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曹妃甸产业环境怎么样
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唐山市曹妃甸区,总面积19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下辖四大功能板块:
垦区板块,原为唐海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曹妃甸城区规划面积20.7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4.3万。这里农垦体制特殊,前身为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农作物种植面积37.2万亩、海淡水养殖面积21万亩,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北京农副产品保障供应基地。
工业区板块,总规划面积38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10平方公里、水域7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了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港口物流、钢铁电力、化学工业、装备制造、综合保税、新兴产业、中日生态工业、中日韩循环经济示基地核心区、中小企业、临港商务等产业园区和功能区。
南堡开发区板块,总规划面积394平方公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建设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这里海盐资源丰富,拥有亚洲最大的盐场--南堡盐场和世界最大的化纤企业--三友集团,年产纯碱330万吨、粘胶短纤维50万吨、烧碱50万吨、PVC50万吨,氯化钙25万吨,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上游海盐生产,中游纯碱、烧碱、化纤制造,下游氯气利用”的盐化工全产业链体系。现已形成以南堡盐场、三友集团为代表的国有大型企业、以韩国 OCI、新鹰卫浴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以三孚硅业、梦牌瓷业为代表的大型民营企业群雄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投资领域:海洋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型建材、节能环保、金属制品及仓储物流产业。
唐山湾生态城板块,是唐山“双核”城市的重要一核。总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人。作为唐山“双核”城市的重要一核,未来将建成唐山南部次中心城市。按照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签署的《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生态城先行启动区建设,按照“世界新港、协同新区、渤海新城”目标要求,将建设成为宜学、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华北理工大学新校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入住开学;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正在加紧建设,着力打造科研教育产业发展核心区。
B. 曹妃甸中小企业园区怎么样
曹妃甸中小企业园区(临港工业园区)于2008年开始大规模建设,总规划面积74.47平方公里,位于曹妃甸城区南部,东邻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南与曹妃甸工业区直接相连,北临承德、秦皇岛、张家口临港工业园,处于曹妃甸区和冀东北工业聚集区的中心区域。
园区内唐曹高速、迁曹铁路、迁曹公路穿境而过,并为园区设置了专用出口及车站货场。将形成集港口、铁路、公路运输于一体的全方位交通网络,区位突出、交通便捷。
同时,园区规划土地全部为国有未利用地,周边还有广阔的未利用地及沿海滩涂,可为大、中、小各类项目发展提供充足的用地空间。2010年9月,园区被评为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
2011年7月,园区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现由曹妃甸经济开发区托管。
园区各项规划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分别聘请国内外知名院所完成产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及热力、水系、防洪排涝等各类专业规划和综合施工设计方案。按照规划要求,园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产业、合金及钢铁深加工产业、轻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现代物流及加工产业、综合服务、科技孵化与中小企业推进等主导产业。
完善的发展规划、明确的产业发展导向,为园区建设指明了方向。目前,园区已经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1亿元,其中完成道路路基建设34.3公里,路面建设22公里;完成土地填方整理25066亩;工业及生活给水,雨污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各项设施也取得阶段性进展,能够满足了入区企业建设和生产的需要,为园区项目建设提供更为广阔、顺畅的发展平台。
园区以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引力,以优越的投资环境为平台,以全程一站式服务为保障,吸引了大批项目落户园区。园区目前落地项目已达65家,计划总投资324.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71.4亿元。其中投产项目23个,在建项目21个,前期项目18个,注册商贸公司3家。
通过园区人的不懈努力,将把园区打造成为基础设施齐全、产业特色鲜明、功能布局合理、主导产业突出、服务机制完备的中小企业发展基地,新型临港工业园区。
联系方式:8818878 招商热线:8819999
C. 曹妃甸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曹妃甸水深岸陡,不淤不冻,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深槽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30米等深线水域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
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水道和深槽的天然结合,形成了建设大型深水港口无与伦比的优势,使曹妃甸成为“钻石级”港址。正因为如此,200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曹妃甸后,称其为“国宝之地”。 曹妃甸水资源可供量相对充裕,引滦河9.5亿立方米入唐供水系统为主水源,引桃林口水库3.92亿立方米入唐供水系统为辅助水源,再通过海水淡化等措施,可满足曹妃甸港区和临港工业区的用水需求。岛后方滩涂广阔且与陆域相连,浅滩面积达450平方公里,为临港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建设用地。发展工业所依赖的资源组合条件好,腹地的煤炭、石油、铁矿石、原盐等资源丰富,产业的区域配套能力较强,适合大规模、高密度发展现代重化工业。
D. 曹妃甸开发区产业定位是什么
总体产业定位:
京冀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明确,京冀在曹妃甸规划了100平方公里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作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进北京产业转移、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重要平台,功能总体定位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先试试验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现代化自由贸易国际枢纽港、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业发展方向为:汽车及零部件、海工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通用航空等产业,形成本地配套产业体系,实现高端制造业集聚发展。发展满足试验区配套需求的都市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进高端装备、新材料、海水淡化等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鼓励金融、贸易、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高端制造及现代服务优势突出的大型临港产业集群.
具体产业包括:
1、打造现代化自由贸易枢纽港
以港口为龙头,依托与纵深腹地相连的物流通道,规划建设一批以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打造国内外联通、京津冀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基地。曹妃甸已累计建成各类码头泊位69个,开通内外贸航线16条,201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65亿吨。
这里拥有河北首家综合保税区,自2014年4月8日正式封关运营,首期封关面积4.59平方公里,已引进商贸物流、仓储及加工类企业140家,多用途码头2016年年内可投入运营,正在推进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及离岸金融业务,累计实现进出口额4.25亿美元。发挥深水大港优势和综合保税区优势,积极培育发展矿石、煤炭、木材、天然气、钢材、再生资源等六大宗商品交易,吸引商贸物流企业聚集,实现资源就地加工、交易、增值,以此提升港口辐射带动能力,推动曹妃甸港由二代港口向三、四代港口转变。
2、打造国际一流精品钢铁生产基地。
依托首钢京唐钢铁基地,大力发展钢铁、电力、海水淡化、钢铁加工配套、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建材等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举世瞩目的首钢京唐钢铁厂一期工程于2010年底竣工投产,形成了年产970万吨钢的能力,产品为替代进口的汽车和家电用钢板、高强度钢、高级别管线钢等精品板材,产品中的家电板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3%,车轮钢市场占有率达16.3%,汽车板实现了整车供货;
二期项目于2015年7月30日开工建设,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000万吨精品钢的生产能力,这将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加速吸引钢铁配套及中下游企业,建设成为精品钢铁基地。
3、打造世界一流的化工产业基地。
坐拥港口,远离大中城市,又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这曹妃甸发展大型化工产业提供了先天便利条件。
因此,曹妃甸成为国家规划布局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以及化工新材料等,未来将建成大型现代临港石化产业基地、环渤海区域原油、天然气储运中心、中国北方地区化学品贸易集散中心。
我们在曹妃甸工业区东南部规划了100平方公里的化学工业园区,作为石化产业基地的承载区,其北端10.6公里配套岸线,可规划建设若干5-10万吨级液体化学品码头,加上在甸头区规划4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2座10万吨级LNG码头,每年可接卸6500万吨原油和1000万吨LNG,为企业提供原料和产品船来船走的低成本便利。
同时,在工业区西北部的南堡经济开发区,拥有亚洲最大的盐场--南堡盐场和世界最大的化纤企业--三友集团,年产纯碱330万吨、粘胶短纤维50万吨、烧碱50万吨、PVC50万吨,氯化钙15万吨,形成了“上游海盐生产,中游纯碱、烧碱、化纤制造,下游氯气利用”的盐化工全产业链体系。
随着曹妃甸被列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石化项目核准全部下放到省一级,化工产业聚集速度明显加快,继267亿元的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后,总投资359亿元的东华能源页岩气新材料项目已开工建设,金道器识甲醇制芳烃、龙成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为中下游化工企业聚集奠定了良好条件。
4、打造现代化新型装备制造基地。
重点发展设备大型、耗钢量大的港口机械、石油钻探机械、冶金设备、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唐山是钢铁大市,钢材品种全、门类多,特别是域内首钢京唐钢铁厂一期已建成投产,钢材品种全、门类多,可为耗钢产业提供丰富原材料。在工业区西北部,我们规划了总面积27.1平方公里的装备制造园区,岸线长度15公里,可规划建设60个3-5万吨级码头泊位,能够满足装备制造企业各种类型的原材料、产成品海运需求。该区域将连同100平方公里北京现代产业试验区一起,集中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产业。
目前,华电重工装备一期、唐山重型装备、冀东日彰高效节能离心风机等22个装备制造项目完工投产,华电重工装备二期、龙道环保风电设备制造、唐山桁(héng)岛超大型海上平台等14个项目加快推进,将打造中国北方地区大型临港现代装备制造基地。
5、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大力培育具有广阔前景的海洋经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先导型产业。
规划建设了11.7平方公里的新兴产业园区和13.2平方公里的中日生态工业园区,同时与北京中关村合作共建曹妃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该区域水电路讯基本配套,已建成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可按成本价方式出租出售,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培育、孵化、生产基地。
目前,投产、在建及谋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余个,总投资约450亿元,以首钢京唐钢铁基地和华润曹妃甸电厂为依托的环保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以汉能光伏产业集群、中兴绿色能源设备制造、华电海上风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正积极推进;
以纳米氧化锌、二氧化硅生产、石墨烯为重点的新材料项目正加速聚集;
以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基地、冀东日彰节能风机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
6、打造滨海特色生态旅游产业。
依托湿地和龙岛资源,利用湿地、温泉、河湖、鱼鸟、海洋、曹妃文化六大旅游资源,发展文化创意、商务会展、户外运动、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水疗养生、湿地科普等旅游产业,建成最具北方特色的高端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目前建有国家级AAAA级景区—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湿地迷宫、湿地公园俱乐部等设施投入运营,欢乐渔谷等项目加快建设,获评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河北省十佳旅游风景区、大中华区最美自然生态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年接待京津等城市游客数万人次。
7、加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曹妃甸拥有特殊的农垦体制,是河北省最大的国营柏各庄农场,732平方公里为国有土地,统筹能力强、集约化程度高、基础设施条件好,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和产业化经营。以水稻为主导的农作物种植面积37.2万亩,海淡水养殖面积21万亩,已形成以水稻、水产、果菜、畜牧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年产优质稻谷22.6万吨、水产品9.25万吨、果蔬10万吨、肉蛋奶3.2万吨,是京津唐城市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拥有“中国河蟹之乡”、“河北大米之乡”和“国家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等称号。
目前,曹妃甸与北京签订了《关于共同打造北京农副产品保障供应基地合作协议》,与北京二商集团、新发地农产品市场、古船米业等企业合作,建立了曹妃甸优质农产品对北京的直供渠道;
同时,规划了2000亩北京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北京首农集团等36家企业就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达成合作意向。我们真诚欢迎海内外企业到曹妃甸发展,利用港口、土地及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共同建设北京农副产品保障供应基地。
8、着力打造木材加工集散基地。
按照“全产业链布局、组团式开发”模式,规划占地1万亩,配套1600米岸线,建设6个木材专用泊位和进口木材检疫除害、木材初加工、深加工项目, 2016年确保完成进口木材100万立方米,计划到2018年接卸进口木材能力达到年300万立方米,建成中国最大的进口木材加工集散基地。
已通航的文丰进口木材码头,占用岸线1000米,建设2个3万吨级、2个5万吨级泊位,接卸来自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地的进口木材25万立方米。
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区,年处理能力220万立方米。以木材码头和检疫除害区项目为龙头,带动下游木材加工产业发展,海森洋森原木加工项目已投产, 20多家木材加工户陆续入驻。木废综合利用项目已开始基础施工。
E. 曹妃甸区的十大产业园区
曹妃甸区境内拥有十个大规模的产业园区,目前正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中。
南堡经济开发区:南堡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1995年被省政府同意为省级开发区。现隶属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全区总控制面积412平方公里,城区计划面积26平方公里。坚持科学计划规划,加速完善基础设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活跃培养开展海洋化工及化工配备、硅钛资料、仓储物流等工业链配套项目,成为曹妃甸海洋化工循环工业演示基地,逐渐建成特征明显、城市功用齐备、生态环境优秀的曹妃甸西部城区。
冀东北工业聚集区:位于唐海县南部,于2011年8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总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由60平方公里唐山临港工业园、20平方公里秦皇岛临港工业园、20平方公里承德临港工业园和10平方公里张家口临港工业园四部分组成。重点发展钢铁、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为曹妃甸工业区和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开发配套产业,建设“特质”的工业园区和新型产业基地。
曹妃甸龙岛旅游度假区:龙岛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是构建曹妃甸集现代工业旅游、滨海城市旅游和海岛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的优势。40平方公里的龙岛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将建设成为特色、精品、高端的自然生态旅游休闲胜地。计划建设海中浴场、湿地公园、体育中心等群体性项目,游艇俱乐部、国际游轮母港等高端市场项目,并配套建设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会展中心、主题酒店等基础服务设施和接待设施。根据长远发展规划,龙岛旅游项目将扩建为40平方公里,增设海洋乐园、高尔夫球场、水上运动、渔港小镇等数十个旅游休闲项目,将龙岛打造成全国乃至国际高档的旅游休闲目的地,从而带动曹妃甸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曹妃甸开发建设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际港口物流园区:规划面积36.1平方公里,优势,该园区将重点建设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贸易港,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煤炭、木材、钢材、矿石、可再生资源、燃气等货种的交易中心,逐步形成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具有曹妃甸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国际性港口物流中心。
钢铁电力园区: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未来,将重点发展以钢铁、电力、海水淡化等产业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集群,构筑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华润电力(唐山曹妃甸)有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等企业为龙头的钢铁、电力-海水淡化-浓盐水综合利用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逐步形成高效综合利用资源、能源的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园区。
化学产业园区:起步区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园区发展将依托深水大港优势,逐步构成以大型炼化为主体、以外向型一体化为产业特色、以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为产品特色、以碳化工、盐化工及化学品物流为支撑的综合产业体系,逐步建成大型临港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环渤海地区的油气储运中心,面向华北经济腹地、辐射西部地区的化工品贸易集散中心。
装备制造园区:规划面积27.24平方公里,岸线15公里。未来,依托深水大港和精品钢基地,将重点发展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石油钻采、冶金设备、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汽车、发电设备、重型钢结构等为主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将逐步建成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大型临港装备制造基地。
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4.59平方公里,岸线长3.3公里。另外在综合保税区旁边还有20平方公里的综合保税区配套园区。以保税仓储、世界中转、世界配送、世界收购、转口贸易、研制描绘、出口加工、商品展现、检测修理、港航效劳十大功能为依托,凭仗国家赋予撑持性优惠政策,要点开展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税收、大物流”特色的高端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及现代效劳业。曹妃甸综保区的建立和开展,将成为环渤海对外经济开展的“新引擎”。
新兴产业园:曹妃甸新兴产业园于2012年4月28日挂牌建立,分为东、西两区,方案面积33.84平方公里。其间,西区坐落曹妃甸工业区西北部,方案面积11.7平方公里,西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东区坐落唐山湾生态城邻近,方案面积22.1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机电一体化、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产业,打造曹妃甸产业竞争新优势。
曹妃甸中日生态园:曹妃甸中日生态园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该园区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建设模式,由中日两国合作开发建设,立足环渤海,面向东北亚乃至全世界,吸引日本企业和各国先进企业入园,以聚集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减灾防灾等领域的技术、产品、装备、服务、应用示范为主要产业特色,积极发展低碳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世界领先的节能、环保、低碳、绿色增长的产业开发区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园区,也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经济合作平台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孵化平台。
重点发展方向:新能源、环保、新材料、新材料、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智能化、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生态城市与生态建筑、减灾防灾技术与产品、光电子技术等。
积极开展以下业务:低碳技术的示范应用、建设示范项目;国际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的展示、会议与交流;国际低碳技术与产品的交易、物流;国际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的的培训;世界级的低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基地。
F. 帮忙介绍一下 曹妃甸
目前,严格的说就是一个大的工地。
曹妃甸管委会还在唐海县城办公。
目前除务工人员外,不具备入住条件。
只有在入口处有几处酒店,条件还可以。
务工人员住工棚。以那种可移动的活动房为主。
不知道你想了解其他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