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化学学哪几本书呀
新课标全国卷必考的范围是:化学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书目,但是必考)
选考的模式:三道选考的大题,分别从:实验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中的知识中各出一题。考生根据自己选修的书目选择一题来回答,多答的按题号较前的计分
所以要学的书是:化学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共4本书
但有一点要注意:全国卷有时会在必考题中出现有机化学的知识,所以大多数学校会把有机化学基础作为必选书目来教学,所以多数情况是:化学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这4本
② 新疆高二化学学哪几本书
人教版必修1,必修2,选修中的一本
高二化学学必修1和必修2,另外,假如高二选修了理科,那么需要学习的有化学反应原理,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还有核反应),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 高中化学一共学习几本书
总的来说,共8本,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必修1和2,另外,假如高二选修了理科,那么需要学习的有《化学反应原理》。
《原子结构》,《有机化学》,《实验化学》,还有两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工业》这2本书,一般的学校要求你自学,因为比较简单,这2本可以忽略。
自然科学
化学(chemistry)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还有核反应)。
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化学研究的原子~分子~离子(团)的物质结构和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观世界中最接近宏观的。
因而它们的自然规律也与人类生存的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最为息息相关。作为沟通微观与宏观物质世界的重要桥梁,化学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④ 高中化学教材一共几本
高中化学教材一共有8本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化学与生活》、选修二《化学与技术》、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选修六《实验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如今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科的核心,如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等。是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这也是化学变化的核心基础。
⑤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北京海淀区高二化学教材是什么
一般按中轴线划分,东西两片
海淀属于西片
语文:西 人教,东 北京
数学:西 人教B 东 人教A
英语:西 北师大 东 人教
政治:统一为 人教
历史:西 人教,东 岳麓
地理:西 中图,东 人教
化学:统一为 人教
物理:西 人教,东 教科
进度:语文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数学:文 选修1-2或函数复习,理选修2-2推理证明
英语:选修7进行到一半
物理:3-2(其他区)或3-4、3-5(海淀区,讲的快)
化学:海淀西城选修4原理,其他区选修5有机(这两个模块授课顺序不同)
生物:必修3 种群与群落(理科穿插选修1实验)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历史:选修1改革到选修2民主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到选修5自然灾害或区域地理复习
⑥ 高中化学有哪些课本高二上什么呢先上什么呢
两本必修,两本选修。高二先学《化学反应原理》,这虽然是选修,却是必考内容,也是最难最重点的一本。再学一本选修。
⑦ 高中化学课本都有哪些
人教版的有8本,
必修:
有必修1和必修2
选修:
化学与生活 选修1
化学与技术 选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3
化学反应原理 选修4
有机化学基础 选修5
实验化学 选修6
(7)高二化学教材有哪些扩展阅读: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准备红、黑双色笔,黑笔独立完成练习;红笔纠错、记录老师的点评与拓展。
2. 准备一个小夹子,夹化学试卷、讲义材料,并按时间顺序排列。
3. 笔记本记录知识归类、规律等内容时要适当“留白”,以便补充内容。
4. 每次考试前浏览笔记本、错题集、试卷等。
5. 识、记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
6. 实验大题历来高考得分低,复习中要特别注重化学用语规范、精炼、准确,学会分析图表、数据,并运用于解题。
7. 不同章节的复习方法会有所不同,但不论复习什么内容都要求课前做好预习。
8. 回归课本,重温重难点;拓展归纳,知识前后衔接;课后精练,培养解题能力。
9. 高三化学复习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10. 老师讲完每一节课,要及时独立完成巩固练习并及时纠错。
11. 切忌做一题校对一次答案或对着答案来完成练习。
12. 不会做的题弄懂后建议你再教会1-2位同学,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说明你真正弄懂了。
13. 重视每次练习、考试所犯的错误,这就是你的知识“盲点”或薄弱环节。