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氨气泄露怎么处理化学

氨气泄露怎么处理化学

发布时间:2022-07-28 11:35:30

⑴ 氨气泄露孩怎么自救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什么

氨气泄漏
对于小泄漏,可以用漂白粉,可以中和
收集方法: 用向下排气法取气法收集。因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⑵ 氨气泄漏如何处理 氨气有哪些危害

一、氨气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1)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

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2)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清洗消毒。

二、氨气的危害

1、吸入的危害表现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吸入氨气后的中毒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皮肤和眼睛接触的危害表现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急性轻度中毒:流泪、畏光、视物模糊、眼结膜充血。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2)氨气泄露怎么处理化学扩展阅读:

常见的有毒气体

常见的有毒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光气、双光气、氰化氢、芥子气、路易斯毒气、维埃克斯(VX)、沙林(sarin)、毕兹(BZ) 、塔崩(tabun)、梭曼(soman)等。

有毒气体按照对人体的危害分为神经性麻痹毒气,呼吸系统麻痹毒气,肌肉麻痹毒气三种;按照对人体的伤害原理可认为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

⑶ 怎么制取氨气 氨气泄漏的应急处理方法有哪些

共有三种1、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气,常用NH4Cl与Ca(OH)2反应,固体与固体反应,试管要向下倾斜.2、在浓氨水中加碱或生石灰,因为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NH4++OH-加入碱平衡左移,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氨水的挥发.3、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水挥发.

⑷ 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法律分析:(1)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臵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2)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臵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 第九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应当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按照职责对本行政区域或者管理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⑸ 氨区泄露一般应遵循哪些急救措施

一、氨区泄漏急救措施
氨区泄漏的应急处理原则是"救人第一、救物第二","防止扩散第一、减少损失第二"。氨区安全管理预防的重点是防泄漏和防爆。当发生事故时,处理决策的依据是氨监测器检测的氨的含量。根据氨泄漏量的大小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1、氨轻微泄漏
(1)做好个人防护,关闭有关阀门,防止氨气继续外漏;
(2)迅速抢救被困和受害人员,并向相关领导进行报告;
(3)根据危及范围做好标志,封锁现场,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将氨泄漏程度减至最低。
2、大量氨气外泄
(1)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立即采取救援行动,设置救援行动区域。
(2)应急救援行动组投入抢险救援,迅速组织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严禁无关人员出入。应急处理人员应佩带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3)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首先向"119"、"110"报警,然后立即采取局部或全部断电措施,组织人员进行扑救,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如有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抢救伤员,同时向"120"求救。
(4)根据风向,预测氨气的波及范围,指挥群众进行防护并组织撤离,重点保护人群安全和健康。
(5)做好事故现场保护、警戒和事故处理工作。
(6)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从上风向灭火以切断气源。
二、人员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并立即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5 min,并立即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进行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就医。

⑹ 液氨泄漏如何处理

液氨泄漏事故处置措施。要注意做好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

二、是处置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紧急时也可穿棉衣棉裤,扎紧裤袖管,并用浸湿口罩捂住口鼻。

三、是应迅速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强通风。如是钢瓶泄漏,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尽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气体大量流淌。关阀和堵漏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将钢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转移至空旷地带洗消处理。

四、是对泄漏的液氨应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驱散。处置时应尽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

五、是如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开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进行扑救,同时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却容器壁。

若有可能,应尽快将可移动的物品转移出火场。若出现容器通风孔声音变大或容器壁变色等危险征兆,则应立即撤退。

(6)氨气泄露怎么处理化学扩展阅读;

1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2、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⑺ 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的正确处置方式有

一、有毒气体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当这种气体发生泄漏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并隔离至气体散尽。关闭泄漏阀门,切断泄漏源,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应将吸入有毒气体的患者立即送医院诊治。
二、有毒气体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当这种气体发生泄漏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至气体散尽。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进入下水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如有可能,可用捕集器使气体通过碱性溶液吸收,中毒人员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静卧、保暖、吸氧,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洗眼结膜囊后送医院治疗。
三、剧毒气体氯气(Cl2)
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当这种气体发生泄漏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并立即进行隔离(警戒),严格限制出入。从上风向进入现场,避免与乙炔、松节油、氨等物质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或稀碱水溶解、中和。也可结合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泄漏的氯气或液氯导至收集系统或中和溶液,也可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处置产生的废水和漏气容器妥善处理。
四、剧毒气体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高度活性的气态物质,该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又称过氧化氮。当这种气体发生泄漏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严格限制出入,至气体散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若是液体,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吸收蒸汽。

⑻ 氨泄漏时该如何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使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露区喷含盐酸得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墙或者挖坑收容产生得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者漏出得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与塔相连得得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盐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在使用!

⑼ 液氨泄露怎样处理

1、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

2、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9)氨气泄露怎么处理化学扩展阅读:

液氨的合成方法:

1、高压法

操作压力70-100兆帕,温度550-650摄氏度,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合成氨效率高,混合气中氨容易分离。因此,工艺和设备比较紧凑。但由于合成效率高、放热高、催化剂温度高、易过热和失活,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较短。

2、中压法

操作压力为20-60MPa,温度为450-550C,该方法的优缺点是高压法和低压法。该方法成熟、经济。因为合成压力的确定只能从两个方面考虑:设备投资和压缩功耗。

3、低压法

操作压力约10兆帕,温度400-450摄氏度,由于操作压力和温度较低,设备要求低,易于管理,催化剂活性高,这是该方法的优点。但本方法所用催化剂对毒物敏感,易中毒,使用寿命短。因此,严格要求原料气的纯度。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液氨

网络—氨气

阅读全文

与氨气泄露怎么处理化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