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式的意义是什么
化学式的意义是指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每种纯净物质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化学式仅表示纯净物,混合物没有化学式。
化学式书写规则: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首先按正前负后的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通常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
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2. 化学式的4种意义
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1、H2SO4的四种意义
表示硫酸这种物质;表示一个硫酸分子;表示硫酸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示一个硫酸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四个硫原子组成。
2、Ca(OH)2的四种意义
表示氢氧化钙这种物质;表示一个氢氧化钙分子;表示氢氧化钙由钙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表示一个氢氧化钙分子由一个钙原子、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3、P2O5的四种意义
表示五氧化二磷这种物质;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五氧化二磷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由两个磷原子和五个氧原子组成。
4、H2O2的四种意义
表示双氧水这种物质;表示一个双氧水分子;表示双氧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一个双氧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5、SO3的四种意义
表示三氧化硫这种物质;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表示三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
6、CuSO4 H2O的四种意义
表示一水硫酸铜这种物质;表示一个一水硫酸铜分子;表示一水硫酸铜由铜元素、硫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一个一水硫酸铜分子由一个铜原子、一个硫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五个氧原子组成。
7、O3的四种意义
表示臭氧这种物质;表示一个臭氧分子;表示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表示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
3. 化学式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4.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 ;微观
宏观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微观表示该物质的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所以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因此,化学式是对物质组成情况的真实反映。
化合物的化学式就是表示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以及各组成元素的比例。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各元素的最简整数比。共价化合物有两种化学式:实验式表示各元素最简整数比;分子式,又称真实公式,表示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真实数量。
(4)如何分析化学式的意义扩展阅读:
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相乘,不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
2、计算组成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
公式: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化合物质量×某元素质量分数
5. 怎样理解 化学式的意义 最简单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通过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量就可以算出各元素的质量之比! 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2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又因为氢的相对原子量是1,氧的相对原子量是16.所以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6,即1:8
6. 怎么分析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
一个化学式有多种含义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比如 表示什么物质
表示什么分子或原子
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表示什么元素组成
表示什么元素
(若化学式前加了数字 一般只有一种含义:几个什么原子或分子
若化学式前无数字 则一般有以上几种含义)
2H:两个氢原子
4CO2:四个二氧化碳分子
H20:①水②一个水分子③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④水由氧元素与氢元素组成
PS:注意组成与构成的区别
7. 化学式的意义总结
1.表示一种物质,如
SO2
表示二氧化硫。
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如SO2表示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如SO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4.表示该物质分子的原子构成,如SO2表示每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和一个硫原子构成的。
8. 化学式 宏观意义是什么
化学式的意义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化学式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化学式能代表某种纯净物质,如CO2这个化学式就代表二氧化碳.因为一种物质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2.化学式能表示物质组成.如H2O这个化学式能表示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通过化学式可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如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32:16×2=1:1
4.通过化学式可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如:
计算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9. 化学方程式怎么分析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涉及到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怎样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的等知识点。如果教师教学不得法,学生就很难掌握方程式的知识点。在没有弄清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时,很多同学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背到了后面的忘了前面学的方程式,特别是在做题中一旦出现没有见过的化学方程式就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在实施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下:
第一:从定义入手,弄清概念的含义
由于前面学习了化学元素和化学式,在创设情境引入时,我用复习引入的方法要求学生回顾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概念及其表达的意义,利用类比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表达的意义,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抓住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意义,即弄清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物质质量比,即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分子个数比;生成物的状态。
第二:记清化学符号,合理使用
弄清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同时,要求学生能定性的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并记住“和”、“生成”、“加热”、“气体”生成、“沉淀”生成等几种符号的表示。掌握标向上箭头、向下箭头的条件。标向上箭头条件:即反应物中没气体,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生成物中有气体,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标向上的箭头,缺一不可;标向下箭头条件: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有沉淀生成并且沉淀附在容器底部或内壁上才能标向下的箭头。箭头要求既不随便用,也不能遗漏。
最后,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则执行质量守恒定律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最后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检查所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的正确与否,如从微观的角度观察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让学生熟悉书写步骤,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慢慢熟悉,不断积累,做到最终会书写化学方程式。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方程式的定性读法,从宏观上要求将各物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的质量比读出来,微观上将各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分子(原子)个数比读出来。如:从宏观上读作: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从微观上读作:每一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