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氢氧化某的所有化学式
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 NaOH 、氨水N H3·H2O 氢氧化钙 Ca(OH)2、氢氧化钡 Ba(OH)2 、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镁Mg(OH) 2↓、氢氧化亚铁 Fe(OH)2↓ 氢氧化铁 Fe(OH)3↓、氢氧化铝 Al(OH)3↓
⑵ 两性氢氧化物有哪些
两性氢氧化物有AⅠ(OH)3,Zn(OH)2,重要的是Al(OH)3。
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就是两性氢氧化物。遇强酸呈碱性、遇强碱呈酸性的氢氧化物。在溶液中既能电离成氢氧离子OH-、又能电离成氢离子H+的氢氧化物。
具有此性质的原因就是Al(OH)3的酸式电离与碱式电离。偏铝酸根实质上应该是[Al(OH)4]-或者是[Al(OH)6]3-,由于在中学期间对络合物不作要求,所以在教科书上叫做偏铝酸根 。
氢氧化铝具有两性
凡是在水溶液中既能电离出H+,又能电离出OH的氢氧化物,叫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就是两性氢氧化物,它在水溶液中可以按下列两种形式电离:Al3++3OH-(碱式电离)=H++AlO2-+H2O(酸式电离)。其他如Zn(OH)2、Cr(OH)3、Pb(OH)2、Sn(OH)2等也都是两性氢氧化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两性氢氧化物
⑶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什么
NaOH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
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³。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式量39.997。
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3)氢氧化物都有哪些化学式扩展阅读:
Al(OH)₃(氢氧化铝)为一种常用于除去水中杂质的胶状凝聚剂。因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大都不太溶于水,且氢氧化铝表面的面积大可以吸附小微粒,故于自来水中添加明矾可促使过渡金属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析出,再利用简单的过滤设备,即可完成自来水的初步过滤。
氢氧化铝可用于制取明矾:将氢氧化铝溶于硫酸,再加入计量的硫酸钾溶液加热反应、经过滤、浓缩、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硫酸铝钾成品。
⑷ 氢氧化物有哪些
氢氧化物可分为强碱,弱碱(包括中强碱)以及两性氢氧化物。
其中强碱有:氢氧化锂(Li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铷(RbOH)、氢氧化铯(CsOH)、氢氧化钙[Ca(OH)2(有争议,中学阶段看做强碱)]、氢氧化锶[Sr(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镭[Ra(OH)2]、氢氧化铊[Tl(OH)3]。
弱碱(包括中强碱)有: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银(AgOH)、氢氧化镍[Ni(OH)2]、氢氧化锰[Mn(OH)2]、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等等。
两性氢氧化物有: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铍[Be(OH)2]、氢氧化锌[Zn(OH)2]等等。
⑸ 氢氧化物,碳酸化物,硝酸化物,硫酸化物,铵化物,每个30个
NaOH 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 、Mg(OH)2 氢氧化镁、Al(OH)3氢氧化铝、 Ba(OH)2氢氧化钡 、Fe(OH)2氢氧化亚铁、 Fe(OH)3氢氧化铁、Zn(OH)2氢氧化锌 、Cu(OH)2氢氧化铜
Na2CO3碳酸钠 、K2CO3 碳酸钾、MgCO3碳酸镁、 BaCO3碳酸钡、 CaCO3碳酸钙
这个我就不多举例了,关键是了解一下各个离子的化合价,电荷数守恒就行了,这些都是写常见的化合物
⑹ 常见的氢氧化物有哪些
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就是两性氢氧化物。
遇强酸呈碱性、遇强碱呈酸性的氢氧化物。即在溶液中既能电离成氢氧离子oh-、又能电离成氢离子h+的氢氧化物。
两性氢氧化物一般是两性元素的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锌、氢氧化铝等)和变价金属的中间价态的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铬等)。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而其具有此性质的原因就是al(oh)3的酸式电离与碱式电离。偏铝酸根实质上应该是[al(oh)4]-或者是[al(oh)6]3-,由于在中学期间对络合物不作要求,所以在教科书上叫做偏铝酸根
。
zn(oh)2+2h+=zn2++2h2o
zn(oh)2+oh-=zno22-(锌酸根)+2h2o
而其具有此性质的原因就是zn(oh)2的酸式电离与碱式电离。
⑺ 氢氧化物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原子个数比过程
比如: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相对分子质量=23+16+1=40,Na:O:H的原子个数比=1:1:1。
⑻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什么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香港亦称“哥士的”),为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氢氧化钠也有不同的应用,为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
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密度:2.130g/cm³
NaOH晶体放大图片
熔点:318.4℃
沸点:1390℃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溶于水醇、乙醇以及甘油。(氢氧化钠具有潮解性)
吸湿性:固碱吸湿性很强,露放在空气中,最后会完全溶解成溶液。[1]
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化学性质
碱性
氢氧化钠于水中会完全解离成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它具有碱的通性。
氢氧化钠化学分子结构式
它可与任何质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₂O
2NaOH + H₂SO₄=Na₂SO₄+2H₂O
NaOH + HNO₃=NaNO₃+H₂O
同样,其溶液能够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NaOH + NH₄Cl = NaCl +NH₃·H₂O
2NaOH + CuSO₄= Cu(OH)₂↓+ Na₂SO₄
2NaOH+MgCl₂= 2NaCl+Mg(OH)₂↓
催化剂
许多的有机反应中,氢氧化钠也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皂化反应:
RCOOR' + NaOH = RCOONa + R'OH
之所以氢氧化钠于空气中容易变质,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NaOH + CO₂ = Na₂CO₃ + H₂O
倘若持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则会生成碳酸氢钠,俗称为小苏打,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Na₂CO₃ + CO₂ + H₂O = 2NaHCO₃
同样,氢氧化钠能够与像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发生如下反应:
2NaOH + SO₂(微量)= Na₂SO₃ + H₂O
NaOH + SO₂(过量)= NaHSO₃(生成的Na₂SO₃和水与过量的SO₂反应生成了NaHSO₃)
颜色反应
它能与指示剂发生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通常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
腐蚀性
氢氧化钠对玻璃制品有轻微的腐蚀性,两者会生成硅酸钠(sodium silicate),使得玻璃仪器中的活塞黏着于仪器上。如果以玻璃容器长时间盛装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造成玻璃容器损坏。
其他反应
两性金属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1986年,英国有一油罐车误装载重量百分率浓度为2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便与油罐壁上的铝产生化学变化,导致油罐因内部压力过载而永久受损,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2Al + 2NaOH + 2H₂O = 2NaAlO₂ + 3H₂↑
氢氧化铝为一相当常用于除去水中杂质的胶状凝聚剂,因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大都不太溶于水,故于自来水中添加明矾可促使过渡金属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析出,再利用简单的过滤设备,即可完成自来水的初步过滤。明矾的制备也牵涉到氢氧化钠的使用:
6NaOH +2KAl(SO₄)₂=2Al(OH)₃ + K₂SO₄ +3Na₂SO₄
⑼ 氢氧根化学式是什么
OH-。
氢氧根(OH-)是一种化合价为-1价的根,能和氢离子(H+)结合成水分子,遇铵根离子(NH4+)生成氨气和水,遇难溶性碱对应阳离子即生成对应的碱。一个氢氧根由氢、氧各一个原子构成,不是一个原子,因此没有独立的相对原子质量。
简介
常见氢氧化物有氢氧化铵(NH4OH),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钴Co(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金Au(OH)3,氢氧化锂(LiOH或LiOH·H2O ),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铍Be(OH)2,氢氧化氢(HOH),氢氧化锶Sr(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锌Zn(OH)2,氢氧化亚铁Fe(OH)2等。
⑽ 初中常见的7种氧人化物的化学式为
氢气 碳 氮气 氧气 磷 硫 氯气 (非金属单质)
H2 C N2 O2 P S Cl2
钠 镁 铝 钾 钙 铁 锌 铜 钡 钨 汞 (金属单质)
Na Mg Al K Ga Fe Zn Cu Ba W Hg
水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钠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硅 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SiO2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氮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钡 氧化亚铜 SO2 SO3 NO MgO CuO BaO Cu2O
氧化亚铁 三氧化二铁(铁红) 四氧化三铁 三氧化二铝 三氧化钨 FeO Fe2O3 Fe3O4 Al2O3 WO3
氧化银 氧化铅 二氧化锰 (常见氧化物)
Ag2O PbO MnO2
氯化钾 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 氯化钙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钡 氯化铝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
氯化亚铁 氯化铁 氯化银 (氯化物/盐酸盐)
FeCl2 FeCl3 AgCl
硫酸 盐酸 硝酸 磷酸 硫化氢 溴化氢 碳酸 (常见的酸)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硫酸铜 硫酸钡 硫酸钙 硫酸钾 硫酸镁 硫酸亚铁 硫酸铁
CuSO4 BaSO4 CaSO4 KSO4 MgSO4 FeSO4 Fe2 (SO4)3
硫酸铝 硫酸氢钠 硫酸氢钾 亚硫酸钠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银 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 AgNO3 硝酸镁 硝酸铜 硝酸钙 亚硝酸钠 碳酸钠 碳酸钙 碳酸镁
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 碳酸钾 (常见的盐)
K2CO3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
Fe(OH)3 Fe(OH)2
甲烷 乙炔 甲醇 乙醇 乙酸 (常见有机物)
CH4 C2H2 CH3OH C2H5OH CH3COOH
碱式碳酸铜 石膏 熟石膏 明矾 绿矾
Cu2(OH)2CO3 CaSO4•2H2O 2 CaSO4•H2O KAl(SO4)2•12H2O FeSO4•7H2O 蓝矾 碳酸钠晶体 (常见结晶水合物)
CuSO4•5H2O Na2CO3•10H2O
尿素 硝酸铵 硫酸铵 碳酸氢铵 磷酸二氢钾 (常见化肥)
CO(NH2)2 NH4NO3 (NH4)2SO4 NH4HCO3 KH2PO4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第3/7页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第4/7页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第5/7页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
一. 单质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常温下为固体的单质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例如碳—C、硫—S、磷—P、钠—Na、铜—Cu、镁—Mg、铁—Fe,但是碘为I2。 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也可在元素名称后加一个“气”字,例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其它气体的单质,一般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标2表示该元素的单质,用元素符号的名称加一个“气”字的方法来命名,例如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氮气—N2。
二. 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即“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一般称为“氧化某”,例如“氧化铜”,后读“铜”,则先写铜的元素符号“Cu”,先读“氧”,则后写氧元素的符号“O”,故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反之,MgO的名称就是“氧化镁”,CaO 的名称就是“氧化钙”。
第6/7页
某些稍微复杂点的氧化物或者有多种化合价元素的氧化物,一般称为“几氧化(几)某”,即化学式中有几个氧原子就称为“几氧化”,另一种元素有几个原子就称为“几某”,例如Fe3O4称为“四氧化三铁”、P2O5称为“五氧化二磷”, 若另一种元素原子数是1,则称为“几氧化某”,例如CO2称为“二氧化碳”、SO2称为“二氧化硫”、SO3称为“三氧化硫”。 说明:以上只是主要规则,某些物质还有特定的命名方法和规则,请对照表1—1记忆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名称和化学式。
三. 酸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中学化学要求掌握的无机酸的种类较少,请参考表1—1记住它们的化学式即可。
四. 碱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碱一般是金属的氢氧化物,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先写,氢氧根(OH)后写,读作“氢氧化某”,例如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又如Mg(OH)2的名称为氢氧化镁。 说明:NH3,名称为氨,也称氨气,因其溶于水而生成NH3.H2O(一水合氨),NH3.H2O能电离产生OH-而使水溶液呈碱性,为了表1—1的简洁,故把NH3填在碱这一栏,但它并不是碱。
五.盐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无氧酸(例如盐酸)形成的盐,称为“氯化某”,例如NaCl称为氯化钠,注意FeCl2称为氯化亚铁,称为FeCl3氯化铁。
含氧酸(例如硫酸、碳酸、硝酸等)形成的盐,称为“某酸某”,例如Na2SO4称为硫酸钠,Na2CO3称为碳酸钠,注意如果是含氧酸形成的酸式盐则称为“某酸氢某”,例如NaHCO3称为碳酸氢钠。还有一些特殊的盐,中学很少见到,就不提它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