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机化学鉴别题常用试剂都有哪些
回答有机化学鉴别题需要掌握的常见化学试剂有:
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斐林试剂)可以用来鉴别低级醛和还原性糖,现象是生成砖红色沉淀;也可用来鉴别一元醇与多元醇,现象是多元醇氢氧化铜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
银氨溶液可以用来鉴别低级醛和还原性糖,现象是生成银镜;也可以用来鉴别端炔烃和非端炔烃,现象是端炔烃生成白色沉淀。
硝酸银醇溶液可以用来鉴别伯仲叔卤代烃和乙烯型,烯丙型和隔离型卤代烃以及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现象是叔卤代烃和烯丙型卤代烃立即生成沉淀;仲卤代烃和隔离型卤代烃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或加热才生成沉淀;伯卤代烃和乙烯型卤代烃很难或不生成沉淀。氯代烃生成白色沉淀;溴代烃生成淡黄色沉淀;碘代烃生成黄色沉淀。
2,4-二硝基苯肼试剂和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可用来鉴别醛和酮(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现象是2,4-二硝基苯肼生成橙黄色沉淀,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生成白色结晶沉淀。
卢卡斯试剂用来鉴别伯仲叔醇(3-6个碳原子的低级醇),现象是叔醇立即出现浑浊,仲醇需放置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出现浑浊,伯醇需放置几小时或加热出现浑浊。
碘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碘仿反应)用来鉴别甲基醇和甲基酮,现象是甲基醇和甲基酮生成淡黄色有特殊气味的沉淀。
⑵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题如何求解
一、鉴别的基本思路
1、鉴别主要是寻找各物质现象的不同,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反应情况等。
2、如果要加入试剂进行鉴别,一定要先取样,不能直接对样品进行鉴别。
3、选用鉴别方法时先简单后复杂,先考虑物理方法后化学方法。
二、鉴别的方法
1、物理方法鉴别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观察状态、颜色,闻气味、溶于水等情况。
例:根据生活常识,选择方法区分下列各组物质。
(1)白醋和白酒 (2)铝片和铜片
(3)镁条和水银
分析:
根据白醋和白酒的气味不同、铝片和铜片的颜色不同、镁条和水银的状态不同选择方法进行鉴别。
练习:
(1)如何鉴别食盐和碳酸钡粉末?(2)如何鉴别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
2、化学方法鉴别
(1)利用指示剂进行鉴别
常用的指示剂主要为石蕊试剂和酚酞,而使用范围比较广的则为石蕊试剂。
例:鉴别盐酸、蒸馏水和石灰水,可用( )
A、酚酞 B、石蕊 C、FeCl3 D、CuSO4
分析:
因为盐酸呈酸性,蒸馏水呈中性,石灰水呈碱性,故利用石蕊可以鉴别之,答案为B。
练习:
甲、乙、丙分别是NaCl、H2SO4和NaOH三种溶液的某一种。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乙溶液中呈红色,然后将乙溶液滴入甲溶液又变无色,则甲、乙、丙三种溶液依次为( )
A、NaOH、H2SO4、NaCl B、NaOH、NaCl、 H2SO4
C、H2SO4、NaOH、NaCl D、H2SO4、NaCl、NaOH
(2)加入其他试剂进行鉴别
常见的用来鉴别的试剂主要有H2SO4、HCl、Na2CO3、CuSO4、BaCl2、Ba(OH)2等,通过加入这些试剂,使物质呈现不同现象如生成气体、生成不同颜色的沉淀等来鉴别。
例:只用一种试剂鉴别Na2CO3、BaCl2、KNO3三种溶液,可选用( )
A、盐酸 B、H2SO4 C、AgNO3 D、石蕊试液
分析:
本题中首先看到Na2CO3就应该考虑加入一种酸用来鉴别,因为含有碳酸根的物质可以跟酸反应生成CO2气体。选用H2SO4后,它与Na2CO3反应生成气体,与BaCl2反应生成沉淀,与KNO3不反应,三种物质中现象各不相同,故答案选B。
练习:
(1)只用一种试剂鉴别NaOH、BaCl2、Na2SO4溶液,可选用( )
A、BaCl2溶液 B、CuSO4溶液 C、酚酞 D、稀H2SO4
(2)下列各组溶液,只要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Na2CO3、 Na2SO4、BaCl2 B、KNO3、Na NO3 、NaCl
C、KCl 、NaCl、 NaOH D、Ca(OH)2 、NaOH 、NaCl
(3)有关气体的鉴别
例:如何鉴别氮气和氧气?
分析:
鉴别气体主要是利用各气体的特性,如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氢气燃烧后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本题中氮气不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故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之。
练习:
如何鉴别CO和CO2?如何鉴别O2和CO2?
三、鉴别题的答题步骤
如何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
步骤:
(1)取样。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液体。
(2)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少许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3)结论。有大量气泡冒出的是双氧水,无气泡出现的蒸馏水。
⑶ 如何解答中考化学中物质分离,除杂,鉴别题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解答(除杂质、分离、鉴别、推断)除杂质:物质的提纯又称之为除杂质,即将所需物质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的该物质的操作重点掌握常见离子:H+、OH-、SO42-、Cl-、CO2-3等的鉴定方法.在混合物提纯中,还要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强化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并对复分解反应条件加深理解和应用. 1. 除杂质题: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一 化学方法: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步骤;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②不变:被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 ③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三步骤: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常用的方法: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NaNO3;NaCl)(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NaCl;Na2CO3)(3)置换法:应用金属活动顺序通过置换反应除去杂质的方法.(FeSO4;CuSO4)(4)转纯法(转换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CO2(CO))(5)吸收法:利用混合物中某组分化学性质的差异,用试剂吸收其中一种,从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H2;CO2)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3. 物质的鉴别: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① H+ :紫色石蕊试液. NH4+:碱溶液——有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③ CO32-: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④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⑤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2)特征离子关系图(3)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 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 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 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 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 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 一种试剂的鉴别: A.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 不同试剂的鉴别: A.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4. 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推断是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性,经过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确定所给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质,不可能是什么物质;确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么物质,肯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推断题是考查化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常见的有文字叙述、图表式、链条式三种形式推断题,无论哪种形式推断都必备的知识有反应规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溶解性等.在题目分析过程中,注意关键字的分析,如某物质溶于水是“生成”还是“得到”,“生成”是反应产物,“得到”既可能有反应产物,也可能有原物质.加酸沉淀溶解时有气体生成,一般有CO2-3.沉淀溶解但无气体生成时,一般有OH-.部分溶解时,一定有BaSO4或AgCl等. 解推断题应注意:(1)推理分析要紧扣实验现象,思考时要层次分明.判断的结论要准确,既要明确的肯定,又要明确的否定. (2)一般情况下,与试题叙述的现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与现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使现象不正确的物质是“一定不存在”.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不影响其它反应的现象或自始至终没有参与任何反应的物质是“可能存在”.
⑷ 初三化学鉴别题怎么做 方法
初中化学鉴别题解析(常用的)鉴别题是初中化学的一种重要题型。在化学上,鉴别物质分两种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几个方面进行鉴别,要求纯粹用物理方法的鉴别题近些年中招中已基本不见。化学方法是通过加入试剂后产生不同的现象加以鉴别。这些现象主要指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放出气体两个方面。初中要求掌握的沉淀,生成的气体的物质是有限的,只要我们将其找出来,这一类题就可顺利解决。初中要求掌握的不溶物主要有碱——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兰色)、氢氧化镁等其余不溶性碱为白色;盐——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镁等均为白色;其中硫酸钡、氯化银不溶于酸溶液。生成气体主要有碳酸盐与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中招鉴别题中一般没有金属)。例题:用一种试剂将下列各组溶液一一鉴别出来。1、石灰水、氢氧化钠、稀盐酸2、碳酸钠、氯化钡、硫酸镁3、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铜4、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5、硝酸钠、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铁6、硝酸铁、氯化钠、硫酸铜7、氯化铵、氯化铁、硫酸铵、硝酸钠简析:1、可溶性碱初中只介绍4中(不计氨水),两种+1价金属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两种+2价金属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钡。鉴别题中不会同时出现两个+1价或+2价金属碱,每题中只各出现一个,因此只要是鉴别两碱一酸,均可立即想到选用的试剂为可溶性碳酸盐——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因为ca(oh)2或ba(oh)2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或baco3,而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这样即可将两碱一酸鉴别出来。
⑸ 初中化学鉴别题的主要方法
初中化学鉴别题解析(常用的)
鉴别题是初中化学的一种重要题型。
在化学上,鉴别物质分两种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几个方面进行鉴别,要求纯粹用物理方法的鉴别题近些年中招中已基本不见。化学方法是通过加入试剂后产生不同的现象加以鉴别。这些现象主要指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放出气体两个方面。初中要求掌握的沉淀,生成的气体的物质是有限的,只要我们将其找出来,这一类题就可顺利解决。
初中要求掌握的不溶物主要有碱——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兰色)、氢氧化镁等其余不溶性碱为白色;盐——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镁等均为白色;其中硫酸钡、氯化银不溶于酸溶液。
生成气体主要有碳酸盐与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中招鉴别题中一般没有金属)。
例题:用一种试剂将下列各组溶液一一鉴别出来。
1、石灰水、氢氧化钠、稀盐酸
2、碳酸钠、氯化钡、硫酸镁
3、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铜
4、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
5、硝酸钠、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铁
6、硝酸铁、氯化钠、硫酸铜
7、氯化铵、氯化铁、硫酸铵、硝酸钠
简析:1、可溶性碱初中只介绍4中(不计氨水),两种
+1价金属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两种+2价金属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钡。鉴别题中不会同时出现两个+1价或+2价金属碱,每题中只各出现一个,因此只要是鉴别两碱一酸,均可立即想到选用的试剂为可溶性碳酸盐——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因为Ca(OH)2或Ba(OH)2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或BaCO3,而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这样即可将两碱一酸鉴别出来。
2、3、4题中均有碳酸盐,只要题中有碳酸盐,就可从酸液方面着手:碳酸盐遇酸产生气体二氧化碳。若题中有钡盐就选稀硫酸(2题:BaCl2+H2SO4=BaSO4↓+2HCl)产生沉淀;有银盐就选稀盐酸(3题:AgNO3+HCl=AgCl↓+HNO3)产生沉淀;若题中既有钡盐又有银盐,则应选稀盐酸,因为如选稀硫酸,银盐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银微溶于水,可干扰硫酸钡沉淀,而选稀盐酸则只要氯化银沉淀。这样就可将2、3、4题中的溶液鉴别开来。
5题:如果要鉴别的物质超过3中,所选用的试剂一般为碱溶液—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因为碱的不溶物中现象比较明显:
Mg(NO3)+2NaOH=Mg(OH)2↓(白色)+2NaNO3
Cu(NO3)+2NaOH=Cu(OH)2↓(兰色)+2NaNO3
Fe(NO3)3+3NaOH=Fe(OH)3↓(红褐色)+3NaNO3
6、7题:如果要鉴别的物质中有铵盐,所选用的试剂必是碱溶液,因为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如果要鉴别的物质中有两种铵盐(其中一种是硫酸铵),所选用的试剂一定是氢氧化钡溶液,因为硫酸铵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氨气和硫酸钡沉淀有两个现象。
6题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NH4NO3+NaOH=NaNO3+H2O+NH3↑
CuSO4+2NaOH=Cu(OH)2↓+Na2SO4
7题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Ba(OH)2=BaCl2+2H2O+2NH3↑
2FeCl3+3Ba(OH)2=3BaCl2+2Fe(OH)3↓
(NH4)2SO4+Ba(OH)2=BaSO4↓+2H2O+2NH3 ↑
初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类型,不另选试剂加以鉴别。例如:不用其他任何试剂,用简便的方法鉴别下列5种溶液①MgSO4②KOH③FeCl3④NaCl⑤BaCl2,其合理的鉴别顺序是 。
简析:这种类型的题关键是通过直观找出一种有颜色的物质(初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有颜色的溶液主要是铁盐和铜盐),然后依次进行有现象的反应。通过分析发现这5种溶液中③FeCl3是黄棕色的,它与②KOH反应有红褐色沉淀生成,②KOH又能与①Mg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①MgSO4又能与⑤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④NaCl与其他4种物质均不反应。因此该题的答案是③②①⑤④。
⑹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别的方法
找出一个能在三种试剂中呈现不同状态的物质
例如
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水溶液首先确认三种物质的性质区别盐酸呈酸性氢氧化钠呈碱性氯化钠呈中性所以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区别
初中化学中涉及的酸碱指示剂主要是石蕊和酚酞而酚酞在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中呈现的状态相同所以应该选择紫色石蕊试液
综上所述做这类问题应该发现所鉴别物质的区别再根据这一点区别鉴别
⑺ 初中化学鉴别多种无色溶液选用什么的试题技巧
技巧1,酚酞、石蕊鉴别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
技巧2,盐酸鉴别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技巧3,二氧化碳鉴别澄清石灰水。
技巧4,通过产生沉淀判断,两种有色沉淀:氢氧化铜(蓝色)、氢氧化铁(红褐色),6种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氯化银、氢氧化镁、氢氧化锌。
技巧5,一种微溶物:氢氧化钙。当溶液中生成大量氢氧化钙时,也会因为不能完全溶解出现白色混浊。
技巧6,溶解度反常(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氢氧化钙,给饱和溶液升温,会变浑浊。
技巧7,溶解放热或吸热:浓酸、浓碱的稀释或溶解会放热。铵盐的溶解会吸热。氯化钠、硝酸钾溶解热效应不明显。
技巧8,平时点滴积累。
⑻ 化学必考:二十种物质鉴别方法
1. 沉淀法
待鉴别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Na2SO4溶液和NaNO3溶液。
解:使用BaCl2溶液鉴定。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2++SO42-=BaSO4↓
2. 气体法
根据某物质加入某一试剂,是否有气体产生,予以鉴别。
例:有两瓶失落标签的固体,它们是Na2CO3和NaCl,如何鉴别。
解:使用盐酸鉴别。
反应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
3. 过量法
利用加入某种试剂,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怎样鉴别ZnCl2溶液和MgCl2溶液。
解:将两种待鉴别的溶液分别放入二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NaOH溶液,可看到有一支试管内的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另一支试管内无此现象。则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消失的试管内放的是ZnCl2溶液,另一支试管内是MgCl2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2++2OH-=Mg(OH)2↓
Zn2++2OH-=Zn(OH)2↓
Zn(OH)2+2OH-=ZnO22-+2H2O
4. 相互法
利用物质间反应,现象不同而予以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也不能加热,如何鉴别NaOH溶液和AlCl3溶液。
解:根据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和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现象不同进行鉴别。方法是:取一试管,将两种溶液中的任何一种倒入试管内,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溶液,滴入几滴于试管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摇动仍不消失,则说明试管内放的是AlCl3溶液,胶头滴管内放的是NaOH溶液。反之,先产生白色沉淀,摇动沉淀立即消失;试管内是NaOH溶液,胶头滴管内是AlCl3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5. 溶解法
利用物质的溶解情况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CaCO3和CaCl2固体。
6. 溶解热法
利用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情况不同,予以鉴别。
例:如何用水鉴别NH4NO3固体和KCl固体。
解:将两种固体分别溶于水,水温有明显降低的是NH4NO3,无明显变化的是KCl。
7. 密度法
根据物质密度不同而进行鉴别。
例:水和苯是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是水大于苯。如何进行鉴别,不能用试剂和加热。
解:取一试管,倒入等量两种液体,此时分为等量两层,下层是水,上层是苯,再加入任何一种液体,若上层增多,则加入的是苯;若下层增多,则加入的是水。
8. 丁达尔法
根据胶体有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其它分散系。
例: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9. 凝聚法
加入电解质而使胶体发生凝聚,进行鉴别。
例:如何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解:两种液体分盛于二试管中,滴入几滴Na2SO4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则试管内放的是Fe(OH)3胶体。若无这种现象的是FeCl3溶液。
10. 颜色法
物质颜色不同,或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不同颜色,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1:怎样区别H2和Cl2。
例2:有两瓶无色溶液,NaCl和NaBr,请予鉴别。
解:用AgNO3溶液鉴别。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g++Cl-=AgCl(白色)↓
Ag++Br-=AgBr(浅黄色)↓
11. 加热法
利用物质热稳定性不同,进行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如何鉴别失落标签的二种固体物质是明矾和硫酸铝。
解:将二种固体分别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的,是明矾,无此现象的是硫酸铝。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Al(SO4)2+3H2O=Al(OH)3+H2SO4+KHSO4
12. 焰色法
根据离子或单质的焰色反应,加以鉴别。
例:如何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
解:焰色为黄色的为NaCl溶液,焰色为紫色的为KCl溶液。
13. 燃烧法
利用物质燃烧颜色不同或其它现象,予以鉴别。
例:如何区分两种无色气体:H2和C2H2。
解:将两种气体分别点燃,有较多浓烟的是C2H2,无烟的是H2。(也可根据H2和C2H2燃烧时焰色不同进行鉴别)。
14. 熔、沸点法
利用物质熔、沸点不同而区别的方法。
例:水和二硫化碳的鉴别。
解:将两种液体取少量,倒在表面皿上,过一会,有一液体立即挥发,是CS2;反之,不挥发的是H2O。
15. 闻气味法
根据物质气味不同而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鉴别H2S和H2。
16. 指示剂法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用指示剂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下列三种溶液:NaCl溶液、NH4Cl溶液和Na2CO3溶液。
17. 氧化法
利用氧化剂,使被测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再根据实验现象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鉴别KCl和KBr溶液。
解:用通入Cl2的方法鉴别。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Br-=Br2+2Cl-
18. 还原法
利用还原剂,使被鉴别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再根据现象予以鉴别。
例:怎样鉴别FeCl2和CuCl2溶液。
解:在盛有FeCl2和CuCl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通过往试样溶液中分别放入铁片的方法鉴别。
19. 磁体法
根据物质的磁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鉴别黑色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20. 碳化法
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区别其它物质。
例:怎样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