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化学有哪些简单有趣的小实验
链接:
德拉创新实验室
2. 中考必考的化学实验有哪些
中考必考的化学实验
一、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组合题一般以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再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1.气体制取的仪器组合顺序 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步骤是: 实验仪器组装公式: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 除杂质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常常有酸雾或水份。
酸雾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饱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水份可用干燥剂如: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等除去 (1)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2)碱性干燥剂(NaOH)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 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2、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3、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4、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5、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初中化学气体和常见物质的检验
1、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无水珠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一氧化碳.
[7]氮气: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相关例题
[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2]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3]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4]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4]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5]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三.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白色固体:氧化镁MgO、五氧化二磷P5O2、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氢氧化钠NaOH、无水硫酸铜CuSO4等。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
D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E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生铁Fe
F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I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 B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C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
3、溶液的颜色
A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氯化铜CuCl2等
B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
C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
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4、气体的颜色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等大多数气体。
3. 初中化学重要实验内容有哪些
主要就是制取氧气的三个实验: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MnO2==2H2O+O2↑
有时候也会加一些实验,不过一般老师在上学期就会说的
4. 中考实验有哪些项目
中考实验项目有浮力实验,压强实验,摩擦力实验,滑轮实验,化学实验等。如何知理化检验,就是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用某种测量工具或仪器设备,如千分尺千分表验规显微镜等所进行的检验,是检验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
中考得高分技巧
解题中要避免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注意不能多字漏字及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要避免粗心大意,受思维定式和熟题答案的影响。
特别是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学生,要适当地安排一些解题的训练,重点解决会而不得分的问题,切实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拿到应拿的分数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分不能丢。
5. 初中化学的重点实验有哪些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实验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注意事项:红磷要取足量或过量;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要冷却完全。
2、高锰酸钾制氧,实验现象:有大量气体进入集气瓶中。实验结论:利用高锰酸钾可以制氧。注意事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电解水,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了气泡,通电一段时间以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为1:2。伸入正极试管里的带火星木条燃烧,负极试管里的气体/燃烧并出现淡蓝色火焰。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注意事项: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在实验进程刚开始时,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与1:2不符,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会溶解一小部分;氢气难溶,反应速率较慢,所以氢气较少。
4、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碳具有还原性。注意事项:反应完后先将盛有石灰水的试管移走,防止液体倒吸进入试管,使热的试管炸裂。实验完毕不能立即将试管内的物质倒出观察,防止高温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重新氧化成氧化铜。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末端导管处产生蓝色火焰。实验结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注意事项:实验前要对一氧化碳进行验纯。
6.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有哪些
九年级上化学实验目录
一、演示实验
1、水加热沸腾;
2、研碎胆矾观察发生的变化;
3、胆矾溶解于水并和NaOH反应;
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把产生的气体通入Ca(OH)2;
5、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6、固体的取用(锌粒);
7、固体的取用(NaCO3粉末);
8、液体的取用;
9、NaCO3和盐酸反应;
10、酒精灯的使用;
11、加热NaOH和CuSO4的混合溶液;
12、洗涤玻璃仪器;
1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4、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的现象;
15、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16、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7、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8、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
19、电解水;
20、向盛水的烧杯中加入品红;
21、用盐酸和碳酸钠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3、木炭还原氧化铜;
24、活性炭的吸附性;
25、收集CO2并验满;
26、灯火实验;
27、CO2溶于水的验证;
28、CO2和水的反应;
29、燃烧的条件的实验;
30、灭火的原理;
31、粉尘爆炸;
32、用Mg和盐酸反应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3、点燃甲烷;
二、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
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3、实验室制取O2,O2的性质实验;
4、对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5、水的净化——过滤液体;
6、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8、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9、自己设计、制作并使用简易灭火器;
10、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7. 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有
你好初中的实验不是很难,但前提是你应该知道物质的性质,我做过最近做过初三的试卷,不难,其中有几点要注意,一是方程式一定要会写,要记住氧气的制备,二氧化碳的制备,这两个是考试的重点,几乎每张都有,把这两个的注意事项看一下,还有实验装备看一下以及注意事项,还有最喜欢考尾气的处理,和仪器的用处,还有一条那就是碳酸氢钠加热分解,这个也很重要,说到底,只要物质的性质知道就行了,还有会写方程式,不懂可以问我,如果有具体题,可能来说会更好
参考一下
8. 初中化学学生要做的实验有哪些
如果是学生要完全能够独立完成的,要进行实验抽测的主要有:
实验室制氧气
物质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碳酸钠性质的研究
9. 初中化学实验有哪些
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热,有白雾生成。
2、铁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3、钾在纯氧中燃烧,有浅紫色火焰,产生黄色固体。
4、镁在氮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产生淡黄色固体。
5、氢气在溴蒸汽中点燃,放出热量,红棕色逐渐褪去,产生白雾。
6、镁与氯化铵的反应。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当加入镁粉之后,镁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铵根离子的水解产物——氨水,受热之后,则发生分解。故此反应可以得到两种气体。
7、铜与氧气的反应
铜是不太活泼的重金属,在常温下不与干燥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加热时能产生黑色的氧化铜,如果继续在很高温度下燃烧,就生成红色的Cu₂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