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中药藤黄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中药藤黄

发布时间:2022-08-08 13:04:09

㈠ 中药的鉴别主要包括哪些

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
1、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应用矿物学的基本知识,确定矿物中药的来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
2、性状鉴定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在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对一些地区性强或新增的品种,鉴定时常缺乏有关资料和标准样品,可寄送少许样品到生产该药材的省、自治区中药材部门或药品检验所了解情况或请协助鉴定。必要时可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标本,了解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情况,以便进行鉴定研究。直观的性状鉴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显微鉴定常配合来源、性状及理化鉴定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药材的外形不易鉴定,或药材破碎或呈粉末状时,此法较为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显微鉴定应用到很多中药和中成药制剂的鉴别中。进行显微鉴定,鉴定者必须具有植物(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显微鉴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统称为理化鉴定。通过理化鉴定分析中药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等。

㈡ 中草药藤黄图

你好。藤黄,一名海藤。常绿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单性,实为浆果。树皮渗出的黄色树脂,有毒,经炼制,可作绘画用的黄色颜料,也称“藤黄”。藤黄作为传统染料和药物使用已有数百年历史,中医记载具有消肿,化瘀,止血,杀虫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等疾病。

㈢ 中药制剂中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
1、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应用矿物学的基本知识,确定矿物中药的来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
2、性状鉴定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在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对一些地区性强或新增的品种,鉴定时常缺乏有关资料和标准样品,可寄送少许样品到生产该药材的省、自治区中药材部门或药品检验所了解情况或请协助鉴定。必要时可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标本,了解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情况,以便进行鉴定研究。直观的性状鉴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显微鉴定常配合来源、性状及理化鉴定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药材的外形不易鉴定,或药材破碎或呈粉末状时,此法较为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显微鉴定应用到很多中药和中成药制剂的鉴别中。进行显微鉴定,鉴定者必须具有植物(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显微鉴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统称为理化鉴定。通过理化鉴定分析中药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等。

㈣ 1.中药鉴定学(或生药学)

不知道楼主是咨询考研吗??

如果是考研,
1、鉴定,将来主要是和生药(中草药)打交道,目的是鉴定方法,例如用一种方法来鉴别一种药材。提出一种药材的鉴别方法。
2、中药化学,主要是分析药物的成分。从药材中提取活性成分,或者进一步的化学改造。
3、中药制剂,主要是将原来的古方,或者经验方,制成中药剂型,例如丸、散、膏、丹等。以及现代中药制剂,颗粒、注射液、口服液、片剂、胶囊剂、滴丸等。
4、制剂分析,就是提出对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
5、中药药理,分析中药或者提取物或者复方的药理作用。

基本上各省市的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或者各省中医研究院都设有这些专业。

我推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院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

㈤ 请问中药主要有哪几种鉴定方法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为对植物自然形态的鉴别,对炮制药材外表性状的鉴别,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的鉴别,以及化学分析、生物测定等鉴别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也就是对药材的外观性状的鉴别。
以下几种常用而简单的鉴别方法:?
一、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等。
1、看药材的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而根茎类药材都有较多的茎痕,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状,等等。另外,一些药材有着它们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华、或粗糙、或长有鳞叶、皮孔、茸毛和突起等。比如海马的外形就被总结成为“马头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长有“通天眼”,防风长有“蚯蚓头”等。这些特征都是鉴别道地药材真伪优劣的重要依据。
2、看颜色。药材颜色的不同或变化,不仅与它的品种和本身的质量有关,不适当的加工和储藏方法也会直接影响药材的色泽,因此颜色是鉴别药材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3、看断面。无论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由一层层的组织器官构造而成的,当药材被切开,这一层层的构造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就像古树的年轮一样。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药材内部构造的直接体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各种分层、纹路和不同形状的小点。比如在防己断面上能看见明显的车轮纹理,而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等。这些独有的断面特征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
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三、口尝和鼻闻。
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尤其对于鉴别一些有浓郁气味的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鱼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尝法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为麻、涩、淡、滑、凉、腻等。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学物质也有密切关系,在中药材口尝鉴别的实践中,可按药材的品种和质量分类进行判断。
四、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这些特殊的现象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是常用的鉴别方法。?

㈥ 中药制剂常用的鉴别方法与一般制剂有何异同点

中药制剂常用的鉴别方法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鉴别、光谱鉴别、色谱鉴别等。一般制剂常用的鉴别方法有性状鉴别、化学鉴别、光谱鉴别、色谱鉴别等。
只是中药制剂一般成分比较复杂,须排除干扰组分的干扰后才能进行鉴别。具体操作方法和原理应基本相同

㈦ 藤黄还有的其他名字吗

【药 名】
藤黄
【拼 音】
TENGHUANG
【来 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藤黄科植物藤黄的胶质树脂。
【功 效】
消肿,化毒,止血,杀虫。
【主 治】
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牙疳 蛀齿,汤火伤。
【性味归经】
《海药本草》: “酸涩,有毒。”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调敷、磨汁涂或熬督涂。内服:入丸剂(一次量 1~2厘)。
【用药忌宜】
体质虚弱者忌服,多量易引起头昏、呕吐、腹痛、泄泻,甚或致死。

【别 名】
藤黄,又名:玉黄、月黄
【处方名】
藤黄、制藤黄
处方中写藤黄指制藤黄。为生藤黄在豆腐中蒸后入药者。
【商品名】
藤黄,玉黄,月黄。以色红黄、断面似蜡质、半透明、无杂质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印度、泰国。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在开花之前,干离地约 3米处将茎干的皮部作螺旋状的割伤,伤口内插一竹简,盛受流出的树脂,加热蒸干,用刀刮下,即为藤黄。
【拉丁名】
Garcinia morella Desv.
【炮制方法】
制藤黄:一、先用豆腐一大块,平铺于盘内,中间挖一不透底的槽,将藤黄放人,再用豆腐盖严,置于笼屉内,放入锅中,将此锅再坐于大锅内,隔水加热,蒸至藤黄溶化,取出,冷却凝固,去豆腐晒干。二、先将藤黄放入磁罐内,加入比藤黄多10倍量的鲜荷叶煎汁,将罐放入锅中,隔水加热40~60分钟,至罐内溶液呈紫红色时,倒入铜锅内再煎,浓缩成糊状,晒干。(每藤黄斤约用荷 叶半斤煎法,去渣)三、将藤黄加入鲜山羊血中,置铜锅内,加水同煮5~6小时,去山羊血晾干。 (每藤黄1斤,用鲜山羊血半斤)
【考 证】
出自《海药本草》; ①《海药本草》:“按《广志》云,藤黄出鄂、岳等州诸山崖,其树名海藤,花有蕊,散落石上,彼人收之,谓沙黄,就树采者轻妙,谓之腊草。摇今所呼铜黄谬矣,盖以铜藤语讹也。按此与石泪采无异也,画家及丹灶家并时用②《纲目》:“今画家所用藤黄,皆经煎炼成者,溉之麻入。招局达观《真腊记》云,国有画黄,乃树脂,以刀砍树枝滴下,次年收之。似与郭氏(《广志》)说微不同,不知即一物否也。”③《百草镜》:“藤黄出外洋及粤中,乃藤脂也。以形似笔管者良,大块者名中屎藤黄,不佳。人药取色撇纯明看,用水蒸化,源去渣,盛瓷器内隔水煮之,水少时再添,煮于,以帛扎瓷器口,埋土中,七日取出,如此七次,晒干用。”

【生药材鉴定】
为管状或不规则的决状物,直径3~5厘米,显红黄色或橙棕色,外被黄绿色粉霜,有纵条纹。质脆易碎,断面平滑,呈贝壳状或有空腔,具黄褐色而带蜡样的光泽,用水研和则呈黄色乳剂,投火中则燃烧。气微,味辛辣。以半透明、红黄色看为佳,黑色者次产印度及泰国。
【中药化学成分】
树汁含藤黄素,已知结构的有α-藤黄素(α-Gut-tiferin)和β-藤黄素(β- Guttiferin),另含藤黄酸(Morellic acid)、异藤黄酸(Isomorellic acid)。种子含藤黄宁 (Morellin)、异藤黄宁(Isomorellin)、二氢异藤黄宁(Dihydroisomorellin)、乙氧基二氢异藤黄宁(Eth-oxydihydroisomorellin)、新藤黄宁(Neomorellin)。果皮含α-藤黄素。树汁及心材含藤黄双黄酮(Morello-flavone)。

㈧ 如何鉴别中药材是否硫磺熏过

选购中药材识别是否被打磺可以从“看闻捏尝”几方面着手。

首先是看一看,因为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颜色过于鲜艳,甚至艳丽得不正常。因此,对颜色太鲜亮的药材要警惕,像银耳、百合、山药、霸王花、党参等煲汤常用的料,正常情况下应该呈淡黄色,如果呈雪白色的话,基本上都打过磺。硫磺熏过的药材如果放置时间较长,就会变成黄色,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其次是闻一闻,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通常会有一股较刺鼻的酸味;然后要捏一捏,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要比未熏蒸的中药材重,就连质地疏松的草药也可感觉到重量的差别;最后是尝一尝,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通常都有一股酸味。但党参和当归这类含糖量较大的药材,哪怕被“撒磺”过,煲汤后的酸味也并不明显,未必尝得出,只能靠市民自己注意多方鉴选。

如何避免食入过量的硫磺

选购中药,尽量去知名、正规的大药店或医院药房。另外提醒,用硫磺过度熏过的药材靠浸泡淘洗是没有用的,因为毒素已经进入到药材内部,很难洗干净。把打磺熏过的中药材打开包装,摊薄,放在通风处一段时间,可以驱除一部分残留的二氧化硫。因此,如果是误购了过度磺熏的中药,最好的办法就是弃之不用,千万不要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到时候伤害了身体、加重了病情后悔晚矣。在选择药材时除了依靠上述介绍的如何识别打磺药材外,尽量选择外观粗糙自然的品种

阅读全文

与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中药藤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