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2016年全国共多少套化学试题

2016年全国共多少套化学试题

发布时间:2022-07-23 15:42:33

⑴ 2016海南高考化学难不难 全国各省份高考试题难度排名

1、2016年高考全国共有九套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四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分省自主命制五套。由于高考试卷不同,难度是有差异的。

2、其实高考试卷的难度也是因人而异,不同的考生对高考试卷难度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海南省今年高考试卷的难度基本上还是稳定的,高考试卷难不难主要还要看考生本人的答卷体验。

⑵ 高考有几套试卷

高考一共有三种试卷,分别是 全国Ⅰ(乙)卷 、全国Ⅱ(甲)卷 、全国(Ⅲ)丙卷


  1. 考生在具体操作时,宜结合使用两种以上筛选方式来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这样筛选出来的结果,相对来说更科学。

2.在进行数据对比时,生不能仅仅盯着某一两年的数据, 而是要对比分析近三四年的历史数据。
3.在寻找"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院校”时,应留足上下浮动的空间,以便为下一步设计志愿梯度作准备。

全国各省高考改革方案解析

高校招生考试科目与分值 【均不分文理】 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均突破文理界限,由学生跨文理选科。

【均设置“3+3”的考试科目】 (1)均实行学考纳入高考评价体系 前一个“3”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 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科目,由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命题。

(2)均实行必考与选考的结合 前一个“3”为必考科目,后一个“3”为选考科目。

【高中学考科目的考试实施和赋分办法】

高中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

浙江做法: 浙江省实行高中学考与高考选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试中相结合的办法:同一科目命制两种 试卷,一种为“必考题”(满分70分),作为单纯的“高中学考”;一种为“必考题+加试 题”(满分100分)。

“一考两用”,其中“必考题”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使用,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可用于“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高职提前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必考题+加试题”作为“高考选考”成绩使用。

两种试卷同时在不同试场开考,后一种试卷多半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其中必考题试题相同。两种试卷的考试均允许学生跨年级参加,每位考生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

其他省级行政区域思路: 其他省级行政区域把高中学考区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开组织考试。

其中,山西、河南和青海,与浙江一样,不称为“等级性考试”,而分别称为“选考科目”、“选考科目考试”和“选科考试”。

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级性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级,仅限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参加,其中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 每位考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

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可用于高职分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等级性考试用于统一高考招生。

2、科目数

高中学考的总科目数

高中学考的总科目数均覆盖高中阶段全部教学科目,包含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有的把音乐和美术合称为艺术。有的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称为技术。有的把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的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单列为考试或考查科目。

大多数把音乐、体育、美术(个别省如宁夏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授权市、县级教育管理部门考核。其他科目均实行全省级行政区域统考。

供学生选考的科目数

浙江“7选3”,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中任选3科参加“必考题+加试题”的考试,计入高考招生总分。

其他省级行政区域“6选3”,不含技术。海南省在文件中明确争取从2020年起把技术纳入,实行“7选3”,山东也表示创造条件把技术纳入,实行“7选3。

3、等级和赋分办法

有的省级行政区域表示在特殊情况下,把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原始成绩形式使用。如宁夏明确:“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毕业或高中同等学力认定依据时,以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方式呈现;作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依据时,以原始分提供高校录取使用”。

等级性考试的级别和赋分

除先行试点的上海、浙江均采用按等级赋分的办法外,28个省级行政区域有的(如天津、宁夏)在文件中明确表述等级性考试按ABCDE 5等21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招生总分满分750分。

有的未明确分几个等级,但明确了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招生总分满分750分; 有的文件中没有明确表述,但可以推论出同样的精神实质。西藏和上海一样,计入高考 总成绩的3科等级性考试“每门满分70分”、“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总分满分为660 分”。

【外语科目】 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外语科目均与语文、数学一样,满分为150分。外语科目均实行每个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

【其他科目考试次数】 根据国务院《实施意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 会”的精神,在“3+3”科目设置里,浙江除外语科目外,3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 其他省目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科目。

⑶ 求历届(有98-04)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试题

2007年广州市高中化学竞赛试题
2007.6.17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编号(9位数号码)和姓名;用2B铅笔将对应的号码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Zn 65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需将水放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A.提高水温 B.除去水中的游离氯
C.用紫外线杀菌 D.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晶和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B.钢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合金
C.金属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D.单质硅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3. 科学家发现不同海域的海水中143 60Nd和144 60Nd(元素钕)的含量差异很明显,由此得出不同区域的大陆岩石中143 60Nd和144 60Nd含量不同的结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d原子的质量数是60
B. 143 60Nd比144 60Nd少一个质子
C. 143 60Nd和144 60Nd中质量数与中子数均不相同
D. 因各地岩石中143 60Nd和144 60Nd含量不同,所以Nd元素没有固定的相对原子质量
4. 野外作业时,可用原电池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加热食品。由铁屑、炭粒、食盐、水、空气组成的原电池中,铁屑作
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5. 砒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医生通常给砒霜中毒患者服用一定剂量的氧化剂解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砷的+3价化合物的毒性强于+5价化合物
B.砷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C.砷化氢(AsH3)比NH3稳定
D.砷酸(H3AsO4)的酸性强于磷酸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B.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C.将颗粒大小相同的钠与钾分别与水反应,比较钠、钾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D.将Mg(OH)2和Al(OH)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比较其碱性的强弱
7.单质钛(Ti)的机械强度高,抗蚀能力强,有“未来金属”之称。以TiO2制金属钛,主要反应有:① TiO2 +2C +2Cl2 TiCl4+2CO;② TiCl4 +2Mg 2MgCl2 +Ti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碳是还原剂 B. 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C. 反应②表现了金属镁还原性比金属钛强
D. 反应①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1
8.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现有①水;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乙醇; ④纯碱溶液;⑤酸性KMnO4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将质量分数为a %的NaOH溶液蒸发掉bg水后,变成cmL 2a %的NaOH不饱和溶液,则蒸发后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10.将4.34 g 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则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4∶3∶2 B. 1∶2∶1 C. 1∶1∶2 D. 1∶1∶1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漂白剂,但遇酸性溶液发生分解:
5HClO2 == 4ClO2↑+H++Cl-+2H2O。向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若将盐酸改为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但稍后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步加大。速率变化原因是
A.逸出ClO2使生成物浓度降低 B.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
C.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D.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
12.关于非金属元素N、C、S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B.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CH4>SiH4
D.N2和C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足量的O2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 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OH-=CO32-+H2O
C.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十OH-+HCO3-=CaCO3↓+H2O
D.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14. 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 NaCl、Na2SO4 B. NaCl、NaBr、Na2SO4
C. NaCl、Na2SO4、I2 D. NaCl、NaI、Na2SO4
15.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A. 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 B. 氯化氢比硫化氢的热稳定性好
C. 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硫酸强 D. 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硫原子的多
16. 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可能有
A. 与水反应生成酸 B. 与硫酸反应
C. 与氢氧化钠反应 D. 一定条件下能与碳酸钠反应
17. 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物质的准备,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
B.
C.
D.
18.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沸点比P4(白磷)高
B.N4分子中有6个N-N键
C.14N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7
D.1mol N4气体转变为N2吸收882kJ热量
19.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化合价 -2 -3 -1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序数④大于⑦ B.②、③号元素处在同一周期
C.⑧号元素是金属元素 D.⑤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20.右图是某硫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试剂应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并用橡皮塞塞紧
B.1mol锌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
C.该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9.2mol/L
D.向50mL该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
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0.46mol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8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6页,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总 分
分数
三、(本题包括9小题,共80分)
21.(8分)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系列
实验时,将药品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若A为浓氨水,B为烧碱,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
活塞D,足够长时间后,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利用上述装置还可以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
此时A中加入浓HCl,B中加入 (填化学式,下同),C中加 ,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8分)某铜粉样品含少量金(Au),不含其他成分。测定该样品中金的含量时,有两种溶解样品的方法:①用稀硝酸溶解样品,②用双氧水和稀盐酸溶解样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2HCl == CuCl2+2H2O。已知金不与稀硝酸、双氧水和盐酸反应。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在铜与双氧水、盐酸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若有2mol的H2O2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3)方法①和②相比较,你认为哪种更好?原因是什么?

(4)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ag,用足量的双氧水溶解后,剩余残渣经洗涤干燥称得质量是bg,
则样品中含金的质量分数为 。
23.(8分)某校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了CuO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并与MnO2相比较,研究其催化能力。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m(KClO3)/g m(MnO2)/g m(CuO)/g 回收催化剂质量/g
① 0.6000 ―― ―― ――
② a 0.2000 ―― 0.1950
③ b ―― c 0.1900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a= g ,b= g ,c= g 。
(2)实验①的目的是

(3)本实验中为了比较CuO和MnO2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能力,还需测量的数据是:


(4)实验中为了更准确地说明CuO和MnO2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能力,还应保持反应的温度
相同,如果该实验是在你校的实验室进行,你将如何操作以保证反应温度相同

(5)从反应残留物中回收催化剂,并称量其质量,目的是

24.(5分) “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Fe2O3 高温 Al2O3+ 2Fe。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
(1) 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这种推测有一定的道理,理由是: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
是 ,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熔融物中含
有金属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5.(14分)已知Zn(OH)2能溶于NaOH(aq)转变成Na2ZnO2。为了测定某白铁皮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a g白铁皮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用表面皿盖好,开始时产生气泡的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变慢。待试样全部溶解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将所得沉淀在空气中加强热至质量不变,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b g,试回答:
(1)白铁皮镀锌的目的是 。
(2)气泡产生速度先快后慢的原因是


(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不是离子反应的写化学方程式)


(4)最后残留的固体是 ,得到该固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5)白铁皮含锌的质量分数是 。

26.(10分)在足量的氯化亚铁稀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呈黄色的是 (填粒子的化学符号,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呈黄色的是 。
(2)现提供以下试剂: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
请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并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 )同学正确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3)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向溴化亚铁稀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
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来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你认为是否可行? ,
理由是


27. (14分)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A、bB、cC、dD、e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都是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有如下关系:a+c=d,2b+3=e。B、D、E的单质都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E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在空气中可自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D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是 。

(2)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是(填字母代号,下同) ,
位于同一主族的是 。

(3)C、D、E三种元素对应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回答,下同) ,
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4)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M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实验室保存M的要求是 ,这样做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A和B之间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N在室温下呈液态,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且元素B的质量分数高达92.3%。N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N在一定条件下,与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的类型为 。

28.(13分)Ⅰ.化学课上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时,将两气球内的NaHCO3和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已知盐酸是足量的,且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结束后, (填A或B)试管的气球大, 大小气球(包含试管) 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 。
Ⅱ.当甲同学用手触摸上述试管时,意外发现A试管变冷,而B试管发热,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同桌乙同学,并由此得出结论: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乙同学却对此结论却持怀疑的态度。为此,两位同学在课外活动中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序号 试剂1 试剂2 混合前
温度 混合后温度

35mL水 2.5g NaHCO3固体 20℃ 18.5℃

35mL水 3.2 Na2CO3固体 20℃ 24.3℃

35mL稀盐酸 含2.5g NaHCO3的饱和溶液32.5mL 20℃ 19℃

35mL稀盐酸 含3.2g Na2CO3的饱和溶液23.1mL+10ml水 20℃ 24.2℃

35mL稀盐酸 2.5gNaHCO3固体 20℃ 16.2℃

35mL稀盐酸 3.2g Na2CO3固体 20℃ 25.1℃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1)该研究报告的题目是《 》。
(2)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V型纸槽)、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 和 。
(3)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2007年广州市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70分)
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A B B D C A

二、(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AB BC CD C BC AD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本题包括8小题,共80分)
21.(8分)
(1)有白色沉淀产生,Al3++3NH3•H2O == Al(OH)3↓+3NH4+
(2)KMnO4,NaBr,黄绿色气体溶于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Cl2+2Br- === Cl-+Br2

22.(8分)

(1)
(2)双氧水,4mol
(3)方法②更好,因为产物中没有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
(4)

23.(8分)
(1)a=0.6000g ,b=0.6000g ,c=0.2000g 。
(2)作为实验①、②的对照,说明MnO2、CuO对KClO3的分解能否起催化作用。
(3)相同时间内放出O2的量或放出相同量的O2所需时间。
(4)用火焰大小相似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或用控温电炉加热相同时间,或沙浴加热相同时间等
(5)观察反应前后CuO、MnO2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以进一步说明它们在反应中是起催化作用。

24.(5分)
(1)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未反应的铝和铁熔合形成铁铝合金。
(2)NaOH溶液,块状熔融物表面有无色气泡放出,
2Al+2OH-+2H2O ==== 2AlO2-+3H2↑
(3)B

25.(14分)
(1)保护内部的铁,增强铁的抗腐蚀能力
(2)①开始时,白铁皮表面是比铁活泼的锌,且又可与铁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③溶液中C(H+)也大,所以反应快;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减小,表面的锌逐渐溶解后,原电池逐渐减小以至不复存在,反应速率明显减弱
(3)Zn2+ + 2OH- == Zn(OH)2↓ Zn(OH)2 + 2OH- == ZnO22- + 2H2O
Fe2+ + 2OH- == Fe(OH)2↓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4)Fe2O3, 2Fe(OH)3 Fe2O3 +3H2O
(5)
26.(10分)
(1)Br2 ; Fe3+
(2)
乙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C 溶液分层,有机层(下层)为无色
第二种方法 D 溶液呈(血)红色

(3)Fe2+ ;不可以,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色,不能区分两位同学的推断

27.(14分)
(1)氧气和臭氧
(2)BCD,,CE
(3)H2O>NH3>PH3,PH3<NH3<H2O
(4)密封于棕色瓶中,放置在阴暗处
4HNO3(浓) 光照 4NO2↑+O2↑+2H2O
(5) 平面正六边形, +Br2 —Br+HBr,取代反应

28.(13分)
Ⅰ.(1)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膨胀,A试管中产生气体的反应速率要快得多
(2)A ,
Ⅱ. (1)《NaHCO3、Na2CO3 与盐酸反应时温度的变化及其原因》(或相关内容)
(2)天平、温度计
(3)研究NaHCO3固体、Na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的变化是否是由于固体溶于水引起的。
(4)①NaH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降低,原因是NaHC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NaHCO3与盐酸的反应也是吸热反应。
②Na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升高,原因是Na2CO3固体溶于水时放热,Na2CO3与盐酸的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⑷ 在全国各个城市一共使用了几套高考卷数学的题都是哪些人出的

2022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在今年的高考中有很多省份启用了新高考的模式,然而其他省份也有使用自主命题等等。在2022年的高考当中,全国一共使用了八套不同的试卷,分别是新高考一卷,全国甲卷,新高考二卷,天津自主命题卷,全国乙卷,上海自主命题卷,北京自主命题卷。

尽管各省市高考所采取的试卷不同,但是考生则还是和本省的高考考生竞争。由于不同省市地区之间的高考政策以及参加人数方面的差异,其录取分数线的划分也大不大不相同,但是只要考生在高中时期努力学习,在高考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一般都是能够考出不错的成绩。在这里小编建议大家在高考完之后也不要松懈,通过各种渠道查询自己心仪院校的录取分数招生政策等等,以便能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确保自己被理想的大学录取。

⑸ 全国高考共有几套试卷

全国卷I(河北、河南、山西、广西) 全国卷II(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内蒙、西藏) 四川卷 重庆卷 陕西卷 湖南卷 北京卷 山东卷 湖北卷 安徽卷 江西卷 福建卷 天津卷 上海卷(3+综合+1)辽宁卷 江苏卷 广东卷(3+(文基或理基)+X)海南卷 共18套! 难度嘛,我08.09年才高考,但平时做高考题,感觉全国1的比较难,全国2稍稍逊色。上海江苏题目新颖,但基本知识牢固了做时并不难。 其实题目难不难,跟每年出的题有关,未必好说。今年我们山东的化学就很难。 总之,一句话。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满意请采纳

⑹ 2016年全国高考统考试卷有几种

全国卷分为新课标1卷和新课标2卷两套试题,文化教育欠发达的省份选用的新课标1,则使用新课标1卷;文化教育欠发达的省份选用的是新课标2,当然使用的是新课标2卷。

⑺ 2016年新课标全国2理综化学试题每个题多少分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难度不大甚至是较为简单,应该可称之为历年黑龙江参考新课标卷以来最简单的一套化学试卷,本次同样参考全国新课标II卷的省份还有甘肃、青海、内蒙古、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本套化学试卷整体可概括为“回归基础、灵活考查、综合运用、主观叙述”。细化说来,1.七选择题均为无难点、无陷阱出题,诸位考生只要认真解答应该不会出现选择题失分;2.关于未知的拓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频较高,26、27、28必答填空题中都有设问;3.实验题型侧重基础实验操作、鉴别及性质探究,相信考生们实验题会超越以往,得分率此次会比较高;4.化学反应原理题设创新,少见图像作为已知信息,主观文字关于原因或理由的叙述占据了大多数分值,但只要沉着应考仔细分析都可以答上采分点;5.选修物质结构略显平庸,选修有机确有难度,对比I卷选择题二取代物的同分异构前后考查了两遍。高考脉搏由此可见一斑,以供大家明年备考!

⑻ 请问 高考理综各科各有多少题目

高考理综总分300,物理、化学、生物所占分值比例分别约为全卷的40%、36%、24%。全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1题,共126分,其中物理8题、化学8题、生物5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10题,共174分,其中物理4题,化学4题,生物2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简称“理科综合”或“理综”,指的是在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理科综合试题总分300分,其中各单科所占分数各省标准不一,全国理综卷为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

(8)2016年全国共多少套化学试题扩展阅读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其它高考科目相比,具有两大特点:

1、时间紧、分值高。150分钟,总分3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每空最高3分。

2、学科间的转换与答题顺序的选择。考生在答理综试题过程中,既面临着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知识的转换,同时还面临着答题顺序的选择。

⑼ 谁有2016年化学学科高考试题双向细目表

这个是命题人制作的。。。

阅读全文

与2016年全国共多少套化学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