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怎么算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例如: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计量数之比=2:1:1:1
各个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系数×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 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之比比等于什么之比
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之比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即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③ 化学老师常说的:质量比等于式量比。。
式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是一种笼统说法。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可以称作式量。
所谓质量比等于式量比,即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与其式量对应成比例
举个例子:
2H2+O2==2H2O
式量
32
36
质量
3.2g
3.6g
32:3.2g=36:3.6g
式中四个数知三可求一
同样可与式量对应成比例的还有
物质的量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有所帮助
④ 怎样算物质的化学式量
先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是由上面元素组成,再根据元素的原子量去加.
例如:二氧化碳的式量:CO2;由一个C,两个O组成,则其式量为:12+16*2=44
硫酸的式量:H2SO4;由两个H,一个S,四个O组成,则其式量为:1*2+32+16*4=98
⑤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列比例式时怎么列
比例关系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相等,所以才会有比例(主要是左右同种原子数目相等)列比例式就是根据1、原子数 2、质量比 3、个数比 4、化合价 来列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其中的差量主要包括:质量差、物质的量之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差等。这种差量跟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相应的量成比例关系,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然后求解。解题关键是能从反应方程式中正确找出对应于题目中“实际差量”的“理论差量”。 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莫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有广泛的用途,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 差量法的适用条件: (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 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举个例子: 例1、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 A、4.6g B、4.1g C、6.9g D、9.2g [解析] Na投入到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 若2mol FeCl3与6molH2O反应,则生成6molNaCl,溶液质量减少82g,此时参加反应的Na为6mol; 现溶液质量减少4.1g,则参加反应Na应为0.3moL,质量应为6.9g。答案为(C) 例2、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8 B、60 C、32 D、14 [解析] 由“同温同压同体积下,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比”可知此题中,气体质量之差与式量之差成正比。因此可不计算本瓶的质量,直接由比例式求解: (122-116)/(44-32)=(122-114)/(44-M(气体)) 解之得,M(气体)=28。 故答案为(A)
⑥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怎么算
化学计量比之比等于配平后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C+O2=CO2
化学计量数之比就是1:1
⑦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怎么算 多种反应物生成多种生成物,请举例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例如: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计量数之比=2:1:1:1
各个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系数×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⑧ 化学方程式中,式量比等于质量比,是什么意思式量比又是什么
因为物质的质量与分子量之比就是物质的量,也就等于计量数之比。
⑨ 怎么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等于式量之比(即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是配平后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
⑩ 求化学方程中各物质质量比怎么求
我们需要从确定化学计量数开始.
看离子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来确定化学计量数
例如:
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
(高锰酸钾+浓盐酸=氯化钾+二氯化锰+氯气+水)
这个有两个方法
第一观察法,这个比较难掌握,没固定公式,看个人水平,我自己总结的
你看这个方程式,先从高锰酸钾下手,高锰酸钾的氧是偶数个,所以生成物的水必要配偶数,也就是说生成物里的HCl必须满足“偶数个H”的条件(不懂我也没办法)然后,盐酸既然配了偶数,则Cl必为偶数,看生成物那里,要使总数成为偶数,KCl必须陪偶数,试着配一个2先,则高锰酸钾配2,所以Mn在反应物里有2个,二氯化锰也配2,高锰酸钾这时候有8个氧,所以水配8,所以有16个H生成,所以HCl配16,即有16个Cl所以氯气配5(因为这时候二氯化锰配了2就是有了4个氯,KCl有2个氯,所以氯气有10个Cl即5分子的氯气)
怎么样,懂吗?
第二个方法就是化合价的升降法
看这个方程式的各个化合物,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化合价那算了
先看高锰酸钾,这里Mn是+7价,在二氯化锰里却是+2价
所以Mn:+7→+2---少了5个电子
再看氯原子,在氯化钾和二氯化锰里化合价都没变,只有氯气里从-1价变为0价
所以Cl:-1→0---多了一个电子
我们设有x分子的Mn少了5个电子,即减少了5x份的电子,设y分子的氯气多了1个电子,因为一个氯气分子里有2个氯原子,所以一共升高2y份的电子
即 5x=2y所以x、y的最简比就是2:5
然后把2代到原有的高锰酸钾或生成的二氯化锰里面去(锰的来源或生成),把5代到氯气里(因为只有它的氯的化合价是变了的),以后的应该就懂了吧,高锰酸钾和二氯化锰还有氯气的都出来了,其他的还不懂你就太不应该了
其实,化学配平方法还有很多,可以具体搜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