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学:怎样把教室里的空气带入实验室(要教室里的纯空气)
拿个瓶子装满水,让水溢出瓶口,让后那玻璃片沿着瓶口推过去盖住,拿到教室里,把水倒掉,然后把瓶子擦干净,再有玻璃片沿瓶口盖上,带到实验室就可以了
Ⅱ 初三化学排水法收集空气
排水法:搜集气体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又叫排水集气法.
(一)方法是: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深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里的水排玩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当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时,正放在桌面上;当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时,倒放在桌面上】
(二)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条件有:
1.不跟水发生反应。
2.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气体
排水集气法适用于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o2、n2、co、no、ch4、c2h2、c2h4等。采用排水集气法时注意:
1)集气瓶装满水,不要有气泡;
2)停止收集时,应先拔出导管或移走水槽后才能移开灯具,以免倒吸。
排空气集气法适用于比重与空气相差较大的气体,如h2、nh3、co2、hcl、cl2、so2等。比空气轻的气体采用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比空气重的气体采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采用排空气集气法时注意:
1)集气导管应尽量接近集气瓶底;
2)密度与空气接近或在空气中易氧化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集气法,如co、no等。
我们取得的氧气通常是通过排水取气法收集到的,所以氧气中不可避免地会含有水蒸气(也就是说氧气“不干燥”)。水蒸气有时候会干扰我们的实验,所以需要获得干燥的氧气。
判断氧气是否干燥:将氧气通过无水硫酸铜(cuso4,白色),如果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有蓝色则说明生成了cuso4·5h2o,也就是五水硫酸铜晶体),说明氧气不干燥。
获取干燥的氧气:将原气体通过干燥的氯化钙(cacl2)固体就可以了。
排水法:
(一)方法是: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深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里的水排玩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当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时,正放在桌面上;当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时,倒放在桌面上】
(二)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条件有:
1.不跟水发生反应。
2.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气体
采用排水集气法时注意:
集气瓶装满水,不要有气泡;
向下排空气法就是集气瓶的口向下,在空气中收集气体
学要注意的条件是:所收集的气体密度必须比空气小
这样所收集的气体才会向上浮
把瓶内的空气挤出去
还有就是不能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不要把和空气密度相近的气体用排空气法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喝向下排空气法差不多
Ⅲ 为测定教室内空气的成分 怎样收集教室内的空气
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盖上玻璃片,拿进教室后将水倒出,静置一会,盖上玻璃片就好了;可以换成矿泉水的瓶子
Ⅳ 初中化学——气体怎么收集
收集气体有规律可循:1排空气法:瓶内的导管会有一种空间位置上的相对的上与下,所以,该气体的密度适合用哪种排空气法收集,则还有那种方法,如用向上排空气法,则把瓶内相对位置中的上留给排出空气用,则进气自然从长进(当然是正放的那种装置),相反同理.2排水法:水的密度都比气体大,所以均用向下排水法,即相对位置在下的导管口要留给排出水用,进气则从短进.
另外,若气体与瓶内物质反应,通常为长进短出;若要将瓶内物质(当然要一满瓶)排出常为短进长出;
Ⅳ 化学中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三种方法
1,排水法 。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氢气,氧气.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大,溶于水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氯气.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小,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氨气.
Ⅵ 收集气体的方法(化学实验的)
收集气体的方法,有如下的不同
1,排水法
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氢气,氧气.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大,溶于水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氯气.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小,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氨气.
向下排空气法
H2
向上排空气法
CO2,O2,SO2
排水法
H2
,CO
CO2用向上排空气
CO用排水(向上不用,有毒)
H2
O2都是排水集气法.(H2还可以用向下排空气)
其实不溶于水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集气法
密度不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的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
密度小于空气的且不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如H2)
密度大小只要看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密度就基本大于空气.
Ⅶ 化学收集空气的方法和原理
1,排水法,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密度和空气相差不大或者是有毒的气体;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且没有毒性的气体的收集;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且没有毒性的气体。
普遍就是这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