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氢原子氧原子的符号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氢原子、氧原子分别可表示为:H、O;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氢分子可表示为:H 2 .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氧分子可表示为:O 2 .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水分子可表示为:H 2 O.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CO 2 .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氯离子、钠离子分别可表示为:Cl - 、Na + ;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碳原子、5个镁原子分别可表示为:2C、5Mg;
故答案为:H;O;H 2 ;O 2 ;H 2 O;CO 2 ;Cl - ;Na + ;2C;5Mg;
㈡ 水分子怎样判断氢写在前氧写在后
没有,它们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化合物H2O。虽然共用电子对有偏移,该是谁的电子依然是谁的电子,不像离子化合无那样得失电子。 回答问题补充:是的,这样才能够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 继续回答问题补充:氢原子的电子式是H·(黑点表示电子),氧原子的电子式是O(上下个两个点,左右个一个点,共6个,因为打不出来只好这样说,希望LZ能看懂),两个H·分别和O左右两边的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写出来就是HOH(O上下左右各两个点,共8个),所以氢原子是分别和氧原子的一个电子形成电子对而不是有像LZ所认为的“两个氢原子提供的电子会有其中一个脱离自身所在的氢原子到另一个氢原子上和另一个电子合在一起”。
㈢ 元素在化学式里应怎样排先后
元素在化学式里应怎样排先后
对于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①根据物质的名称确定其组成元素;
②根据排列规则按顺序写出各元素的符号;
③确定并标明每种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排列的顺序确定 (1)若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一般金属元素写在左,非金属元素写在右。
(2)若是由氧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的,一般其他元素写在左,氧元素写在右。
(3)若是由氢元素与其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一般氢元素写在左,其他非金属元素写在右(NH3、CH4等除外)。如HCl、H2O、H2S等。
(4)若是由三种三种三种三种元素组成的,一般的顺序是“金属左氧右非金属中间金属左氧右非金属中间金属左氧右非金属中间金属左氧右非金属中间”或者“氢左氧右非金属中间”。如H2SO4、Na2CO3、KNO3等。
㈣ 化学元素周期表前20个符号名称和简写是什么
1、氢(H)
2、氦(He)
3、锂(Li)
4、铍(Be)
5、硼(B)
6、碳(C)
7、氮(N)
8、氧(O)
9、氟(F)
10、氖(Ne)
11、钠(Na)
12、镁(Mg)
13、铝(Al)
14、硅(Si)
15、磷(P)
16、硫(S)
17、氯(Cl)
18、氩(Ar)
19、钾(K)
20、钙(Ca)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
(4)化学式中氧和氢哪个在前扩展阅读
元素位置推断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
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时最后的差数小于等于10时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8、9、10时为Ⅷ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
在第六、七周期时差数为1:ⅠA族,差数为2:ⅡA族,差数为3~17:镧系或锕系,差数介于18和21之间:减14,差数为22~24:Ⅷ族,差数大于25:减24,为对应的主族
根据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种类推断,用原子序数减去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种数,当结果为“0”时,为零族;当为正数时,为周期表中从左向右数的纵行,如为“2”则为周期表中从左向右数的第二纵行,即第ⅡA族;当为负数时其主族序数为8+结果。
㈤ 甲烷,氨气分子式的氢在后面,水,氟化氢的氢在前面,是为什么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是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示性式的统称。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比例的化学式称为实验式,如乙炔和苯都是碳氢化合物,它们的组成都是含碳92.3%,含氢7.7%,碳和氢的原子比是1∶1,推导出来的乙炔和苯的实验式都是CH。有些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钠)是由离子晶体组成的,晶体内部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替地排列,现在,氯化钠晶体中到底有多少个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问题尚未解决,只知道Na∶Cl=1∶1,所以只能用实验式NaCl代表氯化钠。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的组成的化学式称为分子式,它的含义是: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各元素原子数之比;各元素原子的重量之和。用化学符号和价键表示化合物中各个原子间化学结构的方式称为结构式,它指出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有机化合物常用结构式表示,它可以消除由于异构现象而造成的同一分子式代表不同化合物的缺点。例如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都是C4H10,但结构式不同
由此可见,结构式明显地区别了正丁烷和异丁烷。标明化合物中各原子之间排列次序的简化结构式称为示性式,如乙醇的示性式为C2H5OH。
常见化学式
氧气 O2
氢气 H2
氮气 N2
氯气 Cl2
氧化镁 MgO
二氧化碳 CO2
氯化氢 HCl
氢氧化钠NaOH
碳酸钙 CaCO3
硫酸铜 CuSO4
硝酸银 AgNO3
氯化钠 NaCl
氯化铝 AlCl3
碳酸氢钠 NaHCO3
碳酸氢铵 NH4HCO3
高锰酸钾 KMnO4
二氧化锰 MnO2
甲烷 CH4
乙醇 /酒精 C2H5OH
水(一氧化二氢) H2O
铁Fe
碳酸钠Na2CO3
双氧水H2O2
铜Cu
钨W
数字均为角标
常见原子团
碳酸根(CO3)硫酸根(SO4) 硝酸根(NO3) 氢氧根(OH) 铵(ǎn)根(NH4)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㈥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用不用加箭头,氢和氧反应时哪个符号写在前面那个在后面
①反应物不用加箭头
②哪个写在前面或后面都可以。但通常是H₂写在前面,这样和生成的H₂O的写法顺序一致。
㈦ 一个物质中,含有碳、氮、氢、氧等元素(原子数已知)写该化学式时,从左到右各元素依次是什么 谢了。
你好,
有机物一般是CHO然后按原子序数的增序排列,有时是CH然后按原子序数的增序排列,阴离子写在最后,阳离子最前。即一般是CHONPSCl等。
无机物离子整体不分开,这是原则。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懂请追问!
望采纳!
㈧ 化学我听课 老师说的氢前氧后才能叫酸是什么意思啊
“氢前氧后” 指在分子式的写法,H在前,O在后的才能称之为酸。例如:
HNO3;硝酸.
H2SO3;硫酸.
H2CO3;碳酸.
HMnO4;高锰酸.
其结构写法都是H在前,O在后。
㈨ 化学中氢,氧,氮写化学方程时谁在前谁在后
一般情况下,排列顺序是:H、N、O。有时也有特例,比如:硝酸铵NH4NO3。
㈩ 氧,氢.碳,钠,哪个在前面,化学方程式中,为什么怎么排列
一般在化学式中,阳离子等带有正电荷的粒子排在前面。带有负电的粒子在后面。钠会排在前,碳通常稳定,显中性。氢氧通常会排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