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药物化学中前体药有哪些

药物化学中前体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24 09:24:45

Ⅰ 药物化学,急求。

本品抑制中脑网状结构对皮层的激醒儿利睡眠(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状态相关,能把刺激冲动通过非特异性弥散性投射系统传向皮层,维持兴奋,保持觉醒),抑制边缘系统神经元活动,减弱其对网状结构的激活而利睡眠。同时,对边缘系统的特殊作用能有效减轻情绪活动,对焦虑症失眠效果佳。
目录
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
优缺点
注意事项
氯氮卓
地西泮
氯巴詹
展开
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
优缺点
注意事项
氯氮卓
地西泮
氯巴詹
展开
作用机制
放射配体结合试验证明,脑内有地西泮的高亲和力的特异结合位点苯二氮䓬受
苯二氮卓类
体。其分布以皮质为最密,其次为边缘系统和中脑,再次为脑干和脊髓。这种分布状况与中枢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GABAA受体的分布基本一致。电生理实验证明,苯二氮䓬类能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还有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相结合的作用。GABAA受体是氯离子通道的门控受体,由两个α和两个β亚单位(α2β2)构成Cl-通道(图14-1)。β亚单位上有GABA受点,当GABA与之结合时,Cl-通道开放,Cl-内流,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抑制效应。在α亚单位上则有苯二氮䓬受体,苯二氮䓬与之结合时,并不能使Cl-通道开放,但它通过促进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而使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不是使Cl-通道开放时间延长或使Cl-流增大),更多的Cl-内流。这就是目前关于GABAA受体苯二氮受体-Cl-通道大分子复合体的概念。现在苯二氮䓬受体/GABAA受体的基因密码已被克隆,并在爪蟾卵上得到表达。
药理作用
具有抗焦虑作用,镇静催眠作用,加大剂量也不产生麻醉,但长期应用引起依赖性。抗惊厥、癫痫作用,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增加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作用。药动: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肝肠循环。由于脂溶性大,作用快而短暂。主要经肝药酶转化。机制:中枢抑制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后膜上有高亲合力的特异结合位点苯二氮䓬类受体。不良反应:依赖性,戒断症状。嗜睡、头晕、乏力等,大剂量时偶有共济失调。24.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普遍性抑制作用,可起到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作用。大剂量可抑制心血管中枢,中毒量可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机制:催眠剂量主要抑制多突触反应,减弱易化,增强抑制。可增强GABA介导的Cl离子内流,减弱谷氨酸介导的除极,延长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Cl离子内流,引起神经细胞的超极化。在较高剂量时,还能抑制Ca离子依赖性动作电位,抑制Ca离子依赖性递质的释放,产生与GABA相似的作用。苯巴比妥:中枢抑制作用。长效抗惊厥药,抗癫痫药。口服易吸收,进入脑的速度与药物脂溶性成正比。较高剂量能抑制Na离子内流和K离子外流,能抑制异常神经元的放电和冲动扩散。不良反应有困倦,过敏反应,依赖性,轻度抑制呼吸中枢。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
优缺点
苯二氮䓬类具有使用安全、起效快、耐受性良好的特点。目前,仍是使用最广泛的催眠药。
苯二氮䓬类药物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按药物的半衰期长短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三类。
(1)短效类(半衰期<12小时):如三唑仑、咪达唑仑(速眠安)、去甲羟安定、溴替唑仑等。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和易醒。
(2)中效类(半衰期12~20小时):常用的有羟基安定、氯羟安定、舒乐安定、阿普唑仑(佳乐定)、氯氮卓(利眠宁)等,主要用于入睡困难。
(3)长效类(半衰期20~50小时):如安定、硝基安定、氯硝安定、氟基安定、氟硝安定等,对于早醒和惊醒后难以再入睡较有效。
苯二氮䓬类主要副作用有:
(1)残留效应,即白天的残留效应是指药物夜间的催眠效应延长到第二天白天,产生了不良反应,如宿醉效应、头晕、嗜睡等。
(2)遗忘效应,是指在服药后不能记忆信息。其遗忘程度与药物的血浆浓度有关,即药物剂量越大,血中浓度也越高,遗忘也越严重。
(3)停药效应,即苯二氮䓬类药物最常见的停药反应是反跳性失眠。反跳性失眠是一种睡眠紊乱,指在开始停药后1-2个晚上失眠症状比治疗前还要严重,常见于服用比较短效的药物停药后。建议在用药时从产生疗效的最小剂量开始,并且在停药时逐渐减量。
(4)成瘾性,即药物依赖主要有两方面: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以产生药物依赖,主要由于:失眠→苯二氮䓬类药物治疗→出现反跳性失眠→需要继续药物治疗→产生耐受性→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治疗→出现药物依赖→无法终止治疗。这些副作用在短效的苯二氮䓬类药物中最易出现;而长效苯二氮䓬类药物则显效慢,其抑制呼吸作用与白日残留作用较强。为避免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目前主张以最小有效剂量、短期间断性使用来达到满意的睡眠。按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规定,苯二氮䓬类药物作为催眠使用不宜超过4周。
注意事项
这些抗焦虑药在美国都有Blackbox warning of suicide,警告病人家属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避免病人自杀,因为这些药有可能会增加病人的自杀想法或行为。
如果是口服的话,一般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是静脉输液的话,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不要输液速度过快,否则容易造成低血压。
2. 不要和其他的CNS depressants,例如酒、止痛药一起使用,否则会过分抑制心跳和呼吸,甚至造成心跳或呼吸停止的严重后果。因此在静脉输液的时候,要留意病人的心跳、呼吸情况。
3. 要注意药物给病人神经系统造成的副作用,也就是嗜睡、头晕等问题。最好给病人的床铺加上栏杆,免得病人摔倒。如果病人要起来上厕所等,最好叫护士帮忙,不要自己行动。
过量用药,造成心跳或呼吸问题后,使用氟马西尼Romazicon(flumazenil) 作为解药。氟马西尼是苯二氮䓬类(BDZ)选择性拮抗药,作用于脑BDZ受体,阻滞BDZ受体而并不产生BDZ药物的作用。但是使用氟马西尼作为解药时要注意氟马西尼可能会造成癫痫发作(seizures) 和 心脏节律障碍(cardiac dysrhythmias)。并且氟马西尼不能和三环抗抑郁药一起使用。[1]
氯氮卓
【别名】 甲氨二氮卓;立布龙;利眠宁 ,氯氮卓
【外文名】Chlordiazepoxide
【作用机制】
适应症
具有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抗惊厥作用。 1.常用于治疗焦虑性和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癔病、神经衰弱病人的失眠及情绪烦躁、高血压头痛等。 2.可用于酒精中毒及痉挛(如伤风和各种脑膜炎所致的抽搐发作)。 3.与抗癫痫药合用,可抑制癫痫大发作,对小发作也有效。
用量用法
1.口服:成人每次5~10mg,每日3次。严重病例可给20mg,每日3次。如症状改善,应立即减为5~10mg。年老体衰者应减量。儿童镇静用,5岁以上每次5mg,每日1~3次。失眠者睡前服10~20mg,严重者可同时服用小剂量其他安眠药。 2.肌注或静注:成人每次25~50mg,必要时2小时再重复1次,适用于神志昏迷的抽搐病人。儿童抗惊厥每日每千克体重3~5mg,分4次给予。
注意事项
1.本品有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大剂量时可发生共济失调(走路不稳)、皮疹、乏力、头痛、粒细胞减少及尿闭等症状,偶见中毒性肝炎及粒细胞减少症,肝肾功能减退者宜慎用。 2.本品以小剂量多次服用为佳,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和成瘾,男性病人可导致阳痿。久服骤停可引起惊厥。 3.本品能加强吩噻嗪类安定剂(如氯丙嗪)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优降宁)的作用与吩噻嗪类、巴比妥类、酒精等合用时,有加强中枢抑制的危险。 4.老年人用药后易引起精神失常,甚至昏厥,故应慎用。 5.哺乳期妇女及孕妇应忌用,尤其是妊娠开始3个月及分娩前3个月。
规格
1.片剂:每片5mg,10mg。 2.注射用氯氮卓:每支50mg;100mg。
地西泮
药物名称: 地西泮
药物别名: 安定,苯甲二氮,VALIUM,Diapam,Stesolid,
英文名称: Diazepam
说 明: 片剂:每片2.5mg;4mg。注射液:每支10mg(2ml)。膜剂。
功用作用
临床应用于治疗:①焦虑症及各种神经官能症。②失眠:尤对焦虑性失眠疗效极佳。③癫痫:可与其它抗癫痫药合用,治疗癫痫大发作或小发作,控制癫痫持续状态时应静脉注射。④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如子痫、破伤风、小儿高烧惊厥等。⑤脑血管意外或脊髓损伤性中枢性肌强直或腰肌劳损、内镜检查等所致肌肉痉挛。
作用机制
与苯二氮䓬受体结合,增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的功能,促进Cl-离子内流,使神经细胞膜超极化。
用法用量
口服:①抗焦虑:每次2.5~5mg,每日3次。严重状态时可增至每日15~30mg,分次服。②安眠:每次5~10mg,睡前服用。③抗癫痫:见本章第6节。④抗惊厥:成人每次2.5~10mg,每日2~4次。6个月以上儿童,每次0.1mg/kg,每日3次。肌内或缓慢静脉注射:每次10~20mg,必要时,4小时再重复1次。
注意事项
(1)本品有嗜睡、轻微头痛、乏力、运动失调,与剂量有关。老年患者更易出现以上反应。偶见低血压、呼吸抑制、视力模糊、皮疹、尿潴留、忧郁、精神紊乱、白细胞减少。高剂量时少数人出现兴奋不安。
(2)长期应用可致耐受与依赖性,突然停药有戒断症状出现。宜从小剂量用起。
(3)青光眼、重症肌无力等患者慎用。新生儿、哺乳期妇女、孕妇(尤其妊娠开始3个月及分娩前3个月)忌用,粒细胞减少、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老年人剂量减半。
氯巴詹
氯巴詹 苯并二氮卓类化合物,抗焦 上市 Hoechst 虑药(1975),局灶性与全身性癫痫,易产生耐药性。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Ⅱ 药物化学中什么是前药,举例说明哪些是前药:什么是基本结构,举例说明哪些是基本结构

前药是指在原型药物药物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结构修饰使之降低毒性或对人体的伤害及不良反应,形成的新化合物称为前药。当前药进入体内后,在酶的作用下使之还原成为原型药物,发挥药效。如阿司匹林就是水杨酸的前药,水杨酸经乙酰化生成阿司匹林,减少服用时对胃肠道的刺激,进入体内后通过酶的作用还原成水杨酸发挥解热镇痛的作用。此外,用于肿瘤化疗的5氟尿嘧啶经结构修饰生成的“卡培他滨”是最典型的多级前药。前药的基本结构是酯键、内酯间、环酰胺,甲基醚等。

Ⅲ 20世纪30-70年代是药物化学发展最快的时期,期间出现了哪些类型的药物

1940年青霉素疗效得到肯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得到飞速发展。化学治疗的范围日益扩大,已不限于细菌感染的疾病。随着1940年woods和FildeS抗代谢学说的建立,不仅阐明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也为寻找新药开拓了新的途径。例如根据抗代谢学说发现抗肿瘤药、利尿药和抗疟药等。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也随之开展,为创制新药和先导物提供了重要依据。30~40年代发现的化学药物最多,此时期是药物化学发展史上的丰收时代。
进人50年代后,新药数量不及初阶段,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理和代谢变化逐步得到阐明,导致联系生理、生化效应和针对病因寻找新药。改进了单纯从药物的显效基团或基本结构寻找新药的方法。例如利用潜效(Latentiation)和前药(Prodrug)概念,设计能降低毒副作用和提高选择性的新化合物。1952年发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氯丙嗪后。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非甾体抗炎药是6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的活跃领域,一系列抗炎新药先后上市。
60年代以后构效关系研究发展很快,已由定性转向定量方面。定量构效关系(QSAR)是将化合物的结构信息、理化参数与生物活性进行分析计算,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研究构-效之间的量变规律,为药物设计、指导先导化合物结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QSAR常用方法有Hansch线性多元回归模型,Free-WilSon加合模型和Kier分子连接性等。所用的参数大多是由化合物二维结构测得,称为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50~60年代是药物化学发展的重要时期。70年代迄今,对药物潜在作用靶点进行深入研究,对其结构、功能逐步了解。另外,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与药学科学的渗透,X衍射、生物核磁共振、数据库、分子图形学的应用,为研究药物与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药效构象以及二者作用模式,探索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先进手段,SD-QSAR与基于结构的设计方法相结合,将使药物设计更趋于合理化。

Ⅳ 药物化学中什么是前药,举例说明哪些是前药:什么是基

药物经过化学结构的修饰,得到一种没有药效或药效很低的化合物叫前药,前药本身无药效,但在体内可以转化成原药,原药具有药效。所以前药是对原药进行化学改造得到的一种化合物,与原药比起来这类药物的性能会更好一些

Ⅳ 多选题《药物化学》下列药物中哪些是前体药物

A,B,C,洛伐他汀需要水解成羟基酸的形式,奥美拉唑是次磺酰胺的前药,环磷酰胺在癌细胞中经消除反应生成磷酰氮芥

Ⅵ 前药的名词解释

前药是指一些在体外活性较小或者无活性的化合物,在体内经过酶的催化或者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其常常指将活性药物(原药)与某种无毒性化合物以共价键相连接而生成的新化学实体。 即前体药物。指用化学方法合成原有药物的衍生物,这种衍生物在机体内能转化成原来药物而发挥作用。因此,前...体药物又可称为生物可逆性衍生物。 前药的分类: 一类是载体前体药物(carrier-prodrug,简称载体前药);另一类是生物前体药物(bioprecursors )。生物前体药物大部分不是人为修饰的,而是在研究作用机制时,发现其作用过程是经体内酶催化代谢而产生活性物质。如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舒林酸(sulindac)就是典型的生物前体药,舒林酸本身没有活性,在体内还原酶的作用下由亚砜转为硫化物形式产生抗炎活性。 前药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根据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性质,按治疗需要进行化学改造; (2)进入机体后,不论是否需要酶的作用,要保证恢复原来的药物分子; (3)本身不显示生物活性。 前药的特征: 原药分子的载体的联结一般是共价键;前药应无活性或低于原药的活性;前药的合成简单易行,且载体分子价廉易得;原药与载体的联结在体内经酶反应或酶促反应可以裂解;前药在体内产生原药事快速动力学过程。 前药的作用: 利用前药原理修饰先导化合物,不能增加其活性。但前药设计可以改变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或提高药物对靶部位作用的选择性;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转运与代谢等药代动力学过程,或延长作用时间,或提高生物利用度;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消除不良气味;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作用部位的特异性,有利于药物与受体或酶的相互作用;延长作用时间;发挥药物的配伍作用。 前药的制备方法: 羧酸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或酚类化合物形成酯;胺类化合物形成酰胺等等。

Ⅶ 什么是前药的原理在药物化学中有什么作用

前药 (pro drug)原理系指用化学方法将有活性的原药转变成无活性衍生物 ,在体内经酶促或非酶促反应释放出原药而发挥疗效

保持药物的基本结构,仅在某些官能团上作出一定的化学结构改变的方法,称为化学结构修饰.如果药物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化合物,在体外没有或很少有活性,在生物体或人体内通过酶的作用又转化为原来的药物而发挥药效时,则成原来的药物为母体药物,修饰后得到的化合物为前体药物,简称前药.

应用:
1)应用前药原理增加活性化合物的体内代谢稳定性,延长起作用时间
例如,羧苄青霉素口服时对胃酸不稳定,易被胃酸分解失效.将其侧链上的羧基酯化为茚满酯则对算稳定,可供口服,吸收也得以改善.

雌二醇等天然雌激素在提内迅速代谢,作用时间短暂.与长链脂肪酸形成的酯类,因不溶于水而成为延效制剂。如雌二醇的二丙酸酯.庚酸酯.戊酸酯以及苯甲酸酯等都可在体内缓慢水解,释放出母体药物而延长疗效,作用时间可持续数周。
2)利用作用部位的某些特异的物理及化学或生物学特征,应用前药原理设计前体药物,可使药物在某些特定靶组织中定位,这样可以提高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及疗效
如果化合物具有较高毒性,但对病理组织细胞有良好治疗作用,则可以在药物分子上引入一个载体,使药物能转运到靶组织细胞部位,而后,通过酶的作用或化学环境的差异使前药在该组织部位分解,释放出母体药物来,以达到治疗目的。许多有效的抗癌药物就是根据这种设想而设计的。
例如,氮芥是一个有效的抗癌药,但其选择性差,毒性大。由于发现肿瘤组织细胞中酰胺酶含量和活性高于正常组织,于是设想合成酰胺类氮芥,期望它进入机体后转运到肿瘤组织时被酰胺酶水解,释放出氮芥发挥抗癌作用,于是合成了一系列酰胺类化合物,其中环磷酰胺已证明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毒性较低的细胞毒类抗癌药。它本声不具备细胞毒活性,而是通过在提内的代谢转化,经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活化才有烷基化活性。
3)许多药物由于味觉不良而限制其应用。如苦味是一化合物溶于口腔唾液中,与味觉感受器苦味受体产生相互作用之故。克服苦味的方法,除制剂上的糖衣法,胶囊法之外,还可利用前药的方法来解决,即制成具有生物可逆性的结构衍生物。
例如,抗疟药奎宁具有强烈的苦味,小儿用药受到限制,后利用奎宁分子中的羟基使其成为碳酸乙酯,由于水溶性下降而成为无味奎宁,适合于小儿应用。
4)有的药物由于分子中缺少亲水基团而水溶性太小,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利用前药原理,在分子中引入一些亲水性基团,增加水溶性,以利于注射给药。
例如,甾体抗炎药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通过分子中的羟基与磷酸或有机二元酸成酯,制成有良好水溶性的盐类,可以制成针剂。在提内通过酶解而重新释放出母体化合物发挥作用。

阅读全文

与药物化学中前体药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