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实验意外有哪些

化学实验意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29 16:39:45

⑴ 你见过哪些可怕的化学实验事故

一日化学实验室,某男生因实验桌上没有火柴于是跑到前面要火柴,男生身上穿的是风衣,跑起来呼呼成风,结果不小心风衣带倒了一女同学面前的酒精灯,而女生身上穿的是氰沦毛衣,只见火光一闪,女生身上只剩一件贴身的内衣。

⑵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隐患一:电

危险指数:★★

在实验室里,用电问题与实验室管理直接关联。各种电子仪器操作都离不开电。从分析样品称重开始,到完成实验断电走人的整个过程中,你都被电所包围着。是不是很恐怖啊?哈哈,其实作为“两颗星”的隐患而言,实验室中的触电事故还是相对较少的,日常新闻中也极少能见到此类事故的报道。

不过,笔者还是要强调实验室用电的几点注意事项。首先,不要在手上还沾有水渍时就去触碰电器开关或插座,防止手上的水分通过开关与电路接通、造成触电事故。其次,使用电器时应该远离水源,水和电器混合放置亦是一种安全隐患。此外,在使用某些电仪器时,如烘箱,电油浴锅等,最好保证有人从旁看管。再提醒一下,实验做完后一定要记得断电哦!

隐患二:火

危险指数:★★★

火的使用因实验时而异,然而,很多危险都与火有关。初高中接触到的酒精灯,关于它的注意事项简直是考试中的常客,你应该不陌生吧?

实验室里面火的使用是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的(重要的词语说三遍!)。古人讲“水火无情”,用火比用电更要小心。在进行某些油浴实验或者酒精灯旁边的灭菌实验时,旁边应该备好湿沙子或湿抹布,点火前最好思考一下“万一着火了应该怎么做”。对于烘箱这类温度不高、不出明火的电器,也需要提前注意插座口及对应的灭火器的位置。万一遇到烘箱内冒烟着火的情况,应该先切断电源、观察烟火的势头,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笔者给大家讲个事例吧。某位同学在烘箱内烘烤树枝树叶样品,样品都是装在档案袋和信封内的,烤箱温度调节到60-70℃后该同学就离开了。过了半小时左右,实验室其他人看到烟雾,就赶紧叫来该同学。她一看到烟就判断“有烟应该就没有火苗”,加之烘箱是密封的,所以应该用泡沫灭火器。于是果断打开烘箱、拿来泡沫灭火器一阵乱喷、再关上箱门淡定地等了半个小时,直到烘箱“恢复平静”。打开一看,只有底部的内壁被烧黑了,其他的都没事。

通过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面对突发情况,首先一定得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判断,并施与恰当的补救措施。今年清华化学系何添楼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就是一记警钟。大家在实验前就应该埋下危机意识——“万一着火了,该怎么做”——在脑海中罗列出大致的应对步骤。其实,笔者对于实验室用火安全隐患的建议就是:跟荷兰人学习,提前做好脚底抹油的准备。

隐患三:爆炸

危险指数:★★★★

实验室爆炸的新闻太多了,最近的清华、南京理工、中国矿大等等。这些实验室爆炸事故或多或少都有人为操作不当的因素,但总结下来就是:“爆炸只在一瞬间”——也许你正兴冲冲地做实验,爆炸就突然发生了,而且强度还未知呢。

爆炸存在极强的未知性与不确定性,所以笔者提醒各位同学,进入实验室之后最好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实验。你不需要对那些实验步骤了如指掌,但最好学会根据他们操作实验的手法、结合自己的判断来预测那种操作方式是否具有危险性。譬如某个同学烘箱开着而人却不在周围,又或者某个同学不在通风橱里加强腐蚀性试剂,碰到这类情况就应该果断提醒他们,比如督促“烘箱同学”设置闹钟、定时来看看烘箱等等。别以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万一发生爆炸,便是牵扯到生命与纠纷的重大事故。所以自己在实验室处处留心也是对每个人生命的负责。

隐患四:化学试剂

危险指数:★★★★★

为什么把化学试剂评为“五星级”安全隐患呢?当然是因为化学试剂的隐患比前面任何一个都重要。

因为化学试剂的瓶身颜色是区别其危险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小心,手套也可以多带几副。笔者加浓硫酸时都会多添一副手套和口罩,防止意外发生。某些生物化学试剂量小作用大,尤其是那些对人体有致死致癌(苯之类的基本都是致癌)效力的试剂,一定要严格遵照实验步骤来操作。

⑶ 实验室安全事故名称及事故原因还有预防措施

常见实验室事故的类型

1火灾性事故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① 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 起着火;(2005年8月8日,首都师范大学一实验室失火,火灾原因:该校硕士研究生魏某上午在实验室做实验,中午出去吃饭 未关电源,实验仪器“转子”还在运转,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② 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③ 对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不慎或保管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④ 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2爆炸性事故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① 违反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压力容器(如高压气瓶)而导致爆炸。② 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 引起爆炸。③ 对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导致燃烧爆炸;该类物品(如三硝基甲苯、苦味酸、硝 酸铵、叠氮化物等)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④ 强氧化剂与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⑤ 由火灾事故发生引起仪器设备、药品等的爆炸。

3毒害性事故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①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例如:南京某大学一工作人员盛夏时误将冰箱中的含苯胺的中间产品当酸梅汤喝了,引起中毒,原因就是 因为该冰箱中曾存放过供工作人员饮用的酸梅汤)。②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③管理不善,操作不慎或违规操作,实验后有毒物质处理不当,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人员中毒、环境污染。④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4机电伤人性事故

机电伤人性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

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②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 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③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

5设备损坏性事故

设备损坏性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

由于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例如:不久前在湖南某高校两次发生的约20根汞电管报废事故(损失约1.5万),就是因为突然停电而造成的。

常见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

1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在使用苯、乙醇、乙醚、丙酮等易挥发、易燃烧的有机溶剂时如操作不慎,易引起火灾事故。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必须随时注意以下几点:

(1)操作和处理易燃、易爆溶剂时,应远离火源;对易爆炸固体的残渣,必须小心销毁(如用盐酸或硝酸分解金属炔化物);不要把未熄灭的火柴梗乱丢;对于易发生自燃 的物质(如加氢反应用的催化剂雷尼镍)及沾有它们的滤纸,不能随意丢弃,以免造成新的火源,引起火灾。(2)实验前应仔细检查仪器装置是否正确、稳妥与严密;操作要求正确、严格;常压操作时,切勿造成系统密闭,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对沸点低于80℃的液体,一般蒸馏时应采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用火加热;实验操作中,应防止有机物蒸气泄漏出来,更不要用敞口装置加热。若要进行除去溶剂的操作,则必须在通风橱里进行。(3)实验室里不允许贮放大量易燃物。 实验中一旦发生了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首先立即切断室内一切火源和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抢救和灭火。


常用的方法有:

1.在可燃液体燃着时,应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器,防止扩大燃烧。2.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水灭火。3.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应用石棉布或干砂扑灭。绝对不能用水,否则反而会扩大燃烧面积。4.金属钾、钠或锂着火时,绝对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可用干砂、石墨粉扑灭。5.注意电器设备导线等着火时,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以免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6.衣服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应立即用石棉布或厚外衣盖熄,或者迅速脱下衣服,火势较大时,应卧地打滚以扑灭火焰。7.发现烘箱有异味或冒烟时,应迅速切断电源,使其慢慢降温,并准备好灭火器备用。千万不要急于打开烘箱门,以免突然供入空气助燃(爆),引起火灾。8. 发生火灾时应注意保护现场。较大的着火事故应立即报警。若有伤势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9. 熟悉实验室内灭火器材的位置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发生火灾时要做到三会:

①会报火警;②会使用消防设施扑救初起火灾;③会自救逃生。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①先撕掉小铅块,拔出保险销;②再用一手压下压把后提起灭火器;③另一手握住喷嘴,将干粉射流喷向燃烧区火焰根部即可。


2爆炸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某些化合物容易爆炸。

如:有机化合物中的过氧化物、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和 硝酸酯、干燥的重氮盐、叠氮化物、重金属的炔化物等,均是易爆物品,在使用和 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含过氧化物的乙醚蒸馏时,有爆炸的危险,事先必须除去过氧化物。若有过氧化物,可加入硫酸亚铁的酸性溶液予以除去。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不宜在烘箱内干燥。乙醇和浓硝酸混合在一起,会引起极强烈的爆炸。


(2)仪器装置不正确或操作错误,有时会引起爆炸。

如果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或加热 回流,仪器必须与大气相通。在蒸馏时要注意,不要将物料蒸干。在减压操作时,不能使用不耐外压的玻璃仪器(例如平底烧瓶和锥形烧瓶等)。


(3)氢气、乙炔、环氧乙烷等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会生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即会爆炸。因此,使用上述物质时必须严禁明火。对于放热量很大的合成反应,要小心地慢慢滴加物料,并注意冷却,同时要防止因 滴液漏斗的活塞漏液而造的事故。


3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实验中的许多试剂都是有毒的。有毒物质往往通过呼吸吸入、皮肤渗入、误食等方式导致中毒。

处理具有刺激性、恶臭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 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实验中应避免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尤其严禁手直接接触剧毒品。沾在皮肤上的 有机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洗去,切莫用有机溶剂洗,否则只会增加化学药品渗入皮肤的速度。溅落在桌面或地面的有机物应及时除去。如不慎损坏水银温度计,撒落在地上的水银应尽量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撒落的地方。实验中所用剧毒物质由各课题组技术负责人负责保管、适量发给使用人员并要回收剩余。实验装有毒物质的器皿要贴标签注明,用后及时清洗,经常使用有毒物质 实验的操作台及水槽要注明,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处理,不准乱丢。 操作有毒物质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 恶心呕吐、心悸头晕等症状时,则可能系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a) 固体或液体毒物中毒:有毒物质尚在嘴里的立即吐掉,用大量水漱口。误 食碱者,先饮大量水再喝些牛奶。误食酸者,先喝水,再服Mg(OH)2乳剂,最后饮些牛奶。不要用催吐药,也不要服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 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b) 吸入气体或蒸气中毒者:立即转移至室外,解开衣领和钮扣,呼吸新鲜气。对休克者应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对口法。立即送医院急救。


4实验室触电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实验中常使用电炉、电热套、电动搅拌机等,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 部分直接接触及石棉网金属丝与电炉电阻丝接触;不能用湿的手或手握湿的物体接触电插头;电热套内严禁滴入水等溶剂,以防止电器短路。
为了防止触电,装置和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应连接地线,实验后应先关仪器开关, 再将连接电源的插头拨下。检查电器设备是否漏电应该用试电笔,凡是漏电的仪器,一律不能使用。


发生触电时急救方法:

①关闭电源。②用干木棍使导线与被害者分开。③使被害者和土地分离,急救时急救者必须做好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手或脚必须绝缘。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救治。


5实验室其他事故的急救知识

(1)玻璃割伤一般轻伤应及时挤出污血,并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 馏水洗净伤口,涂上碘酒,再用创可贴或绷带包扎;大伤口应立即用绷带扎紧伤口上部,使伤口停止流血,急送医院就诊。


(2)烫伤被火焰、蒸气、红热的玻璃、铁器等烫伤时,应立即将伤口处用大量水 冲洗或浸泡,从而迅速降温避免温度烧伤。若起水泡则不宜挑破,应用纱布包扎后 送医院治疗。对轻微烫伤,可在伤处涂些鱼肝油或烫伤油膏或万花油后包扎。若皮肤起泡(二级灼伤),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若伤处皮肤呈棕色或黑色(三级灼伤),应用干燥而无菌的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急送医院治疗。


(3)被酸、碱或溴液灼伤

(a)皮肤被酸灼伤要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 水进行中和,最后用水冲洗,涂上药品凡士林。(b)碱液灼伤要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2%醋酸洗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最后用水冲洗,再涂上药品凡士林。(c) 酚灼伤时立即用30%酒精揩洗数遍,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而后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湿敷4~6小时,由于酚用水冲淡1:1或2:1浓度时,瞬间可使皮肤损伤加重而增加酚吸收,故不可先用水冲洗污染面。 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重伤者经初步处理后,急送医务室。


(4)酸液、碱液或其他异物溅入眼中

(a)酸液溅入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1%碳酸氢钠溶液冲洗。(b)若为碱液,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溶液冲洗。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重伤者经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治疗。(c)若木屑、尘粒等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异物,或任其流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入几滴鱼肝油。若玻璃屑进入眼睛内是比较危险的。这时要尽量保持平静,绝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让别人翻眼睑,尽量不要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有时碎屑会随泪水流出。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后,立即将伤者急送医院处理。


(5)对于强酸性腐蚀毒物

先饮大量的水,再服氢氧化铝膏、鸡蛋白;对于强碱性毒物,最好要先饮大量的水,然后服用醋、酸果汁、鸡蛋白。不论酸或碱中毒都需灌注牛奶,不要吃呕吐剂。


(6)水银容易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以经皮肤直接吸收而引起积累性中毒。


严重中毒的征象是口中有金属气味,呼出气体也有气味;流唾液,牙床及嘴唇上有硫化汞的黑色;淋巴腺及唾液腺肿大。若不慎中毒时,应送医院急救。急性中毒时,通 常用碳粉或呕吐剂彻底洗胃,或者食入蛋白(如1升牛奶加3个鸡蛋清)或蓖麻油解毒并使之呕吐。答案来自

有机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有哪些

易燃易爆品爆炸,有毒化学品泄露,中毒

⑸ 化学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应急措施有哪些

实验室常见事故和应急措施:

1、衣服着火
(1)就地翻滚熄灭火苗,或者有安全冲洗设备可用,则立即用水浸透衣物。
(2)如有必要,采取医学处理。
(3)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2、化学品溅到身体
(1)用紧急冲洗设备或水龙头将身体溅到的部位在快速流动的水下冲洗至少5分钟。
(2)立即除去被溅到的衣物。
(3)确认化学品没有进到鞋内。
(4)如有必要,采取医学处理。
(5)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3、轻微割破和刺伤
(1)用力地使用肥皂和水冲洗伤口几分钟并挤出血液。
(2)如有必要,采取医学处理。
(3)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⑹ 关于化学意外的

化学实验难免出现意外,却有常规的保护意识:
1、如果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接触到皮肤,不论什么部位,也不管它是什么试剂(哪怕是水),如果量多,用布或纸巾擦拭后用大量水冲洗,量少,直接用水冲洗。
2、如果知道是接触酸性物质,水洗后用饱和NaHCO3溶液洗;
3、如果知道是接触碱性物质,水洗后用稀醋酸溶液洗;
4、如果有伤口,最好不要水洗,擦净后到医院处理。

⑺ 请列举化学实验室所有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需要了解以下几方面实验事故的处理办法: Ⅰ.浓硫酸不慎沾到了皮肤上,先要用干布擦去硫酸,再用大量水清洗,最后涂抹5%碳酸氢钠溶液; Ⅱ.碱液溅入到皮肤或眼里,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清洗; Ⅲ.酒精灯或可燃有机物着火,要用砂子或湿布覆盖,以隔绝空气,如果是其它情况失火,一定注意合理选择灭火剂(器)。 Ⅳ.出现割伤,要防止通过伤口引起中毒,一般先用过氧化氢水溶液洗过,再涂上碘酒等消毒药水,并用创可贴包扎好; Ⅴ.如果出现触电等事故,切记要在切断电源后再进行急救;Ⅵ化学物质中毒,实验室中毒主要通过吸入、食入或伤口侵入三种方式,发生中毒后要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等。

⑻ 实验室容易发生哪些安全事故

1.火灾事故
原因:
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 引起着火等。
这类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任何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2.爆炸事故
原因:
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
引起爆炸。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

3.生物安全事故
原因: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甚至比化学实验室的更危险,生物废弃物含有传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可能构成极大的危害。

4.毒害事故
原因:
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质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5.设备损坏事故
原因: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高速运动的设备因不慎操作而发生碰撞或挤压,导致设备受损。这类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

6.机电伤人事故
原因:
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

7.设备或技术被盗事故
原因:
实验室人员流动大,设备和技术管理难度大,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这类事故是实验室安全常发事件,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甚至有可能造成核心技术的外泄。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⑼ 化学实验常见事故有哪些处理方法

(1)如果皮肤沾到浓硫酸,应先用干布将酸抹去,再用清水冲洗,并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抹硼酸溶液。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2)苯酚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冲洗。
(3)误服铜盐、汞盐等重金属盐,要立即喝豆浆、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4)金属钠、钾起火,要用沙子盖灭,不能用水灭火、也不能用CO2灭火器及CCl4灭火器灭火。
(5)如果在实验室里不小心弄倒了燃烧的酒精灯,千万不能用水灭火,应用沙子或大块的湿布覆盖火焰。
(6)温度计不慎将水银球碰破,为防止汞蒸气中毒,应用硫粉覆盖。

⑽ 化学实验常见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1.爆炸。

一些试剂或气体的闪点很低,爆炸极限范围很大。

旋转蒸发或加压蒸馏带有过氧化物的溶液的时候,整个蒸馏系统都有爆炸的危险。

高压反应的管道堵塞,安全垫失灵等,都会引起物理性爆炸,释放出来的能量有时还会同时引发化学性爆炸。

2.火灾。

很多试剂都是易燃的。有时不注意,接触到了电阻丝等,很容易引起火灾;

一些加热设备的温控系统是不够稳定,实验室无人超过半小时,烘箱、红外灯、油浴锅、电热炉等都要断电。

3.中毒。

有些化学试剂毒性极强,空气中少量的蒸汽就可以使试验者急性或慢性中毒,在使用这些试剂的时候,务必在通风橱中进行。

4.反应喷溅。

有的反应很剧烈,一定要在做试验前心里有数。

阅读全文

与化学实验意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