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化学中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为有机物详细一些,谢谢!
只含C H元素的 就是烃,加点 O F Mg S等等的 就是烃的衍生物,是烃及其衍生物的就是有机物
② 高中化学 怎么判断是否有机物
含碳化合物,但要排除碳酸盐、碳酸氢盐、碳酸、CO、CO2、CS2、氰化物(如HCN、KCN)、硫氰化物(如HSCN、NaSCN)、氰((CN)2)、硫氰((SCN)2)、氰酸(HO-CN)及其盐、异氰酸(H-N=C=O)及其盐、碳化硅(SiC)等物质。
有机物不一定要含氢,比如四氯甲烷CCl4。
③ 高中化学关于推断有机物的问题
内酯化反应就是: 在一个有机物分子内既有羧基,又有羟基,二者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环状酯的反应。
第3问的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内酯化反应,羧基和酚羟基酯化形成了一个新的环状结构,但不是苯环。
酚羟基易被氧化,如苯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对苯醌而显粉红至深红色,氧化后苯环结构已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是大学内容,中学不需要掌握的,只要知道酚羟基易被氧化就可以了。
④ 高中化学有机物推断
首先分析B的不饱和度Ω=(2*2-4)/2+1=1【将Br看成H来算不饱和度】,说明B有一个双键;而且B只有两个碳却又有两个氧,说明那个双键是酸,而A可能有一个(-OH)或者一个(-CHO)
D的不饱和度Ω=(6*2-10)/2+1=2,说明D有两个双键,说明生成了两个酯基
而 1molC和2molB反应,说明C有两个(-OH)。而A中的(-Br)只能水解出一个(-OH),说明A中还自带了一个(-OH),所以选C
做这种题一般都是先算出各种物质的不饱和度,然后推测各物质应该具有的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
⑤ 急!高中化学题。从下列反应图中各有机物的关系,推测有机物。。。。。
首先A为:C6H5-CH=CH-CHO,B为:C6H5-CH2CH2-CH2OH,C为:C6H5-CH=CH-COOH,
D为:C6H5-CHBrCHBr-COOH,E为:C6H5-C≡C-COOH,F为:C6H5-CH2CH2-COOH 。
详细分析如下:
1,由A能跟银氨溶液反应生成C可知,A中肯定含有醛基-CHO,C中肯定含羧基-COOH;
2,又由图可知,A可以和2mol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所以A中除了有一个-CHO以外,还应有一个碳碳双键-C=C-,B中应该含有醇羟基C-OH,同时除苯环外,不含有不饱和键;
3,由C能和Br2加成生成D可知,C中肯定含有碳碳双键-C=C-,则D中肯定含有加成后的
-CHBr-CHBr-结构,又由1可知,C中同时还含有羧基-COOH 。
4,由C加1个H2生成F可知,F中肯定含有碳碳单键,也就是说,除苯环外,碳碳之间都是以单键连接,同时F中还有一个-COOH,因为羧基不会与H2发生反应。
5,由E到F需要2molH2,而E中同时又有一个-COOH和一个苯环C6H5-,且E的分子式为C9H6O2可知,剩下的只有两个C,因此只可能是碳碳叁键C≡C。
所以E可能为C6H5-C≡C-COOH。
6,由D经过NaOH的醇溶液后反应生成E可进一步证明,前面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因为D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脱去两分子HBr后正好可生成一个碳碳叁键C≡C,正好生成E。
上面已经把ABCDEF六种分子中所含有的官能团说清楚了,但是除了苯环外剩下的三个碳原子之间如何连接,这其实是超出高中课本知识的内容,是属于竞赛范围的内容,即题目中苯甲醛如何与乙醛在NaOH溶液中脱去一个水H2O分子的反应,即苯甲醛C6H5CHO与乙醛CH3CHO是如何脱水连接在一起的,这实际上高考不要求的。
实际上除苯环外的3个碳原子是连在同一条链上的,即苯甲醛C6H5CHO与乙醛CH3CHO最终是前者C6H5CHO失去一个O,后者失去-CH3中的两个H然后前者醛基中的C原子与乙醛的非醛基C连在一起,形成C=C双键,脱水连接在一起的,其中的一个O和两个H原子结合生成一个H2O分子。这实际上确实是个加成消去反应,但高中化学里不学这个,所以可以把它当做苯甲醛C6H5CHO与乙醛CH3CHO的分子间脱水(非取代)反应来处理,这样同样能推出A中除苯环外的3个C是在同一条链上的,即A为C6H5-CH=CH-CHO。
综上所述,最后即可判定A为:C6H5-CH=CH-CHO,B为:C6H5-CH2CH2-CH2OH,C为:C6H5-CH=CH-COOH,
D为:C6H5-CHBrCHBr-COOH,E为:C6H5-C≡C-COOH,F为:C6H5-CH2CH2-COOH 。
望采纳!谢谢!
⑥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的步骤和方法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
对于有机推断题首先要熟悉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其次对各类有机反应的条件要记牢。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有:
1.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如: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含碳碳双双键、三键“-CHO”和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能分别与碳酸氢钠镕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COOH”;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个数,如:-CHO→2Ag→Cu20;2-0H→H2;2-COOH(CO32-)→CO2
3.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如:
(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接在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点击: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注意:烃的衍生物是中学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在各类烃的衍生物中,以含氧衍生物为重点.教材在介绍每一种代表物时,一般先介绍物质的分子结构,然后联系分子结构讨论其性质、用途和制法等.在学习这一章时首先掌握同类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官能团)和它们的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各类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关系,熟悉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能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途径合成有机物.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
⑦ 急需高中化学有机推断总结和技巧
二、有机推断题 有机推断和合成题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反应条件的选择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应用水平,又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可与所给信息紧密结合,要求迁移应用,因此成为高考的热点。有机推断是一类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题型,其一般形式是推物质,写用语,判性质。当然,有的只要求推出有机物,有的则要求根据分子式推同分异构体,确定物质的结构;有的还要求写出有机化学方程式。由于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而有机物的分子式不能表示具体的物质,因此用语中特别强调写出有机物质的结构简式。 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要求直接推断物质的名称,并写出结构简式;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最后写化学用语。有机推断应以特征点为解题突破口,按照已知条件建立的知识结构,结合信息和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计算、排除干扰,最后做出正确推断。一般可采用顺推法、逆推法、多法结合推断,顺藤摸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解题思路为:
⑧ 化学中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有机物
我们通常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其组成中除含有碳外,还通常含有H、O、S、N、P等。有机物中一般含有碳元素,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
无机化合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也属于无机物。
早期,有机化合物系指由动植物有机体内取得的物质。自1828年维勒人工合成尿素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界线随之消失,但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有机”这个名词仍沿用。
⑨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思路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最好能找到一个羟基,或者羧基,和醛基这样可以互变的,这样的三类物质常出现;第二就是某些提示,比如空间构象只有一种,没有旋光性,或者说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所有的氢原子都等价;最后就是一些特别的物质特性要记牢,比如乙炔能燃烧产生高温(炔氧焰)等等,这类一般都是题目给的提示,知道的话解题会轻松很多。当然,多做一些题肯定有效果。希望能帮上你哈
⑩ 最简单的方法、高中化学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含有
碳元素
的物质,除了
单质
碳、碳的
氧化物
、
碳酸盐
、
碳化物
外都是有机物。如果没有给
化学式
的话,就看它能否发生
氧化反应
,要是不能就不是有机物。另外从
矿石
燃料
中分离出的油状化
和物
都是有机物…
要是还是不知道的就直接问我好了,一定尽力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