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主食的主要成分
你好,摘 要:通过对主食的生理意义的重要性阐述,倡导人们重视主食。并对如何科学摄取主食,如何对主食进行合理烹饪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主食;生理意义;科学摄取;合理烹饪
纵观我国中医文献,自古以来评论人体健康状态时,常用精、气、神充足来描述身体健康。精、气是生命的 支柱,在这两个字中都包含有“米”字,中华民族的祖先素有“世间万物米称珍”之语,可见我国祖先从生活实践中已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是须臾不可离的主食。
谷类主要包括稻谷、小麦及一些杂粮,例如玉米、小米、高粱、荞麦、燕麦、青稞等等。在我国的膳食中,谷类是供给热能最主要的来源,约有70%~80%左右的热能和50%~70%左右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部分无机盐都是由谷类供给的,因而谷类被称为主食。
但在现实生活中主食的重要性却为人们所忽视,据介绍,从1989年开始,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联手,在我国辽宁、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8个省份的190个社区,连续展开膳食结构调研,所调查对象大约1.6万人,根据其中6~17岁青少年膳食结构调研资料分析,过去10年我国青少年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谷类食物消费量下降,牲畜、肉类、蛋类消费量增加,而且,谷类食物消费量下降,表现为不同种类的谷类食物消费量均在下降。近年来我国外出就餐者数量明显增高,而外出就餐者中的食物选择也呈现了动物类食物居多的特点。
营养学告诉我们忽视主食的营养价值,这是万万不可取的,下面我们从7个方面来看看碳水化物重要的生理意义。
1 碳水化物在体内的代谢
淀粉
↓
麦芽糖
↓
肌糖原←葡萄糖→肝糖原
2 碳水化物是最理想的供能物质,优于脂肪和蛋
白质
碳水化物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生命的燃料,每克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可产生热能17KJ,比等量脂肪所产生的热能虽然低一些,但碳水化物供能优于蛋白质和脂肪,这是因为:①淀粉类食物来源广、价廉、耐贮存,大量食用也无油腻感;②葡萄糖在体内氧化较其他生热营养素放出热能快,能及时满足机体对热能的需要,氧化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也易于排出,对机体无害。
3 碳水化物是青少年智力的能源
人脑占体重2%,耗能却占人体总能量的20%。正常情况下,脑的能量是由碳水化物供应的,脑中糖原的贮备量很少,而经脑的动脉血和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别很大,这足以说明脑组织是依靠血液葡萄糖作为主要能源的。如果把脑比喻为汽车,葡萄糖则相当于汽油。没有汽油,车就不能跑;没有糖,大脑也就不能进行机能活动。正常情况下,脑所需要的能量,90%以上是由血液葡萄糖供给。因此,血糖的波动,尤其是血糖大幅度降低,会引起脑机能紊乱,出现头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心慌意乱、学习效率下降,严重时会造成脑细胞坏死,酿成不可逆转的组织结构变化。
4 脂肪只能在碳水化物的火焰中燃烧
举个简单的例子,点煤球炉时,一定要加适量的柴火,才能把煤球点着。同理,脂肪在体内燃烧也需要“柴火”,这“柴火”就是碳水化物,体内脂肪代谢需要有足够的碳水化物来促进氧化,碳水化物不足时,脂肪氧化不完全,而产生酮体堆积,从而发生酸中毒,所以碳水化物具有辅助脂肪氧化抗生酮的作用。
5 碳水化物节约蛋白质作用
肌体摄入蛋白质的同时摄入碳水化物,可以节约蛋白质单纯作为热能供应的消耗,有利于氮在体内的储留,这种作用称碳水化物节约蛋白质作用。
满足人体的热能需要是碳水化物首要功能,当人体热能需求不能满足的时候,将由蛋白质和脂肪产生能量的反应来弥补;当食物提供足够数量的碳水化物时,人体首先利用碳水化物作为热能来源,这样就可以节省下蛋白质用于组织的构成。当蛋白质与碳水化物同时被摄入肌体时,在体内储留的氮比单独摄入蛋白质时要多。
6 保护肝脏和解毒
肝糖原的正常储备是保持肝脏的正常解毒功能和肝脏免受有害因素损害所必需的。当肝糖原储备较充足时,能增强肝细胞的再生,使肝脏对某些化学毒物,如酒精、砷等有较强的解毒能力,对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毒血症也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当人体糖的供应不足时,肝细胞再生受到影响,易导致肝脏受到损伤,使人体对肝炎病毒的免疫力下降。
另外,碳水化物是构成肌体的重要物质,参与许多生命过程。
以上分析足以让我们看到碳水化物对生命的重要意义,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摄取碳水化物呢?
科学摄入主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天保证300~500g,一个人1d吃500g主食的话,早晚应各吃150g、中午200g,即采用3∶4∶3的分配原则。
(2)多吃杂粮,如玉米、荞麦、燕麦等,它们富含亚油酸,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提倡粮豆混食,粮菜兼食,以提高食物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谷类缺乏赖氨酸,而豆类、鸡蛋、牛肉等富含赖氨酸,混合食用可以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谷类的营养价值。
(4)多吃薯类,薯类热能远低于谷类,作为主食搭配有减肥作用,白薯中的粘蛋白能维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阻止动脉硬化发生。同时它是碱性食物,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富含膳食纤维,预防便秘。
(5)提倡吃杂豆,杂豆主要指蚕豆、豌豆、芸豆、绿豆、红小豆等,它们含有难以得到的高钾、高镁、低钠,在营养治疗上用于心血管病人的效果尤为显着。
科学摄取谷类的同时,更应切记合理烹调,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营养素的丢失。在烹饪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米类
以蒸煮的烹饪方法最好,捞饭弃米汤营养素损失大(表1),把大米放在笼屉上直接蒸熟,米汤流入蒸锅内造成营养素丢失的方法也不可取。所以应该提倡焖或煮的方法做米饭。煮饭时最好用烧开的自来水,因为生自来水含有一定数量的氯气,煮饭时可破坏大量的维生素B1,而烧开的自来水中的氯气已挥发。
表1 不同烹饪方式米类营养素的损失
损失率(%)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淘洗 40%~60% 23%~25%
捞米饭 67% 50%
采取正确淘洗方式。搓洗越重、淘洗次数愈多,浸泡时间愈长,各种营养素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就愈大。故无杂质、砂土的优质米,就应尽量减少淘洗次数。
(2)面食
一般做馒头、包子、烙饼等食物时,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损失少些;炸油条、油饼,因油温高又加碱,可使维生素全部被破坏;高温烘烤也会破坏绝大部分维生素成分。发酵面用碱量要合适,加碱过多维生素的破坏增多,同时影响外观和口味。
(3)玉米
玉米中的尼克酸的含量较大米高,但主要为结合型,不能被吸收利用,如加碱(小苏打等)处理,可有大量游离尼克酸从结合型中释放出来被利用。所以,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在食用前,应提倡碱处理,以提高维生素的利用率。
通过调查我们深深的感到,目前确实有相当多的人,在健康膳食方面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和空白。老百姓传统的饮食习惯与科学的膳食观念之间也有着不小的冲突,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的引导。有专家认为,人均GDP指标由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的时期,是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迅速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要在这个时候加以正确的营养指导,将明显提升我们国家居民的体能和智力水平,预防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增强人民的健康。◇
主食既然叫主食,有怎样的重要性?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糖),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1、糖是人体热能最重要、最经济、最纯净的来源。糖易消化、耗氧少,最终的代谢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容易排出体外;不会增加脏器负担。蛋白质中含的氮元素,在体内会转化为有毒的氨,需要在肝脏内转化为无毒的尿素经肾脏排出,因此如果利用蛋白质供能会增加肝、肾的负担;
2、构成细胞膜的成分,并参与合成DNA、RNA ;
3、保护肝脏。肝糖元充足时,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
4、糖是大脑的唯一能源,血糖水平正常才能保证大脑的正常生理功能,大脑每天需要糖100~200克。早餐只吃牛奶鸡蛋而不吃主食是错误的哦;
5、节约蛋白质,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食入后的蛋白质在体内的每一步代谢都需要能量,糖可为蛋白质代谢提供能量(打个比方,如果吃进去5块钱的蛋白质,可能需要拿出2块钱的蛋白质为另外3块钱的蛋白质代谢供能,而如果用糖供能,可能只需要5毛钱的);
6、辅助脂肪代谢。脂肪代谢会产生酮体,也是有毒物质,必须与葡萄糖结合 17074希望对你有帮助!
⑵ 大米的营养成分
1、大米蛋白质中,含赖氨酸高的碱溶性谷蛋白占80%,赖氨酸含量高于其它谷物,氨基酸组成配比合理,比较接近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蛋白质氨基酸最佳配比模式。
2、大米蛋白质的生物价(BV值)为77,蛋白质效用比率(PER值)为2.2(小麦为1.5,玉米为1.1),蛋白质的可消化性超过90%,均高于其它谷物,因此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
3、 大米的营养十分丰富,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以粳米为例,在每百克粳米中,含蛋白质6.7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77.6克,粗纤维0.3克,钙7毫克,磷136毫克,铁2.3毫克,维生素B10.16毫克,维生素B2 0.05毫克,烟酸1毫克以及蛋氨酸125毫克等多种营养物质。
大米是提供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疗资源。
1、谷维素,大米中特有的成分谷维素,被称为“美容素”,是植物行的黑色素抑制剂,性质温和,无副作用,能减低黑色素细胞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运转和扩散,缓解色素沉着。
2、稻糠甾醇,对肌肤具有很高的渗透性,能维持细胞的柔软和湿润,有效保持肌肤表面水分,由于本身含有充足的水分。
3、淀粉,大米约含百分之七十淀粉,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可溶性糖。籼米、粳米中含支链淀粉较多,易溶于水,可被淀粉酶完全水解,转化为麦芽糖。
4、蛋白质,稻米中的蛋白质生物价与大豆相当,赖氨酸、苏氨酸等在稻米中含量丰富,且各种氨基酸的比值接近人体的需要。
5、维生素和无机盐,稻米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无机盐,如钙、磷、铁等,其中粳米比糯米磷含量高,钙含量低。
6、食物纤维,其所含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可以将肠内的胆酸汁排出体外,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⑶ 大米中含有什么
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称誉为“五谷之首”,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3)主食有哪些化学成分扩展阅读
(一)巧蒸米饭的方法如下:
1、煮饭时,加少量食盐、少许猪油,饭会又软又松;滴几滴醋,煮出的米饭会更加洁白、味香。
2、加热时间过长,维生素B1损失会超过30%,如果撇去米汤水,维生素损失超过40%。
3、米饭做夹生了,可倒点米酒,再煮一会便可改善。
4、蒸剩饭时,可往水里放点食盐,吃时口感像新饭。
5、做米饭最好用“蒸”,蒸饭比“捞”饭多保存5%的蛋白质,18%的维生素B1。
(二)存储禁忌
大米不宜与鱼、肉、蔬菜等水分高的食品同时储存,否则容易吸水导致霉变;稻米存放忌讳直接着地,应该放在干燥通风干净的垫板上;室内忌讳有水分高的食品同时储存,否则容易吸水导致霉变;家庭忌讳大米存放在厨房内,因为厨房温度高,湿度大,对稻米的质量影响很大。
⑷ 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如米饭、玉米粥、各种面食及粉丝、米线等等都属于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⑸ 化学与社会密切相关: (1) 我们的主食是米饭和馒头,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
(1)糖类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稀盐酸,还原铁粉会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FeCl 2 (3)NaHCO 3 (4)①②③ (5)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
⑹ 玉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每100克玉米含碳水化合物72.2克,蛋白质8.5克。脂肪4.3克,磷120毫克,钙22毫克,铁1.6毫克。
还含有维生素E,B1、B2、B6及胡萝卜素、烟酸等。
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卵磷脂等,玉米油中的脂肪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均为机体各组织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玉米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硒和镁,还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木质素以及谷胱氨酸,这些物质都有抗癌作用,从而使玉米成为一中十分理想的抗癌食物。
⑺ 主食里有哪些是碱性食物
主食没有碱性的。
大部分的蔬菜类、水果类食物比如:百合、胡萝卜、大头菜、茼蒿、荆芥、白菜、甘蓝、猴头、黑木耳、荠菜、银耳、番薯(红薯)、马铃薯(薯仔)、芋头。都属于碱性食品。
碱性食物是指食物经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成分中主要含有钾、钠、钙、镁等元素,其溶于水后生成碱性溶液,这类食物包括各种蔬菜、水果、豆类、奶类以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在健康状态下,人体一般不会受摄入食物的影响而导致酸碱性的改变。很多“食物酸碱性”的说法其实是将“食物燃烧后的灰分”与“食物体内代谢后的产物”混为一谈了。
讲求食物多样化、保证荤素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重要原则。各类食物均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司职不同的健康作用,扮演不同的保健角色,相互不可替代。
只有和谐共处,才能最终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而一味追求所谓“碱性”食物,摒弃“酸性”食物,只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新的不平衡。长此以往,最终损害的还是身体健康。
(7)主食有哪些化学成分扩展阅读:
碱性食物调节:
人体的酸碱度和食物的酸碱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人体的酸碱度是靠肺、肾、血液来调整而不是食物,食物不可能来改变人体的酸碱度。长期、大量、单一地摄入某种食物,只会加重身体负荷,最终影响酸碱代谢平衡。
“碱性食物能抗癌”的说法存在偷换概念。吃下去的食物,不管原来是酸性还是碱性,结果都是一样的,先变成“酸性”,再变成“碱性”。多吃果蔬类食物并不是因为它们的酸碱性,而是其本身的营养价值,这并不能撼动人体正常的pH范围。
讲求食物多样化、保证荤素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重要原则。各类食物均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司职不同的健康作用,扮演不同的保健角色,相互不可替代。
只有和谐共处,才能最终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而一味追求所谓“碱性”食物,摒弃“酸性”食物,只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新的不平衡。长此以往,最终损害的还是身体健康。
⑻ 米饭含有什么营养成分
稻谷主要含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水分是稻谷的重要化学成分,它对稻谷的生理有重大影响,与稻谷的储存和加工关系也很密切。稻谷的水分在14%左右。
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等)是稻谷的主要成分,约占稻谷的65%左右,其中最多的是淀粉。淀粉主要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支链淀粉是稻谷淀粉的主要组成部分,糯稻含直链淀粉仅1%-2%,粳稻和籼稻含直链淀粉约8%-28%。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人体和生物的营养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稻谷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8%-10%。谷蛋白是糙米的主要蛋白质(占蛋白质的2/3-4/5),谷蛋白的分布规律是米粒中心部分含量最高,越向外层含量愈低。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脂肪在生物上的最主要功能是供给热量,而类脂对新陈代谢的调节起主要作用,类之中主要包括蜡、磷脂、固醇等物质。稻谷的脂肪含量约2%,蜡主要存在于皮层脂肪(米糠油)中,含量为米糠油的3%-9%,磷脂占稻谷全脂的3%-12%。
矿物质和维生素,主要因生产时土壤成分的不同以及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稻谷的矿物质主要存在于稻壳、胚和皮层中,而胚乳中含量极少。因此,大米加工的精度越高,矿物质含量就越低。稻谷的维生素主要分布于糊粉层和胚中。
⑼ 初中化学:什么食物里含有蛋白质什么食物里含有糖类什么物质里含有维生素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如肉类及禽蛋类等,这些食物在提供蛋白质的同时也会使我们食入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等对身体不利的成分。因此选用瘦肉、鱼、去皮鸡肉和蛋清最佳,它们被称为“优质蛋白”。
糖类物质包括的不只有蔗糖,作为主食之一的淀粉(面粉,米饭的主要营养成分)也属于糖类。
蔬菜,水果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