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如何理解物理化学的

如何理解物理化学的

发布时间:2022-08-13 14:34:55

A. 如何理解物理化学中的“可逆”概念

答:1 热一 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只不过在表达式上有所不同,在热学中强调,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2个方面,但系统总能量不变 热二,就是想告诉我们能量的传递具有方向性,有2种表述: 从高温到低温(不引起其他的变化) 做功可以完全转化内能,但内能不能完全转化做功 热3 宇宙的绝对0k,任何物体不能达到 2 概念就不说了,是想说的是模型,模型的应用,所以大学有很多建模比赛的初衷吧

B. 怎样学好物理化学

1、首先建立正确的概念、对概念应举一反三、正确理解物理化学含义;
2、进行相关的试验、详细观察实验现象、总结试验规律,并结合理解书本上的现象规律;
3、多看习题、总结归纳。

C. 物理化学中的“可逆”该怎么理解

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个过程到达另一个状态,若存在另一过程使系统回到原来的状态,并且使外界恢复原状,则原来的过程称为可逆状态。
就是说,存在可以使系统和外界环境都回到最初 状态的过程,就为可逆,否则就不可逆。这里,系统的状态比较好恢复,外界环境的状态不好恢复,就引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D. 如何理解物理化学无处不在

我们身处的周围环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处于各不相同的状态,如静止的、直线运动的、曲线运动的,还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比如看到颜色、发出和听到声音、用电器用电等等,这些都涉及物理。世界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物质会发生变化,人需要吃各种食物,食物的生产加工和烹饪、消化、吸收,身体的能量供应,人的穿着所需布料生产等等都涉及化学知识

E. 物理化学_物理化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做好预习、认真听课、注重应用(作业)、及时复习。
1、课前认真预习: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
2、主动提高听课的效率: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
3、注重应用,物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注重经常做实验,现在很多学校都用VCM仿真实验做实验的软件,同学们可以课后反复做实验,做的时候多动脑想想,联系实际生活应用。
4、复习总结提高。要经常通过对比、鉴别,弄清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并及时归纳总结以形成系统的知识。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便可以使知识前后贯通,纵横联系,并从物理量间的因果联系和发展变化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样既能不断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F. 物理化学到底在研究什么

理化学是使用物理的手段去解释化学现象和过程的原因。他是一个基础理论。物理化学中热力学根本问题并不是为了关注能量变化,而是关注反应的自发性和方向限度问题。比如你设计一个反应和过程,你得确保它理论可行。凭什么,凭借热力学判断。统计热力学是试图在微观层面解释宏观过程。电化学是热力学的一个应用,是专门研究化学电源和电解池系统的问题,表面上是能量问题实际还是关注电化学反应发生可能性,需要提供多大电压促使反映发生,等等。判断氧化还原过程是它最重要的应用之一。胶体与界面化学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分支。它主要在于研究新材料领域。很多不沾水的东西原理都是这方面,包括表面活性剂,溶胶凝胶合成。研究物质吸附的方式有助于研究解吸过程,降解过程,固定合成过程。化学动力学是在微观层面上解释反应的速率问题,一个反应可以发生不代表就可以用。反应几百年跟不反应没什么区别。选择合适催化剂,找到反应活性中间体,探究反应机理推广到类似反应的开发设计。以及现在很新的分子稳态和分子反应动态学,飞秒化学。等等。结构化学关注分子过程的模拟,理论上的可能性。具体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关系,意在改良结构提高性能。四大化学的基础武断地说都是物理化学。无机化学中的各种杂化,结构,各种反馈配键,配合物晶体场理论等等。有机化学中各种结构,共轭,反应机理,各种活性中间体,自由基化学,碳正离子化学本质都是物理化学。

G. 学习物理化学需要理解,那如何去学这两门科目才可以达到理解的地步最好有亲身经历的人回答一下。谢谢!

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能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生活中积累的常识相结合,相对照。如果没有日常生活经验和简单的常识,可能理解起来非常难。
平时要多注意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要有一些简单的常识。比如东西如何才能放稳,如何不掉到地上。汽油遇炮就会燃烧、烧火做饭需要燃料,可以是煤气、液化,也可以是煤、柴火等。食用碱与醋混合会有什么现象,铁会生锈等,这些都是日常能看到的现象。要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有目的的云看书和理解了。

如果一个人根本就不知道东西没有支撑会掉到地上,那和他说自由落体就是说天书。
如果不知道如何能把东西放稳,那和他说力的平衡也是天书。
不接触生活和初中的人学起天书就难了,这也是为什么农村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如城市,但家村的孩子大多更喜欢学习的原因,书本上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知识,是对生活现象的总结和梳理。
而缺乏日常生活经验的人则天天上课就是听念经,看天书,肯定非常枯燥难懂。

物理化学都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梳理。找出规律,反过来指导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的课程,是现代人类学习自然掌握自然的基本能力的来源。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课程。

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及常识是必须有的前提,这在小学的常识课上应该也讲过一些,但是大自然是知识的汪洋大海,小学课堂上的一点点内容只是苍海一粟。所以儿童时不要禁固在课堂上,而应该快快乐乐的在大自然中玩,在玩中感受大自然的万种变化,积累无数的经验和感性认识。这是中学、大学的学习的极大资源。

但凡物理和化学不太好的学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贪玩不愿意学,一种是想学但是学不会。
我的经验中,前一种问题不大,不学当然就不会,一旦想学了就会马上学会了。后一种的情况就比较麻烦,因为气管太多的常识了,学习只能像背经书一样的去背,无法与经验相结合,永远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即便是通过努力考试考了,考过后马上就忘记了。

我遇到一个(其实还有很多)例子。一学生5岁就因为家里情况特殊无人管他而被迫早早上小学了,5岁时每天上学前要自己做早饭,下放自己做晚餐。有时候也到同学家或邻居家吃一点。因为没人管,孩子贪玩的天性就体现得非常淋漓尽至,上课不听讲,跑到外面玩蚂蚁,玩各种东西。放学回家想吃什么了就得自己做,想吃罐头时要自己想办法开。曾经为了吃一瓶玻璃瓶装的苹果罐头,打不开,他竟然用东西把瓶打碎。他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从没进过班里的前20名。常常考试是班里的倒数第一。

但是,就这样一直到了高中毕业,他怎么考上的高中也没人知道。他说他的理想是考中国传媒大学,同学和老师都说他异想天开。但是他仅仅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一口气把从初中到高中的课程全部重学了一遍,竟然真的就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令所有的同学和老师感到不可思议。
他自己说,其实那些东西他都会,他只是爱玩,不喜欢天天在课堂上听老师讲那些谁都知道的事。特别是对于不喜欢的老师,就干脆不上课,不做作业。考试就不写,让他得不到好的业绩,得不到先进。

但是他之所以能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把全部的课程赶上,和他小的时候充足的玩是分不开的。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现在为什么要减轻小学生的负担,取消小学考试的重要原因。小学时期的孩子是接受知识的最佳阶段,把这段时间牢牢的禁固在课堂上无疑对孩子的能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也是造成后来的学习吃力,难理解的重要原因。

如果已经到了中学阶段了,这些东西是不可能再回到儿童时代去补,补救的方法就是多做实验,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实验,还要自己想办法设计一些实验来做。要认真的总结实验中的每个细节。对于实验结果要进行认真分析,将实验结论与所学内容进行对比。

H. 如何理解物理化学熵的定义

熵,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用符号S表示,其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克劳修斯(T.Clausius) 于1854年提出熵(entropie)的概念, 我国物理学家胡刚复教授于1923年根据热温商之意首次把entropie译为“熵”。A.Einstein曾把熵理论在科学中的地位概述为“熵理论对于整个科学来说是第一法则”。查尔斯·珀西·斯诺(C.P.Snow)在其《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一书中写道: “一位对热力学一无所知的人文学者和一位对莎士比亚一无所知的科学家同样糟糕”.熵定律确立不久,麦克斯韦(J.C.Maxwell)就对此提出一个有名的悖论试图证明一个隔离系统会自动由热平衡状态变为不平衡。实际上该系统通过麦克斯韦妖的工作将能量和信息输入到所谓的“隔离系统”中去了。这种系统实际是一种“自组织系统”。
以熵原理为核心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历史上曾被视为堕落的渊薮。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H.Adams(1850-1901)说:“这条原理只意味着废墟的体积不断增大”。有人甚至认为这条定律表明人种将从坏变得更坏,最终都要灭绝。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当时社会声誊最坏的定律。社会实质上不同于热力学上的隔离系统,而应是一种“自组织系统”。

I. 如何理解化学势的物理意义

从定义上看,“化学势”和粒子数有关,具体来说,是粒子数目的变化导致的Gibbs自由能的变化。但这还是不能更直观的理解它到底是什么。在具体的例子中,特别是涉及到粒子数目变化的例子中理解“化学势”,会很直观。

两个子系统间存在能量交换,那么可以定义一个量温度,温度相等时两边平衡。如果两个子系统之间除了能量交换还能进行体积交换(比如两部分气体中间连一个活塞),那么就算温度相同也不一定平衡。我们可以再定义一个量叫压强,压强相同时两边就平衡了。如果两个子系统还可以交换粒子数,那么相应的可以再定义一个东西。这东西就叫化学势。

(9)如何理解物理化学的扩展阅读:

化学势在处理相变和化学变化的问题时具有重要意义。

在相变过程中,由于物质在不同组元间的转移是在恒温和恒压下进行的,故可以通过比较两相中物质化学势的大小来判断物质在各组元间转移的方向和限度,即物质总是从化学势较高的相转移到化学势较低的相。当物质在两相中的化学势相等时,则相变过程停止,系统达到平衡态(见相和相变)。

化学势就是吉布斯自由能对成分的偏微分,化学势又称为偏摩尔势能。偏摩尔量都是系统的强度性质,强度性质在物理化学中也常可以写成偏微商的形式,比如温度T=dE/dS。

若在恒压下将分子依次加入系统,为驱动其中每一个分子,需要完全相同的努力,此过程体积变大而系统的密度和压强保持不变,这样单个分子的热力学状态可以用吉布斯自由能G除以分子数N来恰当描述。

阅读全文

与如何理解物理化学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