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的最后一题怎么做

化学的最后一题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2-08-08 01:40:38

㈠ 初三化学的最后一题综合题老是不会做该怎么办

1读懂题目,利用已知条件往前推导,再生新的条件
2把题目中给出的各种条件联系起来
3理解题目中给出的新定义或方法
4仔细阅读原题并理解题意,要学会转化,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

㈡ 初中一般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让你求什么物质的质量,怎么求,麻烦各位网友举出实例,写出求解过程

没题目怎么做? 一搬都是成比例的 你写出方程式 然后写出要求的东西的相对分子质量 比上X 然后再写等于 题目给出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上 题目给出的质量,就可以求出X了 X就是答案 至于相对分子质量 你可以拿试卷最前面给出的相对原子质量
把他们加起来就算出来了 比如 MgCl2 Mg-24 Cl-35.5 那就是 24+35.5X2 =95 注意下标
这样够清楚了吧? 采纳我吧

㈢ 化学最后一道题求溶液的质量分数怎么做啊

楼主您好,比如说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要先根据化学方程式算出盐酸的质量,然后除以溶液总质量再乘100%

㈣ 高一化学请问最后一道大题怎么做,

1.
根据图可知,生成的氨气为0.05摩尔。那么可知氢氧根也是0.05摩尔。且氢氧化钠为50毫升,也就是0.05L。则物质的量浓度为1摩尔每升。
2.
设A有X摩尔。则B有(0.05-X)/2摩尔。A相对质量80,B132。根据质量3.44列一个方程。就可以得,X为0.01,B有0.02摩尔。比例是1;2
3.
之前求的A为0.01,B为0.02摩尔。AB都有两个N,则N的物质的量为0.06摩尔,则质量为0.84g,固体总质量是3.44,除下来就可以了。

㈤ 化学解最后的大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总是看不懂!

据题意产物ch3cl,ch2cl2,chcl3,ccl4

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根据碳元素守恒得各物质均为0.25mol,再由氯元素守恒得到0.25x1+0.25x2+0.25x3+0.25x4+(4-0.25x3-0.25x2-0.25x1)(盐酸中的氯,根据氢元素守恒得到的因为氢是碳的四倍)=5mol(cl),所以消耗氯气是2.5mol

㈥ 化学学考最后一道题考试技巧

一、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命题特点
理综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
二、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 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答题策略】 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总结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
3.实验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装置图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探究与实验分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实验方法、装置与仪器选择、误差分析等知识。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溶液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物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
【答题策略】 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实验目的展开的。要把实验目的与装置和操作相联系,找出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等,然后根据问题依次解答即可。
4.有机推断类试题
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及推理能力。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路线等。
【答题策略】 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往往直接从官能团、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差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至于出现情境信息时,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㈦ 中考化学最后一道大题和推断题怎么做

中考逐渐离我远去,记不太清了。初中化学不算很难,主要把之前做过卷子的错题,认真反思一下(我以前被选择填空坑过好多次)。首先对课内实验足够熟悉,其次有控制变量、空白对照的意识。最后一题是什么啊?计算还是实验探究。如果是计算,弄懂每一步是干什么的,慢慢算。
不要慌,调整心态。我之前练习的时候,也总是出错;考试的时候,感觉没有平时做得那么难,每个都能写出来。

㈧ 高中化学题 最后一题 怎么做

只是最后一个小问题吗?
由钠元素物质的量守恒及(3)中方程式可知,此时共有0.025molNa2CO3和0.025molNa2O,溶于水后得到0.025molNa2CO3和0.05molNaOH。若至pH为7则需用HCl0.025*2+0.05=0.1molHCl,100mL=0.1L,故需要的HCl浓度为1mol\L

其实整体用Na的守恒也没问题啊,pH为7的话证明溶液中最后只有NaCl,所以n(Na+)=n(Cl-)=0.1mol,一样的。

㈨ 怎么做化学卷子的最后一道计算题

中考具有导向、选拔、反馈等多方面的功能,鉴于我市明年中考自行命题,结合我市选用的“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特点,我认为搞好07年化学中考复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复习过程中吃透教材、课标,选好复习资料
(一)我市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如何交出让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就要走进新课程。新课标对目标要求的说明分为三个层次,即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把握认知性学习目标和技能性学习目标。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调能力立意,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发展。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们会注意到06年我省及部分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中“繁、难、偏、旧”的内容逐渐减少,考查能力的开放性、探索性、综合性的题型逐渐增加,体现对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从而使“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的方法逐渐失效。新课标统领教材,也统领教学评价,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吃透新课标。
(二)吃透新教材
新教材是新课标的具体体现,是选拔的基础,命题的依据。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明显发现新课程更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而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的要求重心降低。建议在课程结束后再对教材知识进行全面梳理,打牢基础,在复习过程中应打破老教材的定势影响,但也要注意命题者仍未摆脱老教材定势影响的因素,可以说这是我们在用新教材时的一种困难,因为从06年试题来看,有少部分知识在新教材中不为重点,甚至不列入新教材,但仍是考察范围。这就要求教师有效地进行识别、筛选,以免产生“不讲必考到、讲了怕考不到”的心理。因此,在使用新教材上,建议对酸、碱、盐部分的知识与老教材联系,以备不测。
(三)选好用好复习资料
近几年来的中考复习资料品种之多,令人眼花缭乱。替学生选好复习资料能节约部分学习时间,优化复习效果。针对我省近几年来的命题特点,建议重点使用省内编写的《中考模拟试题》、《中考样题》为主。根据实践,中考试题资料来源于这些资料中的原题或变型题,这些资料的使用更有心得,使用方法也较为多样,但我认为资料应为教学服务,应在对教材基本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和训练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其中《模拟卷》和《样题》能让学生较快认识中考试卷结构及特点,进入临战状态,克服正考恐惧,有效调节心理。中考冲刺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消极备战。冲刺试卷要认真地批改、有选择性地评讲,才会真正做到查缺补漏,体现评价功能,提高学生成绩。
二、2007年我市中考化学命题走向预测
(一)《中考说明》对考试性质、形式、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有明确的界定。对考试内容及要求中的知识。如何考、如何学习,应注意的问题都作了具体阐述并有题型示例。因此,结合省市中考研讨会的精神,对《中考说明》进行认真研究,有助于化学命题的预测。展望2007年中考化学命题,值得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能力考查。一般来讲,这类题目都是具有“起点较高、解题点低”的特点。
2、突出学科特点,加大对实验的考查力度。化学实验现在称为“科学探究”,是科学探究的具体形式。设计完成实验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品质的有效办法,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联系生产、科研实际及学生日常生活所见所闻的内容。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社会实际的考题仍然应该是07年中考命题的方向。如:环保问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人工降雨,石墨炸弹、C60的发现、吸烟的危害、酸雨的危害、医药保健、产品说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等,这些与现实生产、生活和科技最直接的问题,定会受到中考化学命题者的重视。
4、增加开放性、探究性学习试题。这种试题是体现新课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性试题的突出特点是相对传统试题的结构或解题途径,使试题条件不足或过剩,答案不唯一,从而使思维指向不单一,解题的途径多样化。中考科学探究试题侧重于考察学生某一方面的探究能力,而不求全面考查探究过程。实践证明,考查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是不可行的,而选择探究过程的某个部分,对某一方面探究能力考查更现实可行。探究性学习试题是在开放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展研究论证,求得问题解决。这两类试题应加强训练。
5、试题中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综合。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试题,强调不同学科知识间渗透、交*和综合,突破了单一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局限性,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整体素质。这类试题注重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在历年中考中均屡见不鲜,07年新课程中考命题仍是一个趋势及热点。
(二)应关注与时事报道相关的试题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时事新闻报道中,同样也不难找到化学的身影,为了引导学生用化学眼光去观察时事新闻报道,分析和思考其中的化学现象及问题,紧扣最新热点的时事化学题值得我们关注。
1、重大科技成果类: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的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宇航员在飞船内的饮食起居、科学研究,发射飞船用的火箭、美国的火星探测及最新物质、最新元素的发现、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等的新闻报道应稍加留意。
2、重大安全事故类:
应重点关注劣质奶粉、假药、假酒事件、运送危险化学药品(如Cl2、浓H2SO4)的车辆肇事事件,2005年3月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撞车事故,,导致一辆载有35吨液氯的槽车破损,使液氯大量泄漏挥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当地消防人员迅速用高压喷淋水枪向车周围喷洒大量雾状水,降低空气中的氯气含量,由此我们可以引发出一些化学问题。重庆开县二次井喷事件、“毒鼠强”中毒、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中毒、房屋装修中毒等事件。
3、重大疫情:禽流感疫情的报道应引起关注。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但压力过大,则会适得其反。有经验的教师在复习阶段能正确地给学生“施压”和“减压”让学生明白成功和失败都是针对某个方面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闪光点,使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考前合理的安排复习计划,明确目标和侧重点,扬长避短,才能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教会学生处理好休息和学习的关系,成绩固然重要,但适当的休息放松是“会学习”的表现。有的学生考前十分紧张,起早摸黑拼命做练习,精神高度紧张,以至休息不好,结果考试时便精力下降,本来会做的题也做不出来了。
3、注重与所教班级班主任老师的协调沟通。常言道,“一花独放不是春”,抓优秀率和平均分,需要与班主任教师步调一致,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形成合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抓出成绩,抓出质量。
总之,搞好总复习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不言而喻的,总复习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只有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实际,打牢基础,方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㈩ 初中一般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让你求什么物质的质量,怎么求,麻烦各位网友举出实例,

例如、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04)助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2H4+ N204 =3N2+4H20,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请计算:32 kg N2H4发生燃烧,需要助燃物N204的质量.
设需要助燃物N204的质量为X
2N2H4+ N204=3N2+4H20
62 92
32kg X
32:92=32kg:X
X=184kg
答:需要助燃物N204的质量为184kg

阅读全文

与化学的最后一题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