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化学老师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1、备课:备学生、课标、教材,编写教案或者导学案,内含习题及作业设计,准备课件。如有实验还要准备实验。
2、上课。
3、批改作业或者测试卷,适当的时候进行讲评。
4、对学生进行辅导,学优生的问题往往难一些,有的老师做起来都不轻松;学困生的问题一般比较简单,但要想讲到他懂,更难。
5、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年轻的教师多数都要作班主任)
6、与同行进行教学研究,参与教研工作,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一定时期还要写论文
7、学期初要完成各种计划的编写,学期末要完成各项总结。
B. 如果你是化学老师,怎样教学生做实验
初中化学科是一门既要学生动脑又要动手的学科,它要求现在的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其中,能动手化学实验就是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在此,我谈一谈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化学实验这一话题。 我们现在所学的人教版的化学教科书是一本很实用的书,学生能学到一些基本的对以后生活有指导作用的知识。比如,一些物质的提纯、鉴别方法、一些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等)的制取检验等。学生要通过不断的动手实验才能有所收获。但他们常常会在实验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小问题,为了避免出现不应有的问题,教师知道学生做化学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了。我在这个方面上就有自己的一些体会。一、安全知识很重要安全知识很重要,无论做那个的实验,都要讲清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免发生安全事故。例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的制取和使用都要检验气体的纯度。只有达到安全要求才能做其他的相关实验。二、实验要领要掌握 比如说,粗盐的提纯就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它包含有天平的使用、药物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而每一个实验步骤都很重要,学生都不能马虎了事,都要认真地做。天平的使用就是基本功之一,它们要求学生知道怎样调节天平使其平衡、“左物右码”的使用等。药品的取用也是要讲究的,要用药匙取药品。溶解物质必需要水,那就要用量筒,而正确量取液体的数值也很重要,一些学生不会读数值,他们经常会采取错误的方法。而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我会经常问一些学生,让他们自己总结、发言。他们通过实验就能知道要用“直视”的方法才对,这样的数值才是真实的数值。再例如,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个实验,许多学生都能准确地做。但是,总有一小部分的人却不能把石灰石很好地放进试管里,他们不是把试管平放,然后再放药品,他们有的人会将药品直接放进竖直的试管里,这样试管很容易破裂,也不合符实验要求,这是不允许的。这样的一点小问题,也可以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也是反映了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另外,药品或溶剂的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和进程。如,粗盐的提纯中,如果学生用水量不符合要求,溶解粗盐的水给多了,那蒸发时使用的时间就会花比较多的时间了,离规定的时间就有差距,有的要多花20-30多分钟。因此,无论那个实验,规定了的药品或溶剂的量用多少的就用多少,不能随意使用,使用量不符合要求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准确无误地使用药品或溶剂的量。 总的来说,化学实验是一个综合能力很强的学习环节,学生要学会使用相关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只有细心领会知识的关键点,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C. 教师怎么备课、上课
可以通过学科网下载。资料。上面会有一节课的备课环节,上课环节。以及教学反思环节。这个主要是参考其他老师的思路。然后加上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上课实际很简单的。我一般都是这样做的,高中化学老师。
D.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化学老师
第一,老师的人格和品德最重要,教书育人,亘古不变。
第二,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仅仅是基础知识,而且要关注前沿领域。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专业素养的根基。
第三,要有比较全面的其它学科的知识,甚至是人文社科知识。用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因为思维方式这个东西很重要。
第四,懂得尊重学生。尊重长辈很容易,但尊重晚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E. 如何进行化学集体备课
首先确定课题,然后自己对这一节的设计有什么想法,比如说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讲解时的重点与难点的确立与突破,要有一个思路,在集体备课时,各抒已见,取长补短,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
F. 如何实施有效的化学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灵魂与核心。如何实施初三化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力求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亟待实践、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拙见。
一、认真钻研教材 选用教学模式
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以使自己明确教学目标与方向,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钻研教材是在对教材理解、领会的基础上,再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处理。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教学设备条件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驾驭教材,把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以及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并注意前后照应。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学习新知识,同时为以后有效学习作好铺垫。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学化学用语,教师可以运用“讲授——掌握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掌握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化学实验,可以运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化学计算,可以运用“指导——自学式”的教学模式。
二、掌握学生学情 实施分层教学
差异性是学生个体之间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对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成绩都好的学生,一般只在具体难度大的问题上给与指导,并且要增大训练的难度,以保持他们学习化学的持久热情与动力,如单独给这些学生开“每日一题”的“小灶”,要求解题时尽量用多种方法,鼓励创新解题方法。对于学习勤奋,但成绩平平的学生,教师一般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加强对他们学习笔记的检查,科学讲解例题,增强他们对概念的领悟,拓宽他们的解题思路。对于智力较好,然而学习松懈马虎的学生,要重点对他们进行学习品质的教育,指定他们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以此来强化他们的责任心,培养他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对于少数学习和表现方面都不佳的学生,可以降低要求,慢慢教育和感化他们,鼓励他们克服缺点,尽最大的努力学习。
三、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教学内容是化学知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师要充分利用好45分钟的教学时间和课堂之内的教学空间,这是优化教学过程,获得高效率、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
(一)优化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效率
1.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深入分析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新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学《怎样得到氧气》一课,教师在已知学生的认知状况和新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的特点,抓住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与兴趣感,从实际生活出发,先指出氧气在各个领域的重要用途,再引申到氧气制取方法的学习上。这样学生就觉得学习化学有了一个实际情境,感到化学与自己的生活很贴近,学起来就会觉得轻松多了,最后模拟氧气的工业制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此时,教师提出“实验室制取少量的氧气是否也需要具备这样一套大规模的工业制取氧气的设备?”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在思考中很自然地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
2.以合理组织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措施。可以有选择性地对化学旧知识的要点进行检索,指导学生对化学新旧知识构建联系,为学生指明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观察的要素和实验重点,提供指导意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快乐。例如教学《氧气的制取》,教师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得到氧气,而是要使学生通过自己预习,以及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从而使他们懂得是什么物质的分解才得到氧气的,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效率。
3.以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总结,理清与理顺知识脉络,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实现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或帮助,促使学生能够归纳总结、概括整合,这样,学生懂得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去理解和把握,并且能够自觉地把握各个知识间的整体联系。如教学《怎样得到氧气》,学生在掌握氧气制备的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其它气体的制备奠定了探究学习的基础。学生能够运用举一反三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充分说明他们已经迈出了学会学习的第一步。
4.以指导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不但为教师反馈了教学情况,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巩固。因此,教学中适当地加大学生练习训练的力度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练习训练的内容必须根据所学化学知识的实质性内容或者是容易混淆、容易错误的部分来选编;②要控制好练习数量;③练习形式上力求丰富多彩;④练习层次上应多种多样。此外,教师还要做好指导训练的工作,惟有如此学生才能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注重信息反馈 反思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教学过程应该具有民主气氛和科学气息,教师切忌“一言堂”、“满堂灌”,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过程中的差异。课堂上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发言,在交流讨论中,要倾听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或表达某种见解。教师应切实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认真研究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更好的教学策略。在很大的程度上,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增进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亲切、自然、愉快、顺畅,课堂气氛活泼而有序。
(三)强化课堂练习 弥补学习缺陷
课堂练习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巩固已教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力措施。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科学而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以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课堂练习的设计重要的是针对性强,针对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既要有用、有效、有趣,还要兼顾习题的使用性、灵活性、分解性和趣味性。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同时学生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和薄弱之处并及时进行弥补。
G. 作为一个化学老师,怎样才能把化学课上得很有趣
教育和心理学的原则告诉我们,只要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了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可以保证学习的效果,如何有效刺激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教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在每个化学教师面前发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丰富和各种学习情况,可以有效地整合无形的“爱”和有形的“风景”,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目标学习,也有利于在教学中发挥情感。作用,从而有效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演示实验,创造一个学习情景,培养能力如何让学生觉得化学,是一种有趣,实际接近生命的科学是化学教师的关键,因此,在第一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乐趣。例如,颜色变化,气体和实验与降水,刺激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作为另一个例子,据报道,有一个50岁的农民,当我在我的地窖里得到甜薯仔时,我很不幸。经过分析后,通过细胞中的过量二氧化碳窒息而令人遗憾的女性。我读了这份报告。您可以提出问题,如何确定酒窖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可以组织组织学生组,探讨酒窖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与此同时,学生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生命中学生的安全知识将被添加。总而言之,创造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这有利于发挥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有利于积极开展科学勘探活动,这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很重要模型。
H. 高中化学如何备课
楼主是老师咩?我爸是高中化学老师,然后我高中的化学是我爸教的。我是没办法作为老师提什么建议啦,只能从学生视角来看。
感觉高中化学真心不需要PPT呀,之前别的老师来代课各种用PPT,搞得很烦啊,又做不了笔记又听得不投入,所以真心希望老师不要做PPT
然后讲课的时候穿插一点题目真心极好的,听得很明白!!!
OVER
I. 高中化学教师备课都用了哪些资料
是爱自然的,爱那种山水里的况味,喜欢与花朵共眠,鸟雀为伴,喜欢云水禅心,自由自在。心,是属于自然的,要用美和真来养着。说句孩子气的话:心若没有了风花雪月,大约是可耻的!一早醒来,依然是小雨,吃过早餐,步行到菜市场买菜。从住处到市场,大约有一里多,行到中途,居然看见了“城中村”。低矮的青瓦红墙的江南小居,门前树影婆娑,高大的乔木稀稀疏疏,昂然挺立,新鲜的泥土气息铺面而来。屋后竹影横斜,蓊蓊郁郁,并没有围墙,一切都是敞开的,一股农村清新况味味。
J. 怎样教好初中化学
怎么样学好初中化学?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没有想到,初中三年马上就过去了.回头想想.还是很怀念.在家整理出了一些卷子和一些书本有很多.而且中考的时候没有每个人想象的那么可怕.它只是一场简单考试,然后三年初中就结束了.在初三的时候,我们翻过多少的参考书,多少的卷子.就为了这一场考试.那么,现在我就要告诉即将成为初三学生怎么样学好初中化学的方法.
学生们做实验
第六就是要坚守实验问题
实验呢,第一点就是要多考虑过量的问题,第二是吸气的时候需要考虑气体,通过液体之后一定会带出来微量的液体,比如说是水.第三呢,就是抓住反应现象等等.第四就是需要环保,效率要高,第五就是除杂要干净,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进去.
上方就是关于怎么样学好初中化学的一些方法,一共六点,请同学们一定要记好,这些都是前辈为你们所准备的,希望你们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