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中国的文化学者有哪些方面

中国的文化学者有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2-07-31 07:26:55

1.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有老子、孔子、屈原、孟子、李白:

1、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着作之一。

2、孔子

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3、屈原

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屈原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4、孟子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5、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主要诗作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行路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结为《李太白集》。其诗属浪漫豪放派,是古典浪漫主义艺术的高峰。

2. 当代福文化专家名人有哪些

福文化学术专家观同,他以传播福文化为己任,致力于中国传统福文化的传承和新时代社会价值应用的探索与和实践。他通过多年研究和总结,创建了以“写福、送福、说福、解福”为理念的福文化传播体系。从福字起源、文化内涵、历史传承、社会形态到新时代文化价值和福文化IP的创新应用、以及文旅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建立了较为完整学术与应用方案,为中国传统福文化融入时代语境、价值传承,起到了示范和引领。
观同对中国福文化的内涵阐释和见解主张,被诸多相关领域文章转载或被网络词条引用;聘担任多家企业机构的传统文化顾问、福文化IP文创专家。

3. 中国传统文化学者

商务印书馆的《中华现代学术名着丛书》这种是不是你想要的?
《红楼梦辨》俞平伯
《中国韵文史》龙榆生
《吴梅词曲论着四种》吴梅
《国故论衡》章太炎
《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
《马氏文通》马建忠
《中国民治论》鲍明钤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
《比较宪法》王世杰 钱端升
《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
《中国经济思想史》唐庆增
《王国维文学论着三种》王国维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吴景超
《北平生活费之分析》陶孟和
《论社会学中国化》吴文藻
《通货新论》马寅初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傅衣凌
《中国厘金史》罗玉东
《汉魏六朝诗论丛》余冠英
《中国中古文学史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刘师培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
《甲骨文字释林》于省吾
《汉语语音史》王力
《九朝律考》程树德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
《新唯识论》熊十力
《论逻辑经验主义》洪谦
《科学与玄学》罗志希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中国史纲(一、二卷)》翦伯赞
《国史大纲》钱穆
《春秋史》童书业
《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
《秦汉史》吕思勉
《史学要论》李守常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儒
《中国史学史》金毓黻
《西夏史稿》吴天墀
《台湾通史(上下)》连横

4. 文化学者是什么意思

对文化学理论和方法、文化现象、文化史以及特定文化范畴进行研究的学者,可以称为文化学者。
国外以往对文化的研究,主要由研究文化人类学的社会学学者进行。在中国,主要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表意见,这些人通常文化实践较少,文化和文化学素养不足,做不到按照文化的发展规律研究文化,所发表的意见不足为法。为与这部分人相区别,近年始有文化学者的研究者分类概念。

5. 中国当代有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学者有哪些

中国博大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不少知名学者,如下是一些比较着名的:












(参考人民网、新华网、氧分子网等媒体总结而得)

6. 中国近代有哪些儒学大家或文化大师

季羡林:毫无疑问的文化大师,国际着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着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钱钟书,中国现代着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7. 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权威学者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忧患意识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当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和游学的大师有淳于髡、邹衍、田骈、孟子、荀子等诸子,号称诸子百家。这些大师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一般认为,从汉武帝开始,我国便形成了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局面,但实际上我国文化发展史主要是以儒道互补为基本线索的,而这一线索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的兼容性。

4.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而"仁""礼"的统一就是德。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此德来感化百姓,保持和谐。这种崇德思想不断发展和泛化,并在家庭伦理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他把礼放在首位,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张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寻求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5 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第一种和谐,而佛教、道家则侧重于后两种和谐。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尤有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还认为,要达到上述的3种合谐,就必须坚持"中庸"之道

8. 对中国古诗词有研究的一些学者有哪些

易中天
知名学者,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致敬作家。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而《易中天品三国》更是引发收视热潮。2013年宣布写作36卷《易中天中华史》,2013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作家富豪榜最佳历史书,引发各界关注。
叶嘉莹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诗词给叶嘉莹力量,作为一个承习“旧道德,新知识”家教的女子,叶嘉莹借它度过忧患,获得疗愈。

于丹
着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着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同时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着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等,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短期内国外销量已近40万册。

9.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搜集整理,中国古代文人,学者在哪些方面做积极贡献

古人很重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以诗歌为例,《诗经》是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其中大部分都是民间流传的民歌。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收集在《诗经·风》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经过润色后合称“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就是土风、风谣。
再比如,北宋文学家郭茂倩搜集整理了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编着了《乐府诗集》。该诗集共有5000多首,其中就包括着名的乐府双璧——《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阅读全文

与中国的文化学者有哪些方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