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学品发生泄露情况,该如何处理
化学品在运输,使用,存储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在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盛装化学品的容器常常发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洒等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泄漏危险,如果对泄漏控制不住或处理不当,随时有可能转化为燃烧、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常见的事故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立即疏散与隔离
在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二、马上切断火源
切断火源对化学品的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
三、注意个人防护
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要用水枪(雾状水)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
1.呼吸系统防护
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应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防护器具。
对于泄漏化学品毒性大、浓度较高,且缺氧情况下,必须采用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送风式长管面具等。
对于泄漏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毒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场合,可以采用防毒面具(毒物浓度在2%以下的采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浓度在1%以下采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浓度在0.1%以下采取防毒口罩)。在粉尘环境中可采用防尘口罩。
2.眼睛防护
为防止眼睛受到伤害,可采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安全防护面罩等。
3.身体防护
为了避免皮肤受到损伤,可以采用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橡胶防护服、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透气型防毒服等。
4.手防护
为了保护手不受损害,可以采用橡胶手套、乳胶手套、耐酸碱手套、防化学品手套等。
四、泄漏控制
如果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要在统一指挥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方法来控制化学品的泄漏。
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
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时处置泄漏物,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
五、泄漏物的处置
要及时将现场的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处置。
1.气体泄漏物处置
应急处理人员要做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话,用合理的通风使其扩散不至于积聚,或者喷洒雾状水使之液化后处理。
2.液体泄漏物处理
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
而大量液体泄漏后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后,抑制其蒸发,然后进行转移处理。
3.固体泄漏物处理
用适当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后用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
㈡ 化学灼伤处理原则是什么如硫酸溅到皮肤上,如何处理
化学灼伤处理原则
(一)皮肤灼伤的处理
1、时间(速度)要快,即用水清洗必须在灼伤发生10秒钟之内,否则化学品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2、冲洗的时间要长。即在灼伤后用水至少冲洗15分钟以上。
3、灼伤严重者,经紧急处理后,立即送医院就医。
(二)眼部灼伤的处理 :就近取水冲洗眼部,最好用水盆冲洗。将脸浸入水中,用手将眼睛扒开,同时用力睁大眼睛,头在水中左右晃动,使进入眼睛里的酸或碱性物质迅速被冲掉,至少冲洗15分钟,冲洗后迅速就医。
如硫酸溅到皮肤上如何处理
用水冲洗15分钟,用大量的水可将酸、碱等化学物质从人体表面清除,从而减轻其侵害程度。此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化学品,以及不同的灼伤部位,应用葡萄糖酸钙等进行处理。
㈢ 危险化学品泄露时。 应该如何操作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容易发生中毒或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要成功地控制化学品的泄漏,必须事先进行计划,并且对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泄漏事故控制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
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如果泄漏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扑灭任何明火及任何其它形式的热源和火源,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
3.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4.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泄漏源控制
如果有可能的话,可通过控制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来消除化学品的进一步扩散。这可通过以下方法:
1.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 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
2.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特性。
泄漏物处置
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地面上泄漏物处置主要有以下方法:
1.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对于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2.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或者采用低温冷却来降低泄漏物的蒸发。
3.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4.对于大型液体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 、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或者用固化法处理泄漏物。
5.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
㈣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基本对策有哪些
用吸附剂吸附法
酸碱中和法
如对土壤没有危害可用土掩埋法
㈤ 若遇到一甲胺水溶液泄露需要怎样处理
用活性炭吸附,同时实时监测水体中的甲醇含量,如果超标就叫停供水。
其实不管自来水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当然如果真不管的话群众会上街散步的)。
河水的体积大,本身就被稀释了。而且河水还需要经过处理才会进入自来水管网。这个过程中挥发降解的甲醇就不少,而且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就会用到活性炭。
中国人没有直接饮用自来水的习惯,就算有微量的甲醇进入自来水管网,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在烧开水/烹饪/煮饭过程中被高温蒸发掉了。
而微量的甲醇对人体没什么影响,人体是可以代谢甲醇的,只不过代谢能力不高,只要摄入不超过这个代谢能力就没事。人口服甲醇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kg体重,一个60Kg的人需要一次性口服6g才会出现中毒反应。
相比供水管网,更需要注意的是泄露地点挥发出的甲醇蒸汽,赶紧疏散周围群众才是更重要的。
㈥ 危险化学品泄漏该怎么处理
1、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清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情况。
2、立即在事发地点周围设置警告标志,不要在周围逗留。严禁吸烟,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3、遇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应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撤离到上风口位置,不围观,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通过事故现场。
4、居民小区施工过程中挖掘出有异味的土壤时,应立即拨打当地区(县)政府值班电话说明情况,同时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或竖立警示标志。在异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围居民和单位不要开窗通风。
(6)化学强碱泄露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造成泄漏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机械加工的结果,机械产品的表面必然存在各种缺陷和形状及尺寸偏差,因此,在机械零件连接处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间隙;
二是密封两侧存在压力差,工作介质就会通过间隙而泄漏。消除或减少任一因素都可以阻止或减少泄漏。就一般设备而言,减小或消除间隙是阻止泄漏的主要途径。
㈦ 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溶剂类化学品泄漏,该怎么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㈧ 氯化氢泄漏应急处理方法有哪些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300米,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㈨ 危险化学品泄漏该怎么处理
视具体情况,首先要找到泄露的原因,从源头上堵住泄露,有些情况可能无法堵住,在保证人员财产尽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对于已经泄露的化学品,根据化学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处置。
㈩ 化学课上酸碱泄露处理;洒出酒精着火处理方法
酸碱泄露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后用是抹布擦尽
酒精着火直接用湿抹布盖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