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步法如何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步法如何检查

发布时间:2022-08-05 11:51:53

A. 请教免疫组化的具体步骤!

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一 免疫组化( LP 法)操作步骤 :

1. 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如需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2. 缓冲液洗 3min/2 次。

3. 为了降低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造成的非特异性背景染色 , 将切片放在 Hydrogen Peroxide Block 中孵育 10-15 分钟。

4. 缓冲液洗 5min/2 次。

5. 滴加 Ultra V Block , 在室温下孵育 5 分钟以封闭非特异性的背景染色。

(注:孵育不要超过 10 分钟,否则会导致特异性染色降低。如果一抗的稀释液中含有 5 - 10% 正常羊血清,这一步可以省略。)

6. 缓冲液洗 5min/2 次。

7. 滴加一抗工作液 37 ℃孵育 1 - 2 小时。(具体孵育时间和温度由试验者最终决定)

8. 缓冲液洗 5min/2 次。

9 . 滴加 Primary Antibody Enhancer( 增强子 ) , 在室温下孵育 20 分钟。

10 .缓冲液洗 5min/2 次。

11 .滴加 HRP Polymer( 酶标二抗 ) ,在室温下孵育 30 分钟。

(注: HRP Polymer 对光敏感,应避免不必要的光暴露并储存在不透明的小瓶中。)

12 .缓冲液洗 5min/2 次。

13 .向 1ml DAB Plus Substrate ( 或 AEC Plus Substrate) 中滴加 1-2 滴 DAB Plus Chromogen (或 AEC Plus Chromogen ) , 混匀后滴加到切片上,孵育 3 - 15 分钟。(具体时间由染色深浅决定。)

14 .自来水充分冲洗 , 复染,脱水 , 透明 , 封片。

二.免疫组化 ( 三步法 ) 操作步骤 :

( 1 )、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 2 )、 3%H 2 O 2 室温孵育 5-10 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 3 )、蒸馏水冲洗, PBS 浸泡 5 分钟 x2 (如需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 4 )、 5-10% 正常山羊血清( PBS 稀释)封闭,室温孵育 10 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 一抗 工作液, 37 ℃ 孵育 1-2 小时或 4 ℃ 过夜。

( 5 )、 PBS 冲洗, 5 分钟 x3 次。

( 6 )、滴加适量 生物素标记二抗 工作液, 37 ℃ 孵育 10-30 分钟。

( 7 )、 PBS 冲洗, 5 分钟 x3 次。

( 8 )、滴加适量的 辣根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 工作液, 37 ℃ 孵育 10-30 分钟。

( 9 )、 PBS 冲洗, 5 分钟 x3 次。

( 10 )、显色剂显色 3-15 分钟( DAB 或 NBT/BCIP )

( 11 )、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片。

三.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 4-8um ,室温放置 30 分钟后,入 4 ℃丙酮固定 10分钟,PBS洗,5分钟x3,用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下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

B. 免疫组化 如何复染(免疫组化,苏木精,盐酸,石

(一)、仪器设备

1)18cm不锈钢高压锅或电炉或医用微波炉;2)水浴锅

(二)、试剂

1)PBS缓冲液(pH7.2~7.4):NaCl 137mmol/L,KCl 2.7mmol/L,Na2HPO4 4.3mmol/L,KH2PO4 1.4mmol/L.

2)0.01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CB,pH6.0,1000ml):柠檬酸三钠 3g,柠檬酸 0.4g.

3)0.5mol/L EDTA缓冲液(pH8.0):700ml水中溶解186.1gEDTA·2H2O,用10 mmol/L NaOH调至pH8.0,加水至1000ml.

4)1mol/L的TBS缓冲液(pH8.0):在800ml水中溶解121gTris碱,用1N的HCl调至pH8.0,加水至1000ml.

5)酶消化液: a、0.1%胰蛋白酶液:用0.1%CaCl2(pH7.8) 配制。 b、0.4%胃蛋白酶液:用0.1N的HCl配制。

6)3%甲醇-H2O2溶液:用30%H2O2和80%甲醇溶液配制。

7)封裱剂:

a、甘油和0.5m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0~9.5)等量混合;

b、油和TBS(或PBS)配制。

8)TBS/PBS pH9.0~9.5,适用于荧光显微镜标本;pH7.0~7.4适合于光学显微镜标本。

(三)、操作流程

1、脱蜡和水化

脱蜡前,应将组织芯片在室温中放置60分钟或60℃恒温箱中烘烤20分钟。

1)组织芯片置于二甲苯中浸泡10分钟,更换二甲苯后再浸泡10分钟;

2)无水乙醇中浸泡5分钟;

3)95%乙醇中浸泡5分钟;

4)70%乙醇中浸泡5分钟;

2、抗原修复

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组织芯片。

1)抗原热修复

(1)高压热修复 在沸水中加入EDTA(pH8.0)或0.01M枸橼酸钠缓冲溶液(pH6.0)。盖上不锈钢高压锅的盖子,但不进行锁定。将玻片置于金属染色架上,缓慢加压,使玻片在缓冲液中浸泡5分钟,然后将盖子锁定,小阀门将会升起来。10分钟后,去除热源,置入凉水中,当小阀门沉下去后打开盖子。本方法适用于较难检测或核抗原的抗原修复。

(2)煮沸热修复 电炉或者水浴锅加热0.01M枸橼酸钠缓冲溶液(pH6.0)至95℃左右,放入组织芯片加热10~15分钟。

(3)微波热修复 在微波炉里加热0.01M枸橼酸钠缓冲溶液(pH6.0)至沸腾后将组织芯片放入,断电,间隔5~10分钟,反复1-2次。适用的抗原有:AR,Bax,Bcl-2,C-fos,X-jun,C-kit,C-myc,E-cadherin,Chromogranin A,Cyclin,ER,Heat shock protein,HPV,Ki-67,MDMZ,p53,p34,p16,p15,P-glycoprotein,PKC,PR,PCNA,ras,Rb,TopoismeraseⅡ等。

2)酶消化方法 常用0.1%胰蛋白酶和0.4%胃蛋白酶液。胰蛋白酶使用前预热至37℃,切片也预热至37℃,消化时间约为5~30分钟;胃蛋白酶消化37℃时间为30分钟。适用于被固定遮避的抗原,其中有:Collagen,Complement,Cytokeratin,C-erB-2,GFAP,LCA,LN等。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法

1)脱蜡、水化;

2)PBS洗2~3次各5分钟;

3)3%H2O2(80%甲醇)滴加在TMA上,室温静置10分钟;

4)PBS洗2~3次各5分钟; 5)抗原修复;

6)PBS洗2~3次各5分钟;

7)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室温20分钟。甩去多余液体。

8)滴加Ⅰ抗50μl,室温静置1小时或者4℃过夜或者37℃1小时。

9)4℃过夜后需在37℃复温45分钟。

10)PBS洗3次各5分钟;

11)滴加Ⅱ抗40~50μl,室温静置,或37℃1小时;

12)II抗中可加入0.05%的tween-20.

13)PBS洗3次各5分钟;

14)DAB显色5~10分钟,在显微镜下掌握染色程度;

15)PBS或自来水冲洗10分钟;

16)苏木精复染2分钟,盐酸酒精分化;

17)自来水冲洗10~15分钟;

18)脱水、透明、封片、镜检。

SABC法

1)脱蜡、水化。

2)PBS洗两次各5分钟。

3)用蒸馏水或PBS配置新鲜的3%H2O2,室温封闭5~10分钟,蒸馏水洗3次。

4)抗原修复。

5)PBS洗5分钟。

6)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室温20分钟。甩去多余液体。

7)滴加Ⅰ抗,室温1小时或者4℃过夜或者37℃1小时(4℃过夜后在37℃复温45分钟)。

8)PBS洗三次每次2分钟。

9)滴加生物素化二抗,20℃~37℃20分钟。

10)PBC洗3次每次2分钟。

11)滴加试剂SABC,20℃~37℃20分钟。

12)PBS洗4次每次5分钟。

13)DAB显色:DAB显色试剂盒或者自配显色剂显色(镜下掌握显色程度)。

14)蒸馏水洗。苏木素复染2分钟、盐酸酒精分化。

15)脱水、透明、封片、镜检。

C. 什么是免疫组化染色,它的原理和步骤是什么

是病理学诊断方法,尤其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认可。
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3)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
(4)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一般需根据正确的组织学分类,因其种类多、组织形态相像,有时难以区分其组织来源,应用多种标志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
(5)发现微小转移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手术范围的确定。
(6)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D.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是什么意思

指在抗体上结合萤光或可呈色的化学物质,利用免疫学原理中抗原和抗体间专一性的结合反应,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有目标抗原的存在,此方式不只可以用来测知抗原的表现量也可观察抗原所表现的位置。只要是能够让抗体结合的物质,也就是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病原体等都可侦测。

免疫组织化学的优势在于专一性、灵敏度、简便快速以及成本低廉,所以广为医院采用,通常是借由特定的肿瘤标记来筛选癌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基础研究及预防和诊疗上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法。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步法如何检查扩展阅读

应用的基本原则简述如下:

1、确定细胞类型和形态。组织细胞内有些蛋白具有组织特异性,如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只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内,神经丝蛋白只存在于神经细胞内。通常把这些具有组织特异性的蛋白称为标记性蛋白。通过标记性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可确定细胞种类。

有些细胞在光镜下不易辨认,通过对胞质内的特定蛋白实施免疫组化染色,便能清楚显示此类细胞外形轮廓。这种作用在神经科学研究和肿瘤临床病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2、辨认细胞产物的来源。利用某些细胞产物为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对组织细胞实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确定细胞产物的来源。如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各种激素,大多数可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辨认,据此可研究细胞的分泌功能及对内分泌肿瘤作功能分类,检测分泌异位激素的肿瘤等,了解细胞分化程度。

3、确定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的同一类细胞多表达不同的标志性蛋白,根据对这些不同蛋白的鉴定可确定细胞的分化程度。例如,神经上皮细胞的标志性蛋白是巢蛋白,当其分化为放射状胶质细胞时表达波形蛋白。

在神经元发生期分化为成神经细胞时则表达Ⅲβ神经微管蛋白,成神经细胞分化为成熟的神经元时表达神经丝蛋白。

4、追踪神经纤维束和它的投射区。用于此目的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常与轴浆运输示踪法相结合来研究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轴浆运输示踪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可被神经末梢摄取,经轴质逆行运输到胞体的特点,用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出神经元的轮廓。常用示踪剂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荧光金等。

5.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如鉴定病变性质,发现微小病灶,探讨肿瘤起源或分化表型,确定肿瘤分期,指导治疗和预后。辅助疾病诊断和分类,寻找感染病因等。

E. 酶免疫细胞如何进行化学染色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是将血液、骨髓液、浆膜腔积液等等各种体液组织制成的涂片和骨髓等组织的切片经各种单克隆抗体的标定和常用的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显色后对白血病细胞直接镜检,以确定细胞类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繁多,可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免疫金银染色技术以及亲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等。目前血液系统疾病检查常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有三种: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和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AP)法。PAP法抗原、抗体反应及酶标原理与APAAP法完全相同,都属于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只是所标记的酶不同。PAP法酶化学反应原理与ABC-AP法完全相同,但ABC-AP法为亲合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在染色步骤及方法上PAP法和ABC-AP法完全相同。
免疫细胞化学能够识别抗原蛋白质一级结构中氨基酸的差别,从而对细胞结构、功能及细胞代谢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细胞的类型、来源及细胞的分化阶段。应用骨髓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以对骨髓细胞进行原位观察,通过对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了解骨髓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和变化,这对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血液肿瘤的分类、分型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了有利的研究手段。

F. 免疫组化的操作步骤

一 免疫组化(SP法)操作步骤
1. 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如需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2.缓冲液洗 3min/2 次。
3. 为了降低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造成的非特异性背景染色,将切片放在 Hydrogen Peroxide Block 中孵育 10-15 分钟。
4. 缓冲液洗 5min/2 次。
5. 滴加 Ultra V Block , 在室温下孵育 5 分钟以封闭非特异性的背景染色。
(注:孵育不要超过 10 分钟,否则会导致特异性染色降低。如果一抗的稀释液中含有 5 - 10% 正常羊血清,这一步可以省略。)
6. 缓冲液洗 5min/2 次。
7. 滴加一抗工作液 37 ℃孵育 1 - 2 小时。(具体孵育时间和温度由试验者最终决定)
8. 缓冲液洗 5min/2 次。
9 . 滴加 Primary Antibody Enhancer(增强子),在室温下孵育 20 分钟。
10 .缓冲液洗 5min/2 次。
11 .滴加 HRP Polymer(酶标二抗) ,在室温下孵育 30 分钟。
(注:HRP Polymer 对光敏感,应避免不必要的光暴露并储存在不透明的小瓶中。)
12 .缓冲液洗 5min/2 次。
13 .向 1ml DAB Plus Substrate (或 AEC Plus Substrate) 中滴加 1-2 滴 DAB Plus Chromogen (或 AEC Plus Chromogen),混匀后滴加到切片上,孵育 3 - 15 分钟。(具体时间由染色深浅决定。)
14 .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片。 ⑴、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⑵、 3%H 2 O2 室温孵育 5-10 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⑶、蒸馏水冲洗, PBS 浸泡 5 分钟 x2 (如需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⑷、 5-10% 正常山羊血清(PBS 稀释)封闭,室温孵育 10 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 一抗 工作液, 37 ℃ 孵育 1-2 小时或 4 ℃ 过夜。
⑸、 PBS 冲洗, 5 分钟 x3 次。
⑹、滴加适量 生物素标记二抗 工作液, 37 ℃ 孵育 10-30 分钟。
⑺、 PBS 冲洗, 5 分钟 x3 次。
⑻、滴加适量的 辣根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 工作液, 37 ℃ 孵育 10-30 分钟。
⑼、 PBS 冲洗, 5 分钟 x3 次。
⑽、显色剂显色 3-15 分钟(DAB 或 NBT/BCIP)
⑾、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片。 冰冻切片 4-8μm ,室温放置 30 分钟后,入 4 ℃丙酮固定 10分钟,PBS洗,5分钟x3,用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G. 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 是啥意思

其为制成病理切片,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进行染色。

病理切片是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制作的一定大小的病理切片。病理组织包埋石蜡块,切片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在显微镜下进一步检查病变。观察病变的发生、发展,最后作出病理诊断。

部分病变组织或器官通过各种化学药品和埋葬方法进行处理,使其固定和硬化。在切片机上切成薄片,粘附于玻片上,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变化,进行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步法如何检查扩展阅读:

病理切片的相关内容:

1、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确定切片方向。垂直或横向切割通常是显示组织形态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

2、根据解剖部位准确取样。病理标本应根据病理部位和性质的不同取样。

3、用锋利的刀剪开纸巾,不要来回剪文件。不要把组织夹得太紧,以免使组织、细胞因挤压而变形。

H. 免疫组化原理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综合定性、定位和定量;形态、机能和代谢密切结合为一体的研究和检测技术。在原位检测出病原的同时,还能观察到组织病变与该病原的关系,确认受染细胞类型,从而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
免疫酶组化技术是通过共价键将酶连接在抗体上,制成酶标抗体,再借酶对底物的特异催化作用,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于普通显微镜或电镜下进行细胞表面及细胞内各种抗原成分的定位,根据酶标记的部位可将其分为直接法(一步法)、间接法(二步法)、桥联法(多步法)等,用于标记的抗体可以是用免疫动物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或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最好是特异性强的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直接法是将酶直接标记在第一抗体上,间接法是将酶标记在第二抗体上,检测组织细胞内的特定抗原物质。目前通常选用免疫酶组化间接染色法。

I. 求免疫组化冰冻切片荧光染色具体流程

wifgw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1、载玻片的处理: 抗原修复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辐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脱片。为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可选用我公司提供的ZLI-9001 APES、ZLI-9003 HistogripTM或ZLI-9005 Poly-L-Lysine等几种试剂,对已清洗的载玻片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1 APES:现用现配。将洗净的玻片放入以1:50比例丙酮稀释的APES中,停留20~30秒钟,取出稍停片刻,再入纯丙酮溶液或蒸馏水中涮去未结合的APES,置通风橱中晾干即可。用此载玻片捞片时应注意组织要一步到位,并尽量减少气泡的存在,以免影响染色结果。
1.2 HistogripTM:将洗净的玻片放入以1:50比例丙酮稀释的Histogrip液中,停留1~2分钟,然后用双蒸水快速清洗三次,室温干燥或60oC烤箱烘烤一小时,装盒备用。
1.3 Poly-L-Lysine:将洗净、干燥的载玻片放入以1:10比例去离子水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中,浸泡5分钟,60oC烤箱烘烤一小时或室温过夜干燥。装盒备用。试验中使用的器具均为非玻璃制品。 2、常用酶消化: 2.1 胰蛋白酶:一般使用浓度为0.05%~0.1%,消化时间为37℃、10~40分钟,主要用于细胞内抗原的显示。
2.2 胃蛋白酶:一般使用浓度为0.4%,消化时间为37℃、30~180分钟,主要用于细胞间质抗原的显示,如:Laminin(层粘蛋白),Collagen IV(IV型胶原)等。
g/ml的saponin溶液,消化时间为室温孵育30分钟。 2.3 皂素(Saponin):一般使用浓度为2~10 3、抗原热修复: 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条件,选用微波炉抗原修复、高压锅抗原修复或水浴高温抗原修复。抗原热修复可选用各种缓冲液,如TBS、PBS、重金属盐溶液等,但实验证明,以0.01M枸橼酸盐缓冲液(pH6.0)效果最好。请选用我公司提供的ZLI-9064 枸橼酸盐缓冲液(粉剂)配制,取该粉剂一包溶于1000ml的蒸馏水中,混匀,其pH值在6.0 0.1,如因蒸馏水本身造成的pH值偏差,请自行调整。
3.1 石蜡切片微波炉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后,3%H2O2处理10分钟,蒸馏水洗2分钟×3。将切片放入盛有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的容器中,置微波炉内加热使容器内液体温度保持在92℃~98℃之间并持续10~15分钟(注意:无论是使用医用或家用微波炉,请根据具体机型酌情设置条件,务必满足以上步骤中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取出容器,室温冷却10~20分钟(注意:不可将切片从缓冲液中取出冷却,以便使蛋白能够恢复原有的空间构型)。PBS洗,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3.2 石蜡切片高压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将1500ml~3000ml的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注入不锈钢压力锅中加热至沸腾。切片置于金属架上,放入锅内,使切片位于液面以下,盖锅压阀。当压力锅开始慢慢喷气时(约加热5~6分钟后),计时1~2分钟,然后将压力锅端离热源,冷水冲至室温后,取下气阀,打开锅盖,取出切片,蒸馏水洗后,PBS洗2分钟×3,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3.3 石蜡切片电炉煮沸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后,放入盛有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的容器中,并将此容器置于盛有一定数量自来水的大器皿中,电炉上加热煮沸,从小容器的温度到达92℃~98℃起开始计时15~20分钟,然后端离电炉,室温冷却20~30分钟,蒸馏水冲洗,PBS洗,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4、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以美国ZYMED公司SP试剂盒为例)
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3%H2O2室温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如需采用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5~10%正常山羊血清(PBS稀释)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PBS冲洗,5分钟×3次。
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生物素标记二抗(1%BSA-PBS稀释),37℃孵育10~30分钟;或滴加第二代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30分钟。
PBS冲洗,5分钟×3次。
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PBS稀释),37℃孵育10~30分钟;或第二代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30分钟。
PBS冲洗,5分钟×3次。
显色剂显色(DAB或AEC)。
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封片。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洗,5分钟×2。冰冻切片4~8

免疫组化非特异性染色的消除方法
一、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
组织的非特异性染色的机理很复杂,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
(1)一部分荧光素未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了聚合物和衍化物,而不能被透析除去

(2)抗体以外的血清蛋白与荧光素结合形成荧光素脲蛋白,可与组织成分结合。
(3)除去检查的抗原以外,组织中还可能存在类属抗原(如Forssman氏抗原),可与组织中特异性抗原以外之之相应抗体结合。
(4)从组织中难于提纯抗原性物质,所以制备的免疫血清中往往混杂一些抗其他组织成分的抗体,以致容易混淆。
(5)抗体分子上标记的荧光素分子太多,这种过量标记的抗体分子带过多的阴离子,可吸附于正常组织上而呈现非特异性染色。
(6)荧光素不纯,标本固定不当等。 二、消除非特异性染色的方法
消除荧光抗体非特异性染色的方法应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动物脏器粉末吸收法
常用肝粉(猪、大白鼠或小白鼠),其次是骨髓粉、鼠脑粉和鸡胚粉等。每毫升荧光抗体中加入肝粉50~100mg,在离心管中充分混匀,在室温中振动2h,4℃中过夜,再搅拌10min,高速离心(3000~15000r/min)30min,1~2次后,即可使用其上清液。吸收一般应在临用前进行,吸收后之荧光抗体保存冰箱中勿超过2周。染色应作吸收前后之比较,吸收时可先用缓冲盐水将组织干粉浸湿,离心(3000~15000r/min)30min,除去上清液,再加入荧光抗体进行吸收,以免消耗过多的抗体。
肝粉或新鲜细胞吸收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消除方法,对荧光抗体的荧光色素和蛋白都有吸附作用。如检查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时,也可用相同的组织干粉或匀浆沉淀物吸收之。
用脏器肝粉吸收对荧光抗体损失较多,如果根据Hiramotos氏等的方法将组织的20%生理盐水匀浆液,用生理盐水洗2~3次,12000r/min
10min离心沉淀,用其沉淀物吸收其荧光抗体即能完全达到目的,京极方久氏认为这样吸收对荧光抗体几乎没有损失,他们常用此法,效果甚佳,吸收后放置一周左右,用时有必要再吸收一次。
【肝粉的制法】
(1)将若干只小白鼠或大白鼠放血杀死,取出肝脏,用生理盐水洗2~3次,除去血液,剥掉表面的结缔组织的脂肪。
(2)剪碎,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至无血色止,然后再加生理盐水少许,用组织捣碎机或匀浆器作成匀浆。
(3)将肝匀浆装入离心管内(1/3左右),交换地用2~3倍量生理盐水和丙酮反复洗涤各三次,至上清无血色止,每次完毕先用2000r/min离心沉淀15 min后,再除去上清液。
(4)最后用丙酮洗涤肝浆,再用布氏漏斗过滤,或离心沉淀,将沉淀物平铺在洁净的玻璃板上,37℃烤干(过夜)。
(5)在乳钵中充分研磨,用120目铜筛筛选过后,分装,密封,低温干燥保存。
2006-12-22 13:24 wifgw
二)透析法
荧光素如FITC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大分子不能透过,可将未与蛋白结合的荧光素透析除去。
(1)将标记完毕的荧光蛋白液装入一透析袋或玻璃纸袋内,液面稍留空隙,紧扎。
(2)浸入0.02mol/pH
7.1~7.4的PBS中(悬于大于标记物体积约50~100倍的PBS内),在4℃中透析,每日更换3~4次PBS,约5~7天,透析液中无荧即可(在荧光光源照射下)。
(三)葡聚糖凝胶G-50柱层析法
除游离荧光素可用2×46cm柱层析法,详细方法参阅第二章。加入荧光抗体15~18ml(按床体积的5%~10%加样),使其缓慢渗入柱内,待即将全部入柱时,加入PBS少许,关闭下口,停留30~40min ,使游离荧光充分进入细筛孔中,然后再接通洗脱瓶开始滴入洗脱液。加入洗脱液一定量后,荧光抗体即向下移行,逐渐与存留于上端的游离荧光素之间拉开明显的界线,随着大量洗脱液的不断加入,二者分离距离越来越大,荧光抗体最先流出,分前、中、后三部分收集,测F/P比值,合格者合并,浓缩,分装。洗脱液用20%磺基水杨酸测定蛋白(发生沉淀反应),继续洗脱,游离荧光素则相继被洗脱下来,至洗脱液中无蛋白和荧光素后,此层析柱即可再用。
若用以除去荧光抗体中的游离荧光素和硫酸铵等盐类,可先在过柱前透析一夜,否则,NH4+太浓,在蛋白未完全洗脱时即出现NH4+,因而影响提纯与回收蛋白,一般待洗脱液出现蛋白时,即进行收集,之后出现SO4++(用1%BaCl2检查发生白色沉淀)。最后是NH4+,(用纳氏试剂检查呈黄棕色沉淀),待洗脱液无SO4++及NH4+后可再用。
如仅用小量荧光抗体,可用1×20cm的柱层析柱,取2g Sephadex G-50装柱,即可过滤2~3.5ml荧光抗体。
(四)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
标记过多或过少荧光素的抗体分子可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除去。方法如下: DEAE-纤维素柱的装柱,洗脱、再生方法等与提纯IgG方法相同。装柱所需DEAE-纤维素量以干重每克交换20~50mg标记蛋白量为宜
。常用梯度洗脱法如下:
(1)层析柱用0.01mol/L、pH7.2PB平衡,标记物上柱后,先用0.01mol/L、pH7.2PB洗脱,洗出无色或淡绿色液体,洗脱液量(根据床体积大小每梯度乘3),然后依下列各种离子强度洗脱液,
分别洗脱和收集:
0.01mol/L、pH7.2PBS(0.05mol/L NaCl)……洗脱部分1。
0.01mol/L、pH7.2PBS(0.01mol/L NaCl)……洗脱部分2。
0.01mol/L、pH7.2PBS(0.02mol/L NaCl)……洗脱部分3。
将此三部分收集液(每管5ml)分别测定其F/P比值,0.05mol/L NaCl pH7.2PB洗脱液280nm光密度高峰管合并,浓缩保存备用。因这部分非特异性染色荧光最少,是比较好的荧光抗体。其他两部分可以废弃。
(2)柱上吸附的过度标记蛋白可继续增加NaCl的浓度至
2.0mol/L洗脱完。
经过DEAE-纤维素层析后的标记抗体,其抗体量一般约损失50%,因此有些要求不太高的抗体,如抗细菌荧光抗体,不一定要这样处理,可用染色效价测定的稀释法除去非特异性染色。
(五)荧光抗体稀释法
先测定荧光抗体特异性染色与非特异性染色的效价,若二者效价相差较大,则可将荧光抗体稀释至一临界浓度,使特异性染色呈阳性,而使非特异性染色保持阴性,稀释方法和染色效价测定方法相同。
(六)纯化抗原法
用各种方法提纯单一成分的抗原是产生单价特异性抗体的最主要条件。近代免疫化学技术(免疫吸收法)和柱层析法等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可参考有关专着。
(七)纯化抗体法---免疫吸收法
例如抗IgA血清的纯化方法---免疫吸收法。如分泌型IgA( SIgA)抗原纯度不高,所制的抗血清常与IgG呈交叉反应,为此需要吸收,常采用纯化的人IgG戊二醛聚合物加以吸收纯化。方法如下:
1.人IgG聚合物的制备 在5ml含40mg/ml人IgG的0.1mol/L pH7.0磷酸缓冲溶液中,加入2.5%戊二醛溶液1ml,边加边搅,5min即出现混浊,逐现大块胶块,放置30min后,用研钵将凝胶磨细,继用1.0mol/L pH7.0磷酸缓冲溶液反复洗涤3次,末次加蒸馏水至20ml,即为人IgG聚合物悬液。
2.免疫吸收法 将待吸收的抗SIgG血清加入待量IgG聚合物悬液,置室温搅拌60min,离心沉淀,上清液即稀释1倍的纯化抗SIgA血清。如用IgG聚合物作少量分次吸收,其效果更好。
(八)伊文氏蓝(Evans blue)衬染法
用0.01%伊文氏蓝的0.01mol/L pH7.2PBS稀释荧光抗体,可将背景细胞和组织染色,呈红色荧光,与特异性黄绿色荧光形成鲜明的对比,减少了非特异性荧光,宜作常规应用。伊文氏蓝一般先配成1%溶液,保存于4℃,用前再稀释至0.01%用以
和然释荧光抗体。
此外,还可以用胰酶消化组织切片或用10%牛血清蛋白封闭法等消除非特异性染色,提高特异性染色。

阅读全文

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步法如何检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