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学的各种物质的英文缩写 如水H2o
你要的不是缩写,是化学式吧。
学化学好多年,感觉这个不用刻意去记,学到哪就记到哪,很容易的。
我本想复制些别人的东西的,结果只能写100个字。
❷ 请教生物化学物质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有机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普通命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或构型式.
一,有机合物的命名方法
1.俗名及缩写 有些化合物常根据它的来源而用俗名,要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木醇是甲醇的俗称,酒精(乙醇),甘醇(乙二醇),甘油(丙三醇),石炭酸(苯酚),蚁酸(甲酸),水杨醛(邻羟基苯甲醛),肉桂醛(β-苯基丙烯醛),巴豆醛(2-丁烯醛),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氯仿(三氯甲烷),草酸(乙二酸),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甘氨酸(α-氨基乙酸),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D-葡萄糖,D-果糖(用费歇尔投影式表示糖的开链结构)等.还有一些化合物常用它的缩写及商品名称,如:RNA(核糖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煤酚皂或来苏儿(47%-53%的三种甲酚的肥皂水溶液),福尔马林(40%的甲醛水溶液),扑热息痛(对羟基乙酰苯胺),尼古丁(烟碱)等.
2.普通命名(习惯命名)法
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
正:代表直链烷烃;
异:指碳链一端具有结构的烷烃;
新:一般指碳链一端具有结构的烷烃.
伯:只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伯碳原子.
仲: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仲碳原子.
叔: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叔碳原子.
季:与四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季碳原子.
如在下式中:
C1和C5都是伯碳原子,C3是仲碳原子,C4是叔碳原子,C2是季碳原子.
要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例如:
3.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二,例题解析
1.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是所有开链烃及其衍生物命名的基础.
例1,
命名的步骤及原则:
(1)选主链 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有几条相同的碳链时,应选择含取代基多的碳链为主链.
(2)编号 给主链编号时,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若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应使各取代基都有尽可能小的编号或取代基位次数之和最小.
(3)书写名称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位次,先写出取代基的位次及名称,再写烷烃的名称;有多个取代基时,简单的在前,复杂的在后,相同的取代基合并写出,用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用半字线隔开.
根据此原则,上面的化合物命名为:2,3,4,7-四甲基辛烷.
2.几何异构体的命名 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两种方法.
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例2,
如果双键碳原子上所连四个基团都不相同时,不能用顺反表示,只能用Z,E表示.按照"次序规则"比较两对基团的优先顺序,两个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Z型,反之为E型.必须注意,顺,反和Z,E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有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顺式的不一定是Z型,反式的不一定是E型.例如:
脂环化合物也存在顺反异构体,两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3,
化合物的母体是环丁烷,在1,3位上有两个甲基分别在环平面的两侧,因此为反式异构体.命名为:反-1,3-二甲基环丁烷.
3.光学异构体的命名 光学异构体的构型有两种表示方法D,L和R,S,
D ,L标记法以甘油醛为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化合物很难确定它与甘油醛结构的对应关系,因此,更多的是应用R,S标记法,它是根据手性碳原子所连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顺序标记的.光学异构体一般用投影式表示,要掌握费歇尔投影式的投影原则及构型的判断方法.
例4,
根据投影式判断构型,首先要明确,在投影式中,横线所连基团向前,竖线所连基团向后;再根据"次序规则"排列手性碳原子所连四个基团的优先顺序,在上式中:
-NH2 >-COOH >-CH2-CH3 >-H ;将最小基团氢原子作为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顶端,其余三个基团为正四面体底部三角形的角顶,从四面体底部向顶端方向看三个基团,从大到小,顺时针为R,逆时针为S .在上式中,从-NH2 -> -COOH -> -CH2-CH3为顺时针方向,因此投影式所代表的化合物为R构型,命名为R-2-氨基丁酸.
4.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关键是确定母体.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当卤素和硝基与其它官能团并存时,把卤素和硝基作为取代基,其它官能团为母体.
② 当双键与羟基,羰基,羧基并存时,不以烯烃为母体,而是以醇,醛,酮,羧酸为母体.
③ 当羟基与羰基并存时,以醛,酮为母体.
④ 当羰基与羧基并存时,以羧酸为母体.
⑤ 当双键与三键并存时,应选择既含有双键又含有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时给双键或三键以尽可能低的数字,如果双键与三键的位次数相同,则应给双键以最低编号.
例5,
步骤及原则:(1)确定母体:对于硝基和卤素取代的烃类,一般以烃类为母体,把硝基和卤素作为取代基.因此,上面化合物应以甲苯为母体.
(2)编号:从甲基开始,使取代基位次之和最小.
(3)书写名称:不同取代基的排列顺序,按照次序规则,较优的基团写在后面.
因此,化合物被命名为:2-硝基-3-氯甲苯.
例6,
步骤及原则:
(1)确定母体 化合物中含有两个官能团,按照"次序规则",羧基优于羰基,应以羧酸为母体,羰基作为取代基.
(2)编号 从羧基一端开始编号.
(3)书写名称 化合物被命名为:4-甲基-5-羰基己酸.
5.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由于大部分杂环母核是由外文名称音译而来,所以,一般采用音译法.要注意取代基的编号,一般从杂原子开始沿着环编号,要使带有取代基的碳原子编号最小;也可将杂原子两边的杂原子依次编为a,b.
例
例7.
步骤及原则:
(1)确定母体 化合物以吡咯为母体,羰基作为取代基.
(2)编号 从氮原子开始编号.
(3)书写名称 化合物被命名为:2-硝基吡咯或a-硝基吡咯.
还有些东西建议你看一下:
❸ 求一些常用化学物质的缩写 比如聚氨酯 聚苯乙烯 等高分子物质的简写,越多越好 ,谢谢 [email protected]
-[-O-CONH-]-n(聚氨酯)
- [-CH2-CHCl-]-n(聚氯乙烯)
-[-CH-CH2-]-n( 聚苯乙烯)
|
C6H5
-(-CH2-CH-)n- (聚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
I
COO-CH3
-(-CF2-CF2-)-n(聚四氟乙烯)
-[-CH2-C6H4O-]-n(酚醛树脂)
❹ 各种化学名称的简写
这个太多了,几乎所有的化学物质都有化学式。
❺ 求以下物质的化学名称及简写
你所说的化学名称的简写,其实就是化学式,一下附上家中常见物质简写
食盐
nacl
碱面
na2co3
小苏打
nahco3
醋
ch3cooh
砂糖
c12h22o11
淀粉
(c6h10o5)n
酒精
c2h5oh
味精
c5h8no4na(谷氨酸钠)+氯化钠
抹墙的石灰浆(也算吧)ca(oh)2
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后变成caco3
天然气
ch4
水碱
caco3
紫药水
kmno4
红药水
c20h8o6br2hgna2(汞溴红)
玻璃
na2sio3,casioo3,sio3(混)
金属什么的查元素周期表就知道了
❻ BMTP是什么,一种化学物质的缩写。
名字有点长:1,3-双(5-甲基-1,3,4-噻二唑-2-硫)丙烷
参考论文:《多亚甲基桥连双噻二唑汞(2)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与应用》 论文导师:柴雅琴,论文单位:湖南大学。
❼ 求各种化学物质的简称,
满意答案好评率:0% 硫酸盐类:
1.皓矾: ZnSO4.7H2O
2.钡餐,重晶石: BaSO4
3.绿矾,皂矾,青矾: FeSO4.7H2O
4.芒硝,朴硝,皮硝: Na2SO4.10H2O
5.明矾: KAl(SO4)2.12H2O
6.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7.胆矾、蓝矾:CuSO4.5H2O
8.摩尔盐:(NH4)2SO4.FeSO4.6H2O
二、矿石类:
1.萤石:CaF2
2.光卤石: KCl.MgCl2.6H2O
3.黄铜矿: CuFeS2
4.矾土:Al2O3.H2O、Al2O3.3H2O和少量Fe2O3 、SiO2
5.磁铁矿石: Fe3O4
6.赤铁矿石:Fe2O3
7.褐铁矿石: 2Fe2O3.3H2O
8.菱铁矿石:Fe2CO3
9.镁铁矿石:Mg2SiO4
10.苏口铁:碳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
11. 白口铁:碳以FeC3形式存在
12.高岭石: Al2(Si2O5)(OH)4 或(Al2O3.2SiO2.2H2O)
13.正长石: KAlSi3O8
14.石英:SiO2
15.硼砂: Na2B4O7.10H2O
16.脉石:SiO2
17.刚玉(蓝宝石.红宝石): 天然产的无色氧化铝晶体
18.黄铁矿(愚人金):FeS2
19.炉甘石:ZnCO3
20.智利硝石:NaNO3
21.滑石:3MgO.4SiO2.H2O
22.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CaCO3
23.孔雀石:CuCO3.Cu(OH)2
24.白云石:MgCO3.CaCO3
25.冰晶石:Na3AlF6
26.高岭土:Al2O3.2SiO2.2H2O
27.锡石:SnO2
28.辉铜矿:Cu2S
三、气体类:
1.高炉煤气:CO,CO2等混合气体
2.水煤气CO,H2
3.天然气(沼气):CH4
4.液化石油气:C3H8,C4H10为主
5.焦炉气:CH4,CO,H2,C2H4为主
6.裂解气:C2H4为主
7.爆鸣气:H2和O2
8.笑气:N2O
9.裂化气:C1~C4的烷烃、烯烃
10.电石气:C2H2(通常含H2S、PH3等)
四、有机类:
1.福马林(蚁醛): HCHO
2.蚁酸:HCOOH
3.尿素: (NH4CNO)或 CO(NH2)2
4.氯仿: CCl4
5.木精(工业酒精):CH3OH
6.甘油: CH2OH-CHOH- CH2OH
7.硬脂酸:C17H35COOH
8.软脂酸: C15H31COOH
9.油酸: C17H33OH
10.肥皂:C17H35COONa
11.银氨溶液:[Ag(NH3)2]+
12.乳酸:CH3-CHOH-COOH
13.葡萄糖:C6H12O6
14.蔗糖:C12H22O11
15.核糖:CH2OH-(CHOH)3CHO
16.脱氧核糖:CH2OH-(CHOH)2CH2-CH3
17.淀粉: (C6H10O5)n
18.火棉,胶棉:主要成份都是[(C6H7O2)-(ONO2)3]n 只是前者含N量高
19.尿素: CO(NH2)2 NH4CNO为氰酸铵.(互为同分异构体)
20.氯仿: CHCl3
21.油酸: C17H33COOH
22.银氨溶液:[Ag(NH3)2]OH
23.脱氧核糖:CH2OH-(CHOH)2CH2-CHO
五、其他类:
1.白垩: CaCO3
2.石灰乳:Ca(OH)2
3.熟石灰: 2CaSO4.H2O
4.足球烯: C60
5.铜绿:Cu2(OH)2CO3
6.纯碱(碱面): Na2CO3
7.王水: HCl,HNO3 (3:1)
8.水玻璃(泡火碱) :Na2SiO3
9.小苏打:NaHCO3
10.苏打:Na2CO3
11.大苏打(海波):Na2S2O3
12.盐卤:MgCl2.6H2O
13.雌黄:As2S3
14.雄黄:As4S4
15.朱砂:HgS
16.石棉:CaO.3MgO.4SiO2
17.砒霜:As2O3
18.泻盐:MgSO4.7H2O
19.波尔多液:CuSO4+Ca(OH)2
20.钛白粉:TiO2
氯化钠;食盐 NaCL氯化镁;盐卤 MgCL2*6H2O
碳酸钠;苏打.纯碱 Na2CO3
碳酸氢钠;小苏打 NaHCO3
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 NaOH
氢氧化钾;苛性钾 KOH
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H)2
高锰酸钾;灰锰氧 KMnO4
氟化钙;萤石.氟石 CaF2
二硫化亚铁;黄铁矿.硫铁矿 FeS2
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 CuSO4*5H2O
硫酸锌晶体;皓矾 ZnSO4*7H2O
硫酸亚铁晶体;绿矾 FeSO4*7H2O
硫酸铝钾晶体;明矾 kAL(SO4)2*12H2O
硫酸钙晶体;(生)石膏 CaSO4*2H2O
硫酸钙晶体;熟石膏.烧石膏(CaSO4)2*H2O
硫酸钡晶体;重晶体 BaSO4
硫酸钠晶体;芒硝 NaSO4*10H2O
硫酸镁晶体;泻盐 MgSO4*7H2O
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海波 Na2S2O3
硝酸钾;智利硝石.火硝 KNO3
硫酸钙和硫酸二氢钙;过磷酸钙(普钙) Ca(H2PO4)2和2CaSO4
磷酸二氢钙;重过磷酸钙.重钙 Ca(H2PO4)2
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 CO和H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发生炉煤气 CO和CO2
二氧化碳(固体);干冰 CO2
碳酸钙;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白垩 CaCO3
氧化钙;生石灰 CaO
碳化钙;电石 CaC2
碳化硅;金刚砂 SiC
二氧化硅;石英.水晶 SiO2
硅酸钠溶液;水玻璃.泡花碱 Na2SiO3
氧化铝;刚玉 AL2O3
亚铁青化钾;黄血盐 K4
铁氢化钾;赤血盐 k33
亚铁氢化钾;普鲁士蓝 K4Fe(CN)6
碱式碳酸铜;铜绿 Cu2(OH)2CO3
漂白粉; Ca(CLO)2和CaCL2
王水; 浓HNO3和浓HCL(1:3)
氧化砷;砒霜 As2O3
硫化砷:雄黄 As2S3
氯化汞;升汞 HgCL2
氯化亚汞;三仙丹 HgO
硫化汞;辰砂 HgS
❽ 帮我找出高中阶段化学物质的全部简称,如纯碱NA2CO3,
1,CuSO4*5H2O五水硫酸铜,蓝色晶体,易溶于水,低温加热失水,生成一水合物,两百以上温度继续加热可得无水物.实验室制法,CuO + H2SO4=CuSO4+H2O;再蒸发溶液至结晶即可;
2,CuSO4无水物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常做干燥剂.制法:两百以上五百以下温度加热五水硫酸铜可得无水物.
3,H2SO4浓硫酸是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有强酸性,强氧化性:2H2SO4+Cu=CuSO4+SO2g+H2O加热;和强的吸水性:H2SO4+HCOOH=CO+H2SO4*H2O
是重要的工业三酸之一.
4,HCl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室温下一体积水可以溶解500体积HCl,溶液就是大家熟悉的浓盐酸,溶液也是重要的工业三酸之一.实验室制法:H2SO4浓+NaCl=NaHSO4+HClg
5,HNO3浓溶液为无色油状液体,但是在储存时常常发生分解而显宗红色:4HNO3(光或热)=4NO2g+2H2O+O2g.有强氧化性,可以和铜,银等直接反应,和酸性是重要的工业三酸之一.实验室制法:H2SO4浓+NaNO3=NaHSO4+HNO3g或NO2溶于水中:3NO2+H2O=NO+2HNO3.
6,KNO3,白色或透明晶体,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溶解度急剧加大.2KNO3(600度)=2KNO2+O2g,所以在酸性溶液(可以看做是硝酸的溶液)或固体在熔融时(起氧化作用的是分解出的氧气)是强氧化剂.实验室制法:K2CO3+2HNO3=2KNO3+CO2g+H2O 然后在蒸发结晶.
7,CaCl2,无水物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强的吸水性,可以做固体干燥剂.实验室制法:碳酸钙溶于盐酸中在蒸发结晶后,强热灼烧可得.
8,CO2,无色无味气体,可溶于水,一体积水可以溶解一体积该气体(常温)
水溶液呈酸性.遇澄清的石灰水可以产生沉淀:CO2+Ca(HO)2=CaCO3s+H2O,该反应是鉴别二氧化碳的重要反应.实验室制法碳酸钙溶于盐酸:CaCO3+2HCl=
CaCl2+CO2g+H2O
注:其中在答案中用到的g表示该产物为气体;s表示固体;产物水和可溶解的产物未标明.
❾ 化学名称缩写
1、碱的化学式
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 NaOH 、氨水NH3·H2O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 Ba(OH)2 、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亚铁 Fe(OH)2↓
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铝Al(OH)3↓
2、氧化物的化学式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 、二氧化硫 SO2、三氧化硫 SO3 水 H2O 、 双氧水 H2O2、五氧化二磷 P2O5、一氧化氮 NO、二氧化氮 NO2 氧化钠 Na2O
氧化钾 K2O、氧化银 Ag2O 氧化汞HgO 、氧化铜CuO、氧化镁 MgO、氧化钙 CaO、氧化锌 ZnO、氧化亚铁 FeO 氧化铁 Fe2O3、氧化铝 Al2O3 二氧化钛 TiO2 、二氧化锰 MnO2 四氧化三铁 Fe3O4
3、酸的化学式
盐酸HCl 、硝酸 HNO3 氢硫酸 H2S、亚硫酸 H2SO3、硫酸 H2SO4 、碳酸 H2CO3、 磷酸 H3PO4 乙酸( 醋酸)CH3COOH
(9)化学物质名字太长怎么缩写扩展阅读: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按正前负后的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通常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
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3、注意:
当某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省略不写;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的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方,如CO2;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书写其化学式时,一般把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左方,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如NaCl。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❿ 请教:这些都是什么化学物质的缩写
TSPBC是溴代十六烷基吡啶的缩写。物化性质:性状:白色粉末熔点(℃):63-69℃ 溶解性:5g/L(20℃),溶于乙醇、氯仿和二氧六环,微溶于水,苯,石油醚和丙酮,乙酸乙酯。 2.用途用于制药、表面活性剂、杀菌剂、乳化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用作杀菌剂、缓蚀剂。与柠檬醛复配能抑制若干致病真菌的生长。 3.合成方法 由溴代十六烷和吡啶反应制得。溴代十六烷和吡啶各100份,加7份水(质量份),在110~120℃回流16~18h,蒸出过量的吡啶,用真空干燥法除去痕量吡啶,随后用非极性溶剂洗涤即得产品。 化学试剂:在化学试验、化学分析、化学研究及其它试验中使用的各种纯度等级的化合物或单质。 中文名称:产品名称以中国化学会1982年公布的“无机化学物质系统命名原则”、“有机化学物质系统命名原则”为主要依据,兼顾长期使用的俗名、商品名。并且尽可能准确地给出能够描述该化学试剂的型态或剂型,例如:水溶液、醇溶液、粉、块、棒、膏,甚至粒度如200目等。 英文名称:产品名称以IUPAC1982年公布的“无机化学物质系统命名原则”、“有机化学物质系统命名原则”为主要依据,兼顾长期使用的俗名、商品名。 常用化学试剂及其缩写参考网络文库:/view/90aff4fcf705cc1755270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