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氨气过敏怎么办

化学氨气过敏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8-11 14:07:24

⑴ 氨水过敏怎么办

远离。

⑵ 吸入氨气该怎么办

装修完后,先通风5—7天,然后,再进行污染治理!这样才可以放心入住。

【苯的危害】
苯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气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近年来造成儿童白血病患者增多的一大诱因。调查数据表明,在城市儿童白血病患者中,90%的家庭一年内进行过室内装修。

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时,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乏力等现象,重者还会导致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甲醛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的强烈剌激性气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甲醛释放污染,会造成眼睛流泪,眼角膜、结膜充血发炎,皮肤过敏,鼻咽不适,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亦可造成恶心、呕吐、肠胃功能紊乱!严重时还会引起持久性头痛、肺炎、肺水肿、丧失食欲、甚至导致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眼部疾病、女性月经不调和紊乱、妊娠综合症、新生儿畸形、精神抑郁症,另外,还会促使新生儿体质下降,造成儿童心脏病。据美国医学部门调查,甲醛释放污染是造成3—5岁儿童哮喘病增加的主要原因。

【氨的危害】

氨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比重为0.5)。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向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少部分氨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少量的氨被吸收至血液可随汗液、尿或呼吸道排出体外。部分人长期接触氨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所以碱性物质对组织的损害比酸性物质深而且严重。

【TVOC的危害】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多指沸点在50——250的化合物,按其化学结构的不同,要以进一步分为八类;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醛类、酮类和其他类。非工业性的室内环境中,可以见到50——300种挥发性有化合物。它们都以微量和衡量水平出现,每种化合物很少超过50时mg/m3的水平。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神经毒性作用。

【室内污染的12种表现】
1、每天清晨起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 ;
2、家里人经常容易患感冒;
3、虽然不吸烟,也很少接触吸烟环境,但是经常感到噪子不舒服,有异物感,呼吸不畅;
4、家里小孩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新装修的房子孩子不愿意回家;
5、家人常有皮肤过敏等毛病,且是群发性的;
6、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就有明显变化和好转;
7、新婚夫妇长时间不怀孕,查不出原因;
8、孕妇在正常怀孕情况下发现胎儿畸形;
9、新搬家或新装修后,室内植物不易成活,叶子容易发黄、枯萎,特别是一些生命力最强的植物也难以正常生长
10、新搬家后,家养的宠物猫、狗或者热带鱼莫名其妙地死掉,而且邻居家也是这样;
11、一上班感觉喉疼,呼吸道发干,时间长了头晕,容易疲劳,下班以后就没有问题了,而且同楼其他工作人员也有这种感觉;
12、新装修的家庭和写字楼的房间或者新买的家具有刺眼、刺鼻等刺激性异味,而且超过一年仍然气味不散。

【室内污染具体表现及案例】
1、心动过速综合征
征状:新买家具后家里气味难闻,使人难以接受,并引发身体疾病。
病例:2000年12月底,李女士在福丽特家具城花3300元订购了一套布艺沙发,沙发表面看没发现质量问题,结果放在房间里时间不长就发现沙发里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已经退休在家的李女士不敢长时间呆在家里,一进房间就感到呼吸困难,喘气憋气,甚至晚上睡觉都会被憋醒。更让李女士感到糟心的是,几天下来李女士添了个心跳过速的毛病,一分钟跳到100多下,可是奇怪的是,一到医院做检查,心跳就降到了80下。请检测中心于18日进行了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发现沙发海绵上使用的黏结剂中,苯的挥发量高达每立方米20毫
克?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的8.3倍,无怪乎李女士受不了了。
处方:将含有污染物的家具进行甲醛处理,然后进行通风。

2、类烟民综合征
征状:虽然不吸烟,也很少接触吸烟环境,但是经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呼吸不畅。
病例:1998年陈颖先生请装饰公司进行装修。工程竣工入住后,陈先生感觉室内气味刺鼻,致人咽痛咳嗽、辣眼流泪,无法居住。而且陈先生的喉疾因此加剧,经医院检查,查出竟是“喉乳头状瘤”,并在协和医院进行了手术。他请检测单位对其住所进行检测,在按规定房间封闭24小时后,检测中心的专家流着眼泪(因为房间有害气体造成的)进行了室内空气检测,结果是卧室中甲醛含量高达每立方米1.56毫克,超过国家标准19.5倍。
处方:将室内有害的装修部分尤其是劣质的人造板材进行甲醛封闭处理。

3、幼童综合征
征状:家里小孩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新装修的房子孩子不愿意回家。
病例:家住北京良乡的吴女士2000年5月装修完以后,当时房间里气味很大,但是由于马上要把旧房交给别人,所以装修以后马上就入住了。结果从9月开始,吴女士3岁的儿子开始患病,开始是咽炎、慢性哮喘,逐渐免疫力下降,身体抵抗力减弱,一个冬天也没上几天
幼儿园。原来身体胖胖的孩子,半年下来,小了一圈,到医院多次检查也查不出原因。近一段时间,吴女士看到有关室内环境造成儿童伤害的报道,感到孩子的身体与家中的室内环境有关,急忙请专家进行检测。经过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发现吴女士的房间在装修10
个月以后,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甲醛还达到了0.36毫克,超过国家标准4倍多!
处方:在儿童间装修中,注意使用无害材料;待装修异味全部散发干净后,再让孩子住进来;进行有效的室内空气检测及治理。

4、群发性皮肤病综合征
征状:家人常有皮肤过敏等毛病,而且是群发性的。
病例:家住成寿寺的陈女士,装修时十分注意室内环境,房间里基本没有污染,没想到花三千多元订购的整体厨房出了问题,强烈的刺激气味使得女主人不敢在厨房做饭,因为呆的时间稍微长一点,脖子和脸就会有过敏反应,肿胀、奇痒,女主人的**亲也有同样的反应。
处方:只有去除污染源,才能治好全家共同的病征。

5、家庭群发疾病综合征
征状: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征状就有明显变化和好转。
病例:1997年消费者刘忠以182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华德公寓1座702室的一套180平米的房间作为住宅,入住后不久发现室内空气严重污染,刘先生全家人均感到身体不适,刘先生原有过敏性鼻炎,入住后更加严重,他儿子经医院诊断为咽炎。后请检测部门进行室内空气质
量检测,结果发现室内空气中氨和甲醛严重超标,氨气最高超过国家居民区大气标准14.2倍,平均超标9.36倍;甲醛最高超过国家标准1.5倍,平均超标1.05倍。
处方:室内环境污染除了装修之外,一部分也来源于建筑材料。在购房入住之前,最好对房屋进行空气检测或治理后在入住。

6、不孕综合征
征状:新婚夫妇长时间不怀孕,查不出原因。
病例:2000年5月10日下午,家住学院路的一住户愤怒地砸掉自家的杜鹃绿花岗岩。小伙子在地质大学放射性检测专家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妻子不孕的原因:杀死自己精子的兇手竟是两年前装修厕所的花岗岩。原来该青年结婚后妻子一直不孕,最后经医院检查是他的
责任,说他的精子成活率极低,大夫说可能是因为受到过量放射性辐射照射。在他一室一厅的套房里,厅和厕所装的都是叫做杜鹃绿的花岗石,经过对石材的现场检测,杜鹃绿石材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居室内石材使用标准,并且放射性元素含量非常不均匀,个别点的放射性
水平相当高,有的测点为C类,有的测点在C类以上,在建筑物的外墙面都不能用,长期在这么高的放射性辐射环境中生活,当然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处方:强烈的放射性不仅会导致不孕,而且会引发癌征。因此,在家庭装修中使用天然石材及其产品,一定要注意放射性问题。

7、胎儿畸形综合征
征状:孕妇在正常怀孕情况下发现胎儿畸形。
病例:北京朝阳区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为外地来京打工的孕妇李荣菊引产下一个畸形女婴。这个刚刚5个月的胎儿没有胃,更奇特的是她的嘴巴尖尖地向外伸出,竟高过鼻子,下腭处还有个小洞。前几天,李荣菊来医院做B超检查,医生发现胎儿畸形,便建议进行引
产,结果证明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据孕妇本人讲,她曾生过小孩,并没有异常,本人身体也很正常,只是她的丈夫是一名常年从事室内装修的油漆工,她本人打工的地方也刚装修过,因此妇幼保健院医生推测孕妇很可能是在怀孕期间接触了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才发
生胎儿畸形。
处方:妇幼保健专家郑桂荣医生特别提醒新结婚的青年夫妇,孕前和孕期都不要接触有毒有害的物体,怀孕后要定期到医院检查。

8、植物枯萎综合征
征状:新搬家或者新装修后,室内植物不易成活,叶子容易发黄、枯萎,特别是一些生命力最强的植物也难以正常生长。
病例:2001年一月的一个周一早晨,在宣武门的某高档写字楼里办公的一家公司的员工们兴冲冲地走进新装修的办公室,可是,一打开办公室的门,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 300多平米的办公室里,周末下班时还枝繁叶茂的各种花木叶子全部枯萎,就连员工们自己案头的插花也不例外……另外,很多员工都感到室内气味异常,一些员工甚至出现了呼吸刺激、气短胸闷和头晕脑涨等征状,后经对该公司的办公室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室内空气5个项目中,有3个项目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其中甲醛超过国家标准8倍!
处方:植物的异常死亡,也是室内空气被污染的一个重要信号。如果您家也有这样的问题,应该从装修污染上找原因。

9、宠物死亡综合征
征状:新搬家后,家养的宠物猫、狗甚至热带鱼莫名其妙地死掉,而且邻居家也是这样。
病例:某地的一座新建的高层住宅楼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居民们乔迁新居后没几天,家家饲养的宠物小猫小狗都莫名其妙地死掉了,多方查找却找不到原因,后来请检测中心的专家进行现场检测,结果发现室内氡含量特别高,主要来自当地建筑用的矿渣砖。
北京一家居民新装修后,房间气味刺鼻,不仅养了多年的花草一棵棵的枯黄,就连家里养了多年的热带鱼也一条条地死掉了,经过检测中心专家检测,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严重超标。
处方:对于室内空气的污染,宠物有时比人更加敏感。尤其对于无色无味、带有放射性的氡气。这种气体比空气沉,因此经常聚集在房屋地面上。宠物比人要低很多,因此最容易成为氡气的受害者。

以上这些现象,经常出现在新装修的居室中,因此也被称为“新居综合症”。人的一生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我们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您和您的家人有这些征状,请马上进行室内环境检测和治理,尽快消除埋藏在您身边的“定时炸弹”。

【认识误区】

误区1:很多业主说:我采用的都是国家法规达标材料,不会有问题的。

但达标材料不等于环保材料;达标材料不是不含有害物质,只是在限量范围内;在有限的空间内用10张板材达标不一定用20张板材也达标;而且装修材料类别越多,单项累加就有可能会超标。另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有害气体的散发程度与温度紧密相联,夏天和冬天或夏天开空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有害气体的散发情况。

误区2:也有业主认为:装修气味肯定有,通风几个月就好了。

我们且不说物业空置几个月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通风的确有效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这问题与有害气体的潜伏期有关,一般情况下,苯的潜伏期为半年以上,甲苯、二甲苯的潜伏期为1年以上,危害最大的甲醛的潜伏期能达到3—15年(与装修工艺、居室温度有关),故不能说新居通风几个月就没事。其实只要用空置一个月所产生的租金加管理费就可以为您的新家做一次全方位的综合治理了。治理后24小时您就可以安安心心、健健康康的入住了。

误区3:也有业主说:我把新家布置成一个公园一样,放置了很多绿色植物来吸附有害气体,这样应该没有污染了吧?

不可否认,绿色植物对某些有害气体有吸收作用,不过,植物吸收的有害气体的量,是微乎其微的,对于装修后的污染的清除,作用不大!另外,别忘了两点: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夜晚时它跟人体一样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且大多数人都是晚上回家睡觉;二、一个人一天吸入体内的空气约是20KG,相当于52个100平方米的普通居室的空气重量,放置在家中的绿色植物一天又能吸收有害气体很少,而呼出多少二氧化碳则是非常的多!

误区4:有业主问:我没闻到刺激性气味,怎么会超标呢?

甲醛超标3倍以下时,一般是闻不到刺激性气味的,当闻得到刺激性气味时已超标4至8倍以上,足以令您及您的家人受到伤害。而这种闻不到的气体更恐怖,因为您会不知不觉的中毒,当发现时已经晚了……尤其到了夏天,温度高了,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也高了,还要把门窗关闭起来开空调,室内空气不能与外界对流,有害物质会越积越多,危害也会越大。而且每个人对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感觉都不一样。曾有位张姓女士,由于怀孕在身,对甲醛特别敏感,虽然主卧检测结果只有0.10㎎/㎡(刚好达标),但她依然觉得一回卧房就浑身不自在,嗓子干涩、喉咙发痒、乏力。故治理前她宁愿睡在通风较好的大厅而不愿睡卧房。我们不排除她自个儿的心理作用,但也足以证明,每个人对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反应不一样。

误区5:也有业主认为装修时采用环保材料,装修后用芳香剂、柚子皮、茶叶、醋等弄弄就行了。

其实用芳香剂只是用一种气味来掩盖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气味,没有中和或分解有害物质,而用柚子皮、茶叶、醋等手段吸附,吸附效果是非常差的,只能让您及您的家人中毒更深!

误区6:也有业主说:“怎么可能会超标呢?前几天装修公司给我检测时都是合格的!”

其实,装修公司只对他的装修工程负责而不会对您所购买的家具及其它装饰物品负责。超标的根源大部份集中于订做的墙体柜、厨柜、吊顶以及购买的电视柜、衣柜、床垫、沙发等。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死于因室内空气污染的人数达到280万!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达11.1万,超额门诊数达22万人次,超额急诊数达430万人次。

专家提示:装修污染被称为室内的“隐形杀手”,其中的有害物质对女性、儿童和老人的伤害更加严重。装修后闻不到味道不等于没有污染,甲醛超标4倍以上才能闻到剌激性的气味。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在入住新房前请进行装修污染治理。

更详细资料请参考:

http://www.szman.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63

⑶ 氨气使皮肤过敏怎么办

接触性过敏性皮炎,口服扑尔敏,外用赛庚啶乳膏效果不错

⑷ 氨气有毒吗长期接触对人产生哪些危害

氨气有毒,长期接触氨气,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氨气被呼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⑸ 发生氨气中毒怎么办

1.氨气中毒治疗以支持治疗为主,关键是维持机体氧合。
2.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并脱去污染衣物,注意保暖。给氧、人工呼吸及注射呼吸兴奋剂。
3.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喉头水肿、呼吸道灼伤并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尽早考虑施行气管切开术。准备好吸痰器。无切开器械时,可做环甲膜穿刺。同时,给予安定、氨茶碱、氢化可的松、庆大霉素等药物,以缓解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促使痰液排出,减轻肺水肿,控制感染。病情轻者,可应用3%硼酸作雾化吸入。
4.防治肺水肿。短程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液量,适当利尿,减轻肺水肿。
5.维持氧合。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必要时使用正压通气。氧合维持目标氧饱和度93%以上。
6.对眼部灼伤者,立即用清水或3%硼酸溶液反复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给予氯霉素眼药水或其他抗生素药膏,每隔2~4小时1次。如发生虹膜炎,可用1%阿托品溶液滴眼。如眼部水肿明显,可用可的松眼药水与抗生素眼部交替使用。
7.对皮肤灼伤者,立即用清水,3%硼酸液、2%醋酸液、或食醋等冲洗皮肤,以中和氨水,消除灼烧。如皮肤有水疱、渗出、溃疡,用2%的硼酸湿敷和化学灼伤油外搽。大面积深度灼伤者需专科治疗。

⑹ 人呼吸氨气对身体,过敏怎么制呀

氨气没有毒性,但刺激性比较强,找医生开点消过敏、刺激的药就行了。

⑺ 我在工作中常接触到氨水,会刺激到鼻子和眼睛,请问谁能知道怎样才能保护自己另去除房间中挥发的氨气呢

氨气是有刺激气味的,极易溶于水,而且氨水呈碱性

除去屋里的氨气
我建议你2种方法:

1.物理方法,
买2斤木炭,放于家中,放一晚上,到中午太阳最大的时候拿出去晒,反复利用(木炭多孔,能吸附有气味和有颜色的物质);

2.化学方法
基于 氨水的碱性以及氨气的易溶性,你可以在屋子里多泼点水,水里家少量的食醋(好坏不论,只要酸味大就可以,白醋最佳)

或者去化工商店买一瓶 草酸(白色晶体,外形像白糖,大概1斤5块钱),扔在地上,撒点水,草酸的好处是,没有气味

工作中接触的氨气。
首先,你要了解氨气溶于水才有碱性,才会刺激人体,所以,你尽量要保持皮肤干燥

对于鼻孔和眼睛,你只能 戴防护眼睛和口罩了

眼睛要选用防风镜,不要让空气进入,密封性好的

口罩选用一般的棉口罩即可,最好把口罩稍微浸湿。
当氨气进入时,它会迅速溶于水中,并和你呼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就不会对你的鼻腔造成伤害了

⑻ 氨的危害

氨气危害表现
⑴吸入的危害表现。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吸入氨气后的中毒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急性轻度中毒: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
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有时痰中带血丝,轻度发绀,眼结膜充血明显,喉水肿,肺部有干湿性哕音。
急性重度中毒:剧咳,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喉水肿进一步加重,明显发绀,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较重的气胸和纵隔气肿等。
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可诱发惊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个别病人吸入极浓的氨气可发生呼吸心跳停止。
⑵皮肤和眼睛接触的危害表现。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急性轻度中毒:流泪、畏光、视物模糊、眼结膜充血。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急救措施
⑴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min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
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min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⑵病人复苏。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至空气新鲜处,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
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⑶初步治疗。
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
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拖: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
如果接触浓度≥15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类固醇。(注意:在临床对照研究中,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实。)
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
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
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
误服者给饮牛奶,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
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⑴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⑵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
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应采取以下措施:
⑴报警:迅速向当地119消防、政府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⑵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m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⑶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如生殖器官、腋下、肛门等部位的防护。
⑷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₂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
⑸储罐水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⑹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
⑺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氨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⑴氨作业工人应进行作业前体检,患有严重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以及冠心病者不宜从事氨作业。
⑵工作时应选用耐腐蚀的工作服、防碱手套、眼镜、胶鞋、用硫酸铜或硫酸锌防毒口罩,防毒口罩应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⑶在使用氨水作业时,应在作业者身旁放一盆清水,以防万一;在氨水运输过程中,应随身携带2~3只盛满3%硼酸液的水壶,以备急救冲洗;配制一定浓度氨水时,应戴上风镜;使用氨水时,作业者应在上风处,防止氨气刺激面部;操作时要严禁用手揉擦眼睛,操作后洗净双手。
⑷预防皮肤被污染,可选用5%硼酸油膏。
⑸配备良好的通风排气设施、合适的防爆、灭火装置。
⑹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禁止明火、火花。
⑺应急救援时,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
⑻发生泄漏时,将泄漏钢瓶的渗口朝上,防止液态氨溢出。
⑼加强生产过程的密闭化和自动化,防止跑、冒、滴、漏。
⑽使用、运输和贮存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容器破裂和冒气。
⑾现场安装氨气监测仪及时报警发现。
(12)人对氨的嗅觉阈为0.5~2mg/m³。氨对人的危害见表。 浓度/(mg/m³)接触时间/min危害程度危害分级0.7 感觉到气味 对人体无危害 9.8 无刺激作用 67.2 45 鼻、咽部位有刺激感,眼有灼痛感 70 30 呼吸变慢 轻微危害 140 30 鼻和上呼吸道不适、恶心、头痛 140~210 20 身体有明显不适但尚能工作 中等危害 175~350 20 鼻眼刺激、呼吸和脉搏加速 553 30 强刺激感,可耐受1.25min 重度危害 700 30 立即咳嗽 1750~3500 30 危及生命 3500~7000 30 即刻死亡 (13)中毒表现 氨中毒临床表现见表 分级临床表现轻度中毒 眼、鼻、咽部有辛辣感,流泪、咳嗽、喷嚏、咳痰、咳血、胸闷、头痛、头昏、乏力(液氨溅入眼内,应立即拉开眼睑使氨水流出,并及时用清水清洗)临床检查有眼结膜、鼻和咽黏膜充血,肺部可听及干啰音 重度中毒 肺水肿、脑水肿、喉头水肿、喉痉挛、窒息,抢救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抢救时严禁使用压迫式人工呼吸法)

阅读全文

与化学氨气过敏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