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机化学如何判断物质是否溶于水
一般来说:
羟基是亲水基(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烃基、卤原子、硝基、酯基等是憎水基,所以:醇、醛、羧酸、氨基酸、单糖、二糖易溶于水;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包括油脂)都难溶于水,其中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密度小于水;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密度大于水.
附: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Ⅱ 怎么判断有机化学中的物质是否反应
怎么判断有机化学中的物质是否反应
1.你得知道一些官能团的化学性质,比如有机物中的卤原子、羧基、醛基、羟基等这些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2.分析有机物结构中有哪些官能团.判断能发什么反应,就是由这些官能团决定的.
Ⅲ 一种新发现的化学物质如何确定分子式
质谱,可以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可以知道官能团;核磁共振可以知道氢和碳
Ⅳ 有机化学中给你一种物质如何判断它有哪些性质
根据物质所带官能团,判断该物质具有哪些性质!~例如--CHO具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带有双键或者三键的烯烃或者炔烃,可以使溴水褪色;—OH 如果是脂肪族的,具有醇的性质,如果是芳香族,具有苯酚的性质……等等~
Ⅳ 在有机化学中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有几种同分异构体
看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顺反异构/减碳原子个数
Ⅵ 怎样检测一种未知物质一种未知物质,一般通过什么方法
检测一种未知物质:
a.首先既然是溶液,就不可能是各种悬浮物,气溶胶等,应为均质透明且溶剂溶质在常温常压稳定存在。另外如果此溶剂有多大10种以上不同溶剂混合而成,或含有超过10种以上溶质,溶质溶剂之间可以各种反应转化,本答案不能解决,因为这不是来分析检查的,这从垃圾场或是废水池里捞来的。
b.正文开始,第一步应该是观察,首先观察此溶剂的外部物理特征,而不是测pH。所有外部物理特征包括但不仅限于:颜色,黏稠度,比重,挥发性,放射性,吸湿性等。以上观察均至关重要,观察前请采用必要防护设施。然后得出结论c。
c.结论,此溶剂是否为水溶剂。水溶剂,步骤d;非水溶剂,步骤k。
d.水溶剂,这时可以采用排名第一的答案测量pH值,各种电势(主要目的为确定离子浓度),然后有机溶剂做萃取,提取有机相部分,有机相分析,步骤l;剩余水相部分,挥发掉溶剂,得到溶质,步骤e。
e.用ICP测元素种类。如果元素结果表明均为常见元素,使用定量元素分析技术,测量主要元素比例,初步判断阳离子,阴离子,去步骤f。如果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含有非常见元素,可以用枚举法,将分析结果与这些非常见元素的有限化合物进行对照判断,确定结果。如果ICP和元素分析表明,化合物还有大量CHO元素,表明此溶质有大量水溶性有机化合物,如糖相关,蛋白相关,核苷相关等去步骤g;其他高分子的,比如各种纳米管、线、面,去问高分子的同学鉴定方法。
f.根据元素分析情况,送筛各种Mass,得到分子量,根据分子量确定化合物。同时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常见元素滴定,各种分光光度计可见光,红外,紫外辅助判断。
g.通过凝胶或电泳分离有机大分子和小分子。使用各种染色方法判断有机大分子类型,糖相关,步骤h,蛋白相关,步骤i,核苷相关,步骤j。有机小分子,步骤i。
h.将此糖拿去水解,然后根据HPLC-MS的质谱数据以及保留时间对照authentic sample确定单糖及单糖比例,反向推倒多糖。单糖直接做核磁。
i.蛋白/多肽,电泳跑胶,TOF-MS,MS-MS,确定分子量,氨基酸排列顺序。
j.DNA/RNA,送测序,确定结构;寡核苷酸直接做核磁,2d/3d分析结构。
k.非水溶剂,取少量,做GC-MS,如果有必要核磁,确定非水溶剂成分。如果不是常见有机溶剂,也可以根据核磁手段确定非水溶剂成分。然后按照确定的溶剂成分,判断采用何种方法将其溶质分离得到,可以考虑的有各种柱色谱,挥发,萃取等等。得到溶质成分以后,去步骤l。
l.终于到了本行了,有机成分分析。先上个正相硅胶柱色谱,分段,然后每段拿去做制备HPLC分离,配合其他必要色谱手段,分离得到纯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方法,最简单的为HPLC-MS对照authentic sample,稍微复杂的要通过2d/3d核磁,鉴定结构。
m.如果在以上鉴定过程中,出现任何晶体,抓紧送x-ray衍射,直截了当解决问题。
Ⅶ 有机化学中给你一种物质如何判断它有哪些性质
根据物质所带官能团,判断该物质具有哪些性质!~例如--CHO具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带有双键或者三键的烯烃或者炔烃,可以使溴水褪色;—OH
如果是脂肪族的,具有醇的性质,如果是芳香族,具有苯酚的性质……等等~
Ⅷ 鉴别有机物的化学方法
1、物理法
(1)根据有机物的溶解性和密度不同鉴别。
如用水即可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三种液体;用溴水即可鉴别己烯、乙醇、苯和四氯化碳四种液体。
要熟记下列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密度大小和状态情况。
a.能与水互溶的液体是: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乙醛、乙酸、
b.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所有液态烃类,如己烷、苯、甲苯、己烯汽油、煤油等;所有液态酯类,如乙酸乙酯、植物油等。
c.
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d.碳原子数在4个以下的烃为气体,烃的衍生物中只有一氯甲烷、甲醛是气体。
(2)红外光谱(IR)法:可测定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
(3)核磁共振氢谱(NMR):可测定分子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如:可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2010天津卷3)
2、化学法
根据常见有机物的特征反应鉴别。
(1)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检验醛基;
(2)用碘水检验淀粉;
(3)用氯化铁溶液或浓溴水检验酚类;
(4)用紫色石蕊试液或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检验羧酸;
(5)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
(6)用浓硝酸检验蛋白质溶液,用灼烧法检验羊毛或真丝制品;
(7)用与加入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共热的方法鉴别酯类物质,等等。
3、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的有机物常见的有以下情况
(1)乙醇、溴苯、苯
水
。
(2)乙醇、硝基苯
苯、苯酚溶液、己烯
溴水
。
(3)乙醇、四氯化碳 苯、苯酚溶液、硫氰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
氯化铁溶液 。
(4)乙醇、乙酸、乙酸乙酯
饱和碳酸钠溶液
。
(5)乙醇、乙醛、乙酸、甲酸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
Ⅸ 有机物是怎样被发现的
有机物比无机化合物的种类要复杂许多,数量上要多许多倍。在当今社会所有的化合物中,有人做过一次统计,发现有机化合物约占总数的五分之四还要多。而且很多有机化合物的存在常常跟生物体分不开,尤其是动物和植物。现在,仅植物动物体内的蛋白质数量就有万种之多。
早在19世纪以前,瑞典的化学家席勒(1742~1786年)就发明了提取有机酸的办法。人们从而可以获得更多更纯的化合物。
大化学家拉瓦锡也将他的学说和有机分析结合起来,得出有机物均含碳与氢的结论。拉瓦锡还认为,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大多是氧与一个基团相化合的成果。
但是,人们总误认为动植物组织就是有机物。
瑞典着名化学家贝采留斯在拉瓦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有机物实际是一种复合基与氧化物形成的,复合基本身是一种原子团,不含氧。
复合基相对稳定。这是贝采留斯的结论。
18世纪末盛行活力论。关于有机物的研究总带有神秘色彩。贝采留斯很想冲破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界限,但他花费了10多年的时间,没能成功。他从氢、氧、碳、水等无机物来合成有机物,没有实现。于是,贝采留斯认为“生命活力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
他还系统地论述了这一问题。他把化学物质分为两类,以是否来源于有生命的组织而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有机物中,蕴含着生命的活力,所以,无机化学的规律并不是完全适用于有机化学的。
有机物就像阳光、空气一样是人们生命的必需品,成为“生命来源之物”。
比如说尿素,这种有机化合物就只能在人或哺乳动物的体内才能制造出来。人们认为,只有细胞受了某种奇妙的“生命力”的作用才能产生尿素。
就这样,“活力论”在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划开了界限。
1824年,一个年轻人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做了一个氨与氰酸相混合的实验。当氨与氰酸气体在容器中被水混合,振动摇晃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青年把溶液蒸发。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不断被蒸干,出现了一种结晶体。这就是他想要研究的“氰酸铵”。
他把这种晶体溶入水中,用来检测它的性质,但是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了,这种物质不是他所想象的所谓“氰酸铵”,而是一种新物质。
他继续研究,终于发现了这种物质早就存在了,他曾多次测量过,不会出错。但是这种物质在实验室里从来没有被合成出来,它就是尿素,即有机化合物尿素。
这种结果使他十分惊讶。按照流行的观点,尿素是含有某种生命力的物质,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是这个年轻人经过多次实验证明,他的实验是正确的。这就是德国化学家维勒。
他在1823年就在动物尿和人尿中分离出来尿素,研究了它的性质,所以对尿素的成分比例相当熟悉。因为这项工作,他获得了海德堡大学的博士学位。
维勒做过贝采留斯的助手,可以算作是他的学生。维勒将成果告诉了老师。
1828年,维勒发表了《论尿素的人工合成》一文,公布了这个足以震惊世界化学界的发现。
这项成果大大激励了科学家们,他们开始大量地做实验。
一个个有机物被合成出来了。
1845年,德国化学家柯尔柏用无机物做原料合成了有机物醋酸。后来,其他一些重要的有机物脂肪、糖类等也相继被合成出来。
结果,很多坚持活力论的科学家都放弃了活力论。贝采留斯本来也坚持活力论,后来等维勒发现尿素时,他就改口说“那么尿素”一定不是“有机物”,没想到如此之多的有机物接连不断地被从实验室里制作出来,所以也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科学家们合成了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等等,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线被抹平了。
19世纪末,人类能合成绝大部分的简单有机化合物。进入20世纪,人类又成功地合成了蛋白质、核酸等等高分子,创建了遗传工程,这都是有机化学的开创与研究造成的。
真正的“有机化学之父”是维勒的好朋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李比希曾经在法国留学。
他在1823年与维勒各自独立分离了一种氰酸,化学家盖吕萨克认为这两种物质的分子式一样。果真如此,他们开创了同分异构体的研究,而导致了结构化学的产生。
在德国,李比希与维勒一起研究化学。他们主要研究有机化肥,因为他们的出色工作,使德国成为有机化学领域内化肥研究的世界中心。
李比希不仅自己搞研究,而且桃李满天下。
他和维勒一起,号召团结了一批青年学者,形成有活力的研究团体。
1824年起,李比希任教吉森大学。结果吉森大学成为德国的化学中心。李比希专门为学生开辟实验室,深受欢迎。他世界闻名,使本来不出名的吉森大学与吉森市享誉欧洲。
维勒与李比希共同发展提出了基团学说。他们认为有机化合物都以稳定的基团为基础,基团在一系列化合物中是不变化的部分,甚至可以相互取代,也可以被简单物取代。
李比希还影响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凯库勒本来学习建筑,在李比希的影响下改学化学,取得了巨大成就,提出“亲和力值”理论。后来又强调了碳四价的学说,奠定了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基础。
李比希还是第一个试验用化学肥料来施肥养地的人,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李比希的最大贡献是有机化学中的定量分析。由各种元素含量推知元素结构,从而得出化学式。
这一对朋友在科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Ⅹ 如何判断一种化学式表示两种物质。
【1】一个不饱和度可以是双键也可以是环烷烃,这样一个化学式就可以表示多种物质了.
【2】根据碳链的长短,可以得到多种同分异构体,这些同分异构体的化学式也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