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举例讨论化学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有很多应用,比如:
(1)汽车尾气净化:利用催化剂,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或危害较小的气体;
(2)烟道气体脱硫:烟道处加装脱硫设备,利用化学反应,对烟气进行脱硫,防止含硫气体排入大气中;
(3)废水处理: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酸、碱中和,将重金属离子沉淀等等.
‘贰’ 从化学的角度分析 人类能够怎样保护和改善环境 急!!! 求大神!!!有追加!!!
我认为可以从物理角度然后再深入进化学。
首先相对论,根据爱因斯坦所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宇宙是个弯曲的空间。于是导致地球的轨道也越来越靠近太阳。你作为一个帕拉马,你必然知道太阳的体积为141亿亿立方千米,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的质量约为2000亿亿亿吨,是地球的33万倍。太阳距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公里,太阳的表面温度为摄氏5700度,中心温度则高达2000万度,每秒辐射出38亿亿亿亿尔格能量,相当于5200万亿亿马力。带给地球的环境破坏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此为非生物因素所造成。
接下来步入正题,我们谈论下化学以及人类各种活动是如何影响环境的。那么其实很简单总结出一句话“多喝水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这句话虽然表面看上去并不是化学能解决的,不过却蕴含大道理。喝水,水H2O,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再根据人体生理学,防止老化:人体七成是由水组成的,其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所谓老化,就是干燥的过程,人体一生的含水量由80%开始到50%为止,水分流失量会与年龄成正比。
人都高兴了,自然也就环保了,结束。
(看在我写那么多字份上给分吧)
‘叁’ 化学之保护环境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的危害人类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的划分,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四部分内容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了一定的化学知识。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这种危害可以分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种。 河流、湖泊等水体被污染后,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饮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第二,被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体,能够引起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以及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疾病。第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建立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转向治本。为此,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物料,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从“本”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在此给大家提几条建议: 1 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1.1 原料选择
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物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为了既不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我们必须研制并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又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1.2 溶剂的选择
大量的与化学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在传统的有机反应中,有机溶剂是最常用的反应介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较好地溶解有机化合物。但有机溶剂的毒性和难以回收又使之成为对环境有害的因素。因此,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的有机反应,用水作反应介质,以及超临界流体作反应介质或萃取溶剂将成为发展洁净合成的重要途径。
‘肆’ 从化学角度谈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化学人才帮帮忙啊
在当今世界,能源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下,各国都在寻找可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同时又由于社会的发展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因此开发一种既可代替石油资源又对环境保护有益的新能源尤为重要。在这种环境下,一种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生产能源、生物材料的产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与生物质相关的高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了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和生物质原料的高效生产等几个方面。在“白色污染”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材料成为了各国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开发,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结构调整目标的要求,符合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生物质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我讲的是我公司的产品,呵呵
‘伍’ 如何用化学保护环境
牛头不对马嘴。
想要让化学来保护环境现在还是不可能的,
化学物品是人造的,并没有多么完美,一般来说都有害处。
如果要用化学物品来保护环境的话,现在还不是时候人们往往没办法控制
化学物品的副作用。
再过几十年的话也许可能。
只有大自然的清洁作用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陆’ 在工业生产中如何保护环境,从化学方面回答
从化学的理念出发,控制生产,保护环境,尽量实现绿色化的一些可行操作: 1.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中使用和生成的物质对人类和环境无毒或毒性很小; 2.生产过程尽量不用辅助剂,需要使用时应采用无毒物质; 3.化学分析方法应真正实现在线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有害物质形成前加以控制; 4.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的选择与使用,应使化学事故的隐患最小; 5.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生产工艺,能量使用应最小,生产尽量在常温、常压下操作; 6.防止生产过程中尾气、废物等环境的污染,妥善处置生产中有危害性物质加强对废物的处理,尽可能对生产中的“三废” 再利用等。 希望有所帮助,谢谢
‘柒’ 如何利用化学平衡保护环境
化学平衡保护环境: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有浓度、压强和温度三个。
平衡过程:动力学角度从动力学角度看,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较大,产物浓度较小,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产物浓度不断增大,所以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
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系统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就达到了平衡。此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并不是说反应进行到此就完全停止。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
平衡移动在化学反应条件下,因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可逆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而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可逆反应到达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速率重新相等(与原来的速率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捌’ 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有什么例子
有很多啊!
一、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二、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三、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生活中的化学污染只要有以下几类:
1、工厂排放的浓烟
2、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
3、燃烧含硫的燃料
4、焚烧生活垃圾、树叶、废旧塑料
5 、焚烧工业废弃物
6、吸烟
7、炒菜做饭时厨房的烟气
8、垃圾的腐烂释放出有害气体
9、工厂有毒气体的泄漏
10、居室装修材料缓慢释放出的有毒气体
11、路面扬尘
12、农业上喷洒有毒农药
13、使用喷发胶等使用化学稀释剂的的产品
14、复印机、电视等电器产生的有害气体
15、硫的氧化物与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直接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才能向大气排放。
16、臭氧层受到氟氯烃,氮的氧化物等气体的破坏。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烃等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对人类正常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要防止臭氧层继续遭到破坏,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洁净能源。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保护湿地等。
17、厨房空气里既有燃料燃烧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又有煎炒食物时产生的气体和悬浮物(油烟)。所以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在厨房安装抽油烟机。新盖及新装修的居室也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
18、吸烟危害健康,同时也污染环境。
19、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放射性物质等。
来源:煤、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20、水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无机物,碱、盐等,重金属耗氧物质,植物营养物质,石油,难降解有机物等。
另外还有氰化物、酚类、病原体、放射性物质、悬浮固体物等等。
来源: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用过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污染物和地面淋洗固体垃圾等。
21、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主要污染物:CO、CO2、SO2、NOx、NH3、醛类(如甲醛)、酚类、烟雾、烟尘、放射性稀有气体氡、电磁波、螨虫、细菌、病毒等。
来源: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的燃烧,煎、炒、烘、烤等高温烹调加工中产生的烟雾,烟草的燃烧,电器发出的电磁波,地毯中的螨虫,建筑装璜材料产生的甲醛、放射性稀有气体氡,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家宠等
22、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会对水体、土壤造成污染
比方说:“赤潮”与水体富营养化
“赤潮”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它会造成水质恶化和鱼类的大量死亡。20世纪以来,赤潮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日本的濑户内海是赤潮的高发区,仅1976年就发生了326次之多。我国近来也时有发生,其中以1989年黄骅海域赤潮事件最大,损失最重(达3亿元人民币)。1998年春天,又一股来势汹涌的赤潮横扫了香港海和广东珠江口一带海域。赤潮过处,海水泛红,腥臭难闻,水中鱼类等动物大量死亡。当地的各类养殖场损失惨重。据《经济日报》1998年5月3日报道,此次赤潮事件,香港渔民损失近1亿港元;大陆珍贵养殖鱼类死亡逾300吨,损失超过4000万元。一时间,各新闻媒体炒作纷纷,人们不禁要问,何为“赤潮”?它是如何发生的?
赤潮的发生机理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适度的水温、 盐分、营养盐、促生质(促进藻类生长的物质)等各种因素都是赤潮生物的增殖因子。而水体富营养化亦即含氮磷营养盐的富集是赤潮发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水体富营养化并非新生事件,自然界一直都存在这一现象。所谓沧海变桑田,部分原因就在于水体富营养化。它使湖泊等先变为沼泽,最后变为草原和森林,但这是一个成千上万年的过程。如今人类的活动使之变得异常剧烈。大量含氮、磷肥料的生产和使用、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工业废水和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特别是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准即行排放,成为当今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的重要物质来源。水体中过量的磷、氮营养盐,成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使得蓝、绿藻和红藻迅速生长,急剧繁殖。它们的繁殖、生长、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少,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窒息死亡。某些藻类甚至还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物质使鱼类中毒死亡。此外,由于死亡藻类分解时会放出一些CH4、H2S等气体,使海水变得腥臭难闻,水质恶化。这种由于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蓄积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这种现象在海湾出现叫做“赤潮”,如果是发生在淡水中,又叫做“水华”。因此,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或水华)的先兆,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这时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合成洗涤剂,它由表面活性剂、增净剂等组成。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中存留时间较长,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对水生生物有毒性,能造成鱼类畸形。增净剂如磷酸盐,可使水体富营养化。那么,如何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呢?
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把含大量氮磷元素的废水堵截在进入天然水体之前。例如,禁止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对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往污水中加入Ca(OH)2和Al2(SO4)3等沉淀剂除去磷等等。
愿人们的行为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消除赤潮的威胁。
‘玖’ 如何利用化学的方法来降低或治理环境污染
利用酸碱的中和,比如排放碱性的水用酸使其中和就会好很多
利用化学的各种神奇的反应原理,什么用NAOH吸收CO2啦这样
还有利用对化学的认知从而减轻,比如把聚氯乙烯用聚乙烯代替之类的。。。。
很多啦。不过还是说大家都加强自己的意识才最好==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