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萸肉有哪些功效
山萸肉即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山萸肉含有山茱萸苷、皂苷、鞣质、熊果酸、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维生索A、糖分、树脂等成分。
山萸肉性味酸,微温,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功效,适用于贫血、神经衰弱、心脏衰弱、脉弱无力、头晕耳鸣、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月经过多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山萸肉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有利尿、降压作用;对于因化疗及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
⑵ 什么是茱萸
茱萸(别名:越椒),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带香双子叶植物。它生长于温暖地带,海拔400~1500米少数达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 其为落叶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卵形至披针形,被黄褐色短柔毛,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稀被白色贴生短柔毛,叶柄细圆柱形;伞形花序生于枝侧,花瓣黄色,向外反卷,花盘垫状,花柱圆柱形,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它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芽顶生及腋生,卵形至披针形,被黄褐色短柔毛。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 形,长5.5-10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稀被白色贴生短柔毛,脉腋密生淡褐色丛毛,中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凸起,近于无毛,侧脉6-7对,弓形内弯;叶柄细圆柱形,长0.6-1.2厘米,上面有浅沟,下面圆形,稍被贴生疏柔毛。[1]
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有总苞片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约8毫米,带紫色,两侧略被短柔毛,开花后脱落;总花梗粗壮,长约2毫米,微被灰色短柔毛; 花小,两性,先叶开放;花萼裂片4,阔三角形,与花盘等长或稍长,长约0.6毫米,无毛;花瓣4,舌状披针形,长3.3毫米,黄色,向外反卷;雄蕊4,与花瓣互生,长1.8毫米,花丝钻形,花药椭圆形,2室;花盘垫状,无毛;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长约1毫米,密被贴生疏柔毛,花柱圆柱形,长1.5毫米,柱头截形;花梗纤细,长0.5-1厘米,密被疏柔毛。
核果长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5-7毫米,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3-4月;果期9-10月。
主要价值
园林
山茱萸科植物多为乔灌木,树干挺拔,树形高大,冠幅宽阔,枝叶繁茂,分枝较高,生长迅速,寿命长且耐寒和耐旱能力也较强,对土壤和光照的要求较低,很适于作行道树,可植于庭园角隅、草坪、林缘。
药理
山茱萸之果实山萸肉,味酸涩,性微温,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健胃壮阳等功能,中医常用以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遗精、尿频、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症。茱萸还是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益明地黄丸、爱味地黄丸、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主药。
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马草鞭甙、皂甙、鞣甙,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能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利尿、降压、防癌作用。
本种(包括川鄂山茱萸)的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供药用,味酸涩,性微温,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1]
茱萸,是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中国民间风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⑶ 山萸肉泡水能长期喝吗
不能。
平时服用一定要弄清楚这种中药材的副作用,并且做好规避,山茱萸泡水服用后会导致胎儿以及动物的胚胎出现一定的致畸作用。山茱萸中所含有的一种物质会对动物产生致命反应,这主要是由于药材中含有一定的致命物质以及蛋白质。
(3)山茱萸含有哪些化学成分扩展阅读:
作用:
山茱萸具有强心的作用,能增加心肌收缩性和心输出量,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人们工作压力大,有的人就会因为工作过于劳累而罹患心脏病。
抗炎、抗菌的作用:山茱萸还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对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的作用。对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也有抑制的作用。
⑷ 山茱萸是一种药材,有什么功效呢
山茱萸有强心作用,增加心肌收缩性和心输出量,提高心脏工作效率。抗炎、抗菌山茱萸对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山茱萸主要含环烯醚萜苷、鞣质、有机酸、挥发油和多糖等成分。环烯醚萜苷类有马钱苷、山茱萸苷、番木鳖苷、莫诺苷、7-0-甲基莫诺苷、獐牙菜苦素、山茱萸新苷。
从果肉的质地来说,它也远不及枣肥厚,只有薄薄一层。所以,虽然它有也别名叫蜀枣,但仅仅是有名无实,和枣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倒是“枣皮”这个俗称,很是贴合它的外形。可用于肝肾亏虚,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口干舌燥,内热烦渴等症。常与常与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搭配使用。
⑸ 山茱萸 山竹芋 中药
山茱萸的功效介绍】:
【中文名】: 山茱萸 (《本经》)
【类 别】: 果实类
【英文名】: Asiatic Cornelian Cherry Fruit
【异名】蜀枣(《本经》),鼠矢、鸡足(《吴昔本草》),山萸肉(《小儿药证直诀》),实枣儿(《救荒本草》),肉枣(《纲目》),枣皮(《会约医镜》),萸肉(《医学衷中参西录》),药枣(《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
【植物形态】山茱萸落叶小乔木,高4米左右。
枝皮灰棕色,小枝无毛。
单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7厘米,宽3~4.5厘米,先端窄,长锐尖形,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上面近光滑,偶被极细毛,下面被白色伏毛,脉腋有黄褐色毛丛,侧脉5~7对,弧形平行排列;叶柄长1厘米左右。
花先叶开放,成伞形花序,簇生于小枝顶端,其下具数片芽鳞状苞片;花小;花萼4,不显着;花瓣4,黄色;雄蕊4;于房下位。
核果长椭圆形,长1.2~1.5厘米,直径7毫米左右,无毛,成熟后红色;果柄长1.5~2厘米。
种子长椭圆形,两端钝圆。
花期5~6月。
果期8~10月。
杂生于山坡灌木林中。
有栽培。
分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浙江、四川等地。
【采集】10~11月间果实成熟变红后采摘,采后除去枝梗和果柄,用文火烘焙,冷后,取下果肉,再晒干或用文火烘干。
宜放置阴暗干燥处,以防霉蛀变质。
【药材】肉质果皮破裂皱缩,不完整或呈扁简状,长约1.5厘米,宽约o.5厘米。
新货表面为紫红色,陈久者则多为紫黑色,有光泽,基部有时可见果柄痕,顶端有一四形宿萼痕迹。
质柔润不易碎。
无臭,味酸而涩苦。
以无核、皮肉肥厚、色红油润者佳。
产浙江、河南、安徽、陕西、山西、四川等地。
【炮制】山萸肉:洗净,除去果核及杂质,晒干。
酒山萸:取净山萸肉,用黄酒拌匀,密封容器内,置水锅中,隔水加热,炖至酒吸尽,取出,晾干(山萸肉每100斤,用黄酒20~25斤)。
蒸山萸:取净山萸肉,置笼屉内加热蒸黑为度,取出,晒干。
【化学成份】: 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7-0-甲基莫罗忍冬甙(7-0-methylmorroniside)、獐牙菜甙(sweroside)、番木鳖甙(Ioganin)、山茱萸鞣质1、2、3、(cornus-tannin 1,2,3)等。
【性味】酸,微温。
①《本经》:味酸,平。
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
岐伯:辛。
③《别录》:微温,无毒。
④《药性论》:味咸辛,大热。
【归经】入肝、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少阴经。
②《药品化义》:入肝、心、肾三经。
⑧《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山茱萸的功效】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
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①《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②《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
③《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
④《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⑤《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皶。
⑥《珍珠囊》:温肝。
⑦《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
恶桔梗、防风、防己。
【选方】①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圣惠方》) ②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
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
(《扶寿精方》草还丹) ③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 ④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刮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
空心服,温水化下三丸。
(《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⑤治老人小水不节,或自遗不禁:山茱萸肉二两,益智子一两,人参、白才L各八钱,分作十剂,水煎服。
(《方龙潭家秘》) ⑥治寒温外感诸症,大病差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
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萸肉二两(去净核),生龙骨一两(捣细),生牡蛎一两(捣细),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三钱(蜜炙)。
水煎服。
⑹ 山茱萸的主要价值
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芋肉。果药入药,为收敛性补血剂及强壮剂;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症。其性味酸涩、入肝、肾经。酸涩收敛,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之症。
茱萸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 山茱萸先开花后萌叶,秋季红果累累,绯红欲滴,艳丽悦目,为秋冬季观果佳品,应用于园林绿化很受欢迎,可在庭园、花坛内单植或片植,景观效果十分美丽。盆栽观果可达3个月之久,在花卉市场十分畅销。
⑺ 山茱蓃的药用
可以食用,但是没有听说用来酿酒。
山茱萸
山茱萸 一名蜀酸枣,或肉枣、枣皮。为山茱萸科灯台树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单叶对生,夏季先叶开花,黄色,核果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并作药用。
性味 酸、微温。
成分 含山茱萸甙、番木鳖甙、皂甙、鞣质、维生素A样物质、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
药理 动物试验证明山茱萸有利尿、降血压作用,对化学疗法及放射线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对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自汗、盗汗]
山茱萸、防风、黄耆各9克,水煎服。
[汗出不止]
山茱萸、白术各15克,龙骨、牡蛎各30克,水煎服。
[遗尿]
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9克,附子3克,熟地12克,水煎服。
[老人尿频失禁]
山茱萸9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萸肉俗名“药枣皮”,系山茱萸成熟后果实去核后的带后果肉晒(烘)干而成。临安市的洪岭、湍口、上溪、龙井桥等乡(镇)所产萸肉为久享盛誉之地道药材,质量为全国之冠。 萸肉是临安市传统珍贵药材,栽培及利用历史的1500年以上,传统上作为补益肝、肾、补血明目、强身、延年的良药。《神农本草经》把山茱萸列为中品,称“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逐寒湿脾,去浊,久服轻身”;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强身之药。近代分析发现,山茱萸含有多种甙,其中皂甙高于人参、绞股蓝的3-4倍,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全部具备。还有五种糖、六种有机酸、二十三种矿物元素、维生素A、C等含量丰富。还发现黄酮类物质和香豆精,黄酮与黄酮甙一般具降压、抗菌,调节血管、渗透血压作用。还发现有抑制肿瘤细胞和防御紫外线危害作用。近来临床试验发现山茱萸在抗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艾滋病、补益肝肾、治疗性病和免疫等方面均有疗效。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灯台树属落叶小乔木,性喜温暖湿润,幼年耐阴,大多生长于中低山的坡地、山涧溪流之畔,海拔300-900米地段结果良好,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湿润带沙性。清明前后开花,秋分至寒露成熟,鲜果多数为长椭圆形,状如枣,故称药枣。
⑻ 山茱萸作用可是很大的,山茱萸怎么食用
山茱萸叶在古代是新材料,有辛辣的味道,是代替辣椒的扁温,如果是热爱火的体质,在山茱萸中浸泡水一定会生气。那么山茱萸有什么功效呢?
肝肾山茱萸是对肝肾有益的中草药,可以提高人的肝肾功能,尽快减少肝肾阴虚引起的不良症状。特别是头晕、腰膝无力、头晕时,可以直接服用。山茱萸在服用时,可与地黄、枸杞、杜仲等中药材一起用囚犯服用,进一步提高肝肾功效。
煮粥山茱萸有很多种吃方法。不仅可以烧水喝,还可以和其他中药一起烤汤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作健康食品材料时,可以和大米一起煮粥煮开,然后加入适量的糖调味。而且,趁热吃可以缓解肝肾不足。汤山水油特别适合熬汤。再熬汤的时候,准备山药、枸杞、山茱萸、景天等多种材料,各拿20克,用香水洗净后直接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猪筋肉,加热后加入适量的食盐,继续煮30分钟,锅中的肉煮熟后熄灭
⑼ 山萸肉药草功效及食疗建议是什么
药草成分山萸肉即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山萸肉含有山茱萸苷、皂苷、鞣质、熊果酸、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维生索A、糖分、树脂等成分。
药草功效山萸肉性味酸,微温,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功效,适用于贫血、神经衰弱、心脏衰弱、脉弱无力、头晕耳鸣、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月经过多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山萸肉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有利尿、降压作用;对于因化疗及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
治疗建议山萸肉、五味子、益智仁、金樱子各9克,水煎服,可治遗精、早泄、遗尿、夜尿多等症。
山萸肉、牛膝各50克,肉桂15克,捣细末,每日饭前,用温酒调服10克,适用于治疗腰膝酸痛、腰膝无力。
山萸肉15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可治阴虚盗汗。
山萸肉、熟地、山药、茯苓各15克,水煎服,可治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身体虚弱等症。
山萸肉100克,益智仁50克,人参、白术各40克,分十利,水煎服,可治老人遗尿。
特别提醒内热火旺、小便不利,忌用;治遗精、早泄,山萸肉必须去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