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制香用的龙涎香和麝香是怎么来的
龙涎香:龙涎香(Ambergris)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取自需宰杀的抹香鲸,从其肠内取其分泌物(即鲸鱼的粪便,它是抹香鲸吞食墨鱼后,胃肠道分泌出来的灰黑色的蜡状排泄物)。其味甘、气腥、性涩,具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理气化痰等功效;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本品系各类动物排泄物中最名贵的中药,极为难得。
世界上最早发现龙延香的国家,是古代中国。汉代,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这就是经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龙延香。从几 Kg 到几十 Kg 不等,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但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当地的一些官员,收购后当着宝物贡献给皇上,在宫庭里用作香料,或作为药物。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宝物,请教宫中的“化学家”炼丹术士,他们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经过天长日久,成了“龙涎香”。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个个自然之迷被揭开,大家认为龙涎香是“龙”的口水的说法不科学,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想:有人认为它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有的说是海岛上和鸟粪飘入水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而成的;有的说这是蜂蜡,在海水中经过漫长的漂浮生成;还有的说这是一种特殊的真菌。龙涎香也激起了海洋生物学家的兴趣,经过不断的研究,大家认为这是一种巨大的海洋动物肠道分泌物,至于是什么动物分泌的,一直没有弄清楚。
真正发现龙涎香秘密的是沙特阿拉伯科特拉岛的渔民。这个岛屿上的渔民主要以捕抹香鲸为生。 龙延香其实是抹香鲸的排泄物,抹香鲸隶属齿鲸亚目抹香鲸科,是齿鲸亚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体呈圆锥形,头部约占体长的l/3,呈圆桶形,上颌齐钝,远远超过下颌。由于其头部特别巨大,故又有“巨头鲸”之称呼,它的头部之大,任何生物都没法比!有一次,一位老渔民在剖开一条抹香鲸的肠道时,发现了一块龙涎香。当时,渔民们认为这是它从海面吞食的,并没有当着一回事。但这消息不径而走,引起了海洋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进行深入的研究,终于解开了龙涎香之迷。原来,大乌贼和章鱼口中有坚韧的角质颚和舌齿,很不容易消化,当抹香鲸吞食大型软体动物后,颚和舌齿在胃肠内积聚,刺激了肠道,肠道就分泌出一种特殊的蜡状物,将食物的残核包起来,慢慢地就形成了龙涎香。科学家曾在一头 18 米长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发现了肠液与异物的凝结块,认为这是龙涎香的开端。科学家们认为,有的抹香鲸会将凝结物呕叶出来,有的会从肠道排出体外,仅有少部分抹香鲸将龙涎香留在体内。
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它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才能成为龙涎香中的上品。 从被打死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取出的龙涎香是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必须在海水中漂浮浸泡几十年(龙涎香比水轻,不会下沉)才会获得高昂的身份,有的龙涎香块在海水中浸泡长达百年以上。身价最高的是白色的龙涎香;价值最低的是褐色的,它在海水中只浸泡了十来年。
自古以来,龙涎香就作为高级的香料使用,香料公司将收购来的龙涎香分级后,磨成极细的粉沫,溶解在酒精中,再配成 5% 浓度的龙涎香溶液,用于配置香水,或作为定香剂使用。所以,龙涎香的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金等价。1912年12月3日,一家挪威捕鲸公司在澳大利亚水域里捕到一头抹香鲸,从它的肠子里获得一块455千克重的龙涎香,并以23000英镑的巨价出售。1955 年,一位新西兰人在海滩上检到一块重 7Kg 的灰色龙涎香,卖了 2.6 万美元,如果检到白色的龙涎香,更是无价之宝。 但是,要识别龙涎香,必须具备相关的生物学、生态学知识和化学知识,有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经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现代化学实验表明,龙涎香是一些聚萜烯衍生物的集合体,它们大多有诱人的香味,具有环状的分子结构。由于人类对各种香味的特殊爱好,香料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早在 19 世纪,化学家就测定了大部分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从天然香精油中分离出香叶醇、芳樟醇、茴脑、檀香醇、龙脑等,并进行了工业生产。从苯环衍生出的人工合成香料,如苯甲酸、乙酸苯甲酯、苯乙醛等也开始生产。 1920 年,瑞士化学家发现麝香和香猫酮的分子结构,接着美国科学家又发明了合成大环酯的方法,合成了人工麝香。现在,龙涎香中的各种成分均能人工合成,但却不能完全代替大海赠与人类的龙涎香,因为目前人类的技术还达不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特别是天然龙涎香中的龙涎甾,加入香水中后会在皮肤上生成一层薄膜,能使香味经久不散。
当前,天然龙涎香的国际市场,完全由香水大国法国控制,每 Kg 的收购价在 1~4.5 万法郎之间,香料公司加工后的售价为每 Kg6~10 万法郎。据商业资料显示,世界龙涎香交易最盛时每年在 600Kg ,随着人类对抹香鲸的大量捕杀,龙涎香的资源逐年减少,现在每年的贸易额已经减少到 100Kg ,这对喜爱香水的女性和男士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奇妙的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精华,大海馈赠给人的礼物,为了让龙涎香的芳芬世世代代永存,我们必须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抹香鲸,让它们在大海中繁衍生长,不断地为人类贡献香中极品——龙涎香。
抹香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它是鲸类家族的潜水冠军。抹香鲸善于深潜的目的,是在于寻找栖息在深海中的大王乌贼和章鱼。人们在抹香鲸的体内曾经发现象小儿头颅一样大的大王乌贼的口器。由于乌贼口内有坚硬角质的颚和齿舌,不易消化,抹香鲸吞食乌贼后,肠道内受到刺激而分泌出龙涎香。迄今为止,龙涎香仅发现于抹香鲸腹内,这种灰色或黑色的病态分泌物,有时可以排出抹香鲸体外而浮于海面上,偶尔也会被海浪冲上沙滩。一般每块龙涎香不超过几千克,已知最大的龙涎香重达60千克。龙涎香是重要而极为珍贵的药材。龙涎香约含有25%的龙涎香素。龙涎香素是胆固醇衍生物,并且含有苯甲酸。《本草纲目》中记载着龙涎香可以"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中医用龙涎香作为"化痰、散结、利气、活血"药使用。可见,龙涎香是治病和补益强壮的名贵中药。如果病人出现咳嗽气逆、神错气闷和心腹疼痛等病症,可以用龙涎香1道3份,研末冲服。龙涎香素是龙涎香香味的主要成份。这种极为名贵的龙涎香,因为在世界上产量很小而不能人工合成,所以它的价值远远超过黄金的价值。龙涎香是香料中的极品,它是高级香水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奇香"。使用其配制的香水香精,不仅香气柔和,而且留香持久,美妙动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贰’ 人工麝香化学成分是什么
很多香料都有麝香味,包括硝基麝香,多环麝香,大环麝香三类,前两类因有毒,对环境有害已经逐步淘汰,供名贵香料用的主要是三种大环麝香:麝香酮,环十五酮和环十五内酯。题主如果问的是能药用的人工麝香的话,它的配方主要成分有五种,麝香酮,雄酮,普拉雄酮,少量油脂和芳活素(系从动物生殖腺和虫类药中提取,模拟麝香抗炎蛋白质多肽作用的保密成分)
‘叁’ 谁知道人工麝香是怎么做的
你好,我曾经有幸参观了内蒙一个鹿养殖场,并亲眼目睹了其培育人工麝香的过程:
首先要弄明白麝香是怎么来的:麝是鹿科中体型较小的鹿,俗称香子、獐子、香獐子。林麝雄兽腹部有一特殊的外分泌腺体称香腺(俗称香囊),香腺能分泌香液,这些香液集结于香囊内,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使液态香变成固态香,这就是名贵中药材——麝香。这一系列的变化是指当林麝雄兽躺在草地上赛太阳的时候,飞虫闻到香味,飞到林麝雄兽的香囊里并被包裹后,和液体产生化学反应,使液体浓缩成固态。
其次就是人工麝香,就是把林麝雄兽麻醉了或者绑住,人工往麝囊里添加飞虫,然后在把林麝雄兽放走,等过几个月在把它抓住,取出固化了的麝香,这就是麝香的制作过程。
‘肆’ 麝香的人造
人造麝香,指 用合成方法得到的具有麝香香味的香料,多用于化妆品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大环酮或内脂类;二、多硝基苯。常见种类有二甲苯麝香、葵子麝香。
‘伍’ 人工合成麝香。
为了生物多样性。
随着对麝香需求的增大,麝科动物日益减少、濒临灭绝。所以现在禁止捕杀麝科动物、提倡人工合成麝香,而且合成的麝香成本更低,大众接受度更高。
人工麝香
麝(shè)
香为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简称“麝”。
二期临床通过953例,10个病种,4个复方,4个单方制剂的对照试验,结果证实了人工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功效,人工麝香配制的中成药,与天然麝香配制的中成药有相同的作用,说明人工麝香具有天然麝香相似的功能,主治和使用范围。
二期临床使用复方制剂或单味药,特别是单独使用人工麝香,包括蜜丸,水蜜丸,散剂等多种剂型,内服(包括口嚼服)或外用等给药途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两者的安全性也是一致的。
三期临床通过865例, 5个病种, 4种制剂的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了人工麝香的疗效及安全性与天然麝香近似。
其研究结论为:人工麝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与天然麝香基本相同,物理性状相似,临床疗效确切,可与天然麝香等同配方使用。
因此,1994年卫生部卫药发(1994)第17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人工麝香属一类新药,国家保密品种[6];与天然麝香等同配方使用。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生产批准文号,由北京联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人工麝香。许多国宝级的传统中成药均以人工麝香为原料,例如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等。
由此可见,人工麝香是一个中国独有的法定可以替代天然麝香的一种药品和药品成分,是一个专用名称,任何其它合成麝香(其介绍见下)都不应被冠以“人工麝香”的名称。有些媒体报道将二者之间的差异混淆了,犯了知识上的错误。
其它麝香
其它合成麝香有时也称“人造麝香”(不同于前述“人工麝香”),是指通过合成产生的具有类似麝香气味的各种单一化学物质香料,即有些媒体报道所说的化学成分。其用途通常作为香精的定香剂来使用。这些合成麝香按合成的化学结构可分为:硝基麝香、多环麝香、大环麝香。其安全性与其化学结构相关。
在化妆品行业,《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明文规定:
1.禁止添加的合成麝香为:
① 1,1,3,3,5-五甲基-4,6-二硝基茚满(伞花麝香) [1,1,3,3,5-Pentamethyl-4,6-dinitroindane (moskene)];
② 4-叔丁基-3-甲氧基-2,6-二硝基甲苯(葵子麝香) [4-tert-Butyl-3-methoxy-2,6-dinitrotoluene (musk ambrette)];
③ 5-叔丁基-1,2,3-三甲基-4,6-二硝基苯(西藏麝香) [5-tert-Butyl-1, 2, 3-trimethyl-4, 6 –dinitrobenzene (musk tibetene)]。
2.限量使用的合成麝香为:酮麝香(Musk ketone)(2007版《化妆品卫生规范》错将酮麝香翻译为麝香酮Muscone),二甲苯麝香Musk xylene,
3.未禁、限用的合成麝香为:麝香酮Muscone。
有些媒体报道用“人造麝香”来指代上述合成麝香本无可厚非,但是将这种合成麝香与人工麝香(即上述国家法定的、与其它合成麝香有本质区别的药用成分)混淆起来,却是莫大的错误。
制作过程
就是把林麝雄兽麻醉了或者绑住,人工往麝囊里添加飞虫,然后在把林麝雄兽放走,等过几个月在把它抓住,取出固化了的麝香,这就是麝香的制作过程。
药品参数
编辑
性状
片剂,气雾剂。
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芳香开窍、通经络、消肿止痛等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抗心绞痛作用与硝酸甘油近似。一般用药后在2~5分钟内见效。
用法及用量
舌下含服:每次0.5~1片。气雾吸入:每次按阀门1~3次。
适用症状
用于闭证神昏
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极强的开窍通闭醒神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最宜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治疗温病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小儿惊风及中风痰厥等热闭神昏,常配伍牛黄、冰片、朱砂等药,组成凉开之剂,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抱龙丸等;用治中风卒昏,中恶胸腹满痛等寒浊或痰湿阻闭气机,蒙蔽神明之寒闭神昏,常配伍苏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药,组成温开之剂,如苏合香丸。
用于疮疡肿毒
咽喉肿痛,本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外用均有良效。用治疮疡肿毒,常与雄黄、乳香、没药同用,即醒消丸,或与牛黄、乳香、没药同用;用治咽喉肿痛,可与牛黄、蟾酥、珍珠等配伍,如六神丸。
3.用于血瘀经闭,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本品辛香,开通走窜,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以通经散结止痛每周一次,2周一疗程,疗效满意;用治痹证疼痛,顽固不愈者,可与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祛风湿药同用。
4.用于难产,死胎,胞衣不下。本品活血通经,有催生下胎之效。常与肉桂为散,如《张氏医通》香桂散;亦有以麝香与猪牙皂、天花粉同用,葱汁为丸.外用取效,如《河北医药集锦》堕胎丸。
此外,近代临床报导用人工麝香片口服或用人工麝香气雾剂治疗心绞痛,均取得良好效果:由麝香、猪牙皂、白芷等制成麝香心绞痛膏,分别敷于心前区痛处及心俞穴,24小时更换一次,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麝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白癜风,均有显效;用麝香埋藏或麝香注射液治疗肝癌及食道、胃、直肠等消化道肿瘤,可改善症状、增进饮食;对小儿麻痹症的瘫痪,亦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06~0.1克。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获得荣誉
编辑
2016年1月8日,“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麝香,一种传奇的珍稀药材,在433种中成药中广泛应用,却险些随着麝的濒危而面临消失。2016年1月8日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课题面对天然麝资源骤减殃及国药的困境,寻找到了“无麝也香”的解决办法。
保护资源
“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杀麝取香的传统方式,我国雄麝仅存5万余头,属濒危状态。每头雄麝可取香10克,即使全部捕杀仅产麝香0.5吨。”课题组第一完成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于德泉院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麝香的年需求量超过15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百姓用药需求满足不了,动物资源无法保护,这样下去不行!”于德泉回忆说,为此,1975年,卫生部、中国药材公司组建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牵头、山东济南中药厂和上海市中药研究所参加的课题组,要解决麝香代用品问题,以“绝密”项目开展人工麝香研制。
这是一项从零开始的研究。最难得的是原料:仅有的1公斤天然麝香。要用这1公斤天然麝香完成对其化学成分、有效物质、药理作用、配方原则等全面分析研究,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于德泉说:“我们结合化学实验和动物实验一起做。70年代设备也不先进,量又特别少,我们必须精打细算,用微量方法做研究。”
尽管原料短缺、设备有限,在课题组的合力攻关下,新成果不断涌现:发现天然麝香中关键药效物质—抗炎多肽蛋白质类成分,确定天然麝香中各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及比例;制备了多种来源的样品,进行跟踪筛选,发现并研制出天然麝香中关键药效物质的替代品-芳活素,合成了重要原料麝香酮、海可素……
课题组还设计出独特的人工麝香配制处方,成功研制出人工麝香,经临床证实了人工麝香的可替代性,终于在1993年获得中药一类新药证书。
“要知道,人工麝香的成功研制和推广使用,相当于少猎杀900万头雄麝。”课题组完成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庾石山说。
传承瑰宝
在《神农本草经》中,麝香被列为上品,在古书《医学入门》《名医别录》以及李时珍着《本草纲目》等医学着作中也均有记载。其具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等诸多功效,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且麝香的香味浓郁,经久不散,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统都有极其显着的影响。
在北京联馨药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这种传奇的药物——一种棕黑色粉末状的物质。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几乎看不出人工麝香和天然麝香的差别。
除了外观相似,经临床研究表明,人工麝香主要药理作用与天然麝香基本相同,临床药效确切,可与天然麝香等同使用。
除了影视剧中常被夸张化的活血通络之用,麝香还有开窍醒神、消肿止痛等功效。据统计,麝香配伍的中成药处方占《全国中成药处方集》11%以上。其中,不乏急救良药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散等国宝级中成药。
于德泉告诉记者,人工麝香自1994年上市以来,已在全国760家企业应用。目前含麝香成分的433种中成药中,有431种完全用人工麝香替代了天然麝香,替代率达99%以上。
“天然麝香每公斤50万元左右,价高量少,质量也参差不齐。而人工麝香每公斤不到6万元,据估算,至少能降低药价30%-50%。”庾石山说,目前,人工麝香累计销售超过90吨,年用药病患者超1亿人次,不仅满足了群众用药需求,还保证了国宝级中成药品种的传承。
创新科研
“人工麝香的广泛应用,既离不开前期的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后期的产业化和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建东说。
在庾石山看来,人工麝香项目成功的“法宝”之一,就是始终将产学研融为一体,在研制的阶段,已考虑生产使用;而在投入市场后,仍不忘进一步的研究提高,在研究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完善、提高质量和标准。
“这是历时40年,三代科技工作者跨部门、多行业,联合协同攻关的成果。这样产品才会有生命力。”庾石山说,通过创新建立人工麝香产业化核心技术及生产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制订首个人工麝香国家标准,实现人工麝香规模化生产,通过对每批产品的每个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操作、实时监测,人工麝香才能完成从实验室到市场,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发展之路。
事实上,麝香并不是唯一告急的名贵中药材,熊胆、虎骨和部分植物药材也面临同样的窘境,也同样需要人工替代品。
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认为,人工麝香项目的成功,为以科技手段助力传统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探出了一条可借鉴的成功之路。
“人工麝香是传统医药科学化、创新化、国际化发展的典范。”曹雪涛说,在人工麝香项目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中国医学科学发展在如何形成合力,运用优势资源破解重大关键性难题上,有了更多经验和动力。
其他信息
编辑
不良反应和注意:不良反应少见,但阴虚体弱者及孕妇不能用。
规格:舌下含片:30mg;气雾剂:0.18g/瓶。
是否医保用药:非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人造麝香
由于天然麝香由于来源有限,人工麝香代替天然麝香是大势所趋,人工麝香价格500万一吨。
以催化重整C9芳烃分离装置分离出均三甲苯、偏三甲苯后的副产品重组分溶剂(169~178℃馏分)—混合C9芳烃为原料,其中含连三甲苯40%~50%,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与异丁烯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出5-叔丁基-1,2,3-三甲基苯中间体,经蒸馏后,用混酸进行硝化反应得到西藏麝香。本方法不但具有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同时也解决了富集连三甲苯的利用问题。
这个方法实际上利用连三甲苯 二步合成的,比传统的合成方法路线短,费用省,连三甲苯价格是5万一吨,1.2吨连三甲苯可合成一吨三甲苯麝香。
麝和麝香
麝视觉发达、听觉灵敏、行动轻捷,但性胆怯,常于晨昏单独活动。栖居在海拔较高的灌木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地方的麝一般毛色较深;生活在青山有小块草地环境中的毛色较浅,但毛的下部均呈灰白色,向上颜色逐渐转深并有光泽。麝毛微呈波浪状,十分轻软,可制高级藏式垫子或枕芯。
麝
麝自1988年定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后[3],又在2003年将麝科的所有种类调整为一级野生保护动物[4]。麝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河南、安徽、河北等地。
西藏主要产马麝,体形较形林麝大,吻较长,全身呈棕色,通常仅颈部有少量模糊黄点,颌颈下和腹部呈黄白色。雄麝上颌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向下微曲,俗称“獠牙”;脐部有香腺囊,囊内包含 香。雌麝上颌犬齿小不外露,也无香腺囊。
麝(shè)香为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
麝香是天然香料,属动物性香料之一,又名:当门子、脐香、麝脐香、四味臭、臭子、腊子、香脐子。 麝香也是十分名贵的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含水22.66%、灰分8.62%(其中含钾、钠、钙、镁、氯、硫酸根、磷酸根等)、含氯化合物(中含碳酸铵1.1%、铵盐中的氨1.89%。尿素0.4%、氨基酸氮1.077%,总氮量6.16%)、胆甾醇2.19%、粗纤维0.59%、脂肪酸5.15%、麝香酮1.2%。麝香性辛、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许多临床材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或处于昏厥休克时,服用以麝香为主要成分的苏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缓解。古书《医学入门》中谈:“麝香,通关透窍,上达肌肉。内入骨髓……。”《本草纲目》云:“……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其意是说麝香可很快进入肌肉及骨髓,能充分发挥药性。治疗疮毒时,药中适量加点麝香,药效特别明显。西药用麝香作强心剂兴奋剂等急救药。
‘陆’ 人工麝香是怎么制作的
http://211.157.104.67/sipoasp/zljs/hyjs-yx-new.asp?recid=CN0313.0&leixin=11&title=以C<sub>9</sub>混合芳烃为原料合成三甲苯麝香的方法&ipc=C07C205/06
‘柒’ 麝香是怎么做的
麝香形成:麝香是长在一种动物麝的肚脐上,用麝的膜袋包裹。麝香在五月芳香时常含有蛇皮骨。麝在六、七月吃蛇和昆虫,当冬天来临时,香味已经弥漫。入春后肚跻内急痛,自己会用爪子剔出香来,拉屎尿覆盖,常在一处剔出完,这种香绝对比超过杀取的,然而难以获得,价值如同明珠。
传统的获得麝香的方法是杀麝取香,即切取香囊,先行干燥。腺囊干燥后,分泌物变硬变褐。它是一种非常易碎的固体物质,具有颗粒状和少量结晶。麝香固体时闻起来很难闻。在发出独特的动物气味之前,它被水或酒精高度稀释。
由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需要,猎杀麝已被禁止或限制,所以试验成功了一种更为科学的养麝刮香方法。
(7)化学合成麝香怎么制作扩展阅读:
麝香的应用:
麝香可以为香水提供完美的基调,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其他香料的香味。麝香是香水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香料,几乎在任何香水中都能找到。
它具有平衡香水配方,增加温暖性感的动物气息的特点。它还起到固定剂的作用,降低香水的挥发速度,使香水更加稳定耐用。
‘捌’ 人工麝香的成分是什么
它合成麝香
其它合成麝香有时也称“人造麝香”(不同于前述“人工麝香”),是指通过合成产生的具有类似麝香气味的各种单一化学物质香料,即有些媒体报道所说的化学成分。其用途通常作为香精的定香剂来使用。这些合成麝香按合成的化学结构可分为:硝基麝香、多环麝香、大环麝香。其安全性与其化学结构相关。
在化妆品行业,《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明文规定:
1.禁止添加的合成麝香为:
① 1,1,3,3,5-五甲基-4,6-二硝基茚满(伞花麝香) [1,1,3,3,5-Pentamethyl-4,6-dinitroindane (moskene)];
② 4-叔丁基-3-甲氧基-2,6-二硝基甲苯(葵子麝香) [4-tert-Butyl-3-methoxy-2,6-dinitrotoluene (musk ambrette)];
③ 5-叔丁基-1,2,3-三甲基-4,6-二硝基苯(西藏麝香) [5-tert-Butyl-1, 2, 3-trimethyl-4, 6 –dinitrobenzene (musk tibetene)]。
2.限量使用的合成麝香为:酮麝香(Musk ketone)(2007版《化妆品卫生规范》错将酮麝香翻译为麝香酮Muscone),二甲苯麝香Musk xylene,
3.未禁、限用的合成麝香为:麝香酮Muscone。
有些媒体报道用“人造麝香”来指代上述合成麝香本无可厚非,但是将这种合成麝香与人工麝香(即上述国家法定的、与其它合成麝香有本质区别的药用成分)混淆起来,却是莫大的错误。
参考文献
制作过程
就是把林麝雄兽麻醉了或者绑住,人工往麝囊里添加飞虫,然后在把林麝雄兽放走,等过几个月在把它抓住,取出固化了的麝香,这就是麝香的制作过程。
‘玖’ 怎么提取麝香
麝香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麝香酮,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乙醚、苯、乙醇、石油醚等)不溶于水,但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精密称取经氯化钙干燥72小时,的麝香0.5g,硅藻土2g,麝香与硅藻土共研后,分置于两个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醚20ml回流提取1.5h反复提取3次后,合并提取液,过滤回收溶剂至10ml,同时提取出麝香酮。
(9)化学合成麝香怎么制作扩展阅读:
麝香系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产于四川、西藏及云南等地,现已人工养殖并可以活麝取香。麝香化学成分为麝香酮、5-β-雄甾酮、胆甾醇类化合物、降香酮、蛋白质多肽、、树脂及15种氨基酸、无机盐等,其特异的芳香气味主要来源于其中的麝香酮。
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呈双向性影响,小剂量兴奋中枢,大剂量则抑制中枢,麝香能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明显增强皮质电活动而有唤醒作用,麝香能增强中枢对缺氧的耐受力。对脑缺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