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学方程式怎么写要详细
首先看用化合价写化学式,以硫酸铜为例:1.按顺序写出元素符号(一般是正价在前,负价在后)2.在元素符号上分别标出该元素的化合价3.取两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在各元素的右下角,作为该元素中此原子的个数(能约分的要约分)4.略去化合价写化学式硫酸铜
+2
-2 Cu
SO4
(两元素的化合价都为二的倍数,约分为“0”)所以:
CuSO4硫酸铁
+3
-2
Fe
SO4 (两元素化合价不可约分,所以直接写右下,铁为+3价,亚铁为+2价)所以: Fe2(SO4)3 会写化学式接下来就是化学方程式了,有几点原则需注意: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1.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
KMnO4-K2MnO4+MnO2+O2 2.配平(配平方法在下)化学方程式,并加以检查
2KMnO4-K2MnO4+MnO2+O23.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状态(气体、沉淀等),把短线(或箭头)改成等号
2KMnO4=K2MnO4+MnO2+O2↑
(等号上的反应条件为“点燃”电脑打字加不上去了…将就)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配平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1.最小公倍数法(以氢气与氧气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配平的方法
H2+O2-H2O反应前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氧原子数为1,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因此,在H2O分子前配上2,H2分子前相应地配上2即可 2H2+O2=2H2O(反应条件为点燃)2.奇偶数法(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为例)利用反应前后某元素的原子数一奇一偶的特点加以配平的方法(将奇数配成偶数)
H2O2-H2O+O2
反应前过氧化氢分子中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水分子中氧原子数为1,将水分子数
配为偶数(1×2=2),再配平其他物质即可。这一反应用最小公倍数法较难配平
2H2O2==2H2O+O23..观察法(以铁在氧气中燃烧为例)利用较复杂的生成物推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从而推出其他物质化学计量数的配平方法 Fe+O2-Fe3O4Fe3O4中有4个氧原子,3个铁原子,因而Fe应配为3,O2应配为2
3Fe+2O2==Fe3O4我也是一名学生,很喜欢学化学,其实化学挺好玩挺神奇的,希望楼主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望采纳。。。
B. 化学方程式表示哪些化学意义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
(1)“质”的含义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2)“量”的含义 从宏观看,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从微观看,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例如,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质”的含义:经点燃,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
“量”的含义:从宏观看,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即氢气跟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为1:8,从微观看,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这个化学方程式还表示了每2个氢分子跟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了2个水分子。
C. 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意义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也可以表示反应中气体的体积之比。
D.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格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E. 化学反应式是什么
不是化学方程式。因为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例如: 反应式:H20(g)+Fe—— Fe3O4+H2
4H20(g)+3Fe—— Fe3O4+H2
方程式:4H20(g)+3Fe= Fe3O4+4H2 (反应条件为高温)
F. 化学式可以表示什么
化学式:
元素符号不仅可以表示元素,还可以用来表示有元素组成的物质,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地壳中所含元素一般只须记住前五位,即氧、硅、铝、铁、钙
G.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用化学式(有机化学中有机物一般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化学计量数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对于气体反应物、生成物,还可以直接通过化学计量数得出体积比。
热化学方程式:
1840年俄国的化学家赫斯(Hess)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热化学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定压或定容条件下的任意化学反应,在不做其它功时,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反应热的总值相等)。
赫斯定律的建立,使得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向普通代数方程式一样进行计算,有很大的实用性。可以从已知的反应热数据,经过加减运算得到难以通过实验测定的反应热数据。使用时应注意聚集状态和反应条件是否不同。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热化学方程式;网络-化学方程式
H. 什么叫化学反应式,什么叫文字表达式,之类什么什么的
化学反应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的分子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的方程式,化学反应式遵循物质不灭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和数量要达到相等,即反应方程式配平。如:(NH4)2CO3
+ZnSO4
=
ZnCO3
↓+
(NH4)2SO4
燃烧
C
+
O2↑
===
CO2↑
焙烧
CaCO3===CaO
+
CO2↑
文字表达式:用物质的中文名称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的式子,没有配平的要求。
如:碳酸铵
+
硫酸锌
=
碳酸锌
+
硫酸铵
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焙烧
石灰石焙烧:
碳酸钙===氧化钙
+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