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党性锻炼、勇于自我革命,努力做到五个“十分”,坚定坚决地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一篇文章中提到,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全党要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是“两个维护”的理想信念之本和思想认识之基,“两个维护”则是“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纪律上的集中体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我们党实现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和有效制度,也是全党必须高质量完成的政治任务
❷ 如何坚持四个自信
首先,加强“四个自信”的教育。“四个自信”是党领导人民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然而,当前有些人不够自信甚至有些自卑,妄自菲薄,崇洋媚外,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社会心理。要克服这种心理,必须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四个自信”的教育,推动“四个自信”在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中入心入脑,促使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达到“四个自信”的思想自觉,使“四个自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普遍价值共识,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胜的信心。
其次,夯实“四个自信”的物质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信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然而这种精神力量必须有物质条件作支撑。因此,要坚持“四个自信”,首要的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夯实“四个自信”的物质基础。
最后,形成“四个自信”的中国话语。“四个自信”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完全可以形成一套独特的中国话语体系,只有形成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具有了中国自己的话语权,我们才能在世界上更好发出自己的声音,“四个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❸ 如何坚定“四个自信”
坚持“四个自信”,要内化于精神,外化于行动。胸怀理想,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勇于进取、奋发有为,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道路前进。坚持“四个自信”,要落实到实干上。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坚持“四个自信”,要落实到创新上。中国特色事业作为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我们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的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彰显中国特色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❹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坚定四个自信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1、理论基础: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是国家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思想,实际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用来指导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问题。
2、思想实践:牢记四个意识是党员的信仰理论的基石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和干部心中永恒的灯塔。坚持四意识才能忠诚的为人民服务,坚定不移的跟党走。
3、积极行动:四个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自身工作,深入学习和发扬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理论积极付诸到行动中去。
4、敢于创新:在工作中要敢于尝试一些新的理念,做到坚持,敢为人先。能够闯出一条勇于进取的心路。
5、模范作用:党员和干部应该在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的理论基础上起模范带头作用。使我党和我国保持思想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❺ 如何讲好四个自信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积极乐观,勇敢地面对挑战。当你面对巨大的压力时,失败似乎就在眼前,你会听到一个声音“自信一点,你可以的”。问题真的如此简单吗?说到自信,自信到底从何而来?影响自信的因素有很多:
一、先天的因素,比如基因。
基因会影响大脑神经化学物质的平衡。
二、别人对待你的方式。
你生活的环境,你面对的人以及他们对待你的方式,都会影响你的自信。
三、你自己控制的部分。
你所做的选择,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态度和想法,在面对选择时,你的选择对你的自信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拥有培养自信的能力呢?
1. 快速调整心态。当你面对巨大学习压力或者挑战时,不妨试试心理暗示,想想如果你做了也许会成功的画面;听一些动感音乐;跑步等来提升你的正能量值。从而增强你的自信。
2. 相信自己会进步。当你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你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还是相信先天因素?这些想法会影响你的所作所为。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天赋去做,那么你就会放弃,就等于你放弃了尝试的机会。相反,如果你有成长型思维,认为自己可以改善自己的能力,那么挑战对你而言就是学习与提升的机会。神经科学证实了成长型思维随着学习与实践,大脑中的突触会不断地强化,结果表明,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成功,获得更好的成绩,并且在面对挑战之时表现得更出色。所以,相信自己会进步,相信自己的能力,养成成长型思维,增强你的自信心。
3. 练习失败。研究表明,那些经常失败却还坚持不断尝试的人更有能力更好地处理挑战与挫折,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且坚持不懈。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等着我们,我们要学会面对失败,在此过程中善待自己,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将会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是自信。
❻ 大学生怎样践行4个自信
高校要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资源,增强大学生对版“四个自信”的权价值认同。
按照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建设高品位大学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形成独特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管理与服务文化和环境文化,使大学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
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和要求,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育人载体,搭建育人平台,将文化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其次,社会主义核回心价值答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❼ 青年大学生如何坚定四个自信
青年大学生如何践行四个自信
新冠肺炎疫情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意志、中国模式,也让我们从中体悟到生命的脆弱、健康的可贵、情感的美好以及社会繁荣稳定的来之不易。当前,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在部分人中还存在着焦虑迷惘、孤僻冷漠、任性冲动、自私自利、急于求成等不良现象,进而导致他们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与异化。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化“疫”为“育”,教育引导他们化躁动为安定,化消极为积极,以实际行动践行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此,我们要把握利用好疫情防控这本“社会活教材”,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静心思考并践行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升人生境界,以获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此方面,冯友兰提出的“自然、功利、道德、天地”之人生四重境界,给我们不少启发。
超越自然境界
自强不息,追求自我升华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人生长于自然之界,“行乎其所不得不止,止乎其所不得不止”。身处自然境界,既需顺才而行,顺习而行,又要超越自然境界,反求诸己,寻求自我安定。自我和谐主要表现为身体之康健,心态之平衡以及身心之合一。青年大学生易受自我焦虑、自我迷茫、自我迷失情绪的困扰,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安静氛围,正是他们面对真实生活、进行理性思考的良好时机。如果能够耐得住寂寞,一日三省,就会悟得本真,回归自我,蓄力前行。青年大学生,风华正茂,时刻都有爆发生命火花的可能性。普希金于1830年秋天因为碰上霍乱暴发,在隔离的3个月时间里创作了6部中篇小说、27首抒情诗以及着名戏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他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不少青年大学生利用这段“自由安静”的日子,全身心地投身于志愿服务,履行社会责任与担当,亲历体验为他人服务和付出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他们在学习上做到了自知、自觉、自主和自律,把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相统一,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他们珍惜与家人团聚相处的宝贵时光,一起劳动,孝敬长辈,体验到了真实而完整的生活,对人生完满幸福的有了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