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
(1)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是不透明固体(除汞外);
(2)大多数金属呈 银白色 ,有金属光泽 ;
(3)大多数金属具有 延展性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
(4)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还能酸、部分盐等物质反应,在反应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显示还原性。
金属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释放出氢气并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热,使金属钠熔化,还使它在水面上着火燃烧。
金属+非金属--无氧 盐酸 金属+ 氧气 --金属氧化物 较活泼的金属+酸--盐+氢气 较活泼的金属+较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较不活泼的金属+较活泼的金属盐溶液 较活泼的金属+水--氢气+碱(或氧化物)
(1)金属的化学通性有哪些扩展阅读:
物理性质:
(1)大多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特例】Cu为红色,Au为黄色
(2)常温大多固体
【特例】Hg(水银)是液体
(3)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物理通性: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良好的延展性。
化学通性: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一般能与酸,与非金属性强的单质反应(O2,Cl2),j金属单质直接可以发生强制弱反应。
物理通性: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良好的延展性。
化学通性:易失电子,现实出还原性。一般能与酸,与非金属性强的单质反应(O2,Cl2),j金属单质直接可以发生强制弱反应。
存在形式:
(1)游离态: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举例】Au Ag Pt Cu
(2)化合态: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举例】 Al Na
【说明】少数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而大多数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贰’ 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只能失去电子,不能得到电子,金属元素只有正价;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
金属
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金属的上述特质都跟金属晶体内含有自由电子有关。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少数金属例如金、铂、银、铋以游离态存在。金属矿物多数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及硅酸盐。
金属之间的连结是金属键,因此随意更换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连结,这也是金属延展性良好的原因。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只显正价。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被称为重金属。
金属化学性能
金属化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与周围介质扫触时抵抗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的性能。
1、耐腐蚀性:指金属材料抵抗各种介质侵蚀的能力。
2、抗氧化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抵抗产生氧化皮能力。
‘叁’ 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有什么
化学性质
金属分为活性金属和钝性金属两种。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金属称为活性金属,氢后金属就是钝性金属。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氢前面的金属能与弱氧化性强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强氧化性强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如:Fe + 2HCl ═ FeCl2+ H2↑
2、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活动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3、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4、排在H前面的金属,理论上讲都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在常温下,钾,钙,钠等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镁、铝等能与热水反应,铁等金属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
5、金属均无氧化性,但金属离子有氧化性,活动性越弱的金属形成的离子氧化性越强。
6、金属都有还原性,活动性越弱的金属还原性越弱。
(3)金属的化学通性有哪些扩展阅读:
部分金属用途
金属元素是化学元素的主体,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物质资源。
钨(W)在各种金属元素中,钨是最难熔化和最难挥发的金属元素。钨主要用于制造合金钢;纯钨则主要用于制造灯炮中的钨丝,也用于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
铬(Cr)铬是银白色金属,硬度极高,具有抗腐蚀性,用于电镀和制造特殊钢材。本世纪,当人们致力于研究铬的坚硬性质时,无意中发现了它的耐腐蚀性,从而诞生了不锈钢。现在,不锈钢及镀铬制品已在医疗器械、饮具、餐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锰(Mn)纯净的锰性坚而脆,难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但锰的合金则有广泛的用途。锰钢既坚硬、又坚韧,是制造铁轨、轴承、装甲板的理想材料。
锂(Li)锂是最轻而比热最大的金属元素。锂不仅用于制造超轻合金和锂电池,而且是尖端技术的重要材料。锂合金在航天工业上可大大减轻重量而降低能耗,在原子能工业上有重要作用;在冶金工业中,锂常用作脱氧剂和脱气剂,以消除金属铸件中的孔隙和气泡。
钛(Ti)钛的比强度(强度与比重的比值)在所有金属元素中最高。钛及钛为主体的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质硬而轻,主要用于制造飞机、潜艇、耐腐蚀化工设备及各种机械零件。
钛合金在-253~ 500°C的温度范围内,都可保持高强度,是理想的航天材料。在炼钢中,少量的钛还是良好的脱氧、除氮及脱硫剂。
‘肆’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1、氢前面的金属能与弱氧化性强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强氧化性强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2、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活动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3、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4、排在H前面的金属,理论上讲都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在常温下,钾,钙,钠等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镁、铝等能与热水反应,铁等金属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
5、金属均无氧化性,但金属离子有氧化性,活动性越弱的金属形成的离子氧化性越强。
6、金属都有还原性,活动性越弱的金属还原性越弱。
(4)金属的化学通性有哪些扩展阅读
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这是因为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只有极少数的金属如金、银等以游离态存在。
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生活中应用极为普遍,是在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和应用最多的一类物质。
由于金属的电子倾向脱离,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带正价电,但当温度越高时,因为受到了原子核的热震荡阻碍,电阻将会变大。
金属分子之间的连结是金属键,因此随意更换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连结,这也是金属伸展性良好的原因。
‘伍’ 高一化学金属通性的总结(化学方程式)
金属的通性(活泼金属,如钠,铝,铁等)
1、与氧气反应化合成金属氧化物
金属+
O2=金属氧化物(Na2O、Al2O3、Fe3O4等)
说明,钠在常温与O2是Na2O,加热会是Na2O2
2、跟酸的反应
①非氧化性的酸(如稀的硫酸,盐酸)
如Fe+2HCl=FeCl2
+
H2↑
②氧化性的酸(如浓的硫酸,稀的或浓的硝酸)
如Cu+
4HNO3(浓)=Cu(NO3)2
+2NO2↑
+
2H2O
3Cu+
8HNO3(稀)=3Cu(NO3)2
+
2NO↑
+4
H2O
说明铁铝在常温下,不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因为容易钝化
3、与水的反应,(特别是钠钾等碱金属)
2Na+2H2O=2
NaOH
+H2
↑
3
Fe
+4
H2O(气)=高温=Fe3O4
+
4H2
↑
4、与浓碱的反应(特别是铝与NaOH
、KOH)
2
Al+2NaOH=2NaAlO2+
3H2
↑
5、与某些氧化性强的非金属单质反应(如卤族的单质)
2Fe+3
Cl2=2FeCl3
2Na
+Cl2=点燃=
2NaCl
‘陆’ 金属的通性包括哪些内容
金属的通性是指金属具有的共性 如还原性
由于金属单质都属于金属晶体,因此决定某些相同的物理性质:
状态:常温下为固体(汞除外)
颜色:大多数为金属光泽——银白色,少数有特殊色(金是金黄色、铯略带金黄色),块状金属有金属光泽,有些粉末状金属呈黑色或暗灰色(银屑为黑色)
特性:大多数有延性和展性,延性最好的是铂,展性最好的是金;具有良好的传热导电性,导电性最好是银
密度:除锂、钠、钾较水轻外,其余密度均较大,最轻的是锂。
熔点:一般均较高,但差异较大,最难熔的金属是钨,熔点最低是汞
硬度:一般较大,但差别较大,最硬的是铬,除汞液态外,最软的金属是铯,碱金属均可用小刀切割开
‘柒’ 金属元素的通性
其
原子
容易失去
电子
而本身常以
阳离子
形态
存在于
化合物
中。它们的
氧化物
和
氢氧化物
一般呈
碱性
。
金属元素
种类
高达八十余种,
性质
相似,主要表现为
还原性
,有
光泽
,
导电性
与
导热性
良好,质硬,有
延展性
,
常温
下一般是固体(除汞)
‘捌’ 金属有哪些物理通性和化学性质
活泼金属:容易与酸反应,颜色白,质脆
不活泼金属:硬,颜色深,难与酸反应
‘玖’ 金属的化学通性
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
金属+非金属--无氧盐酸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较活泼的金属+酸--盐+氢气
较活泼的金属+较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较不活泼的金属+较活泼的金属盐溶液
较活泼的金属+水--氢气+碱(或氧化物)
‘拾’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通性及特例,详细,谢谢
金属的通性:
(1)与非金属单质(O2、Cl2、S、 I2等)的反应
(2)金属与H2O的反应
(3)与酸的反应: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4)金属与氧化物的反应
(5)与盐的反应: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金属氧化物的通性
(1)与水反应
(2)与酸反应
(3)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无上述反应的是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