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工生产危险因素有哪些
1、企业危险物品较多,火灾危险性级别高,发生事故后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
由于化工企业生产、加工、储存的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具有高度的易燃易爆性和有毒性,发生火灾或泄漏事故后情况复杂,爆炸、复燃复爆,扩散的范围大、速度快,极易导致立体、大面积、多火点等形式的燃烧。
2、使用危险物品多,事故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火灾发生。
化工生产中不可避免大量使用化工生产的产品、中间体、副产品及含于其中的杂质和生产中的“三废”排放物,这些均属工业毒物,具有毒性、腐蚀性和火灾危险性。一旦泄漏到大气或排放到江河中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大气、水污染,如氯气、硫化氢、含磷的污水等等。
3、危险物品多,火灾情况复杂,灭火救援难度大,加大救援人员的危险性
化工企业发生火灾事故后,一般来说火灾情况都很复杂,常伴随着爆炸、闪燃、二次爆炸,或燃烧后爆炸,或燃烧与爆炸相互交替的现象。
(1)化学车间危险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化工生产过程中注意事项:
1、安全工作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管理有规范: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
3、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4、生产操作人员四懂:懂设备构造,懂设备性能,懂设备用途,懂工艺原理。
5、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事故。
6、操作记录五化:记录规格化、字体仿宋化、检查经常化、展览制度化、管理标准化。
2. 化验室危险源有那些
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2)化学车间危险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七类:
(一) 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二) 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
(三) 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
(四) 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
(五) 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
(六) 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
(七) 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3. 危险源分为几类,具体是什么
法律分析: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七类:
1、 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2、 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
3、 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
4、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
5、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
6、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
7、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法律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城镇燃气、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及港区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辨识确定,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4. 车间危险源有哪些
车间危险源有:
1、火灾危险
生产企业所使用的稀料,油漆是易燃物品,是生产企业主要的危险源。
2、设备运行危险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其主要危险部位如下:
旋转部件和运行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旋转的轴,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
3、噪声危害
生产车间中机械设备运行噪声大,一般在70~100dB(A),主要是切割机噪声,长期在噪声中工作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利。
(4)化学车间危险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安全措施
1、第一,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2、第二,设置安全装置,如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及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
3、第三,机械强度试验。隔一定时期进行,使机械(如蒸汽锅炉及其主要附件、受压容器、起重机械及其用具,以及直径较大、转速较高的砂轮等)承受比工作负荷高的试验负荷,如果试验的对象在试验时间内没有破损、剩余变形或其他缺陷,就认为合格,准许运行。
4、第四,电气安全对策,包括安全认证、备用电源、防触电、电气防火防爆、防静电措施。
5. 车间危险源有哪些和预防措施
化工生产企业是危险源较为密集的地方,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否则就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危险识别
1.火灾危险
化工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基体树脂是易燃物品,是化工生产企业主要的危险源。
2.设备运行危险
预浸带生产机组和冷热压机组等机械设备运转温度高,某些设备有开放工作面(辊筒,模头等),违规操作极易对肢体造成伤害(高温烫伤、辊筒挤伤等)。
3.电危险
(1)静电
预浸带生产机组在连续运转中会产生强静电,严重时可能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
(2)导线电缆漏电
绝缘层老化或破损失去绝缘作用,会使设备或其他接触导体带电,人体接触时触电受伤。
4.噪声危害
生产车间中机械设备运行噪声大,一般在70~100dB(A),主要是切割机噪声,长期在噪声中工作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利。
5.其他环境隐患
工作通道被占用、安全标志不清晰或丢失的不安全工作环境,也是造成化工生产企业安全事故不容忽视的因素。
安全措施
1.防火
(1)厂房建筑符合防火标准
化工生产企业房建筑应符合防火标准,用科学的性能评估方法对厂房建筑进行消防安全特征分析,使厂房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必须满足消防安全最低要求。
(2)导线电缆符合防火要求
应采用标准的耐火电缆和阻燃电缆,禁止超负荷用电,禁止私自、不安全接电、用电等。
(3)建立火灾报警、监控系统
建立火灾报警、监控系统,当监控参数超标时,自动报警,并启动相应设施,降低火险等级。
2.防止设备运行危险
(1)严格操作规程
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印刷机及其他设备,确保设备的防护装置工作状态良好,运行不正常的设备应停产检修。
(2)严肃劳动纪律
员工要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生产安全法规。
同时要建立健全劳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3.防触电措施
(1)防静电
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应加装静电消除配套设施,严格控制印刷车间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定期为车间、设备消除静电。静电易发工段的操作工人要穿专门的防静电服装。
(2)防止导线电缆漏电
设备应有正确的接地保护,导线电缆应避开人员必经之路,老化、破损电缆要及时更换,带电维修要遵守操作规范。
4.防治噪声
为主要噪声设备加装隔音降噪设施;车间墙壁采用吸声材料,减少反射产生的混响声;采取相应的个体防护措施。
5.消除环境隐患
企业环境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6. 车间的危险源有哪些
.火灾危险
生产企业所使用的稀料,油漆是易燃物品,是生产企业主要的危险源。
2.设备运行危险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其主要危险部位如下:
1、旋转部件和运行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2、旋转的轴,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
3.电危险
(1)静电
预浸带生产机组在连续运转中会产生强静电,严重时可能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
(2)导线电缆漏电
绝缘层老化或破损失去绝缘作用,会使设备或其他接触导体带电,人体接触时触电受伤。
4.噪声危害
生产车间中机械设备运行噪声大,一般在70~100dB(A),主要是切割机噪声,长期在噪声中工作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利。
5.其他环境隐患
工作通道被占用、安全标志不清晰或丢失的不安全工作环境,也是造成生产企业安全事故不容忽视的因素。
安全措施
1.防火
(1)厂房建筑符合防火标准
生产企业房建筑应符合防火标准,用科学的性能评估方法对厂房建筑进行消防安全特征分析,使厂房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必须满足消防安全最低要求。
(2)导线电缆符合防火要求
应采用标准的耐火电缆和阻燃电缆,禁止超负荷用电,禁止私自、不安全接电、用电等。
(3)建立火灾报警、监控系统
建立火灾报警、监控系统,当监控参数超标时,自动报警,并启动相应设施,降低火险等级。
2.防止设备运行危险
(1)严格操作规程
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印刷机及其他设备,确保设备的防护装置工作状态良好,运行不正常的设备应停产检修。
(2)严肃劳动纪律
员工要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生产安全法规。
同时要建立健全劳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3.防触电措施
(1)防静电
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应加装静电消除配套设施,严格控制印刷车间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定期为车间、设备消除静电。静电易发工段的操作工人要穿专门的防静电服装。
(2)防止导线电缆漏电
设备应有正确的接地保护,导线电缆应避开人员必经之路,老化、破损电缆要及时更换,带电维修要遵守操作规范。
4.防治噪声
为主要噪声设备加装隔音降噪设施;车间墙壁采用吸声材料,减少反射产生的混响声;采取相应的个体防护措施。
5.消除环境隐患
企业环境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7. 三氯化铝车间火灾,爆炸危险源有哪些
火灾危险源的表达形式是第一类危险源存在能量载体的易燃物和第二类危险源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条件局限。
常见的火灾危险源有:
一、氧气瓶、乙炔瓶和焊点间的距离超标准。
二、电焊机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杂物。
三、焊接作业和木工、油漆、防水交叉作业。
四、切断机无火星挡板或附近堆放易燃物。
五、用电设备电线老化、破皮。
六、加工后的半成品涂刷防腐剂、粘结剂使用堆放过程中,高温、电火花等。
七、吸烟和乱扔烟头。
八、电气线路老化、漏电保护器失灵、短路。
九、消防设施设备不足或老化损坏。
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对策
【摘要】石油化工生产中容易出现火灾及爆炸事故,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对这些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预防对策,杜绝火灾以及爆炸事故的发生,保证石化生产的安全。
【关键词】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火灾危险防火防爆
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及中间体,甚至是产品均为易燃、易爆物质,而生产一般是在高压、高温、高速、腐蚀性、毒性等严酷的条件下经过化学反应及物料输送来完成的,工艺操作的连续性强,工艺管线和反应釜内容易生成爆炸混合物,而生产区域里点火源多,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8.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危险危害因素
不知道你说的危险因素指的是对人有危险还是对叶片质量有危险。
先说对人的吧:
第一就是粉尘。所有叶片制作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切割打磨(叶根切割、磨平;翻边切割、小件切割、后处理切边、胶衣油漆打磨等),这就会产生很多粉尘。这些粉尘进入呼吸道之后不可降解,累积多了容易患尘肺病。所以在车间工作的人都必须佩戴防尘口罩或防尘面具。
第二就是树脂固化剂一类的化学品。环氧树脂本身危害不大,但所用固化剂是胺类固化剂,还原性很强,有一定毒性。尽量不要接触皮肤(会有腐蚀性)。环氧粘接剂也是这样的。如果是聚酯树脂或其他不饱和树脂,那就危害更大了。比如:乙烯基树脂一般都添加了苯乙烯作为稀释剂,苯乙烯容易挥发。人体长期吸入苯乙烯会导致男性生殖系统病变(y染色体分裂异常),简单点说就是你只能生女孩了;女性的危害就更大一些,患卵巢癌的几率要比正常情况高出很多倍(听说是这样的啊)。
第三就是要接触电动、气动工具,那些切割片、打磨片啥的容易伤人。我们厂又一次因为切割片破裂,碎片切入了一个人的小腹,差点伤到生殖系统。
像房顶掉螺丝砸人、火灾等等的常规安全问题这里就不说了
叶片质量危险因素:
第一纤维布铺层:纤维布是有方向性的,铺错了就达不到设计要求,可能报废。
第二灌注漏气:灌注固化过程中漏气,玻璃钢分层。基本就报废了。
第三大梁定位:定位尺寸不正确也可能报废。
第四合模粘接:合模定位不准确。
第五切割钻孔,要是切错、钻错那就直接报废。。。
其余的也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