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
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化学元素组成,
一般蛋白质可能还会含有磷、硫、铁、锌、铜、锰、碘。
⑵ 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单纯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为碳50~55%、氢6%~7%、氧19%~24%、氮13%~19%,除此之外还有硫0~4%.有的蛋白质含有磷、碘。少数含铁、铜、锌、锰、钴、钼等金属元素。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由于体内组织的主要含氮物是蛋白质,因此,只要测定生物样品中的氮含量,就可以按下式推算出蛋白质大致含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每克样品中含氮克数×6.25×100=100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克%)
⑶ 蛋白质结构组成分别是怎样的
蛋白质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化学元素组成。所有蛋白质都是由20种不同氨基酸连接形成的多聚体,在形成蛋白质后,这些氨基酸又被称为残基。蛋白质和多肽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有人基于发挥功能性作用的结构域所需的残基数认为,若残基数少于40,就称之为多肽或肽。要发挥生物学功能,蛋白质需要正确折叠为一个特定构型,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来实现;此外,在一些蛋白质(特别是分泌性蛋白质)折叠中,二硫键也起到关键作用。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蛋白质的作用机制,常常需要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由研究蛋白质结构而发展起来了结构生物学,采用了包括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技术来解析蛋白质结构。一定数量的残基对于发挥某一生物化学功能是必要的;40-50个残基通常是一个功能性结构域大小的下限。蛋白质大小的范围可以从这样一个下限一直到数千个残基。目前估计的蛋白质的平均长度在不同的物种中有所区别,一般约为200-380个残基,而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平均长度比原核生物长约55%。更大的蛋白质聚合体可以通过许多蛋白质亚基形成;如由数千个肌动蛋白分子聚合形成蛋白纤维。
蛋白质组成:蛋白质是一种化学结构非常复杂的化合物,它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构成的,有的蛋白质还含有硫、磷、铁、碘和铜等其它元素。这些元素首先按照一定的结构构成氨基酸,许多氨基酸再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蛋白质,所以,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人体内的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组合而成的,各种氨基酸对机体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有些所需的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中的蛋白质提供,被称为“必需氨基酸”,主要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8种,婴儿所必需的氨基酸除以上外,尚有组氨酸和精氨酸。其余的一些氨基酸也是体内需要的,但能够在体内合成,不一定通过食物供给,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其合成可由其它氨基酸转变而成,如体内酪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可由苯丙氨酸(必需氨基酸)转变而成;胱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可由蛋氨酸(必需氨基酸)转变而来。
⑷ 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高分子,蛋白质是由C(碳)、H(氢)、O(氧)、N(氮)组成,一般蛋白质可能还会含有P(磷)、S(硫)、Fe(铁)、Zn(锌)、Cu(铜)、B(硼)、Mn(锰)、I(碘)、Mo(钼)等。
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的组成百分比约为:碳50% 氢7% 氧23% 氮16% 硫0~3% 其他占微量。
注意:一切蛋白质都含氮元素,且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⑸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就是氨基酸,由此可知氨基酸中的大多数官能团蛋白质也有。所以,蛋白质所含有的化学组成不外乎以下几种官能团:肽键,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羧基,氨基,苯基(苯丙氨酸特有),甲硫基(蛋氨酸特有),吲哚基(色氨酸特有),酰胺基(天冬酰胺特有,也可以看做一个氨基酸内的肽键),咪唑基(第二十一种儿童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特有),苯酚基(酪氨酸特有),亚吡咯烷基(脯氨酸特有),就这么多了。蛋白质所含的元素只有五种:碳氢氧氮硫。
⑹ 蛋白质在化学中主要是由哪几个元素组成
蛋白质中除了这三种元素外还一定有氮元素,而且很多蛋白质还有硫磷等元素
⑺ 蛋白质主要是由哪四种原素构成谢谢
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化学元素组成,
多数蛋白质还含有硫和磷,有些蛋白质还含有铁、铜、锰、锌等矿物质。蛋白质内四种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为:碳15%~55%、氢67%、氧21%~23.5%、氮15%~18.6%。在人体内只有蛋白质含有氮元素,其他营养素不含氮。因此,氮成了测量体内蛋白质存在数量的标志。一般来说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即人体内每6.25克蛋白质含1克氮,所以只要测定出体内含氮量,就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氮在人体内所占比重如此之大,导致动物和植物对氮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据资料介绍,全世界的庄稼一年内要从土壤里摄取40万吨氮,因此氮被誉为庄稼生长的“三大要素”之一,这些氮直接供给植物,间接供给动物。
从营养价值出发,蛋白质分为三类:
完全蛋白质
这类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而且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需要基本相符,容易吸收利用。完全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成年人的健康,而且对儿童的成长和老年人的延年益寿均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奶类中的酪蛋白、乳白蛋白,蛋类中的卵白蛋白和卵黄磷蛋白,肉类、鱼类中的白蛋白和肌蛋白,大豆中的大豆球蛋白,小麦中的麦谷蛋白和玉米中的谷蛋白等都是完全蛋白质。
半完全蛋白质
此类蛋白质中所含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种类基本齐全,但含量不一,相互之间比例不太合适。如果以它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虽然可以维持生命,但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较差。如小麦和大麦中的麦胶蛋白就属于这类。
不完全蛋白质
此类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质量也差。如果用它作为膳食蛋白质唯一来源,即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作用也很薄弱。如玉米中的玉米胶蛋白、动物结缔组织和肉皮中的胶原蛋白,以及豌豆中的球蛋白等。
⑻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蛋白质(protein)是由氨基酸为单位组成的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在细胞中含量最丰富、功能最多。机体内蛋白质约占细胞干重的70%以上,蛋白质几乎参与了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
蛋白质是大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r)一般上万,结构十分复杂,但都是由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组成,其组成比例分别是:碳C(50%~55%);氢H(6%~8%);氧O(19%~24%);氮N(13%~19%);硫S(0.3%~5%),有些蛋白质分子中还含有少量Fe、P、Zn、Mn、Cu、I等元素,而其中氮的含量相对恒定,占13%~19%,平均为16%,因此通过样品中含氮量的测定,乘以6.25,即可推算出其中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