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氨、铵、胺三个字的读音 氨、铵、胺的正确读音
氨、铵、胺应分别读:ān、ǎn、àn。其他相似的易误读字:氰(qíng)、腈(jīng),磷(lín)、膦(lìn)、鏻(lín)等。
氨、铵、胺常用于指代化学中的物质氨、铵、胺,它们的区别如下:
分子的定义不同:
1、氨或称“氨气”,它是属于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为NH₃,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2、铵是一种阳离子,它的化学式:NH₄+。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阳离子。氨分子与一个氢离子配位结合就形成铵离子。
3、胺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被称之为胺,根据胺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的数目,可将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
(1)胺哪个化学元素扩展阅读:
生活中氨、铵、胺的用途差别:
氨:生活中的氨的主要用途是氮肥、制冷剂、化工原料。无机方面主要用于制氨水、液氨、氮肥、硝酸、铵盐、纯碱。有机方面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
铵:铵铵用于铵盐中含氮。此类肥料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否则铵离子会被反应掉从而肥效降低。常见的铵态氮肥有:硫铵、碳铵、硝铵。
胺:胺的用途很广。有些胺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也有些对生命十分有害,不少胺类化合物有致癌作用,尤其是芳香胺,如萘胺、联苯胺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胺
② 氨,铵和胺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氨或称“氨气”,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为NH₃,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铵是一种阳离子,化学式:NH₄+。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阳离子。氨分子与一个氢离子配位结合就形成铵离子。
胺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称为胺,根据胺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的数目,可将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
2、组成不同
氨分子为三角锥型分子,是极性分子。
铵离子是正四面体型的,与甲烷互为等电子体。
胺中氮原子的结构,很像氨分子中的氮原子,是以三个sp杂化轨道与氢或烃基相连接,组成一个棱锥体,留下一个sp3杂化轨道由孤电子对占据。
3、用途不同
氨的主要用途是氮肥、制冷剂、化工原料。无机方面主要用于制氨水、液氨、氮肥(尿素、碳铵等)、硝酸、铵盐、纯碱。有机方面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
铵:用于铵盐中含氮,盐可用作氮肥,称为铵态氮肥。此类肥料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否则铵离子会被反应掉从而肥效降低。常见的铵态氮肥有:硫铵、碳铵、硝铵。
胺:胺的用途很广。最早发展起来的染料工业就是以苯胺为基础的。有些胺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也有些对生命十分有害,不少胺类化合物有致癌作用,尤其是芳香胺,如萘胺、联苯胺等。
③ 铵的化学元素符号
铵不是元素,是以铵根形式存在的,化学式是NH4。
铵根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带正电离子。氨分子得到一个质子(氢离子)就形成铵离子。由于化学性质类似于金属离子,故命名为“铵”,属于原子团。一般被视为金属离子。
铵盐皆为晶体,易溶于水,常伴有吸热现象。在水溶液中水解一般呈弱酸性(除某些弱酸Ka值≤氨的Kb值的铵盐,例如醋酸铵、氰化铵等)。
加热则出NH3,是铵盐的重要检验方法之一。热分解情况与对应的酸有关。一般非氧化性酸的铵盐(如NH4Cl,NH4Br,(NH4)3PO4等)热分解产物为NH3与对应酸。
(3)胺哪个化学元素扩展阅读:
化学元素的来历
古希腊自然哲学提出了着名四元素说。这不是希腊哲学家创造的,四元素说在古希腊的传统民间信仰中即存在,但不具有(相对上来说)坚实的理论体系支持。古希腊的哲学家是“借用”了这些元素的概念来当作本质。
化学元素(30)米利都派哲学家泰勒斯主张的万物的本质是水,而且也唯有水才是本质,土和气这两种元素则是水的凝聚或稀薄。阿那克西曼德则将本质改为一种原始物质(称为“无限”或称“无定者”),同时又加上第四元素火。
四大元素由这种原始物质形成之后,就以土、水、气、火的次序分为四层。火使水蒸发,产生陆地,水气上升把火围在云雾的圆管里。人们眼中看见象是天体的东西,就是这些管子的洞眼,使我们能从洞眼中望见里面的火。形成了四元素的最早雏形。
另一个米利都派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则把气或者空气看作是原始物质,并把其他元素说成是由空气组成。空气变得稀薄后就成了火。
他的论证是,空气从嘴里呼出来是热的,而在压力下喷出来时则感到是冷的。同样,通过凝聚的过程,气先是变成水,然后变成土。这些元素之间的差异只是量变的结果,元素只是凝聚或稀薄到不同程度的空气。
④ 氨,胺,铵的区别
氨,胺,铵的区别为:指代不同、用途不同、物化特性不同
一、指代不同
1、氨: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为NH₃,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2、胺: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称为胺,根据胺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的数目,可将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
3、铵:铵是一种阳离子,化学式:NH₄+。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阳离子。氨分子与一个氢离子配位结合就形成铵离子。
二、用途不同
1、氨:氨的主要用途是氮肥、制冷剂、化工原料。无机方面主要用于制氨水、液氨、氮肥(尿素、碳铵等)、硝酸、铵盐、纯碱。有机方面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
三、物化特性不同
1、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沸点较低,易溶于水。
2、胺:在常温下,低级脂肪胺是气体,丙胺以上是液体,高级脂肪胺是固体。
3、铵:铵盐都呈白色晶体,加碱研磨(相当于加热)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铵盐受热会分解。
⑤ 氨和胺有什么区别
胺(音àn),是氨分子中的氢被烃基取代的产物。分类:按照氢被取代的数目,依次分为一级胺(伯胺)rnh2、二级胺(仲胺)r2nh、三级胺(叔胺)r3n、四级铵盐(季铵盐)r4n
x-,例如甲胺ch3nh2、苯胺c6h5nh2、乙二胺h2nch2ch2nh2、二异丙胺[(ch3)2ch]2nh、三乙醇胺(hoch2ch2)3n、溴化四丁基铵(ch3ch2ch2ch2)4n
br-。性质:胺具有碱性,在气相条件下氨比任何一种甲胺的碱性都弱得多,但在溶液中其碱性与三甲胺相近,一甲胺和二甲胺的碱性较三甲胺约强10倍。低级的胺是气体或易挥发的液体,气味与氨相似,有的有鱼腥味;高级的胺为固体
;芳香胺多为高沸点的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具有特殊的气味。胺与酸作用易成盐。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常把胺作为亲核试剂使用。其反应活性通常随碱性的强弱而异,取代基的大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较大,位阻较大的胺反应活性降低,例如二异丙基乙基胺已完全不能与卤代烷发生作用。此外,芳香胺的重氮化反应也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之一。制法: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是由氨基酸脱羧生成的。工业制备胺类的方法多是由氨与醇或卤代烷反应制得,产物为各级胺的混合物,分馏后得到纯品。由醛
、酮在氨存在下催化还原也可得到相应的胺。工业上也常由硝基化合物、腈、酰胺或含氮杂环化合物催化还原制取胺类化合物。应用:胺的用途很广。最早发展起来的染料工业就是以苯胺为基础的。有些胺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也有些对生命十分有害,不少胺类化合物有致癌作用,尤其是芳香胺,如萘胺、联苯胺等。
⑥ 胺的化学元素是否是An
胺不是一个化学元素,它是氨分子中的氢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按照氢被取代的数目,依次分为一级胺(伯胺)RNH2、二级胺(仲胺)R2NH、三级胺(叔胺)R3N、四级铵盐(季铵盐)R4N+X-,例如甲胺CH3NH2、苯胺C6H5NH2、乙二胺H2NCH2CH2NH2、二异丙胺[(CH3)2CH]2NH、三乙醇胺(HOCH2CH2)3N、溴化四丁基铵(CH3CH2CH2CH2)4N+Br-。
参考:http://ke..com/view/42270.html?wtp=tt
⑦ “胺”、“铵”与“氨”的区别是什么
胺:有机物,NH3中的氢被其他基团(多为烃基)取代后的一类产物,常温下多为液体,有多个氮原子的物质也属于胺类,大多数不溶于水。
铵:无机物,铵盐,含铵根离子(NH4+)的化合物,常温下多为固体,易溶于水。
氨:无机物,常温下为气体,化学式为NH3,极易溶于水。
⑧ NH3什么时候是“铵”、什么时候是“氨”、什么时候是“胺”
胺是氨分子中的氢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铵根离子的电子式 铵(ǎn)根正离子(英文名: Ammonium ;化学式: NH4+ )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阳离子。氨;:;;;;氨分子与一个氢离子氨(Ammonia,即阿摩尼亚),或称“氨气”,分子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配位结合就形成铵离子。由于化学性质类似于金属离子,故命名为“铵”。
⑨ 胺的化学式
胺
,外文名
Amines
,化学式
RNH2;RNHR';RN(R')R''
按照氢被取代的数目,依次分为一级胺(伯胺)RNH2、二级胺(仲胺)R2NH、三级胺(叔胺)R3N、四级铵盐(季铵盐)R4N+X-,例如甲胺CH3NH2、苯胺C6H5NH2、乙二胺H2NCH2CH2NH2、二异丙胺[(CH3)2CH]2NH、三乙醇胺(HOCH2CH2)3N、溴化四丁基铵(CH3CH2CH2CH2)4N+Br-。氢氧化铵或铵盐的四羟基取代物,称为季胺碱(quaternary ammonium hydroxide)或季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NH4+铵 R4NOH季铵碱 R4NX季铵盐。
胺是指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根据胺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的数目,可将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胺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具有极重要的生理活性和生物活性,如蛋白质、核酸、许多激素、抗生素和生物碱等都是胺的衍生物,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数药物也是胺或者胺的衍生物,因此掌握胺的性质和合成方法是研究这些复杂天然产物及更好地维护人类健康的基础。
⑩ “胺”,“铵”与“氨”的区别
氨(an,一声):无机物,常温下为气体,化学式为NH3,极易溶于水;胺(an,四声):有机物,NH3中的氢被其他基团(多为烃基)取代后的一类产物,常温下多为液体,有多个氮原子的物质也属于胺类,大多数不溶于水;铵(an,三声):无机物,铵盐,含铵根离子(NH4+)的化合物,常温下多为固体,易溶于水。
①、氨,就是氨气、氨水,NH3,NH3·H2O。
这个氨通常在肥料中用在氨气、氨水、合成氨、液氨、氨基酸中,这里有人不免要问,氨基酸为何是这个氨,而非胺。实际上按照定义,氨基酸本就应该是“胺基酸”,但由于该词汇从一开始就被写(译)作“氨基酸”,一直沿用至今,形成惯例。
②、铵一般是说铵盐,比如季铵盐或者其他无机铵盐之类的,一般是离子化合物。
NH4+,R4NX,像我们平常所说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铵、碳铵、硫酸铵等都应该用此铵。此外像很多杀菌剂、生长调节剂里面也含有季铵盐,也用此铵。例如矮壮素[(CH3)3NCH2CH2Cl] Cl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化苄基三乙基铵和硫酸氢四丁基铵都是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在相转移催化反应中,四级铵盐可与水相中的亲核试剂组成离子对,进入有机相,从而加快反应速率,减少副反应并提高收率。
③、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称为胺。根据胺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的数目,可将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例如:CH3CH2NH2(伯胺)、(CH3CH2)2NH(仲胺)、 (CH3CH2)3N(叔胺)。
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伯、仲、叔、季是指排行的,前三个用“胺”,第四个用“铵”。农业中常见的有乙草胺(除草剂),分子式C14H20ClNO2,乙草胺属于叔胺,还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式:(HO2CCH2)2NCH2CH2N(CH2CO2H)2,同样属于叔胺,EDTA是阳离子螯合剂,通常螯合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能大幅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效率。常见的有EDTA钙、EDTA铁、EDTA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