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化学的溶液没学好 该怎么办啊
个人认为 最重要的还是课本,踏踏实实的看。心态很重要,化学不难,一定不要怕,也不要因为学的不好就一看就怕或者麻烦。慢慢来,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来,不要跳跃,有不懂得就要去问,解决并且记下来。复习的时候再仔细看一看。课本上的知识一定要熟悉,达到阅读课本没有难度。上课老师补充的思维和小技巧,也要专门记下来。然后根据学的情况和老师交流,让老师配点题来做,没问题的,有问题希望还可以帮到你。谢谢。加油
2. 化学溶液的那里特别差,怎么办
通常是基本定义不熟悉,有的也许不理解。
首先要清楚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然后按公式做题
溶液的物理特性,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x 密度
溶液就是溶剂水和溶质组成,
习题无非就是问或者变相的问,溶剂水或者溶质的质量
溶液质量=溶剂(水)质量+溶质 质量
溶液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 溶剂(水)质量+溶质 质量
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定义,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100克水中溶解溶质 的最大的质量
初中就这些了。把基本公式定理正向和反向抄在张纸上,
比如,溶液质量=溶剂(水)质量+溶质 质量 ,溶剂(水)质量+溶质 质量=溶液质量
不会就找相关公式。慢慢就熟了。另外不会题目有详解的要学习其解题思路和解题逻辑,学以致用。
你有具体那个迷惑的题目的话,举出来分析。
3. 初3化学溶液这章要怎么学好
溶液这章跟其他的最大不同就是这章学的是混合物,以前学的都是纯净物。我觉得化学最重要的就是化学方程式,尤其是宏观化学。你只要把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记熟,能够灵活运用,并且记住特征化学物的特性,如沉淀,颜色,气味等等。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我的初中化学就是这么学的,而且化学是我初中学的最好的,一直延续到高中。
化学方程式不是考背下来的,因为我这人背书能力不强,也超不爱背书,所以我所有的方程式都是靠平时做题目记下来的(当然,这是因为我的初中是出了名的作业多)。总之就是要灵活运用化学方程式。
4. 高中化学完全听不懂,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
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
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想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不仅有较强的规律性,而且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高中学生由于学习经验还十分有限,因此单靠学生个人的力量去归纳总结相关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是不行的,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二、学生要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在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中,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十分重要。学生只有主动去获取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也才能更好地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应用知识,学生的化学知识既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获取知识的快乐。
三、对课前预习引起重视
课前预习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学生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因此会出现知识盲区,影响课堂听课效率。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顺利的完成听课任务,消除知识盲区,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进行课前预习。
四、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与总结
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进行归纳与总结。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习很多化学知识点,并且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进行归纳与总结,那么知识点就会十分凌乱,影响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系统的应用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不善于进行归纳与总结,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五、积极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学生在进行化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能够积极的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学生个人的见解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才能有更多看待问题的视角,进而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首先要能够积极的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因为教师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不管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学习经验方面都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使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5. 初三化学没听懂怎么办 人教版的 都学完溶液了 分子原子后面都不怎么听懂了 怎么办有人能帮我吗
建议找个老师辅导
学习过程中最好有问题及时消化
不然遗留的问题越来越多
课堂就更听不懂
自然就犯困
这样恶性循环
后果挺严重的
如果基础很差
就从新让老师带着把所有知识点讲一遍
初三化学相对而言简单的多
很多都和实际生活有联系
如果能建立联系的话会对记忆有很大帮助
有问题可再追问
祝进步!
6. 我不懂初三化学里溶液和酸碱等知识。记不住化学方程式。怎么办
平时多积累,多问老师,多实践;同时,多练题,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化学其实很简单!!!
加油!!!!!!!
7. 最近的化学学的很不好,溶解度那方面很差,很多都听不明白,我该怎么办啊
溶解度这东西有点绕,不过你可以先理解透它转化的实质然后一步求解,这种题一般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技巧在里面的。没关系的,书看多了,题做多了,就会找到思路。
8. 化学学到溶液学不懂怎么办
其实溶液学很容易学的,因为现实中有很多实例可以作为参考来理解,比如盐,想想看,当你放一点盐到一杯水里时,它是不是很快就溶到看不见了呢,而如果你放一包盐进去,肯定不能全部溶解,因为那时已经超过了盐的溶度了,盐已经无法再溶进去了,其他的也一样道理。
9. 化学酸碱盐溶液的那章学不明白怎么办啊
是初中的内容吧?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记得一点,就是有水,有沉淀,有气体生成的时候,反应才会发生。
然后,记住,化学课本后面的那个溶解性表格就可以了。
10. 初三化学我溶液计算很不懂!谁能给我有耐心的讲讲啊留下QQ
溶液
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判断溶质、溶剂
• 固、气体与液体混合,液体为溶剂,固、气体为溶质
•两种液体混合时,一般量多的作为溶剂
• 两种液体混合且有水时,无论水多少,水一般作为溶剂
4、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溶液各处密度相等)
5、物质的溶解性
• 定义: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溶解的能力
6、影响因素
• 内因:溶质、溶剂本身性质
• 外因:温度(对大多数固体而言,升高温度,物质的溶解性提高)
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2、转换
饱和→不饱和:加溶剂、改变温度
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水、改变温度
三、溶解度
1、定义:在定温下,物质在100g溶剂(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符号:S
单位:g/100g水
2、气体的溶解度:在标准大气压、一定温度下,溶解在一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数
3、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溶质(剂)本身性质
外因:
• 固体: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气体:压强、温度(大多数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气压升高而增大)
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NaCl 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Ca(OH)2 夏日夜晚鱼、虾浮在水面换气 煮沸的水冷却后不可再养鱼
4、物质溶解能力大小分类(20摄氏度时每一百克水中)
0—0.01g:难溶
0.01—1g:微溶
1—10g:可(能)溶
10g以上:易溶
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CO2溶于水:制汽水时必须加压并保持低温
5、根据溶解度的计算
原则: • 温度一定 • 饱和状态
公式
• s/100=m质/m剂
• s/100+s=m质/m液
四、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 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
•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
•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
五、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
1、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
m液=m质+m剂(体积不可加减)
2、溶质的浓度:溶质的量与溶液的量的比值
质量百分比浓度:c%=m质/m液ⅹ100%
体积比浓度:1:4的硫酸溶液(1——V质;4——V剂)
对于饱和溶液:
c%=s/s+100
3、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
(1)计算
(2)称量、量取
(3)溶解
稀释浓溶液则只需量取不称量
只要背好概念,化学就能学好。
祝你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