确定相应化合物化式故填:化合价; ③化合物各元素负化合价代数0所金属镁离氢氧根形化合物化式Mg(OH)2氢离氢氧根离形化合物水化式H20.故填:Mg(OH)2.
㈥ 原子团的化学式
解答: 首先我想你对原子团的定义可能还不太清楚,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原子团又叫做根或基团,如氢氧根OH- 、硝酸根NO3- 、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氯酸根ClO3-、磷酸根PO43-、碳酸氢根HCO3-、铵根NH4+等。 即:原子团不是特指,而是泛指,想要知道它的化学式,就必须先知道是哪种原子团,原子团是一块儿很重要的知识,我们以后会经常遇到,自然会渐渐熟悉它的。不用害怕!
㈦ 元素或原子团的什么可以确定相应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根据前前两行内容照看元素或原团化合价数值往往与相应离所带电荷数相等;故填:电荷;
②通元素或原团化合价确定相应化合物化式故填:化合价;
③化合物各元素负化合价代数0所金属镁离氢氧根形化合物化式mg(oh)2氢离氢氧根离形化合物水化式h20.故填:mg(oh)2.
㈧ 化学式是怎样求来的,它们各个的元素所带的原子个数
硫酸铜是种正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盐.CuSO4是由金属离子Cu2+离子和酸根离子SO4 2-离子形成的,命名方法为酸类型+金属类型.所以叫硫酸铜.
然后是各个元素所带原子个数.这个反了,不是由元素决定元素所带原子个数的,而是说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内包含的原子数决定它是什么元素的.我们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元素都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你可以直接在上面查到各种元素的原子量
然后是化合价的问题.一般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如何,决定该是哪个化合价.
拿氯原子举例:氯气和金属反应一般都是氯元素得电子,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因为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Cl显-1价,如FeCl3,FeCl2,CuCl2,CuCl.而当氯原子碰到氧化性强的物质(得电子能力比它强的)时,氯原子就可能失去电子而显正价.不过氯气的话初高中学到的比较典型的一般是歧化反应,就是氯气自己人抢自己人电子.比如:Cl2+2NaOH=NaCl+NaClO+H2O.此反应里面,NaCl的Cl是-1价的,NaClO次氯酸钠中的Cl就是+1价的.要得到高价氯,最简单的就是电解反应了.直接通电抢走氯的电子,根据不同情况会产生+3,+5,+7价的氯化合物.
不过,你以后学到了就知道了,除了很变态的奇怪的化合物,其余都可以直接通过经验来判断该选哪个化合价,比如Cl单独作酸根的话就是-1价的,而ClO-,ClO2 -,ClO3 -,ClO4 -分别为含氧酸根离子,看到O的个数就可以直接判断,它们分别是+1+3+5+7价的了.
不知楼主学到啥程度.不过现在掌握书上的东西,老师讲的东西就行了,以后学完,知识体系建立了,你就会完全明白了.
再问: 额....我问的元素所带的个数不是指原子序数,而是元素右下角的那个数字,是怎么求来的 .....基本上看不懂,由于本人是初接触化学的,对于它还比较模糊,特别是像化学方程式,化学式之类要理解的,不知高人有没有方法呢
再答: 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吗。?那个是可以根据该物质的电荷守恒求来的。比如:水H2O,O是-2价,H是+1价。假如说你不知道水分子中H有几个的话,那根据水分子呈电中性,+1乘以2再加上-2=0,就能求得H是2个。比如水合氢离子,假设不知道有几个H,以x来代替:HxO+(+是上标),水合氢离子带电量为+1,+1乘以3再-2=+1,那么可求得x为3。。。。一般来说,要想知道一个化学式中某个元素的个数,必须别的元素个数都是确定的(对于分子式来说)。对于离子化合物的话需要知道的是离子个数比。 化学一半靠记忆,一半靠推理。光靠“求”没用的。因为物质的本质,物质中各个元素的个数不是靠“求”出来的,一个水分子本身就是由2个H,一个O组成的。“求”只是当你没见过这物质,但某些元素个数基本可以确定时,来确定未知的元素个数的方法。 化学很好学的。。跟着书上走,跟着老师走,一开始靠记忆,然后记住的东西多了,总结归纳,自然而然就有经验了,就豁然开朗了。现在没有必要着急,脚踏实地就行了。
㈨ 怎么分出一条化学式里哪些是原子团求简单易懂的解释
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原子团不是由单个原子组成,至少2个),常见的阳离子有金属阳离子如:钠离子,铁离子、钙离子,铵根离子,其中铵根离子就是原子团,因为他不是单个原子组成。阳离子的话一般只有铵根离子是原子团。
阴离子的话原子团的种类就比较多,像硫酸根,硝酸根,碳酸根。总之他们是在一起的,不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